APP下载

浅谈如何做好幼儿园美育工作

2022-02-13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33期
关键词:美育美的幼儿园

张 秦

(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第六初级中学附属幼儿园 河南信阳 465400)

幼儿园教育工作中,美育教育即对幼儿美感的教育,也就是审美教育。它是指通过相应艺术教育手段,或者以大自然、社会中的美好事物为依托,对幼儿实施的教育。幼儿美育需要通过自然、社会以及艺术中的美感,引领幼儿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使其通过美育教育形成感知美、鉴赏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幼儿园美育需要教师通过具体的、美感的形象对幼儿实施教育,教育工作需要渗透到幼儿生活的细节,以帮助其形成一定的审美能力,促进其智力发展,进而感受到生活的多姿多彩。由此来看,美育教育对于提升幼儿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幼儿美育的重要性

美育与一般的学科教育不同,它不需要依赖于文字和教材,而是以自然、社会事物为依托,对幼儿的视觉感受力、观察能力等进行培养。这样在幼年时期就可以帮助孩子形成善于发现美的能力。由此来看,美育教育对幼儿而言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时期的教育会在他们成长之后逐渐形成一种修养,这样他们就会懂得应该如何理解人、关爱人,并且形成积极的、乐观的品质,同时还能将幼儿的艺术潜能挖掘出来,帮助其展现出艺术上的天赋。幼儿园是幼儿首次接受教育的场所,所以幼儿教育千万不可采用枯燥、乏味的形式进行教学,教师要注意使用亲切的语言、良好的体态,并且与生活实例相结合,引导幼儿明确什么是美和美感。对于幼儿来说,这种看起来不必要的方式却可以对其产生很大的作用,他们在接受教育的同时会逐步感受到应该如何关怀他人,感知外界的美感,从而从小就形成良好的品质,这在他们以后的成长将会起到重要的影响[1]。

二、美育教育中幼儿的特点

一个人的审美能力需要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逐步形成。在多次感知美好事物、体验愉快情绪之下,幼儿会逐渐形成最初的美感,随着他们认知与理解能力的一步步发展,他们的美感就会逐渐形成。在感知、欣赏以及创造美的过程中,幼儿会表现出下面的特点:一是情绪性。幼儿的美感与好的情绪是联系在一起的,幼儿对美的认知经常会被其个人情绪影响,。二是表面性。与成年人不同,幼儿对美的感知和认识往往比较肤浅。他们对于形式美、内在美很容易感受,但对于内在与外在美的统一却不是很理解。三是行动性。幼儿对于美的感知通常会以语言、表情,甚至动作等表现出来。

三、做好幼儿园美育工作的路径

幼儿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希望,不仅要形成高尚的品德、杰出的能力,同时还要具备相应的审美能力。对于幼儿来说,美育教育是非常必要且重要的,一定要从小抓起。具体来说,教师应该与幼儿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不同角度对其实施美育教育,从而使其健康、快乐地成长。

1.创设优美的美育环境

幼儿园是幼儿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其环境和氛围直接决定了幼儿是否可以得到健康成长,所以幼儿园必须注重环境布置,这不仅涉及了自然环境的绿化,同时也包含人文环境的布置。比如,可以在墙面上画一些卡通的动物和人物,为幼儿创造一种愉快的感受;要把幼儿园布置成一个美丽的、干净的、充满了艺术气息的乐园。这些都可以为幼儿美育奠定基础。好的环境可以引导幼儿对自然美、环境美构建一定的评判标准。同时,幼儿园设计还要注意模块化、区域化,如可以把幼儿园划分成游戏区、休闲区、绿化区等,清晰的区域划分可以使幼儿从小就形成一定的秩序感。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幼儿园之中一些地区的装饰工作,教师应该引导幼儿一同参与完成,不能由教师一人包揽,如,带着幼儿一同做一些折纸装饰墙面,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专门划分出一个区域,由幼儿自己进行布置。这样不仅可以使幼儿从小就形成创造美的能力,同时还有助于其动手能力的提升。我们通过分析多地区幼儿园的实例可以发现,从小参与劳动的幼儿会形成爱护环境的意识,并且会形成保持卫生的良好习惯[3]。

2.在各科教学中实施美育教育

幼儿园在教育教学中,应该关注对幼儿感知美、表现美以及创造美能力的提升,以丰富其审美经验,将其潜能挖掘出来,为幼儿自我表现提供机会。

(1)在音乐中感知美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对人的影响力非常大。例如,教师可以为幼儿播放《小蜻蜓》,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幼儿还可以观看荧屏上小蜻蜓飞舞的画面,随着一个个画面来回切换,使幼儿在欣赏动人的乐曲,他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小蜻蜓的愉快心情,同时还会对歌曲中的内涵形成一定理解。再如,在学习打击乐《大雨和小雨》的时候,教师组织幼儿利用串铃等乐器配合音乐,表现出大雨小雨的不同节奏。

(2)在美术中表现美

从幼儿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幼儿对美术的热情通常是停留在浅层的,因此,教师应该将这种表面上的热情转变为一种内在的热爱。这样幼儿才会成为活动中的主动参与者,对教学活动更感兴趣。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多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周围的事物,多听、多看、多去尝试,这样才能更好地开阔他们的视野,为美术学习奠定基础。例如,幼儿在刚开始学画花朵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一样的,五个花瓣一个芯,画面单调,色彩也单一。当他们掌握了一些绘画技巧后,通过仔细地观察,就会画出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花朵。

(3)在游戏中创造美

幼儿都有爱玩、好动的特点,因此,教师应该利用多样化的形式来满足其意愿,为其提供表现的机会,使其对体育游戏产生兴趣。在游戏活动中,教师应该以幼儿年龄、心理等特征为依据,教授其一些体育游戏。游戏是幼儿十分青睐的。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幼儿会显示出不同的兴趣和爱好并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例如,一截残缺的小木头在游戏中可以作为一把小手枪使用,一块残缺的瓦块在游戏中可以成为“跳瓦房”的重要材料。还有一些游戏本身是不需要任何玩具的,如捉迷藏、木头人等。体育游戏的开展,不仅可以满足幼儿在娱乐方面的需求,同时还为其创造美奠定了良好基础。

3.将美育融合于日常生活

幼儿的一日生活从其每天进入幼儿园开始,到离开幼儿园结束,其中每个环节、每处场所都与幼儿生活相联系,因此我们必须注重对幼儿进行美育教育。教师利用幼儿一日活动,使幼儿的自理能力得到培养,平时穿着要整洁,脱完衣服要按照次序叠好,任何东西都不能随意乱丢,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之中形成独立的意识。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定期举办“过家家”的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扮演一些角色,通过游戏学会区分衣服的款式、颜色、原料等,使其形成节约意识[5];或者联系幼儿生活实际,设计区域游戏活动时引入生活化内容,在区域中设置“小超市”“小银行”“美食街”“小医院”等角色区,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引导孩子们自主参与其中,培养孩子文明交往、正确使用文明用语等良好的行为习惯。

4.带领幼儿走入大自然

现在的孩子很少有亲近大自然的机会。因此,教师应该带领幼儿到户外,亲近大自然,从身边的一草一木开始,引领孩子形成对美进行感知和欣赏的能力。罗丹曾说,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只是缺少发现。所以,我们要引导幼儿去自然中观察美,使其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感知美,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感知美的眼睛;平时要多鼓励他们去提问、观察,并且用语言引导他们。比方说“金黄的玉米、红彤彤的枫叶、树叶随风飞舞”,教师可利用这样美妙的语言加强幼儿对秋天的感知,同时也可以通过语言、表情以及动作等,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比如,用沙子做玩具、在草地上打滚、下雨的时候去踩水花等。幼儿的世界都是非常纯洁的,他们内心深处都隐藏着对世界的热爱,因此,我们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爱护自然、热爱动物。

5.注重美育与德育的整合

在幼儿美育教育过程中要关注一点,即美育并非独立存在,幼儿美育教育应该与德育教育结合起来。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礼仪之邦,从很多礼貌行为之中可以窥见内心的美,如果从小就对幼儿加强培养,那么多年以后,社会风气就可以获得极大改善。所以,在幼儿美育教育中,应该与德育教育融合起来,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形成讲文明、懂礼貌的良好品行。具体来说,幼儿园可以定期组织开展有关文明礼貌的活动,对于表现优异的幼儿给予一些奖励,并且经常为幼儿讲一些有关如何待人接物的方法,引导其在日常生活中尊重别人、关心他人;教师以身作则,在日常与幼儿交流时,要注意对幼儿说“请”“谢谢”“对不起”等文明用语,引导幼儿养成懂礼貌的好习惯。这样长此以往就会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6-7]。

6.美育教育离不开家长

对于幼儿来说,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在幼儿教育中,家长也需要承担一定责任,不能孩子进入幼儿园以后就什么都不管了。在幼儿园教育与活动中,家长应该积极配合,与幼儿教师一同配合完成对孩子的教育工作。鲁迅先生曾经表示,文学家的孩子都很熟悉笔墨,而军事家的孩子必然会摆弄刀枪。由此可见,父母在幼儿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幼儿园应该定期组织召开家长会,在家长会上与幼儿家长沟通和交流,这样家长才能及时了解到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幼儿教师也要与幼儿家长保持密切的沟通,并且双方要以相互尊重、平等信任的态度,本着一切为幼儿发展的原则,形成合力,更好地提升美育工作效果。家长也应该经常带领孩子参与户外活动,与孩子一同走进大自然,感受鸟语花香。幼儿园和家长通过共同努力,促使学生形成感受美、发现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8]。

7.提升教师美育教学水平

幼儿教师作为美育教育的主体,需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以切实提升美育教育效果。一方面,幼儿教师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素养,向幼儿传递正确的价值观,成为幼儿思想健康发展中的引路人。美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幼儿审美世界观及养成健全的人格,幼儿因年龄较小,并没有明确的审美标准,也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此时需要幼儿教师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充分发挥出美育作为情感教育的本质作用,帮助幼儿形成正确、健康的价值观。另一方面,幼儿园需加强美育教师队伍的建设,通过多种培训方式,提升幼儿美育教师的专业水平。并改进现有评价机制,激发教师美育教育工作的热情,使其能充分结合美育理论与美育实践,不断提升幼儿的美育素质水平。

结语

综合以上内容可见,幼儿美育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在对幼儿进行审美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引导孩子感受美、发现美以及创造美。这样他们才会热爱生活,才会具备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素质。总之,幼儿应该从小就养成美的观念,这不仅是家庭,也是社会的福祉。只有孩子们的心灵是美的,这个世界才会变得更美。所以,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美育教育工作是无法忽视的重要课题。我们要探索多样化的美育工作方式,更好地推动幼儿全面发展,为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美育美的幼儿园
论公民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爱“上”幼儿园
美育教师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