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图式理论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施策略研究*
2022-02-13王国慧
王国慧 吴 萍
(合肥市和平小学花冲分校 安徽合肥 230000)
图式的概念最早是康德提出的,由巴特利特等人完善。图式是基于某一个主题组建的知识组合,是构成学习者认知能力的知识结构,也是加工信息的基本框架。因此,促进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升,需建构、完善阅读图式体系,并在阅读过程中将之成功激活。目前常见的图式类型有内容图式、结构图式、策略图式等,除此之外,也有学者进一步细化出了文体图式、场景图式、角色图式等。
一、设置情境,激发内容图式
内容图式是指读者对阅读内容的主题及相关链接知识的掌握程度。情境能在阅读材料与学生之间架起桥梁,激发学生已有内容图式。课文《开国大典》教学伊始,教师以“国家档案”形式导入,伴随着课件中翻开的画卷,教师深情地旁白:“在国家档案馆里,有一段七十余年前的珍贵影像。这段档案不仅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见证者们,更属于整个中华民族。这些档案,将一直静静地躺在玻璃柜里,历久弥新。今天我们一起再次走入这段代代相传的回忆之中。”文本的时代感和厚重感,使学生充满了好奇与期待。
六年级的“艺术之美”单元,其语文阅读要素是借助文字触发多重联想。而贝多芬创作名曲《月光曲》的故事,意境格外清幽,文字描述也是栩栩如生。教师设计了“读文本,设情境,想画面,写文字”的教学步骤。
(1)读文本。首先指导学生静心默读课文的第九自然段,找出体现《月光曲》旋律变化的句子。
(2)设情境。教师将抒情舒缓、语势增强、高亢激越的三个音乐片段呈现于课堂。当音乐声洒满教室的每一个角落,学生不由得发出赞叹:“好美啊!”乐章的突然变化,贝多芬高超的技艺让学生折服。不知不觉进入了乐曲描述的美妙境界,为学生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提供了依托。
学生聆听后展开想象,精彩的发言层出不穷:
“我起初听到轻柔的抒情乐,月光下的海面波光粼粼,宁静又美好。”
“老师,月亮在海天相接处越升越高,穿过云层,像在天际间行走。月光明亮柔和,多美的夜晚啊!”
“月光下波涛汹涌,弹奏者的手法极其熟练,音乐中似乎有着音乐家对贫困的兄妹俩的关心与怜惜。”
(3)想画面。学生将脑海中想象的三幅音乐画面,转化成笔下的三幅简笔画,画出月亮初升,海平浪静;月亮越升越高,穿过微云;月光照浪,狂风巨浪的画面。图文对照,将“流动的建筑”——音乐,利用丰富的联想,化为可触的实物。
(4)写文字。引导学生文图转化后,教师趁势让学生借助画面,配乐朗读,随着音乐的跌宕起伏,学生披文入境,不知不觉中熟读成诵。教师顺势拓展道:“经典咏流传,美好的音乐带给人们精神享受,熟悉的音乐声一响起,我们的脑海中情不自禁地会浮现出画面,大家来分享吧!”
当《友谊地久天长》《采蘑菇的小姑娘》等脍炙人口的经典歌曲响起时,学生“情动而辞发”,话题不断。教师适时引导道:“将美好的瞬间在我们的笔下流淌吧!将美好的感情化为笔下的文字吧!”
课堂上,教师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能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世界名曲《月光曲》,化无形为有形,激发学生的内容图式。
二、比较语义,发展语言图式
语言图式是指读者对阅读材料中的语言文法的掌握程度。阅读教学中,对于词语细微语义的比较、鉴赏,能促进学生语言图式发展。如课堂上,教师让学生比较文本《月光曲》中“幽静”和“清幽”的词义差别。课件出示句子“……幽静的小路……”“……格外清幽……借着清幽的月光……”
教师发问:从第一句“幽静”一词你能想到什么?学生想象在夜晚的莱茵河畔,贝多芬听到了断断续续的钢琴声。教师继续发问:第二句中出现两次“清幽”,其意思一样吗?学生反复讨论后得出:第一个“清幽”,是描写月光下,茅屋显得格外秀丽安静;第二个“清幽”是形容月光的柔美、清亮。
学生在品读过程中,由此及彼,将词语反复比对,“清幽”“幽静”同属于描写“环境寂静”,但清幽更富有诗情画意。把分散的词语按其内在逻辑关系组合,使语言图式精准,从而得出:激发了贝多芬的创作热情,除了贝多芬对穷苦的皮鞋匠兄妹俩的同情,以及盲姑娘爱音乐、懂音乐,是他的“知音”外,月光清幽、环境的幽静,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这些都是大音乐家即兴创作出传奇名作的推动力。
再如《北京的春节》中,老舍先生带有“京味儿”语言随处可拾。教师拎出例句中富有特点的“零七八碎儿”“杂拌儿”等词语,让学生用现代语言中的词语来表达。学生认真对比后,感悟颇深:“儿化音读起来特别可爱,富有老北京特色。”教师引导学生再次回顾全文,朗读“玩意儿”“闲在”,以及俗语“腊七腊八,冻死寒鸦”等生动语句,体味作家语言的“京味儿”特点。
三、方法点拨,形成段落图式
统编版教材中的篇目、段落、句式有着千丝万缕的图式联系,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根据篇目、段落、句式之间的层递性与互补性,形成段落图式。
例如,教学精读课文《花钟》时,出示课后习题:分别概括两段话的大意,并将其作为切入点。教学第一自然段时,教师让学生认真读这一段文字,再说说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学生的回答各有千秋,有的烦琐,有的简洁,有的准确,有的片面。教师指名学生合作朗读第一自然段后,让学生思考:文中“一天之内,花品种不同相应开放的时间不同”和文中其他句子有什么关系?让学生互相交流。
学生通过合作朗读,发现本段的第二句为中心句,并借用中心句理解全段各个分句的特点,理解抽象的总分关系。教师利用形成图式的有效策略——合作朗读,让学生找到中心句,领悟总分的构段图式,从而概括段落大意。
教学第二自然段时,引导学生完整地提取出两处信息,再整合修改,让段落大意更加简洁。不同的段落内容,概括时采用不同的方法,如抓中心句或合并关键句的方法,帮助学生形成段落图示。再略读课文《小虾》,巩固段落大意概括方法。
四、绘制思维导图,形成策略图式
策略图式即大脑对阅读理解过程的监察行为,表现在判断问题、解决方式、阅读技巧、记忆技巧、阅读速度等方面。
微型小说《桥》,情节一波三折、冲突不断。小说短句多、信息量大,如何让小说中的老支书形象深入学生心中,教师可以利用学习支架——思维导图来解决。教师精教第一次冲突:逃生的村民一窝蜂涌到窄窄的木桥前,遇到早已到桥边,却如山一般的老支书,而威信极高的老支书仅靠眼神,就让大家安心、定心。后三次冲突,在双线并进的导图中清晰呈现,老支书的不徇私情、严守党性的形象跃然纸上。
同时利用思维导图,还能将《桥》中老支书舍生忘死的形象和《青山不老》中“植树造林”“创造奇迹”的老人形象做比较。《青山不老》是篇略读课文。教师借助阅读学习提问:题目“青山不老”的“不老”究竟指什么?
当学生陷入思索之中时,教师点拨学生可以运用树状思维导图,从可怕的自然环境、难熬的小环境两个层面,读懂课题“青山不老”的表层及深层含义。
利用思维导图,呈现文本内容,将信息分层,将重点、难点或疑惑点分解,从而化难为易,便于学生理解。
五、群文阅读,建构形式图式
结构图式是指读者对文章题材特点、逻辑结构的了解程度。谈歌的《桥》在结尾处出人意料,老支书舍小家保大家,在生死面前,虽深爱儿子,但也不违背党性原则。学生读完后有感而发:老支书的伟大不仅在于党性强,更是在生死抉择之间,对待插队的儿子也是这样,实属不易。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欧·亨利式结尾”,让我们在读完文章后感触良多。教师在课上将《麦琪的礼物》《窗》《在柏林》等多篇运用“情节反转”的微型小说作为群文阅读推荐给学生。学习单上,几篇选文的“结尾”均用红色重点标注,借结尾做更深入的思考:小说里结尾的“出人意料”有何妙处?其“出人意料”是否有迹可循?
学生读完后,纷纷发表看法:作者越是铺陈渲染,越是在结尾处让读者大呼巧妙后又唏嘘不已。如《麦琪的礼物》中,穷困的夫妇忍痛割爱互赠圣诞礼物,虽然表链和梳子都没有了用武之地,但夫妇二人之间纯真的感情却是无价的。《窗》中,为了诱人的窗外之景而不救助病友,费尽心思却没看到绚烂之景,迎接他的只有一堵厚厚的墙壁。
教师利用《桥》这篇微型小说带出多篇利用这种写作手法创作的微型小说,让六年级学生建构出“情节反转”却又“情理之中”的形式图式,认识到为了突出结尾的“出乎意料”,作者在文中会有多处匠心独具的情节安排、蛛丝马迹的线索,是为结局做的铺垫。学生今后在阅读小说、品味情节时不但要“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模仿创作。
再如,六年级下册开篇第一单元,编者选取老舍的《北京的春节》、沈从文的《腊八粥》,两位名家作品语言功底扎实,表达自然流畅。选择群文阅读建构形式图式时,教师紧紧抓住单元语文要素,即写作“主次分明、详略得当”。学生通过文章的篇幅,很自然地得出老舍是详写“腊八”“小年”“除夕”“初一”“元宵节”这五天的民俗活动,而沈从文是详写“等粥”。
教师接着指导学生阅读叶永烈的《过年趣事》(节选)和沈从文的《端午日》(节选)。读后,学生“举一反三”,纷纷发言。如《过年趣事》叶永烈详写“摆弄红萝卜”和“祭灶神”两件事的原因是,做“岁灯”和“红花”“祭灶神”是最能代表当地独特习俗的。“岁灯”就是用红萝卜为底座的蜡烛,“红花”是红萝卜做成的花。作者详写最受重视和喜爱的民俗活动。而“帮父亲磨墨”只是过年时的普通活动,所以略写。教师此时再对文法的表达效果予以总结:几位作家匠心独运,把最有意思的内容,放在文中重要位置,不惜笔墨,才能主次分明、重点突出。
综上所述,在阅读有章法、思考有深度的基础上,教师创设阅读情境、精准比较语义、巧妙点拨方法、展现思维导图、群文开拓阅读,能成功激发学生内容、语言、段落、策略、形式等图式,使其感悟文本语言之美,同时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使学生受益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