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为浙江小微企业纾困发展赋能蓄力
2022-02-13□凌艳
□凌 艳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和政策推动,企业通过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化转型,创新生产经营模式实现提质增效的主动性增强。特别是市场感应相对灵敏、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求新求变相对灵活的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热度明显提升。本文利用浙江统计联网直报平台调查数据,分析小微企业信息化投入、数字化转型发展的状况及存在问题,为促进浙江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纾困发展提供对策参考。
|小微企业信息化投入基本情况
2021 年,浙江省参与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应用情况调查的规模以上单位中,共有小微企业9.5 万家,占被调查企业的82.6%,营业收入占比为41.5%。
(一)小微企业信息化投入增速加快
2021 年,被调查的小微企业中74.1%的企业有信息化投入,投入金额共计145.6 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增速比全省平均高15.4 个百分点,比大中型企业高19.6 个百分点。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的两年,小微企业信息化投入保持两位数增长,2020 年增长16.2%,2021年在此基础上提高0.9 个百分点。
(二)人力等软投入配置增强
从计算机配置看,2021 年9.5万家小微企业使用计算机总台数181.9 万台,平均每家被调查企业使用计算机19.2 台,每百人使用计算机30.2 台,与上年基本持平;但人员配置明显增强,有6.4 万家小微企业配置专职从事信息技术相关工作的人员,占被调查企业的67.7%,共有信息技术人员17.7 万人,比上年增长11.8%。每百家被调查企业拥有信息技术人员186.6人,比上年增加3.1 人。
(三)工业企业有信息化投入的比例最高,贸易企业信息化投入热度最高
分行业看有信息化投入的企业比例,2021 年,工业企业比例最高,为84.8%,其次是建筑业和服务业企业,比例分别为76.5%和68.5%,贸易和房地产企业比例较低,分别为58.3%和58.2%。尽管贸易企业中有信息化投入的企业比例不高,但信息化投入增速最快,比上年增长33.3%,增速比工业企业还高出5.5 个百分点。建筑业和房地产开发企业增速分别为13.8%和12.1%,服务业企业信息化投入比上年下降3.4%。
|小微企业信息化技术应用情况
(一)九成以上企业应用信息化管理,全链路渗透到企业前中后端各个环节
信息化管理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相融合,是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提高企业效率和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调查显示,有9.1 万家小微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应用信息化管理,比重为95.8%。信息化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层面得到大规模使用。从具体应用看,财务管理、购销存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的信息化管理应用最为广泛,在被调查企业中的应用率分别为85.5%、48.7%、30.9%。工业企业中,在生产制造管理方面采用了信息化管理的企业占比为42.1%。
(二)信息通信技术接近全覆盖,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
在经济社会加速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云计算、5G、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日趋活跃,赋能各行各业的步伐加快,满足各行业发展需求的融合性技术不断涌现,成为互联网由消费型向生产型转型的重要推动力,为小微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按下 “快进键”。2021 年,国家统计局首次开展信息通信技术使用情况调查。调查数据显示,浙江有97.6%的小微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使用了信息通信技术。具体来看,使用互联网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的比重为28.7%,占比最高;使用物联网及其他智能设备的互联网连接技术的比重为18.3%;使用大数据分析、云计算服务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比重分别为11.4%、11.0%和5.3%。
(三)超过半数企业应用工业互联网,助力“制造” 迈向“智造”
加快推进智能制造,是制造业升级的必然路径,也是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的有效途径。工业互联网作为工业技术和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是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是浙江小微制造业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数据显示,2021 年有53.6%的小微工业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应用了工业互联网模式,比上年提高4.1 个百分点。其中,使用了数字化管理、网络化协同和智能化制造的比重分别为27.2%、23.9%和23.6%,使用了服务化延伸和个性化定制的比重分别为7%和6%。
(四)近八成企业利用互联网进行宣传推广,且渠道多元
传统媒体的宣传和推广方式已经相对落后,作为市场主体的小微企业,开始广泛通过信息化手段运用网络新媒体宣传和推广。调查显示,2021 年,有78.1%的小微企业通过互联网进行宣传推广。电子邮件、自有网站、互联网广告、社交网站或即时通讯社交工具是企业宣传推广的最主要方式,占比分别为33.8%、26.1%、25.0%和22.1%。
(五)电子商务交易大幅增长,快速精准对接供需纾困解难
近一年来,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反复和诸多超预期因素叠加影响下,电子商务仍展现出极强韧性,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动力。电商在加速融合实体经济数字化升级的同时,不仅带来了消费需求的持续升级,也为小微企业提供了可以与大中型企业同台竞技的平台,助力小微企业摆脱传统营销模式中因人力物力财力制约的局限,使其凭借自身的灵活性和快速反应能力赢得业务恢复与增长的先机。2021 年,被调查的9.5 万家小微企业电子商务销售额5180.91 亿元,比上年大幅增长54.4%,电子商务采购额1861.32 亿元,比上年增长30.1%,增速分别比大中型企业的电子商务销售额和采购额高40.9 个和18.1 个百分点。
|存在问题
小微企业普遍存在信息化基础差、风险抵御能力弱、安全顾虑多的情况,数字化转型面临不会转、没钱转、不敢转的问题。探索起步阶段的小微企业往往存在资金压力大、人才供给不足等问题。
(一)信息化投入强度明显弱于大中型企业
小微企业信息化投入虽有较快增长,但投入强度仍显不足,与大中型企业差距较大。2021 年,被调查的9.5 万家小微企业信息化投入户均15.33 万元,占企业营业收入的0.13%。同期,大中型企业信息化投入户均达到238.6 万元,占企业营业收入的0.29%。从有信息化投入的企业比例来看,小微企业中有信息化投入的比例为74.1%,比大中型企业低14.1 个百分点。小微企业信息化投入不足,主要在于大多数企业加大信息化投入的意愿仍不强,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反复,企业投入力度受生产经营情况影响较大。部分企业还存在一次性投入较多之后,后期运营维护投入较少的现象。
(二)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应用程度不高
近年来,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不断驱动经济社会创新转型发展,信息通信与经济社会融合不断加深,助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小微企业作为经济社会中最具创造性的力量,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上的应用程度还有待提高。2021 年,被调查的小微企业中运用大数据分析、云计算服务和人工智能的比重仅约为大中型企业比重的一半。小微企业中使用射频识别(RFID)技术、区块链技术、开源技术和增材层制造/3D 打印的比重更低,分别为2.0%、1.1%、1.1%和0.9%。
(三)信息化技术专业人才缺乏
企业对信息技术人员的数量配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信息化水平。2021 年,被调查的9.5 万家小微企业中,每百名从业人员中信息技术人员仅为2.9 人。有32.3%的小微企业没有配备信息技术人员,42.8%的企业仅配备1 名信息技术人员。小微企业的信息化技术专业人才较为缺乏,严重制约了小微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化转型。
(四)电子商务活动参与率偏低
电子商务是催生数字产业化、拉动产业数字化、推进治理数字化的重要引擎。企业是电子商务交易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受疫情影响,部分企业业务由线下转为线上,更多小微企业上线触网。但是,目前浙江小微企业电子商务活动参与率仍然偏低。2021 年,被调查的小微企业中有电子商务交易活动的企业数比重为10.8%,比大中型企业的比重低7.3 个百分点。跨境电商在“双循环” 发展理念中处于重要的节点位置,被调查的小微企业中有跨境电子商务交易的比重仅为1.5%,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浙江小微企业电子商务交易不够活跃。
|对策建议
浙江是民营经济大省,也是小微企业发展的沃土。小微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化转型,不仅事关企业个体生存发展,同时也对推动浙江稳进提质、除险保安,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加快小微企业信息化建设,以数字化转型带动经营理念、技术和模式创新,需要提升政策和技术支持的普惠性和渗透性。
(一)加强财政支持,减轻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负担
发挥宏观政策的逆周期调节作用,减轻小微企业税费负担,提升融资效率和时效性,为小微企业信息化建设数字化转型减轻负担。强化财政专项资金统筹,鼓励各级小微企业专项资金扩大投入;推动设立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专项贷款,加大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金融支持力度;政府采购对数字化程度高的小微企业给予一定倾斜。切实推动小微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降本增效,提升企业转型信心和获得感。
(二)加强政策引导,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新形势下的支撑引领作用
要充分依靠信息技术创新驱动,抢抓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机遇,加快推进社会信息化进程,加速互联网信息技术与三次产业融合,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助力小微企业解决数字化转型 “缺方案” “缺样板” 的困境。依托现有平台和构建产业公共服务体系,助力企业更好融入制造网络和供应链,以及解决业务协同等问题。推进 “一县一业一样本” 的总体要求,重视细分行业共性需求与企业个性化需求的结合,挖掘细分行业应用场景特征,重视成功样本的示范引领作用。针对行业特色深入研究,提供适度定制化、低成本、高可靠性、高成果转化的数字化方案。
(三)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构建完整人才生态系统
数字化转型不仅需要新技术人才、业务创新人才,更需要能够将新技术与业务结合起来的跨领域复合型人才。应结合企业实际,积极完善吸引信息技术人才的政策机制,出台信息化人才培训培育计划,进一步完善人才使用和激励机制。引导和鼓励学校统筹资源,加强相关学科建设,构建良好的教育实训体系,助推高素质骨干人才建设,提高人才实战能力,为数字化技术储备智囊团队。
(四)加强电商平台培育,大力发展平台经济
电子商务作为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驱动力,在推动智能制造、传统零售转型、服务业线上线下融合方面成效显著,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提供了丰富的场景。应鼓励电商平台创新发展模式,推动产业链延伸,推动电商销售发展。整合培育一批面向全国、覆盖全产业链的行业垂直电商平台和信誉好、实力强的平台龙头企业,打造一线电商品牌,推动小微企业普及电子商务,鼓励支持小微企业在第三方平台销售的基础上,创建自主电商平台,提升生产效率和经营效益,帮助本地小微企业更好地拓展国内市场、融入全球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