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职业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养成机制构建探析

2022-02-13刘应君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价值观核心农民

刘应君

(湖南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0)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关键是在实践中培育和践行。其中,实践养成是促使人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环节之一。新型职业农民群体是以农业为职业、具有相应专业技能的现代农业从业者,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主体力量。新型职业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养成,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地生根,走中国特色农业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一、采取 “多” 渠道,构建接受与认同机制,实现新型职业农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识” 、 “信” 、 “践”

价值观认同,是一个 “由外到内、由认知经由情感再到意志、由观念到行为的连续推进过程”[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养成,要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生活化,使新型职业农民能感知它、领悟它,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因此新型职业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养成要通过舆论引导、生活感知,让新型职业农民通过学习达到 “识” ,通过深知达到 “信” ,通过行动实现 “践” ,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价值认知、价值认同再到价值践行,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共识和追求。

首先,通过学习教育达到 “识” 。这里的 “识” 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心觉知和理论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养成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 “识” 是这一过程的起点,个体依靠教育引导和外部灌输等方式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不知到知的转化。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养成绝不仅仅是一个外部嵌入的过程,它更是一个个体自我教育、自我学习的内在建构过程,这种内在建构在知行合一中起决定性推动作用。新型职业农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识” ,主要强调的是新型职业农民初步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时代背景和科学内涵,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要旨和价值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了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三个层面的价值意蕴,对这些概念的解读要结合新型职业农民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采用符合他们身份特点和生活实际的语言进行生活化和情景化的话语转换,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展现其 “合理的现实性” ,强化对这些概念的认识。与此同时,要更新观念,积极而又实事求是地采取各种措施,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化素养,增强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认知和认同。

其次,通过深知达到 “信” 。这里的 “信” 指的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所谓情感认同,是 “人们基于满意、热爱等态度倾向,对认同对象产生的共同认可和一致承认”[3],就是当他人或群体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符合自身需要时,人们产生的一种积极肯定的态度或体验。新型职业农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信” ,就是他们建立在满足需要的基础上而形成的一种肯定性感受或体验。如前所述,在 “识” 这一环节中,新型职业农民只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概念和内涵有一个初步认知,并没有将其植根于自身的情感体系中,更没有从心理上赞同并形成对其强烈的动机和情感。而正如马克思所言, “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4]情感是个体认知向意志跨越的动力支持,是信仰生成的重要前提。要达到情感融入,新型职业农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就不能停留在一般认知上,而是要立足现实生活世界,直面真实问题,聚焦真实问题,在问题逐步解决的过程中,对社会道德现象及自身行为进行价值判断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价值选择,从而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并从思想和情感上自觉接受和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最后,通过行动实现 “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养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们将内化于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具体行为,一是人们通过自身的活动检验和体验并逐步养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 “践” 这一环节主要体现在个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反复强化和固化,进而形成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当然,任何思想观念,如果脱离 “利益” 关系,仅仅依靠伪善空洞的道德说教,是不可能深入人心的。尊重新型职业农民主体地位,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关注他们的利益诉求和价值愿望,是推动新型职业农民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农业农村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这是当前农民能够认同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原因。在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新型职业农民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支重要力量,必须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引导新型职业农民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进行自我学习,自觉用先进思想文化和科学知识武装大脑,提高理论水平,敢于突破思想束缚,开拓思路,探索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支持他们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实践,开阔视野,在实践中自觉感知并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穿透力和魅力,并使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一种习惯。

二、打造 “优” 环境,构建濡化与涵化机制,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新型职业农民的精神追求、外化为新型职业农民的自觉行动

濡化与涵化是指有意识地或无意识地接受生活实践环境中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其核心是通过耳濡目染的方式将本群体或者其他群体的价值规范和思想观念,通过文化传递、文化传承形成自己的价值规范和思想观念。 “濡化” 具有自我保存功能, “涵化” 具有更新功能,它们都是文化学习过程,都是教育要完成的使命。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养成的濡化与涵化机制,可以通过建设优秀文化、建构和谐社会以及实行良政善治等方式打造 “优” 环境,使得新型职业农民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认同。

首先,要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濡化机制。濡化又称 “文化适应” ,原意是指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传递其传统的核心价值观、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一种过程。濡化在本质上是社会文化的传递,主要表现为在纵向的代际之间的文化获得和传承机制。新型职业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濡化机制,就是用新型职业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和易于接受的形式,搭建新型职业农民便于参与的平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贯穿、融入新型职业农民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使新型职业农民在生产生活中感知它、领悟它、践行它。这个过程实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和内化两个过程的辩证统一。与传统农民不同,新型职业农民是 “学习型” 农民群体,他们思想开放,拥有较高文化素养和农业专业技术能力,受教育程度高。因此,应当在充分了解新型职业农民所关注的现实问题的基础上,立足于新型职业农民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更为贴近新型职业农民生活的解读和阐释,引导其形成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并合理利用乡村各种风俗习惯、传统节日、重要纪念日为载体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活动,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微信、微博、抖音、快手、B站等新兴媒介平台的宣传力度,打造官方舆论场的影响力,为新型职业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养成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其次,要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化机制。涵化也称 “文化摄入” ,主要指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化直接接触,从而导致一个文化接受另一文化的历程和结果。涵化主要是在横向层面对其他规范体系的借取,主要表现为接受、适应、反抗三种形式。正确的舆论导向和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能够催人奋进,引导新型职业农民树立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反之,不良社会风气和舆论环境则会导致新型职业农民产生悲观失望情绪逐渐增加,甚至道德沦丧而误入歧途。在这种背景下,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化机制非常必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涵化” 不是简单的文化观念传递,而是 “浸润” 。这种 “浸润” 既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为切入点,传播真实鲜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象征性现实” ,以文化人;又要强化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共鸣” 氛围,以理服人。具体来说,一方面,需要大力倡导社会主流价值,弘扬时代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不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当代中国的主流价值理念和规范,而新型职业农民是推进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创新主体。因此,要帮助新型职业农民在纷繁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的社会中准确判断和识别符合自身和社会发展的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思想、创业能力和创业精神。另一方面,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着力培育和弘扬具有中国优秀传统道德特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型职业农民居住在乡村或集镇,而中国乡村是以礼俗为主导的 “熟人社会”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以道德教化为主,对传统乡村社会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此外,我们还要切实优化我国当前的社会环境和舆论环境。要进一步强调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用新型职业农民身边的榜样和模范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向新型职业农民宣传主流价值,弘扬正气、批驳错误思想,帮助新型职业农民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努力形成正面舆论强势,吸引新型职业农民进入主流媒体构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舆论场。

三、放眼 “大” 视野,构建协同与联动机制,打造新型职业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养成生态共同体,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养成的实际效果

新型职业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养成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牵涉面广、协同性强。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各类资源,在主体互动、信息互通、载体互补、方法交融、资源整合、内容互渗等方面建立新型职业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养成的协同与联动机制,在实践养成的各环节形成合力,形成责任共担、资源共享、统筹协调、运转有序、整体推进的新局面。

首先,要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从实际出发,依靠进一步改革扫除改革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障碍,其目的是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全面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历史性成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当前,需要继续强化全面深化改革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高和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召力和影响力。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在进一步实现城乡资源要素平等交换和合理配置基础上,特别要注重分配制度改革。邓小平曾经指出: “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5]146“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5]146新型职业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养成,最为关键的是要使新型职业农民看得见实在利益。在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方面,要切实保障新型职业农民的合法权益,保证其享有与城镇职工同等的公民待遇,将新型职业农民各类权利落到实处,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型职业农民思想中真正扎根。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方面,要从新型职业农民最迫切、最现实的问题出发,充分考虑他们的真实需求,扩大优质文化供给。要进一步协调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和农村文化产业,引导健康文化消费,加大对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努力提升乡村文化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其次,要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行为准则的和谐乡村社会关系。一是要加强农村组织建设,增强新型职业农民集体意识。具体说来,可以通过创建农村新型组织,如包括致富协会、种植协会、环卫协会等农民专业协会,农村合作社组织等,这些组织可以将独立、分散的新型职业农民个体纳入各个集体之中;还可以通过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各类活动,评选遵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组织,加强农民与传播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团体群体的自觉联系,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的集体精神和主体意识。二是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基层干部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自己的思想之中,贯穿到工作实践中,以人民为中心,端正作风,提高为民服务的能力,增强新型职业农民对党和国家及其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三是要加强农村公民道德建设,引导健康向上向善的社会交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要求融入乡规民约,并以具体化、直观化、形象化方式呈现出来[6],使之成为新型职业农民日常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处理人情往来、邻里关系和农村公共事务的价值参考。

四、确保 “高” 成效,构建支撑与保障机制,使新型职业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养成有章可循,实现新型职业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养成常态化

首先,要完善制度和法律保障机制。一方面,要完善制度保障机制。制度是一种由人们制定或自发形成的,具有普适性的,以激励、支配和约束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和规则体系。制度是切实落实新型职业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养成的根本保障。制度保障机制,主要表现为通过制定一系列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规章制度等,来为新型职业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养成提供制度保障。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建设的各个方面,并做了深刻阐述和说明,也从制度建构上对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了具体安排,确立了制度保障机制。另一方面,要完善法律保障机制。法律法规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直接影响着新型职业农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因此要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通过法律法规的硬约束和刚性要求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新型职业农民的自觉追求和行动。此外,还必须在乡村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势的社会舆论风潮,发挥社会风尚的引导作用,并积极回应农民社会关切,凝聚价值共识,激发新型职业农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烈共鸣与认同。

其次,要完善激励约束和自省反馈机制。一是建立激励机制。既从需要出发去分析和了解新型职业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养成的内驱力,对新型职业农民进行激励,也要巩固基层组织进一步组织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基层组织进行激励。二是建立约束机制。要结合乡村实际,在大力褒扬和奖励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为的同时,驳斥或者制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违背的现象和行为。三是建立自省机制。通过突出新型职业农民的主体地位,发挥新型职业农民的主体功能,使新型职业农民自觉对照和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指导、规范和约束自己行为,时刻反省自身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不断督促自己自觉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内在的价值追求。四是建立反馈机制。基层组织要及时了解反馈信息并做出相应调整,确保新型职业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践养成在循环往复中不断优化。

猜你喜欢

价值观核心农民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