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的对策
2022-02-13隋冰
隋 冰
(辽宁省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辽宁沈阳 110006)
引言
水环境是现代自然环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不断提高自然环境质量,首先要注意合理开发利用水源,严格保护和改善现有水环境。在我国现阶段如何协调和改善城市人口发展、水环境状况与水资源保护的复杂关系上,水环境无疑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研究、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水环境的相关工作体系中,研究与水环境污染控制和生态治理对策相关的技术是一个重点。这样,在基本满足我国城镇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所需的大量实际用水量的同时,可以加快城镇新型城镇化进程。
1 优化产业结构
在集中开发和管理资源的过程中,地方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必须遵守自然规律,关注社会发展的生产力需求和当地水环境容量、条件的范围,并将此作为决策的依据,为水资源的用水开发、生产和经营管理规划作为布局,促进城市的综合发展,使其成为一个良好的水环境,而不会造成重大破坏,从而确保整个水环境的可持续和稳定发展。特别是对于一些重污染地区工业厂房的建筑布局,必须充分遵循以下设计原则,并尽最大努力对这些大型企业厂房的建筑空间布局进行合理优化。对于一些污染问题严重的企业,应以周围环境容量为规划依据,采取一些不同的针对性措施,分别对其污染源进行治理。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条主线”:以城市流域水循环和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为核心。“四个改进”:突出源头减排,加强减少工业废水排放、居民生活、城市污染负荷和水源保护;“四道防线”:旨在阻断这一过程,因地制宜地建立集分流、阻隔、调蓄、处理和再利用于一体的雨水和冲积物拦截和减少污染的体系;“四大亮点”:强调最终治理和恢复,包括水体、泥沙、湿地和河岸的良性循环系统,促进水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水环境质量的改善;“多水共享”:优化水量,实现水箱水、回收水和其他水源的联合使用,优化水系统的连通性,提高水环境容量,确保水的生态利用;“流域秀美”:创造水文化和山水景观,创造流域水景观独特的文化体系;“三方联动”是指强调风险防范,建立风险防范体系,将主要水道和支流的防洪和排水与地面集水点的控制相结合;“智能管理”:实施现代监测管理,构建现代大数据、三维监测和智能应用平台体系,完善相关制度和技术标准[1]。
2 提升全民的水环境意识
随着水污染事件的发生,严重的水污染会威胁到人们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环境。如果让水污染问题继续下去,将逐步导致农业生产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恶劣。尽管近年来,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城乡水污染综合专项整治项目建设的决心,但目前仅靠政府部门来监测和控制水污染还远远不够理想,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加强环境水污染防治,只有让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城市水污染专项治理,才能从长远上有效控制水污染。例如,由于各级政府机构的人力资源行政储备有限,政府无法直接应对众多的中小企业。另一方面,如果人们心中的水生态环境意识得到加强,将更有效地帮助政府部门进一步加强对企业工作的动态监督。一旦有人发现一些企业在生产和工作过程中,没有实时处理排放的工业污水和废水,这将影响工厂周围的卫生环境,那么人们可以主动将情况及时、明确地通知政府部门,从而加强地方政府对严重污染环境的生产企业进行严格的处罚。在高密度、高强度生产发展的影响下,城市流域系统中各种污染物的负荷和强度变化很大,组成差异很大,污染物排放的迁移、转化和扩散的区域极其复杂。因此,许多城市流域的水质受到严重污染。特别是在沿海城市地区,仍然存在大量高浓度工业废水排放。黑色、肮脏、有臭味的水体仍然存在,水污染比较严重。现有的一些城市防洪标准过低,空间生态、景观特征和生态文化功能严重缺失以及当前流域管理面临的突出问题。
根据流域总体科学规划、系统分级治理规划、建设“水资源、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水文化”五位一体城市的总体思路,以全面推进流域水利现代化的中心目标,陆地地表水和过境水体、城市和河流、上下游、左右岸干流和支流、城市地表水和地下水、城市地表水体和地下水,以及当地水环境和生态调水、常规水源和非常规城市备用水源,协调实施水治理效率和质量改善、生态功能恢复、防洪、减灾和排水等多项治理目标,景观文化、智能水管理和跨流域运行,确保流域交汇段水质持续达标,从根本上构建可持续、健康、优化的生态水循环系统“自然社会”,确保城市主要流域的水环境安全,修复城市,协调整个流域发展自然、良好的城市水和生态环境,打造具有水生态文化特征的微生态海绵流域和湖泊,城市的示范引领作用和高生物价值的辐射综合治理。
3 污水处理的产业化
目前,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率偏低,生活污水的二级处理率更差。在当今许多城市建设项目中,大量排放的城市生活污水不经净化处理直接排入主要河道排水系统,这一问题必然会导致重要河道不同程度的二次污染。此外,目前我国城市的污水处理建设能力普遍较低,难以真正满足城市现实发展的需要。在城市污水处理方面,要尽快解决污水截流和限制排放指标的确定问题,解决市政污水和雨水集疏导设施的布局问题,解决并提高污水处理质量的问题。
首先,应建立高效雨污分流系统网络,将废水拦截和排水限制与雨水分流渠道相结合;其次,以区域水环境全球改善体系为示范中心体系,构建综合标准控制体系网络和污水处理能力;最后,提出城市水体生态再生和污染控制体系、湿地生态恢复和基于城市海绵状水体循环利用的保护体系。这三个保护系统的功能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具体内容如下。
3.1 坚持雨污分流制统一排水,实行内外梯级分流和城市雨污分流、雨瀑布淹没相结合的制度
(1)建立收集系统
建立流域污水截流、集中调节和储存处理、污水转运、运输、收集、处理和回用的收集系统。工业园区废水经预处理或处理达标后,严禁擅自直接排入受污染河流,严禁私自排放。园区内的所有污水管网均按照要求的标准连接至城市污水系统,然后进入园区污水系统进行二次收集和处理。
(2)推进雨污分流排水管网改造
新建中心城区应全面实施市政雨污分流制度和统一排水收费制度,并根据老村老城规模,逐步对垃圾分流系统进行统一改造,改造应满足标准或符合标准。结合水厂新建的城市生化站和老城区规划的成套污水水质净化站,必须沿着旧城区现有管网和原规划道路两侧对现有市政雨水分流和控制主管进行改进,以确保从原污水站进入工厂的水量。结合防洪和现有河道整治,同时建设河道截污排水设施,将原有集中分流的河道雨水系统逐步分流拦截,有效分流收集初期河道雨水。
(3)河道现状与城市水系规划相结合
结合河道现状和城市水系规划流域部分支流上游段裸露的山体水系生态特征,修建清浊分流河道,将清净河流的基流,直接引至受污染河道,为了实现雨洪分流、清浑分流,疏通水域污染治理负荷,进一步稳定和改善受污染河流的水质。
3.2 污水处理体系
目前,水污染排放管理标准建设正在形成从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建设向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的转变,辅之以全面的排放分类标准建设。考虑到目前国内城市水环境流域规划和控制范围内主要实施的一些工业项目中,重金属污染的减排管理和经济发展规划现状,纺织原料和皮革染整,金属产品原材料中的重金属污染仍然严重,在某些特定行业,现行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总量和限值相对容易确定,应就重新计算对其施加的最大污染物限值、污染物的允许浓度限值和废水的浓度值作出某些规定。对于一些特殊行业,如印染行业、纺织原料和其他纺织染整行业,也应根据适用的国家行业标准制定水污染物的排放浓度和限值,然后,充分制定更严格和具体的限制。
污水量应与城市未来的发展相结合,考虑并充分预留城市一定比例的实际用水弹性空间,合理设计规划未来五年城市规划办公室重点流域建设中实施的大型集中式城市污水处理设施项目的建设。加强中心城区和污染区居民生活污水源治理减排重点工作计划,完善城市污水管网综合支撑能力建设规划体系;地下管网与入户之间的安全连接点不应丢失或无序连接,以确保高效、合理、有序地收集生活污染源中的各类地下水,减少非点源废水对城市的污染排放。对于各类综合性大型生活垃圾中转站,逐步鼓励实施垃圾集中利用回收方式和混合污水及综合分类收集,促进综合生活垃圾的统一分类、混合和收集,减少和集中含有有机物质的生物废物或易氧化、变质和变质的有毒生物废物,包括厨房废物、污泥和其他含水量极高的家庭废物,或同时将其他同类型废物的混合物放在一起进行分类,全面统一收集,减少污水臭气、污水管道泄漏、污水泄漏等垃圾场超标等重复事件的发生,从污染源入手,引导和合理控制企业各类有机污染物的排放。垃圾填埋分类处理生活垃圾经过处理和分类后,厨房垃圾仍需单独处理,统一收集,以减少处理污染问题的可能性增加,由于生活垃圾填埋场中形成的生活垃圾渗滤液可能是由土壤含水量相对较高引起的建筑垃圾污染引起的;或者减少因建筑垃圾本身环境不清洁、清洁、易燃烧或变质造成的污染。从改变集中回收流程结构的角度来看,处理和运输整个建筑行业的城市垃圾,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降低城市建筑的能源消耗,提高全球城市垃圾收集、处理和运输系统的效率,从而进一步减少建筑行业各种有毒污染物造成的污染过度排放[2]。
4 加大环境保护的经济投入
在积极、大力实施区域经济的创新发展时,也必须加大投资力度,增加各种形式的社会经济和技术的投资,以开发城市资源和保护环境,增强人们关心城市资源以及保护环境的意识,同时,密切关注并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和修订的环境保护政策法规,根据当前生产经营环境,自觉监督企业实施,各种实际污染物的收集和处理,如经营环境和排污费,也要求各公司根据各具体企业的情况尽最大努力进行具体的研究和分析。污染企业排放的污染程度越大,监督和收集的力度就越大。同时,收集污染物的公司的污染物排放类型范围应更大、更详细、更清楚、更好。例如,国家规定的生活水污染税净化费的具体征收和处理,可以具体分为生活水污染项目净化费总额的征收,对于直接造成当地水环境污染或最终导致其污染或非法行为后果的特定第三方,过高的生活污水净化费以及其他生活污水净化费的收取和处理,必须根据有关国家现行新的环境保护法和其他有关规定,严格采取一切相应合理的法律措施,并进行严格惩罚;对于环保工作人员来说,平时确实要进行全面、彻底、彻底的调查;对于各类严重危害环境的行为,也应受到严重的惩罚,必须对植根于这些区域城市地区的各类严重和高污染企业排放的有害废水进行全面而详细的调查,并逐步将其纳入维修重点内容和特别关注的控制检查对象。
建立健全现有并继续巩固和完善我国现有环境资源项目的国家有偿环境收入及其使用收入分配政策机制,落实各类公共资源的有价值使用和分配等支持体系,根据现行环境保护政策和国家其他部门法律法规草案的规定,严格执行并逐步依法集中征收各种环境资源补偿税费,从整体上完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保护社会的基本环境资源,严格评估和评估解决环境问题的拟议措施的治理和有效性。同时,应将各类重大环境资源项目的建设、开发和治理的投资和支出状况纳入或纳入环境经济效益评估和评价体系的评价指标体系,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做好污水的排放设备、处理技术等方面的优化与改进[3]。
5 发展环保产业
城市水环境质量风险综合治理整体上,保护治理、科研攻关和有效的综合治理,都离不开政府部门,大量的技术手段、人力物力、积极持续的投入,还应该与全市的节能环保产业相衔接,坚持走一条独具特色的长期科学发展良性道路。因此,管理者也应该以更严格、更谨慎、更有效的管理手段,全面控制公司环保资金使用的具体业务流程,提高企业环保资金使用总量,科学合理利用和投资效益,并要求公司根据工业环境保护项目,特别是根据实际经营情况,如环保行业的经济发展,计划制定更合理,详细、科学完整的报告产业环境问题和投资管理计划,多利用地方相关环保相关产业,除提供建设资金外,以提高投资可持续性的方式进一步发展公司的环保产业,推动相关产业进一步有效整合升级。
目前有一部分地区的政府都没有充分发展其环保产业,政府应该投入更多的社会资金,帮助城市,尽快建立完善的城市环保产业,环保产业体系可以加快建立,不仅有利于政府全面合理地保护自身的环保资产,同时能够进一步加快和促进地方环境保护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并建立一个更专门的区域性基金,促进结合和预防污染风险的研究与发展,除了确保城市环境产业联合目标水资源保护试点活动也能在充足稳定的公共资金支持下继续得到利用外,在国家政策中,要重视和鼓励我国城市水环境保护产业根据当前城市水资源保护技术的发展阶段和需求,进一步加快发展,建立相对独立有效的水环境改善和管理技术体系,建立自己的高科技、对环境负责的产业,建立相对发达的融资技术和创新发展技术,从创业资本中获得资金支持,使企业投资创业等主体选择更加多样化,也将能够直接或通过吸引各种优秀的私人资本,改善建设等市政和环保设施,逐步实现全市环境产业和企业更加多元化、一体化的发展,对违反环境保护法的,进行行政处罚,提高全市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实现环境产业供应链体系的整体优化,以及转型和科技创新的可持续性。
6 建立良好的水利工程环保体系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建设良好的生态系统需要注重增强环境责任。为了实现高水平的生态建设和更广泛的水资源利用,必须建立完善的水利设施体系,以满足水资源规划的设备需求。要建立有效的水利工程环境保护体系,必须不断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专项质量管理,提高专业水利技术水平,定期对工程师、管理人员进行专项培训。还可及时在水利工程施工现场张贴施工环境保护知识标志,提高工程师的环保意识。如果在城市建设和水利开垦过程中,对城市自然生态和周围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在水利建设完成后,有必要修复周围生态设施,保护城市水资源周围的自然生态环境,大大提高了城市水资源管理的质量[4]。
7 重视植被建设
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主要原因是一些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工程建设、随意捕鱼、砍伐森林等,对地质和生态环境有严重影响。为了增加生态环境的有效改善,植被的恢复是非常关键的:只有增加植被建设才能保证生态系统的恢复。生态环境建设离不开植被建设;同时,植物的根系也可以起到固定土壤、避免土壤侵蚀和有助于水环境建设的作用,这一点应该予以考虑。现阶段,退耕还林工程可以更好地提高生态环境建设质量[5]。
结语
综上所述,考虑到我国水生态整体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无论是城市水资源的保护还是农村水环境的保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努力向前推进,在城市经济的高速可持续发展中,也要更加注重与全球生态保护的统一协调,统筹城乡环境发展,增强全体居民的环境保护全球责任意识,从保护其生活环境的水源出发,必须尊重和执行国家关于保护城乡水环境的政策制定的所有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各级环境管理者还必须处理各种水环境保护资金,并寻求将资金用于特殊用途,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各种环境资金的回收利用水平和处理效率,进而不断提高水环境的质量,为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的健康生活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