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视野下食品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必要性分析
——《食品企业社会责任与经济绩效的关系研究》评述
2022-02-13张廷银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中国关注的重点话题。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繁发生,屡次挑战公众的敏感防线,引发了社会各界关于食品安全的担忧,可以说,食品企业面临着巨大的信任危机。为加强食品质量监管、强化食品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中国相继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如《关于国有企业更好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等,力图构建更完善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而从企业角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势必会影响企业信誉、公司形象,而企业履行社会职责对其绩效的影响还需进一步探究。
由陈煦江等编著,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食品企业社会责任与经济绩效的关系研究》一书,理论基础扎实、实证案例丰富,较好地践行了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原则,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全书共分为5章内容3个部分,第1部分包括导论、文献综述、理论分析3个内容;第2部分包括食品企业社会责任评价、食品企业社会责任与经济绩效作用关系的实证研究两个内容;第3部分为研究结论和措施建议。
1 追根溯源,寻求理论依据
该书作者从经济社会责任论、非经济社会责任论、多元责任论等角度剖析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含义,认为社会责任的结果只有通过利益相关者的认可才有意义。作者总结并梳理了有关企业社会责任与绩效关系的相关研究,发现国内外学者构建了较为全面的企业社会责任测量指标体系或测量工具,虽然多数学者致力于从多个角度衡量企业社会责任的分量,但社会责任测度仍然是一个难题,需要突破已有研究的禁锢,探索多维度、多方面的测量工具。作者指出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因素倾向于制度驱动和政治驱动等外部因素,而缺乏经济责任与伦理责任等内部因素。该书多角度地回答了经济绩效与社会绩效的辩证关系,论证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食品安全治理模式是已经成形的、较为稳定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是多个国家食品治理的制度、社会经验总结,目前的食品安全治理模式分为共同治理模式、综合治理模式以及其他治理模式等,共同点就是行政手段的参与、公众力量的驱使,也证实了全球食品安全治理正朝向共同治理或综合治理方向发展,同时中国构建食品安全治理模式也需考虑文化和地域差异。
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是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交叉性地研究问题,作者从利益相关者理论、资源依赖理论、经济伦理理论、企业公民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等出发探析食品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与经济绩效关系的原理性依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回答了企业经营活动应该对谁负社会责任,责任对象包括出资者、供应商、自然资源、消费者等;资源依赖理论从组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出发,认为任何企业都是为了生存与外部环境进行交换,利益输送中形成了对资源的依赖,如人力资源、物质资源等;经济伦理理论用于分析经济主体处理欲望与道德矛盾的理论综合;企业公民理论强调企业应对利益相关者负责,且企业应承担社会经济实体的社会义务;新制度经济学理论认为,企业是一个统一管理的制度形式,可约束利益交换双方的契约程度。这几种理论较好地解释了企业“盈利”与承担“社会责任”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为开展实证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拓展思维,创新评价工具
该书认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更多是超越经济目标实现社会整体福利。书中整理了已有研究常用的企业社会责任分析工具,主要包括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结构方程模型法、熵权法等,对比这些方法,发现已有研究以定量研究为主、主观研究为辅,以主观层次研究居多,仍存在较多缺陷和不足,为此,作者尝试构建统一标准、数据整合的研究工具。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可分为企业自评、利益相关者评价、第三方评价,相关指标体系需满足必须适用于各评价主体、评价标准统一、评价流程规范等条件,中国企业协会联合清华大学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评价准则》制定了中国首个企业社会责任评价准则,包括10个一级评价指标、63个二级和三级指标,并配置了相关评价等级,这是目前为止较为全面、权威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除此之外,作者将有关研究按照不同标准分类为利益相关者指标体系、基于“金字塔”理论的指标体系、基于理论整合视角的指标体系、基于两型社会发展背景的指标体系等,从不同层面、不同维度、不同角度呈现了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可以说囊括了相关研究的各个方面。单从食品行业的角度,企业社会责任可分为经济责任、法规责任、食品安全责任、环境责任等,可归纳为外部环境的法规责任和伦理责任,中国更是将食品质量与安全划归为法律监管范围之内,但不可否认食品安全仍是重要的伦理评价指标,或为道德评价范畴。
该书基于扎根理论探索现象背后的本质属性,借鉴和选取已有研究的先进成果,且为了保证数据的代表性和可信性,随机选取了64家饮料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经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理论饱和度检验等流程,确定了食品安全责任、经济责任、法律责任、环境责任、责任治理、综合责任6个一级指标;产品质量理念、绿色健康理念、追求荣誉愿景等25个二级指标以及若干三级指标及具体执行层面。经实践检验表明,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可适用性、可塑造性,为中国食品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
3 实证研究,探索问题本质
《食品企业社会责任与经济绩效的关系研究》引用实证,从指标体系构建、评价模型以及数据收集方面进行了创新和实践检验,研究数据真实、可靠,研究过程严谨、求实,研究结论准确。不同于以往多数研究,《食品企业社会责任与经济绩效的关系研究》偏向于质性研究,从社会学、经济学的角度出发选用评价模型——“文化—情境—责任”模型,其中“文化—情境”驱动机制中,企业文化与责任关系的确定取决于企业文化的类型,企业领导者的特质、发展产业类型、地域经济发展程度、自然环境等都会成为企业文化类型的影响因素,当企业文化程度较弱时,企业几乎不承担或较少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文化—责任”调节机制中,质量改进和经济绩效是影响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内部因素,也是保障食品企业付诸实践、保障食品质量的重要保障。实证研究表明,企业文化是影响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内在前置驱动因素,质量改进和经济绩效是内部情境因素,企业荣誉是外部因素。
由现象探寻本质是学术研究的重要目的。当前,中国食品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食品安全事件频发、诚信问题凸显、环保意识不强等问题,对此中国相继出台相关法律遏制食品行业问题,但成果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在于并未抓住事件的主要矛盾。根据实证研究结果,作者假设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文化、财务绩效呈正相关,经模型检验表明,企业绩效与企业责任呈正相关,即承担越多的社会责任,企业绩效越显著;企业文化程度越高,企业承担社会程度越大。进而,问题本质逐步显露,即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会影响企业的财务绩效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企业如果加强财务盈余管理,也会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越来越多的食品企业将承担社会责任作为企业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力图通过此途径优化企业形象、增强公众好感力度。
4 实事求是,提出战略对策
该书立足于前期实证研究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战略对策。首先,应加强监管机制建设,分为社会监管机制和企业内部监管机制,社会监管机制主要通过政策法规约束和公众监督来实施,政府相关部门通过完善政策方针约束企业行为,从法律层面将社会责任与企业发展紧密结合;实行企业自律,企业内部必须重视完善自身的战略目标,与同行业企业相互监督,共同促进社会责任的落实;建立公开透明的监督机制,听从社会公众的建议和意见,利用社会舆论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对于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食品企业,政府可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反之采用行政措施基于处分。其次,建立并完善企业社会责任体系建设,营造企业内部社会责任的文化氛围;动员企业人员积极参与社会责任项目;建立信息公示制度,要求食品企业必须定期公示公司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加强企业安全监管建设,将食品安全问题作为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后,重视企业管理在社会责任履行与财务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树立长期发展目标,积极履行环境职责;重视法律责任,坚决不触碰法律底线;食品企业在扩大自身经营规模的同时,可积极合作或合并一些中小企业,使其迈向规范化发展,杜绝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政府和企业可共同提升食品质量监管力度,制定严格、详实的管理标准,并将管理结果如实披露,提升消费者的信服力和监督能力。总之,食品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并不能一蹴而就,基于营利性质,政府必须顾虑企业自身经营状况,在满足企业发展的基础上多以鼓励形式铸就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内驱力的发展,形成内在积极、外在监督的合理模式,即作者所倡导的综合治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