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及症状缓解时间研究
2022-02-13刘焕光朱校军卢柄棋张旻恩石海
刘焕光 朱校军 卢柄棋 张旻恩 石海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属于一种以膝关节红肿疼痛及关节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患病后患者的关节功能会逐渐出现退行性病变,若不及时接受治疗,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具有极大的影响[1]。因目前现代医学针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主要以口服抗炎、止痛药物以及关节腔内注射药物为主,但是并不能够控制病情的发展,而且不良反应较多,中医对该病的治疗采用温针和隔姜灸的方法,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2]。本文针对本院膝关节骨性关节患者进行针灸治疗,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 年4 月~2020 年10 月康复理疗科门诊和住院治疗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共40 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 例。实验组男8 例,女12 例,平均年龄(50.14±6.77)岁;对照组男9 例,女11 例,平均年龄(50.42±6.8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②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③符合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诊断标准。
1.2.2 排除标准 ①精神疾病患者;②意识障碍患者;③传染性疾病患者;④相关药物使用禁忌患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采用膝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将膝关节内侧的皮肤进行消毒,对关节腔进行位置定位,拇指轻推髌骨,从髌骨内侧中间的位置(膝眼穴)将针头插入,针头插入的位置在髌骨和股骨髁之间,针头进入关节腔先将积液抽出,如果患者的关节腔内没有积液或者积液量<10 ml 的患者,积液抽出后,注射玻璃酸钠25 mg,如果患者抽出的积液颜色比较清,并且积液量在10~30 ml 之间,先给予患者稀释的曲安奈德40 mg后再注射玻璃酸钠,并进行超短波及中药外敷等综合治疗。
1.3.2 实验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针灸治疗,具体方法如下:①温针治疗:选取患者的阳陵泉、阴陵泉、血海、鹤顶、梁丘、膝眼,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后,用1.5~2.0 寸毫针直刺,用平补平泻手法进行刺激,得气后,再把长度约1.5 cm 的艾条固定在针尾处,然后点燃,燃尽后留针20 min,将针取出来。1 次/d,10 d为1 个疗程,连续治疗3 个疗程。②隔姜灸疗法:选取血海、委中、梁丘、足三里、阳陵泉及膝眼等穴,把约2 分厚的姜片(中间用针穿刺数孔,方便透热)放到选好的穴位上,将做好的艾炷放置在姜片上施灸,让患者感到灼热但可以耐受即可,每个穴位灸3 次,1 次/d,以艾灸处局部皮肤潮红为佳。10 d 为1 个疗程,连续治疗3 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有效:患者临床症状部分消失;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或更加严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②对比两组症状缓解时间,包括肿胀、疼痛、僵硬。③对比两组治疗前后AROM 水平,角度越大治疗效果越好。④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膝关节HSS 评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治疗效果越佳,恢复越好。⑤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主要包括生理功能、心理功能、运动功能,满分100 分,评分越高则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n(%)]
2.2 两组症状缓解时间对比 实验组肿胀、疼痛、僵硬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症状缓解时间对比(,h)
表2 两组症状缓解时间对比(,h)
2.3 两组治疗前后AROM 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AROM 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AROM 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AROM 水平对比(,°)
表3 两组治疗前后AROM 水平对比(,°)
2.4 两组治疗前后膝关节HSS 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膝关节HSS 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膝关节HSS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膝关节HSS 评分对比(,分)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膝关节HSS 评分对比(,分)
2.5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对比 治疗前,两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运动功能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对比(,分)
表5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对比(,分)
3 讨论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退行性疾病,是关节衰老的体现,因此患病群体多为中老年人。因膝关节运动量多、负重大,非常容易发生骨性关节炎,在全身骨性关节炎中占31%左右。该病在50 岁后呈现出高发趋势,50 岁左右的人群患病率约为80%,60 岁左右人群的患病率为90%,到了70 岁进行影像学检查的时候,几乎全部都有不同程度的膝骨性关节炎的表现,但是真正出现症状的只有20%左右。当膝关节出现局部损伤、炎症及慢性劳损的时候,都是可以导致关节面软骨变性以及软骨下骨板反应性损伤,造成膝关节疼痛、变形以及行走不便等症状[3]。对该病进行治疗的主要目的是缓解膝关节的疼痛、改善行走能力及关节活动度。随着人口老龄化的逐渐加剧,老年人对运动锻炼的时间、强度和方法掌握不好,导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也大大增加,目前临床上主要是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但是治疗效果并不理想[4]。中医对该病采用针灸治疗,主要以温针和隔姜灸为主,二者同时或交替使用,对穴位刺激的过程中,可以帮助患者活血止痛、疏风散寒、温经通络,抑制介导炎性反应的细胞因子表达从而减轻局部炎症、降低与关节软骨代谢相关的酶类物质含量以减缓软骨基质损伤,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修复关节软骨细胞。同时针灸也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减轻膝关节的水肿[5,6]。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肿胀、疼痛、僵硬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AROM 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膝关节HSS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采用中医针灸治疗,可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提高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