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工厂化养殖马口鱼
2022-02-13陈度煌仲崇虎薛凌展胡振禧樊海平吴斌
陈度煌 仲崇虎 薛凌展 胡振禧 樊海平 吴斌
马口鱼,别称花杈鱼、坑爬、宽口等,隶属鲤形目,鲤科,马口鱼属,在我国南至海南岛,北至黑龙江省都有分布。我国马口鱼属只有一个物种,根据马口鱼侧线鳞片数量不同将其分为2个亚种,分别为黑龙江马口鱼和南方马口鱼,黑龙江马口鱼个体较南方马口鱼大。
马口鱼为重要的小型经济鱼类,其肉质细嫩鲜美,富含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备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现市场供应基本为捕捞野生资源,价格达50~60元/kg。马口鱼适应能力强,易于养殖,适合土池、工厂化等不同的养殖模式,且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和市场前景的养殖品种。
目前,国内对马口鱼的人工养殖模式与技术处于探索性阶段,尚未形成规模和产业。2021年4~7月,笔者采用自繁的马口鱼越冬苗开展了室内工厂化养殖试验
一、养殖技术
(一)养殖池的准备
实验在塑料保温棚内,设置圆形纤维玻璃钢桶,每个圆桶内径3.0m,高度1.2m,配备独立进排水系统、微孔增氧设施。试验期间水深0.7~0.8m。
(二)苗种放养
苗种为人工繁育的马口鱼秋苗,经抽样测量,平均体重为4.96g/尾、平均全长为9.08cm/尾。每个圆桶放养450尾,共1800尾,放养的苗种体型正常,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游动活泼。放养前用0~3%的盐水及0.5mg/L聚维酮碘浸泡2日,镜检无寄生虫和其他异常后用于试验。因马口鱼性情凶猛,容易出现跳跃等应激反应,因此,放养后的一段时间内加盖遮阴网,防止马口鱼跳出养殖桶,直至其适应环境,情绪稳定后拆除遮阴网。
(三)饲料投喂
马口鱼属于凶猛小型肉食性鱼类,天然环境中主要以小鱼、小虾和水生昆虫等为食。人工养殖条件下,对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要求较高,需选择高标准、高质量的饲料,以保证满足马口鱼身体发育和免疫系统所需。结合生长速度与养殖成本,选用膨化配合饲料,蛋白质含量为45%。每天投喂两次,上、下午各一次,日投饲量控制在鱼体重的3%~4%。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以优化肠道微环境,提升肝脏功能。饲料的投喂量根据天气、水质和摄食情况灵活掌握,及时调整。
(四)日常管理
采取固定人员专门管理,日常观察鱼体活动情况,有无浮头及其他异常现象,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若有死亡,及时捞出,做好记录。养殖过程中每天定时进排水、排污,换水量达到50%,及时将桶中残饵和粪便排出,维持水环境稳定。每天测定并记录水温、溶氧、pH值。整个试验期内,水温变化范围21.0~28.5℃,溶氧5.0~7.0mg/L,pH值7.0~8.5。
(五)病害防治
在马口鱼养殖过程中,始终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定期抽样解剖,检查是否有寄生虫和其他病害发生。整个养殖过程中没有发现严重病害,仅出现过车轮虫病和指环虫病。治疗车轮虫病用车轮必克0.3~0.4mg/L浸浴24~48h;治疗指环虫病用指环敌0.3mg/L浸浴48~72h,每24h换水加药一次,治疗效果良好。
二、养殖效益
经过3个月的养殖,共产出马口鱼1550尾,成活率达到86.1%,平均全长达到11.22cm/尾,平均体重18.17g/尾,尾日增重为147mg/日,出塘规格接近商品鱼规格。饲料系数为1.41,所用45%蛋白含量的商品饲料市场售价为12000元/t,经测算,每增长1kg马口鱼所需饲料成本约16.92元,如果是规模化工厂化养殖,饲料成本和人工成本也会进一步降低。
三、结论与分析
(一)马口鱼是适合高密度集约化养殖的淡水品种
马口鱼是名优土著鱼类,人工养殖有可观的经济效益。本试验初步摸索马口鱼室内工厂化养殖,证明了该养殖模式是可行的。马口鱼摄食凶猛,喜集群生活,生长速度较快,在传统的土池养殖模式中,养殖成活率较低,个体小,产量一般在3750~7500kg/hm2,养殖产量和效益有待于进一步提升。本试验开展的马口鱼室内工厂化养殖模式,受限于客观条件,试验规模较小,但相较于传统土池养殖,该模式提高了投苗密度,条件可控,产量与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是值得推广的一种养殖模式。
(二)规范的养殖管理是成功养殖马口鱼的关键
马口鱼属于凶猛型肉食鱼类,由于目前尚未对该物种进行定向选育和遗传改良,所以在人工养殖过程中容易出现长速参差不齐的现象,在投喂不足情况下,容易出现互相残食现象,所以推荐放苗前要对鱼苗进行分筛,合并规格较一致的鱼苗,调整池中的养殖密度。合理规划,选择规格一致的鱼苗下塘是提升养殖成活率的前提。鱼苗筛分规格时要注意选择鱼体处于健康状态,天气良好时进行筛分,筛分后可对鱼体进行盐和碘的药浴,防止发生病害。
作为我国溪鱼系列的重要品种,马口鱼对水质要求较高,需每日进行换水,并对养殖水体随机抽样进行水质检测,以防出现亚硝酸盐中毒等症状,规范的养殖管理,细节的处理很重要。
(三)马口鱼室内工厂化养殖模式,仍有改进和提高的空间
综合本次马口鱼室内工厂化养殖过程,该模式还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如放养密度、水质调控、投喂频率等关键技术环节还有待进一步探索;马口鱼属于比较贪食的鱼类,为充分发挥其生长潜能,还需要通过梯度试验进一步摸索更加合理的投喂次数、投饲率等;马口鱼消化、吸收、代谢等营养及生理学研究还需要加强,特别是马口鱼专用人工配合饲料亟须开发。进一步研究和解决这些制约马口鱼养殖技术发展与完善的问题,方能更好地促进马口鱼产业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