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车企高价值专利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2-02-13刘兰王军雷
刘兰 王军雷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天津300300)
主题词:车企 高价值专利 专利运营
1 引言
在21世纪,知识产权(特别是专利权)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各类商业竞争上均可以看出它的重要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在创新型国家和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时代背景下,高价值专利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高价值专利目前没有明确的定义,一般来讲,高价值专利是指技术创新水平高、权利状态稳定和市场竞争能力强的,并能够支撑企业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优质核心专利。高价值专利实际上是综合性的要素集成,具有多重属性,通常需要从技术、法律和市场等多个维度进行评测。
高价值专利不仅对于国家和地方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还对企业转型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企业的专利技术不仅要与时俱进,更要不断创新,研究高价值专利也成为企业开拓市场、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汽车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当前,汽车领域不断朝着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发展,各大车企及研发机构也在“新四化”领域积极研发、不断积累技术,为企业的转型升级储备力量,以期抓紧发展机遇,抢占市场份额,提高企业竞争力。与此同时,与技术密切相关的高价值专利的布局也逐渐成为企业创新发展之路上的重要基石。
在“2021年中国汽车创新大会暨中国汽车知识产权年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何志敏谈到要“将知识产权服务融入汽车产业生产经营全过程,为提高创新质量和研发效果提供支持”,“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中国汽车产业应瞄准世界汽车科技前沿,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融入汽车产业,为推动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作出积极的努力和更大的贡献”。可见,汽车领域的专利技术发展不仅得到了企业的重视,国家知识产权局对此同样非常重视,这为汽车领域的技术创新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发展空间。
汽车产业所涵盖的企业面广,不仅包括车企(即整车制造企业),还包括零部件企业、原材料生产企业和汽车维修美容企业等,本文主要研究我国车企的高价值专利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2 车企专利发展现状
2.1 车企专利质量
专利质量的评估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指标,如Grimaldi等结合已有的专利价值指标研究,从专利的内在属性和外在属性2个方面对专利价值指标进行了系统整合,Chai等从网络特征的角度探索了影响专利价值的指标因素,国内学者如王思培等基于随机森林算法构建了高价值专利预测模型,宋凯等从价值识别和价值预估的角度构建了专利价值评估模型。以上模型均较为复杂,在对车企专利质量的初步研究来说并不合适。本文从专利法律状态的角度出发,对车企专利质量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专利法律状态是指专利当前所处于何种法律状态的表示,包括有效、在审、失效和驳回。专利法律状态一方面代表了专利的技术创新水平,另一方面代表了专利权人对该专利的重视程度,这2者均会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专利的质量。
本文所使用的专利检索数据库为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全球汽车专利数据库,专利选取范围以申请日为入口,自2000年1月1日起,截至2021年8月31日,选取了一汽集团、东风集团、上汽集团、长安汽车、长城控股、吉利控股、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等15家主要汽车生产厂商的专利数据,统计结果见表1和表2。由于以上主要汽车生产厂商的研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均较大,因此其专利状况在我国汽车领域具有很好的代表性。
表1 中国主要汽车生产厂商专利法律状态
从表1中可以看出,我国主要汽车生产厂商的有效专利占比为57.75%,其中有效发明专利占比为13.03%,有效实用新型专利占比为34.45%,有效外观设计专利占比为0.27%。不难看出,在有效专利中实用新型专利的占比是最高的,而发明专利占比相对较低(不足实用新型的一半),结合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在审查阶段和授权难度的不同,可以推测出相对于外围技术来说,企业拥有的核心技术要少很多,进而延展到专利质量方面,天然具有较高质量的发明专利占比更低,也说明企业的专利质量不足。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我国车企的有效专利特别是有效发明专利占比较低,由于有效专利通常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专利授权率、无效率和专利权人对于专利技术的重视程度,而专利授权率、无效率又与技术的创造性息息相关,因而可以推测出我国车企专利的整体质量并不高。
2.2 车企专利运营情况
专利运营是企业综合运用专利制度,建立在企业创新基础之上的综合运用手段,专利运营是对专利运用的集中体现,目的是实现专利技术和经济价值的最大化,从这一角度来讲,能够实施运营的专利必然是价值较高的专利。
我国主要汽车生产厂商的有效专利的整体运营情况不佳,处于转让、质押和许可的专利总占比不到20%(见表2),大量专利的活跃度较低,成为纸面技术。企业专利运营情况欠佳的原因很多,例如专利本身技术创新水平不高、缺少企业科研管理体系的正确引导、缺少成熟的专利转化服务机构等。专利运营情况虽然并不能与专利质量完全划等号,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专利质量的高低,如果企业申请的大量专利无法为其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企业申报高价值专利的内生动力就不足,这并不利于企业高价值专利的良性循环。
表2 中国主要汽车生产厂商专利运营情况
3 原因分析
对于企业在专利质量和专利运营方面呈现出的状况,本文从企业端、服务端和市场端3方面进行原因分析。
3.1 企业端
目前,对于专利制度利用最为成熟的领域当属通信领域,无论是在国内专利申请量、海外专利申请量,还是在标准必要专利量、专利运营量方面,通信领域均表现亮眼。这得益于传统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5G、人工智能等新一轮技术浪潮的席卷,更离不开我国通信企业及研发机构对重要技术领域的深入研究,从而大大提升了我国通信领域的研发实力。数据显示,在2G和3G领域,我国国内企业的研发实力与国外企业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而在4G领域,国内以华为、中兴为首的企业在专利申请量方面已在全球位列前十,到了5G领域,国内专利申请量与国外专利申请量已基本持平,除了华为、中兴、大唐、OPPO外,更多的企业也参与到5G专利的战略布局中,从而保证了我国5G领域的技术和市场的优势地位。
回过头来看中国汽车领域,以智能网联汽车这一细分技术领域为例,全球专利申请量排名前20的申请人中,仅有华为和比亚迪2家企业入选(图1),且2家排名相对较为靠后,华为主要依托其在移动通信领域的固有优势,延展到对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研发当中,而整车企业却仅有比亚迪一家。反观国外企业,国外企业中专利申请量较大的基本为各大车企,如福特、本田、丰田、现代、日产等公司。从中可以看出,我国车企的研发实力明显不足,不仅与国际主流车企的技术差距明显,在某些新兴的细分技术领域,研发实力可能还不及互联网大厂,这对于提升我国车企的专利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是极为不利的。
图1 智能网联汽车专利申请人TOP20
进一步分析可知,华为和比亚迪均为民营企业,技术多为自主开发,且在行业内深耕多年,专利积累深厚。而国内其他车企主要为合资企业或造车新势力,合资企业受限于国外企业方的技术壁垒和技术封锁,自主开发动力不足,造车新势力虽然具有自主开发的意愿,但受限于企业规模和企业成立年限,专利积累量无法与传统车企相媲美。
3.2 服务端
专利文献本身是集技术和法律于一体的一种特种文献,专利撰写人员不仅要对技术有充分的了解,还要具备深厚的法律(特别是专利法及专利法实施细则)修养,只有这样才能撰写出保护范围合理、权利稳定的专利文件。
目前,我国企业专利的申请绝大多数是通过专利代理机构来申报的,因此专利代理机构的专业性对专利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家资质良好的专利代理机构不仅要能够帮助企业获得专利授权,还要能保证其专利技术得到充分保护,避免被竞争对手轻易规避掉专利技术或专利被无效掉,使每一件专利都能作为企业的一件武器。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到2020年10月底,我国专利代理结构数量达到了3 156家。随着越来越多的专利代理机构的成立,各机构的专业水平也变得良莠不齐,这为企业选择合适且专业的代理机构带来了一定困难。
在专利运营方面,目前主要依赖于专利运营平台来进行,专利运营平台具有获取信息便利、资源流通迅速等特点,其为技术提供方和技术需求方提供了对接品台,促进专利转让、专利许可以及专利成果的商品化。但是目前我国的专利运营平台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专利运营平台面临着专利转化质量不高和转化方式单一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车企专利的运营。
3.3 市场端
张文广于2012年分析了中国汽车消费者购车行为的影响因素,发现中国消费者更加注重车的外观、内饰、配置、豪华感等表象因素,对技术含量、动力性能、安全系数等内涵因素关注程度较低。徐波于2015年从消费观的角度分析国人购车心理和行为,发现中国消费者更加看重周围人态度和自身面子,选择偏向知名品牌和成熟品牌,不远冒险尝试新品牌和新车型。整体来讲,国人购车行为还是偏向保守,不愿尝试新品牌和新车型,且更加注重车辆外观等表象,对车辆的科技程度关注度不高,这不利于促进车企对车辆内涵因素的关注和研发,且车企也没有强烈的意愿去宣传车型所采用的专利技术,从而更不利于提升消费者对于车辆专利技术的关注度。
4 对策建议
4.1 加大研发力度、构建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首先,车企应当加大对各个车型的研发力度,努力缩小与头部企业在技术层面的差距。车企应提高研发投入,并通过研究各个细分领域的核心专利技术,吸收转化为自身的技术,积极进行行业间技术交流,从根源上缓解我国车企专利质量不高的问题。
其次,车企应当建立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例如可包括内部激励机制、知识产权培训机制、高价值专利培育机制和专利分级管理机制。内部激励机制要为专利产出较多和专利质量较高的技术人员在职称评定、职业晋升、奖金奖励等方面提供更畅通和更优惠的机会;重视技术人员的长期激励,目的是促进技术人员申报高价值专利成为长效机制。知识产权培训机制目的是提升研发人员的知识产权意识,将知识产权意识特别是专利意识贯穿到研发的始终,提高研发效率,避免无效研发和重复研发,将研发成果以专利的形式保护起来。高价值专利培育机制要从产品的立项、研发、试制、量产全流程出发,并将整个研发过程与代理机构和市场相结合,培育出专利质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的专利。专利分级管理机制目的是对企业的各个专利从技术层面、法律层面和市场层面进行等级划分,以便对不同等级的专利进行针对性的管理,在保证维护好企业重点专利的情况下,降低专利维护成本。
4.2 做好服务机构管理
车企应当努力甄别各个专利代理机构的资质,积极选择资质良好的代理机构来代理企业的专利案件,当然出于成本等方面的考虑,企业也可对各个代理结构进行等级划分,将不同重要程度的专利委托给不同等级的代理机构。此外,车企应当加强与专利运营平台的合作,共同探讨创新运营模式,更进一步地,企业可组建适合本企业的专利运营平台,以管理企业的各项专利信息,为企业内的科研活动提供政策、市场等多方位指导,提高专利质量和科研成果转化效率。
4.3 以专利引领消费者
车企在市场宣传时,除传统的宣传方面外,还应当加强企业专利和科技含量方面的宣传,特别是对于年轻消费者来说,其对于新事物和新科技的接受程度相对较高,在开发新车型时可重点关注年轻消费者,将科技元素和专利元素逐步渗透到消费者心中,引领和改变消费者的消费观,以便为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市场支撑。
5 结论
我国车企专利质量整体不高,且专利运营情况不佳。通过对企业端、服务端和市场端3方面进行分析发现,企业研发投入不足、代理机构良莠不齐、专利运营平台发展初级和消费者购车行为守旧是造成以上发展现状的主要原因。为了改善车企目前专利的状况,各个企业应当加大研发力度、构建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做好服务机构管理并以专利引领消费者,多管齐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车企高价值专利不足的现象将得到有效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