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保护普通人的肖像权

2022-02-13黄昊

新长征·党建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董某肖像权名誉权

黄昊

2021年5月的一天下午,董某驾车行驶在小区内部道路上。这时,缪某的女儿突然从缪某身边跑到车道上。所幸,董某避让及时未造成事故。随后董某继续向前行驶并将车停在小区道路右侧。由于女儿险些被撞,缪某心有余悸之外还带着怒气,于是随即拍摄了三张董某在小区内部道路停车的照片并上传至名为“社区联络群”的微信群中,群内共427名成员。当天下午,董某看到自己的照片被发在了社区群里,便向缪某提出其擅自发布照片的行为不妥。缪某针锋相对,随后双方在微信群里发生争执并引发该微信群其他成员的议论。在争执过程中,缪某在群内发布“我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买这个小区只是为了孩子上下学方便,真的不是让杀手亲密接触我的孩子”的内容。董某不堪忍受“殺手”等字眼及群内成员的指责讨论,一纸诉状将缪某告上了法庭,要求缪某立即停止侵害其肖像权、隐私权、名誉权,在“社区联络群”或在小区里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2000元。

法院审理后认为,该案的争议焦点有二:其一,缪某在微信群中发布董某照片的行为是否超出了适当的解决纠纷方式的范围?其二,缪某的行为是否侵犯了原告的肖像权、隐私权和名誉权?

首先车辆与缪某的小孩并未发生碰撞,缪某无论出于维权的角度还是公益的角度都应当首先与董某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再选择其他方式解决,但缪某并未就此与原告进行协商,而是直接将其拍摄的照片上传至微信群,导致董某受到群内部分成员的指责和非议。因此,缪某此种绕过沟通和协商途径直接曝光他人行为的方式不应得到鼓励,而应予以约束。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此董某有权拒绝其照片被他人公开。缪某未经许可将董某照片发布在微信聊天群,显属不当。另外,由于缪某发布的照片并非董某在私密场所进行的私密活动,亦未骚扰其日常生活,因此并未侵犯其隐私权。缪某也并未对董某实施其他的语言攻击,仅就原告行车过快的行为予以指责,尚不足以造成其名誉权的损害。最终,法院判决缪某立即停止侵犯董某肖像权的行为,并在名为“社区联络群”的微信群向董某公开赔礼道歉,逾期不履行,法院将在市级媒体刊登该判决书的主要内容。目前,该判决已生效,缪某已向董某公开赔礼道歉。

法条速递:《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九十五条 人格权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权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的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条 行为人因侵害人格权承担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的,应当与行为的具体方式和造成的影响范围相当。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九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律师总结:现实生活中,普通公众对肖像权大多存在误解,认为自己不是名人,不享有肖像权,也从未想过去维权。其实,作为普通公众,我们的“脸面”同样值得保护,有权获得赔偿。

肖像权是每个公民合法使用肖像的权利,在过去法律规定中是否侵权是以营利为目的作为判定条件,民法典颁布后,为保护自然人的肖像权益,删除“以营利为目的”这一要素,避免肖像权保护范围的不当缩小,为肖像权侵权行为的认定提供了清晰指引。

责任编辑/艾    杰

猜你喜欢

董某肖像权名誉权
声音受《民法典》保护吗
暴雨致车辆浸泡 物业担责
趁女子熟睡,前男友翻开其眼皮刷走15万多元
人文街拍马上就要违法了!
“耍酒疯”致他人死亡,怎么判
网络名誉权的法律保护
影视剧照中肖像权的界限
在微信朋友圈发文骂人,是否侵犯他人名誉权?
言论自由与名誉权保护初探
关于死者名誉权保护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