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间价格指数和空间价格指数的比较与协调

2022-02-13陈梦根

贵州省党校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差异性协调一致性

摘 要:价格指数在经济政策尤其是价格政策制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时空维度上看,价格指数一般可分为时间价格指数和空间价格指数,二者都属于价格统计的范畴,在编制要素、编制流程、组织管理模式、加权处理方式、质量调整方法等方面具有一致性。但是,时间价格指数和空间价格指数也存在显著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理论内涵、指数性质、测度目标、计算公式、规格品价格调查范围、权重数据来源、规格品选择方案和对数据的要求等方面。推动时间价格指数与空间价格指数的协调,有助于建立一致、统一的价格统计体系,形成反映地区价格水平及变动的完整图谱。为此,实践上应积极探索ICP与CPI统计体系的整合,增加二者在居民消费品基本支出分类上的直接匹配度。

关键词:时间价格指数;空间价格指数;一致性;差异性;协调

中图分类号:F126;F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5381(2022)01 - 0049 - 09

一、引言

统计指数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统计方法,是人们研究与决策活动频繁采用的分析工具。虽然指数理论产生仅三百余年的历史,但统计指数在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很早就开始使用,在经济、政治、管理、社会、环境等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在各种指数中,价格指数是一种最早编制的指数类型,旨在反映一国或地区价格水平及其动态变化情况。价格指数在经济政策尤其是价格政策制定中必不可少,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1]4-18。从时空维度上看,价格指数可分为时间价格指数(TPI)和空间价格指数(SPI)。目前,常见的时间价格指数主要有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商品零售价格指数(RPI)、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国内生产总值(GDP)平减指数和股票价格指数等。常见的空间价格指数有世界银行国际比较项目(ICP)编制的购买力平价(PPP)、依托于ICP而发展的地区购买力平价(地区PPP)和贫困购买力平价(贫困PPP),以及《经济学人》杂志于1986年9月开始编制的巨无霸指数等。

从实践上看,时间价格指数早已为大家所熟悉,而空间价格指数往往比较陌生。空间价格指数作为价格指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经济比较、国际事务决策和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等问题的研究和解决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2]1-12。与时间价格指数相比,空间价格指数不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实践应用上都相对滞后。不过,无论是时间价格指数还是空间价格指数,都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分析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二者在统计理论与编制实践上密切关联,存在诸多的一致性。因此,如何协调时间价格指数与空间价格指数,更科学地呈现一国或地区的价格现象的完整图景,已成为理论界与实际工作部门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本文深入比较时间价格指数和空间价格指数的内涵与区别,分别以CPI和PPP为代表,探讨时间价格指数和空间价格指数在统计理论和方法上的异同及整合思路,为构造时空维协调价格指数提供理论支持。

二、价格指数的时空维度特征

从时间角度看,指数可以分为动态指数(Dynamic index)和静态指数(Static Index),如图1所示。其中,动态指数是研究相同观测对象在不同时间跨度上的变动幅度和方向。静态指数可用于對某组观测对象的价格随时间变化的幅度进行追踪调查,了解不同时期内价格变化的情况及其对宏观经济发展和决策的影响。根据比较基期的不同,动态指数又可分为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无论是定基指数还是环比指数,都是宏观经济发展变化特征和趋势分析的重要参照指标。静态指数反映同类现象的数量在相同时间、不同个体或区域(如单位、地区、国家等)的差异程度。例如,静态指数可用于在全球、区域或国家层面了解不同地区之间价格水平的高低,由此探讨货币在不同地区的购买能力,或者是研究某一主体实际工作完成量与工作计划之间的差异情况。通常,静态指数包括计划指数和区域指数(或空间指数),前者用来考察计划完成情况或完工部分与未完工部分的工作量之比,后者从空间或地域层面上观察研究对象的数量差异。

从统计历史上看,最早出现并应用于实践的指数是动态指数,在指数理论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静态指数表征同一时间上的现象在不同个体或区域上的差异,可以视为动态指数在研究范围和应用领域上的扩展,但从性质上看,静态指数作为统计指数家族的一个子类,与动态指数存在明显区别,是与动态指数并列的一种指数类型。

价格指数也可以作动态指数和静态指数之分。其中,动态价格指数即时间价格指数,该类指数在各国或各地区经济分析中被广泛使用,常见的价格指数如CPI、PPI、RPI都属于动态价格指数。静态价格指数即为空间价格指数,最著名的空间价格指数是世界银行国际比较项目(ICP)编制的PPP。空间价格指数能够反映不同地区之间价格水平的相对高低,在地区经济比较和分析中具有重要作用。不过,空间价格指数由于编制技术较为复杂,各国统计部门较少发布[3]。

(一)时间价格指数的内涵

时间价格指数是从时间延伸的角度出发,测度一国或地区在不同时期价格水平的变化情况。时间价格指数起源很早,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应用广泛。最典型的时间价格指数就是CPI,而且CPI也是与空间价格指数统计口径最为一致的指数。因此,本文在研究时间价格指数和空间价格指数关系时选择以CPI作为代表指数。

从内涵上看,CPI是用来反映居民家庭在不同时期购买相同且具有代表性的一篮子商品(包括货物和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化情况。通常,时间价格指数要区分基期和报告期,将基期价格指数定为100,CPI衡量的就是报告期与基期价格水平的相对数,是个比值概念。国际劳工组织(ILO)对价格指数和消费者价格指数分别给出了如下定义:价格指数用于衡量一组价格在某一时期的相应变化幅度或百分比;消费者价格指数衡量的是消费者在消费货物和服务时的价格变化,价格的上涨或下跌都会影响消费者福利和货币购买力[1]21-32。由此可见,CPI作为时间序列指标,反映的是某一时点上不同货物和服务的平均价格,是一个平均值概念,常用于测度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指数化调整和货币购买力。其中,CPI反映货币购买力的变化主要是通过CPI上涨或下跌对相同货币实际购买量的变化来反映。

(二)空间价格指数的内涵

空间价格指数主要是用于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在同一时期购买相同篮子货物或服务价格水平的综合差异程度,旨在测度一组代表性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在空间层面的差异相对数,用以反映不同国家或地区价格水平的高低和不同货币在不同国家的相对购买力,或同一货币在某一国家不同地区的相对购买力水平。空间价格指数可用于衡量居民在不同国家或地区对当地物价的感知程度,即维持相同生活水准所需要支出金额的变化情况。全球ICP计算的PPP是一种最典型的空间价格指数,也是截至目前编制方法和技术相对成熟的空间价格指数。除PPP外,还有由其衍生而来的所谓地区PPP,也是一种非常具有代表意义的空间价格指数。地区PPP也称地区价格指数(RPI),主要反映同一货币在不同地区的购买力大小,属于地区空间价格指数或国内空间价格指数。

空间价格指数表示同一时期不同地区在购买相同产品篮子时的支出之比,反映的是货币在各比较对象之间的支付能力。区别在于,PPP测度的是不同经济体货币之间的相对购买力,地区PPP测度的是相同货币在不同地区的相对购买力。空间价格指数作为价格指数的一种,在全球经济社会发展中充当缩减指数的作用,即消除各国物价因素的影响,得到各国货物和服务物量上的差异。例如,PPP最基本的作用就是可以用于全球各国GDP总量及其构成成分的实际量比较。ICP通常每5年或6年开展一次,取得基准年的总量GDP的PPP或GDP构成部分的PPP,而通过运用这些指数,能够将不可比的GDP名义值及其支出构成(如消费、投资等)转变为实际可比项目。

当前,国际组织越来越多地采用空间价格指数进行相关决策[2]1-12。例如:世界银行运用ICP消费总量的PPP将国际贫困线(IPL)转换为各国本币单位表示的贫困线,在国际减贫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运用总量GDP的PPP计算其成员国认缴份额和决策投票权,并在所出版的《世界经济展望》中运用总量GDP及其支出构成大类的PPP,分析和预测成员国的经济、金融状况及全球经济发展形势。

三、时间价格指数与空间价格指数的比较

(一)一致性分析

时间价格指数与空间价格指数同属于价格指数,在基本理论、编制方法与数据调查等诸多方面非常类似[4]63-70。实际上,二者遵循相同的编制原则,采用相似的指数生产过程和组织管理模式,在加权处理和质量偏差调整方法选择上也基本相同。具体说明如下:

第一,二者编制要素相同。时间价格指数和空间价格指数均遵循基本的价格指数理论,这一点集中体现为两类指数的编制要素相同。在编制原则上,作为宏观价格指数,无论是CPI还是PPP都要考虑四个基本要素,即代表规格品、权重、基期和指数计算公式。这四大要素是任何一种宏观经济价格指数编制当中都需要具备的,缺一不可。

第二,指数编制流程基本一致。时间价格指数和空间价格指数的编制都遵循类似的步骤,如图2所示。CPI和PPP都需要先确定规格品目录,即设计所谓的产品篮子,收集代表规格品的价格和支出权重数据,计算基本类价格指数(Elementary price index),再结合权重信息计算更高层级价格指数(Higher-level price index),直至获得最终的总指数[4]71-72。

第三,二者组织管理模式类似。时间价格指数和空间价格指数在由统计部门编制时通常都采用自上而下的分级管理体制[4]72-73。例如,我国CPI在价格调查时采用分级管理体制:国家统计局城市司制定全国CPI调查总体工作方案,确定调查规格品、调查县(市、区)的选取等,组织开展全国CPI调查、编制全国CPI并对外发布官方统计结果;(2)各省(区、市)直属调查总队按照国家统一调查制度,开展本地区价格调查资料的收集、整理与上报,并编制和发布本地区的CPI统计结果;(3)各省(区、市)被抽中的县(市、区)抽选调查点按要求进行采价,编制本地CPI,并向省(区、市)直属调查总队上报数据,经审核后上报国家统计局。我国参加世界银行国际比较项目的价格调查也采用类似的三級体系展开:国家协调机构,主要包括中国ICP部际协调小组、国家统计局,负责制定我国ICP价格调查方案,参与协调区域代表规格品目录制定和数据上报,负责我国代表规格品价格和GDP支出数据调查、收集与审核;(2)省级协调机构,主要包括各省(区、市)的ICP领导小组、统计局及直属调查总队,负责开展本地区价格调查,包括对规格产品的解读、价格调查人员培训、数据采集工作组织等;(3)各调查县(市、区)的价格采集人员,负责采集规格品价格并上报。

第四,加权处理方式基本相似。价格指数编制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加权处理,如果采用不加权计算得到指数,通常无法反映不同价格数据的相对重要性,采用加权计算则能在指数中反映该价格的相对重要性。然而,实际测算时也不能对所有价格都赋权计算。一方面,权重数据难以获取;另一方面,会导致计算过于烦琐。通常,无论是时间价格指数还是空间价格指数,在计算时对基本分类以下指数采用不加权处理方式计算,对基本分类以上指数采用加权处理方法计算,即低层汇总不加权、高层汇总加权。

第五,质量调整处理方法相似。价格指数编制通常都要求规格品具有可比性,由此要求相同规格品在不同时间或不同地区是可比的,但由于产品质量往往存在差异或者会发生变化,这就要求在计算指数之前对产品进行质量差异调整,以获得可比的价格数据。例如,在CPI计算中主要是电子和信息技术产品及金融服务需要进行质量调整,而在ICP的PPP计算中,包括电子信息产品、健康和教育、政府服务等一般都要求做质量调整。在数据信息充足的条件下,无论是时间价格指数还是空间价格指数,一般都选择Hedonic质量调整方法。

(二)差异性分析

从广义上看,时间价格指数和空间价格指数都属于价格统计的范畴,在编制理论和方法方面非常相似,但二者又有显著区别。主要包括以下八个方面:

1.理论内涵不同。在指标内涵上,时间价格指数如CPI衡量的是一篮子货物和服务在一国或地区的实际交易价格随时间的涨跌情况;空间价格指数如PPP是为了比较一篮子标准化的货物和服务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平均价格水平,作为货币折算系数用于将本币标价的商品价格折算成以某种基准货币(如美元)标示的“真实价格”[5]。时间价格指数是利用货物或服务的实际交易价格,测度时间尺度上的价格水平相对变化;空间价格指数也是利用一篮子商品计算,通过对相同篮子商品实际购买时不同货币支出额的对比,测度不同国家或地区货币的相对购买力。

CPI的理论基础是两种核算理论框架,即生活费用指数(Cost-of-living index)理论和固定篮子指数(Fixed-basket index)理论[6]。生活费用指数是在不同时期,消费者为达到相同满足程度所需最小支出的比值;固定篮子指数是先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和可比性的产品篮子,然后考察不同时期内购买相同产品篮子的费用变化情况。PPP则源自所谓的购买力平价理论,该理论由瑞典学者Gustav Cassel在20世纪初提出,旨在衡量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货币对相同数量、同等质量的商品或服务项目的购买力之比,是剔除各国物价因素影响后的汇率平价。PPP的理论基础是“一价定律”(Law of one price),认为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如果忽略贸易摩擦等因素的影响,某种商品在不同国家用不同货币表示的价格经折算后应该是一样的。

2.指数性质不同。时间价格指数度量一国或地区内一篮子代表性消费品及服务项目价格水平随时间的相对变化情况,用以比较不同时期价格水平的差异程度。空间价格指数旨在测度两种(或多种)货币在购买相同数量和质量商品时的价格之比,即比较同一时期内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价格水平差异。可见,前者度量价格在时间上的相对变化,是一个时间维度的统计指标;后者度量价格在空间上的相对变化,是一个空间维度的统计指标。拿CPI和PPP来说,二者性质上的这种差别表现为CPI作为时序指标,其价格观测本身就是时间的自然排序,而PPP的观测价格和数量未按时间顺序排列。若要比较两国或两地价格水平在不同时期的差异,采用CPI则应先时间对比再空间对比,采用PPP则应先空间对比再时间对比[7]。此外,价格的空间比较可用于评估不同地区的经济规模、生活水平和福利状况,连续的PPP序列也可用于时间上价格差异的评估,但CPI主要用来反映时间上的价格水平变化,用于空间价格水平比较则可能产生明显偏差。

3.测度目标不同。价格指数通常服务于特定的测度目标,时间价格指数与空间价格指数的测度目标往往有所不同。例如,CPI的测度目标一般可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作为通货膨胀的测度指标,反映居民消费品价格的涨跌状况;二是作为居民生活费用的补偿指数,用作工资、社会福利等的指数化补偿依据;三是作为价格缩减指数,对某些以名义价格计量的指标进行缩减,以获得实际价或不变价指标。PPP的测度目标是获得用于国家或地区间经济规模与结构比较的货币转换因子,用于实际经济发展水平与规模的比较分析。

4.计算公式不同。CPI计算常用拉氏指数、Fisher指数及其变形。例如:我国计算CPI采用链式拉氏指数;PPP计算在基本分类以下加总常用国家—产品虚拟法(CPD),而基本分类以上常用GK法、EKS法、加权国家—产品虚拟法(WCPD法)等[8]。尤其是空间价格指数计算往往涉及一系列国家或地区,既包括双边比较也包括多边比较,每一组双边比较同等重要且往往同时进行,由此会产生所谓的链接问题。同时,空间价格比较由于其非时序性,还要考虑内部一致的传递性要求,因为传递性能够确保两种货币无论是直接比较还是间接比较计算结果都是统一的[9]。CPI计算则不存在链接问题,本身即是时间的自然排序,在选择公式时无须考虑传递性要求。

5.规格品价格调查范围不同。从CPI和PPP的价格调查范围来看,后者的价格调查范围要明显宽于前者[10]。ICP要求各参加国收集的数据类别包括居民消费支出、为居民服务的非营利机构消费支出、政府为居民服务的消费支出、政府公共消费支出、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库存变化与贵重物品处置及进出口差额等GDP的七大支出项。我国CPI调查范围包括食品、烟酒及用品、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费、衣着、交通和通信、居住等八大类。显然,ICP除包括CPI调查的居民消费部分外,还包括政府消費、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存货变化及净出口等项目,相比而言,PPP的统计口径要宽得多。

6.权重数据来源不同。无论是时间价格指数还是空间价格指数,在对基本类以上层指数进行加总时都需要权重资料,按加权方法计算,但二者权重数据来源不同。具体来说,PPP计算时以GDP支出分类数据作为权重,这就要求一国或地区对支出法GDP核算的数据质量较高。ICP统计中GDP支出划分为七大项目,包括26个大类,61个中类,126个小类,155个基本分类。在26个大类中,七大支出项目各自占有情况分别为:居民消费支出共13个,为居民服务的非营利机构消费支出共1个,为居民服务的政府消费支出共5个,政府公共消费支出共1个,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共3个,存货变动共2个,净出口共1个。

我国统计部门开展CPI调查旨在全面了解全国各地价格变动的基本情况,分析研究价格变动对社会经济和居民生活的影响,满足各级政府制定政策、计划和进行宏观调控的需要,以及为国民经济核算提供参考依据。根据国家统计局2017年10月制定的《流通和消费价格统计制度》,我国居民消费价格调查的内容是城乡居民购买并用于日常生活消费的商品和服务项目的价格,按用途划分为8个大类,262个基本分类,包括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和娱乐、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和服务。CPI规格品篮子一般每5年做一次大的调整,以逢0和逢5的年份作为价格统计的基期,按各类商品和服务的消费支出占整个篮子里的总支出比重作为权重。目前,国家统计局并未公布我国CPI各类商品和服务的权重,据有关学者推算,目前我国CPI分项权重分别为:食品烟酒31.1%,衣着9.0%,居住19.4%,生活用品及服务5.5%,交通和通信14.0%,教育文化和娱乐9.4%,医疗保健7.5%,其他用品和服务4.2%(见表1)。一般而言,在计算环比指数时是以上一期的消费支出在整个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作为权重;在计算同比指数时是以上年同期的消费支出占整个消费支出的比重作为权重。

7.规格品选择方案不同。ICP中各参加国执行一个全球统一的规格品目录,该目录通常先由ICP全球技术委员会提出一个初步方案,然后组织各参加国进行讨论商定,形成一个全球一致的可比的规格品目录[11]。第七轮ICP引入一种全新的确定规格品的方法,即结构化产品描述法(Structured product method),以此对规格品的具体性能进行详细描述,包括产品类型、品种、数量、包装、季节性和定价依据等。我国CPI规格品调查目录由全国统一制定,5年变动一次,参考的依据是住户调查中的消费支出调查资料。各省(区、市)执行全国统一的分类标准,但由于居民生活消费习惯、商品销售量等方面的差异,规格品数量在不同地区可以不同,时间价格指数更注重产品在时间上的连续性。

8.对数据的要求不同。时间价格指数和空间价格指数都需要一篮子规格品的价格数据和反映各类产品重要程度的权重资料,但两类指数对基本价格数据的要求有所不同。通常,CPI统计要求基础数据来自统计机构收集的商户报价,更加强调数据在本地区的代表性。PPP统计对基本数据的要求较为特殊,通过ICP调查收集不同经济体的价格数据,规格品目录要求具有全球代表性,而且强调在可比性与代表性之间适当取舍。这一要求在类似或同质的比较国或地区较容易得到满足,但在差异较大地区将产生两个新问题:一是不同国家或地区消费的货物与服务篮子的差异性,二是产品的非同质性。在ICP中,产品质量差异的影响远远高于CPI调查。尽管全球ICP制定了详细的产品规格说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产品不可比问题,但这又可能会影响到产品对参加比较国的代表性。

四、时间价格指数与空间价格指数的协调

时间价格指数与空间价格指数在理论与方法上有着密切的关联性,加强二者的协调有助于建立一致、统一的价格统计体系。这样,对一国而言,同一项价格调查的数据既可以用于编制CPI,也可以用于计算地区PPP,从而形成反映地区价格水平及其变动的完整图谱。從实践来看,推动时间价格指数与空间价格指数的协调,应探索ICP调查与CPI统计体系的整合。

世界银行组织实施的全球ICP至今已开展九轮,已成为最大的国际统计合作项目。第九轮ICP以2017年为基准年,共有176个经济体参与。我国制定了2017年ICP调查方案,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抽选了约4万个采价点,采集了居民消费价格调查、机械设备价格调查、建筑品价格调查、住房租金调查、政府职务报酬调查等五项调查的1000多种规格品价格数据,并根据全球ICP数据质量评估框架,开展了国内地区间数据审核,参加亚太区经济体间PPP测算。如前所述,ICP与CPI调查之间有大量重合,为了更高效地利用统计资源,有必要积极推动ICP与CPI两大调查体系的整合。

ICP采用GDP支出分类开展调查,所包括的规格品目录与CPI在原始规格品清单中具有高度的重叠性。根据世界银行ICP文件(如表2所示),155项GDP基本分类调查中包含110项居民消费支出调查,占比高达70.97%,构成了ICP调查的主体[2]13-40。从分类标准上看,ICP根据按目的划分的个人消费分类(COICOP),将居民消费品分为13大类,43中类,90小类,110项基本分类,约1117种代表规格品。从ICP中居民消费基本分类看,ICP与CPI价格调查数据能够匹配的有103项,占比高达93.6%。其中,不需要进行调整、完全自动匹配的有20项;在CPI调查指标分类较细时,通过合并相同分类得到ICP基本分类数据的有17项;在指标对应关系不明显或指标口径不同时,通过拆分重组CPI数据得到ICP基本分类数据的有66项[4]74-79。除此之外,剩下7个ICP基本分类的数据则难以从现行的CPI调查数据库中获取,需要采用补充调查的方式进行补足。可见,ICP和CPI调查在分类方法上略有不同,ICP的调查口径比CPI宽得多,但在居民消费调查内容上基本相同,ICP调查中的110项居民消费基本分类数据一般都可以通过一定方式从现有CPI价格调查中获取。

当前,大多数时间价格指数(如CPI、PPI等)已经成为各国统计机构的日常统计活动之一,具有相对成熟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因此,对时间价格指数与空间价格指数的协调关键在于科学设计价格调查规格品的篮子,通过适当优化和调整,以便CPI调查数据能够更多地满足ICP的要求[12]。从操作上看,ICP与CPI关系协调必须以SNA中的居民消费为基础或出发点。因此,一国统计机构在开展CPI采价时,应尽可能明确这些被收集的价格既能用于编制CPI,也能用于编制PPP以及地区PPP。这样,在CPI数据采集阶段,就应该考虑到其他统计指标的可能需要,通常调整规格品目录和优化规格品特征描述,以保证所收集的价格数据能够同时满足多类指标的需要。

在实施整合的路径上,统计部门应按照国际标准对现行的CPI统计体系进行调整、优化,提高ICP与CPI在居民消费品基本支出分类上的直接匹配度。对于那些无法直接匹配的居民消费品基本支出分类,则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如特征价格调整法、补充调查法等弥补。在此基础上,适当设计非居民消费项目的价格调查,形成ICP调查方案的基本框架,进而将ICP纳入常规统计体系。

五、结语

时间价格指数与空间价格指数都属于价格指数的范畴,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衡量两地长期价格差异形成数列时,时间价格指数是先时间对比再空间对比,空间价格指数是先空间对比再时间对比。PPP作为典型的一种空间价格指数,是国际经济比较的重要货币转换指标[13]。与此同时,地区PPP、贫困PPP等也越来越受到学术界与实际部门的关注。空间价格指数理论能为全球、地区和国内PPP统计提供强有力的理论基础。中国长期以来更为重视时间价格指数的编制,关注ICP和空间价格指数理论方法研究的学者较少,国际上该领域很少听到中国学者的声音。但是,作为全球最大的统计活动,ICP及其PPP结果将对国际政治、经济、社会、贸易乃至居民生活等众多领域产生重要影响。中国迫切需要加强空间价格指数的研究,在ICP中争取更多的话语权[14]。

从统计数据角度来看,价格指数是一个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时间维与空间维价格指数一起,能够更全面地反映一国或地区的价格水平及其变化,为人们提供价格水平演变的完整时空图谱。ICP作为一个非连续的调查,每个基准年需调查大约1100多种规格品,而CPI作为常规性项目,每月采集一次价格。开展时空维协调价格指数研究,可以明确现有CPI价格调查中有多少产品价格能直接为ICP所用,更高效地利用土地资源。居民消费品在ICP价格调查总体工作量中占比高达70%,因此建立时间维与空间维协调价格指数理论,可以更好地统筹发展价格统计体系,高效利用统计资源(包括人力、财力和物力),更全面、科学地反映价格现象的特征及其演变规律,提高价格统计的数据质量。

参考文献:

[1]ILO,IMF,OECD,et al. Consumer Price Index Manual:Theory and Practice[M]. Geneva:International Labor Office,2004.

[2]WORLD BANK. Measuring the Real Size of the World Economy:the Framework, Methodology, and Result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Program-ICP[M]. Washington D.C.:World Bank,2013.

[3]CHEN M,WANG Y,RAO D S P. Measuring the spatial price differences in China with regional price parity methods[J]. The World Economy,2019(11):1-44.

[4]胡雪梅.空间价格指数理论及中国应用[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17.

[5]WORLD BANK. Global Purchasing Power Parities and Real Expenditures:2005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Program[M]. Washington D.C.:The World Bank,2008:8-21.

[6]SCHULTE,CHARLES L,MACKIE C. At What Price?Conceptualizing and Measuring Cost-of-Living and Price Indexes[M]. Washington D. C.:National Academy Press,2002:4-13.

[7]柏滿迎,余修斌,任若恩.价格指数和购买力平价的公理化研究[J].统计研究,1999(11):46-50.

[8]王磊.购买力平价(PPP)测算方法研究评述与展望[J].统计研究,2012(6):106-112.

[9]RAODSP,TIMMER M. Purchasing Power Parities for Industry Comparisons Using Weighted EKS Methods[J]. The 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2003,49(4):500-504.

[10]陈梦根,胡雪梅.价格水平测度:基于CPI 与PPP 的比较研究[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5(5):111-120.

[11]余芳东.世界银行2011年国际比较项目方法、结果及局限[J].统计研究,2015(1):11-19.

[12]FERRARI G,LAURETI T,MOSTACCI F.Time-space Harmonization of Consumer Price Indexes in Euro-Zone Countries[J]. International Advances in Economic Research, 2005(4):359-378.

[13]陈梦根,尹德才.从ICP视角解析“购买力平价与中国世界第一”[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4):108-111.

[14]袁卫,邱东,任若恩,等.专家诠释ICP[J].统计研究,2008(6):11-15.

Comparison and Coordination of Temporal Price Index and Space Price Index

Chen Menggen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875,China)

Abstract: Price index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ormulation of economic policy,especially price polic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ace-time dimension, the price index can generally be divided into temporal price index and space price index. Both belong to the category of price statistics and are consistent in terms of basic elements, compilation process,organization management mode,weighting method and quality adjustment method,etc. However,there are als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emporal price index and space price index,including theoretical connotation,index nature, measurement objectives,calculation formula,specification price survey scope, weight data source, specification selection method and data requirements,etc. Promoting the coordination of temporal price index and space price index will help establish a consistent and unified price statistics system and form a complete map reflecting regional price levels and changes. Therefore,in practice,we should first actively explore the integration of ICP projects and CPI statistical system,and increase their direct matching items in the classification of basic expenditure on consumer goods.

Key words: temporal price index;spatial price index;uniformity;differences;coordinate

责任编辑:邓卫红

猜你喜欢

差异性协调一致性
离散异构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的输出一致性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一致性教学实践——以“电解质溶液”教学为例
基于Paxos的分布式一致性算法的实现与优化
因材施教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初中英语差异教学可行性探究
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的协调与同步
公司财务会计制度与法律规范协调问题研究
论房地产经济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协调
林纸一体化企业文化冲突与协调
揪出那只“混进革命队伍里的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