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工程线缆敷设常见问题与防治
2022-02-12张全升
张全升
(山西省安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32)
0 引言
电缆作为电气工程中的基础设施,保证其敷设质量对电气工程质量与安全具有积极作用。文章分析了常见的电缆敷设方式,总结了穿管敷设以及线槽桥架敷设时常见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治理措施,希望能为线缆敷设的质量控制提供帮助与参考。
1 线缆敷设常见问题
电缆敷设指的是沿着已经勘察过、勘探完的路线,布放、安装电缆进而形成电缆线路的过程。当电缆敷设存在质量问题时,会严重影响供电的质量,因此需保证电缆敷设的质量。
1.1 线缆材料质量问题
(1)线缆外部的塑料层厚度不够,塑料外层的厚度达不到规定的要求,导致耐磨、耐水的强度不够,绝缘层阻燃能力较低,绝缘能力差,安全性能不达标。
(2)线缆的钢管镀锌层不满足光亮的要求,具有较多的毛刺,导致防腐性较差。对于线缆中的导电部分线芯,存在截面尺寸小于标称值等问题,导致电缆的电阻率升高,对于电能的损耗提升,发热情况高于预期的设计效果。
(3)线缆敷设的附属设备为配电箱,配电箱存在的问题是其箱体板材、塑料外壳的厚度不够,进而导致结构强度不够。
1.2 导管内敷设存在的问题
1.2.1 结构问题
(1)部分线管在实际应用时存在弯曲度过大的问题,线管过度弯曲可能会导致电缆弯折过大,对线管、电缆的结构造成影响,另外线管结构弯曲处易出现憋、陷、皱等现象。
(2)未按照线缆铺设时路径最短、弯转数最少的要求,导致线管弯曲过多,使线缆的导电能力降低。
(3)线管的连接与敷设问题,线管在连接时比较随意,并且未对接口处处理光滑,可能会导致线路的连接不紧密,在多根线管一同进行敷设时,多根管线间距过小,导致紧贴甚至重叠成捆,另外在转弯处与建筑模板距离过小,导致线管的保护层不足等现象。
1.2.2 砌体内敷设问题
(1)在线管预埋时,未对管头进行规划范化处理,未在管头处采用相应的塞头密闭线管,而是通过弯折的方式对管体进行密闭,可能会导致密度程度不足,浇注时混凝土等进入线管内导致线管堵塞。
(2)在砌体内敷设线管时,要对模板进行打孔处理,存在打孔的孔径过大问题,在进行浇注时会从打孔处漏浆,影响工程效果。
(3)进行管线的焊接固定、丝扣连接以及跨接时,未能充分考虑金属管线的类型,导致固定、连接效果较低。
(4)当线管敷设后进行混凝土浇筑、砌体施工时,未检查线管的固定情况以及完整性,线管存在固定垫块移位、管体破损等情况,影响电缆的敷设效果。
1.3 线槽桥架安装问题
(1)进行挖孔安装,忽略了防火分区封堵的作用,导致不同防火分区通过安装孔进行连通,为防火安全留下了隐患。
(2)在线槽桥架安装时,还存在与其他电缆敷设时相同的质量问题的通病,例如连接件未进行镀锌处理,整体规格尺寸、数量、间距等不合理等,桥架转弯处未设置支架进行固定,导致桥架的稳定性存在问题。
2 防治措施
2.1 材料进场验收
在进行验收时,要根据合同、供货约定清单对材料进行核查,核查材料的品牌、数量、合格证等伴随资料,当存在供货与约定不符时,及时与供货方进行沟通、调换,对设备进行核查时,要核查设备的质检报告以及其质检有效期,并且还需对设备的外观进行检查,是否存在损伤情况,并且对设备进行试用检查,避免不具有质检报告、超过质检有效期、运行存在问题的设备入场。当材料通过入场核查后,要对其进行留样,留样应单独存放并建立详细的台账记录,以备后期查看,并且对于每批材料,均应进行取样送检,当发现质量问题时应及时上报给项目负责人,以便及时进行调整、补救。
2.2 导管内敷设问题防治
2.2.1 BIM 样板引路
针对导管敷设的结构问题,可通过BIM 样板引路的方式进行防治,BIM 样板引路指的是通过三维建模仿真技术、CAD 技术,对电缆敷设的路径以及方式进行模拟,根据管线的交叉情况进行模拟调整,确定最优的电气线缆走向,从而形成施工参考样板,通过参考样板引导、指导人员施工,从而得到最优的电缆敷设效果。
2.2.2 现场验收
现场验收的主要内容是对施工的规范性进行检查,例如对于线管的连接与固定,在连接时要保证接口的光滑性,接口处要采用专用的黏结剂,并且在接口处要进行套箍。在固定时,管线要在距离接线盒30 cm 处与底板固定,对于存在弯曲的管线,要以弯曲处的圆弧中心点作为中心,在距离中点两端各40 cm 处设置固定点,根据实际情况可对距离进行调整,调整范围为40±10 cm,对于平铺的管线固定,应每隔1 m 设置一个固定点。通过现场对施工的规范性进行检查和验收,可保证电缆的敷设质量。
2.2.3 砌体内敷设解决措施
当电缆穿管于砌体内敷设时,要控制砌体的开槽宽度,以大于线管管径10 mm 为宜,水平开槽的长度控制在800 mm 以下。线管口处采用顶帽型护口进行密闭,管体采用管卡固定,管卡间距控制在600 mm 以内,当线管与配电箱连接时,在接口处前150~200 mm 内,加设管卡,保证线管与配电箱连接的稳定性,线管与线管之间的间距要均匀,管间距应大于10 mm,管与管之间距离控制在1.3±0.2 m。并且需对固定后的线管设置厚度大于15 mm 的保护层,保护层采用强度等级大于M10 的水泥砂浆。当管线固定后,对管体与槽体之间做甩浆处理,利用粒径较小的混凝土进行找平、填充处理,通过对施工规范化控制,对线管于砌体内敷设存在的问题进行预防和治理。
2.3 线槽桥架安装问题预防措施
线槽桥架安装时涉及的系统较多,因此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消防、给排水管线、电气管线的设置情况以及设置需求,做好各系统安装单位之间的沟通工作,通过各单位之间互相协作,确定电缆线槽桥架的最佳走向、宽度等,并结合拟敷设电缆的相关信息,并通过对桥架定位至安装全过程进行跟踪管理,对施工按照要求进行规范验收,从而提高线槽桥架的安装质量,进而提升建筑电气工程的质量。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建筑电气工程的线缆敷设中,根据敷设方式的不同,存在不同的问题,通过有针对性地对敷设问题进行防治,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可以提高线缆敷设的质量和效果,进而提高建筑电气工程的质量,保证电气工程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