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孔子学院文化活动现状及问题与对策*

2022-02-12谷甲斌

关键词:中华文化孔子学院

谷甲斌

(中央民族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北京 100081)

一、引 言

“掌握一种语言就是掌握了通往一国文化的钥匙”(1)杜尚泽,郑红.习近平同德国汉学家、孔子学院教师代表和学习汉语的学生代表座谈[N].人民日报,2014-03-30(1).。孔子学院作为中外合作建立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以汉语为切入点开启了学员了解中华文化的大门。自2004年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成立以来,孔子学院通过助力中外教育文化交流合作,发展中外友好关系,促进世界多元文明交流互鉴,已成为中国开展公共外交和彰显国家软实力的平台。“立足语言,侧重文化,通过语言传播文化”,这是孔子学院的重要工作方针,是其软实力性质对其发展的必然要求(2)张西平.简论孔子学院的软实力功能[J].世界汉语教学,2007,(3).。孔子学院通过举办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有力地促进了中华文化在全球各地的传播,使之成为当地民众学习中华文化、了解中国的重要场所。

孔子学院文化活动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吸引了相关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对中国知网(CNKI)进行梳理发现,孔子学院文化活动研究成果以硕士学位论文(24篇)和非核心学术期刊(集)论文(18篇)为主。另外,《孔子学院》(3)该刊为孔子学院院刊,用来发布权威资讯、交流学习心得、探讨汉语教学、解读中国文化,是由原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主办的系列出版物。期刊在2013年第4期和第5期也有专门探讨(7篇)。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孔子学院文化活动的现状考察(4)刘艳萍.泰国北榄公立培华学校中文活动调查分析[D].暨南大学,2017;马璇.波兰克拉科夫孔子学院文化活动调查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8;金志刚,郑婕茹.欧洲孔子学院文化项目评述——基于汉办官网新闻[J].文化学刊,2019,(9).;孔子学院文化活动的设计和组织管理(5)岳拓.如何设计并组织有趣、创新及成功的文化活动?[J].孔子学院,2013,(4);张会.孔子学院文化活动设计与反思[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4,(5);牛士伟.里斯本大学孔子学院文化活动的设计与反思——以中国结活动的本土化实践为例[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孔子学院文化活动的创新和发展策略(6)王冰.怎样实现孔子学院文化活动的可持续发展[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7);王玉英,李文秀.日本孔子学院文化活动的发展策略分析[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8,(5);吕芳.越南孔子学院文化活动初探及传播策略分析——以越南河内大学孔子学院为例[J].教育观察,2019,(13).;孔子学院与其他语言传播机构文化活动的对比分析(7)李白琨.歌德学院文化活动开展模式对孔子学院发展的启示[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5,(4);汪玮辰.法语联盟文化活动对孔子学院借鉴意义的探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6;尹冬民.孔子学院与外国语言文化机构开展活动的对比研究[J].世界教育信息,2016,(10).等。除上述研究之外,部分学者(8)刘程,安然.孔子学院传播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安然.孔子学院跨文化传播影响力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吴瑛.孔子学院与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陈为春.孔子学院文化传播与“第三文化”探讨——以中国传统文化在美国的传播为例[J].中华文化论坛,2015,(4);邓新,刘伟乾.“在场”理论视角下的孔子学院文化传播方式及其价值意蕴[J].民族教育研究,2017,(3);安然.孔子学院跨文化传播影响力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从传播学视角开展孔子学院文化传播研究时,对孔子学院文化活动亦有涉及。由上可知,孔子学院文化活动研究业已取得一定成果。但现有成果或聚焦于单一国别单个孔子学院文化活动研究,缺乏全球宏观视野考察,难以反映孔子学院文化活动全貌;或以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网站报道的孔子学院文化活动新闻为材料开展研究,缺乏一手调查材料,不易对孔子学院文化活动进行定量分析。鉴于此,本研究从全球宏观视野出发,对2018年181所孔子学院(课堂)文化活动开展调查,并结合孔子学院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访谈情况,就孔子学院文化活动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优化对策。

调查于2018年12月28日至2019年2月11日进行。其中,孔子学院169所,占比93%;孔子课堂12所,占比7%(下文将二者统称为孔子学院)。孔子学院地域分布为美大洲(美洲和大洋洲)82所,占比45.3%;欧洲68所,占比37.6%;亚非洲(亚洲和非洲)31所,占比17.1%。问卷填写人员为孔子学院中外方院长、副院长,孔子课堂、部门负责人,比例为98%;孔子学院教师和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比例为2%。调查问卷分为客观题(选择题)和主观题两类,内容涵盖孔子学院文化活动类型、举办方、经费来源、活动受众、报道方式和举办效果6个方面。原始数据由网络自动采集生成,并由SPSS23.0统计软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主要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

二、孔子学院文化活动现状

全球各地孔子学院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开展了内容丰富和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并广受欢迎。2018年全球孔子学院文化活动受众达1300万人,累计受众达1亿多人次(9)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孔子学院年度发展报告(2018)[EB/OL].http://www.hanban.org/report/2018.pdf.。下文从孔子学院文化活动类型、举办方、经费来源、活动受众、报道方式和举办效果6个方面对孔子学院文化活动现状进行分析。

(一)孔子学院文化活动类型

孔子学院文化活动类型多样,包括文艺演出活动、文化赛事活动、中华文化展览活动、中华文化体验活动、电影展映活动、专题讲座活动、研讨会活动和其他活动8种类型。具体内容和形式如下:

1. 文艺演出活动。包括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庆祝活动;孔子学院当地传统节庆和纪念活动;孔子学院揭牌仪式、周年庆祝、中外建交庆祝等庆典活动;中国日、中国文化周、中国文化节等主题文化活动;孔子学院临时性活动和国际节日等。主要内容有音乐、戏曲、歌曲晚会,武术、舞龙、舞狮表演,“三巡(巡展、巡演、巡讲)”等文化演出活动。

2. 文化赛事活动。分为汉语演讲、朗诵、歌曲、讲故事,汉字听写、作文、翻译、猜谜语等语言文字类比赛;“汉语桥”等综合类比赛;武术、乒乓球、龙舟、毽子等中国传统体育类比赛;汉语知识、中国文化知识等知识类比赛;中国书法、绘画、摄影、摄像、影视配音等艺术类比赛。

3. 中华文化展览活动。涵盖中国中医药、茶、书法、国画、文物、图书、版画、工艺品、服饰、剪纸、传统文化用品等实物展览;旅游名胜、园林、山水、民俗等文化摄影图片展;“一带一路”倡议、改革开放40周年、当代发展成就、国家形象、孔子学院成果、中外友谊等专题展览。

4. 中华文化体验活动。包括中国传统音乐、篆刻、书法、绘画、脸谱、编织、蜡染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包饺子、粽子、茶艺等传统饮食体验;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习俗文化体验;打麻将、象棋等传统棋牌体验;太极拳、气功、五禽戏、八段锦等传统武术、健身项目体验和敦煌洞窟虚拟体验等。

5. 电影展映活动。分为孔子学院当地电影节和孔子学院(电影俱乐部)中国电影之夜(节、周、月)等展映;汉语角和中国文化学习影视展映;中国著名导演、作家作品等专题电影展映;春节、中秋节等节庆电影展映和中国电影孔子学院首映式展映等。

6. 专题讲座活动。涵盖中国历史、地理、服饰、建筑、中医药、戏曲、珠算、哲学思想、少数民族文化等文化讲座;中国当代诗歌、文学、体育、法律、教育、经济、政策、商业环境等中国现状讲座;“一带一路”倡议与孔子学院所在国家或地区发展关系,中国与孔子学院所在国家或地区关系、移民历史等中外关系讲座;汉语学习、教学,HSK、教师培训等教育讲座;其他孔子学院论坛讲座等。

7. 研讨会活动。包括孔子学院中外教育、汉语教学、教师发展等教育研讨会;“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与孔子学院所在国家或地区教育、科学、文化、经济等研讨会;中国与孔子学院所在国家或地区双边关系研讨会;著名人物、重要活动等纪念研讨会;国际语言、文化等学术研讨会。

8. 其他活动。包括孔子学院进当地社区、企业、孤儿院等场所传播汉语和中华文化活动;孔子学院当地中小学校长汉语教学会议;中外大学生夏令营、中国外交官校园行、教育访华团访华等中外交流活动;孔子学院当地中外资企业招聘会等。

统计显示,2018年181所孔子学院共举办文化活动4659场,平均每所孔子学院举办25.7场。不同类型文化活动举办场次有所差异。其中,中国文化体验活动举办场次最多,专题讲座活动次之,其他活动第三,文化赛事活动最少。详见表1。

表1 孔子学院文化活动举办类型情况

(二)孔子学院文化活动主办方

孔子学院文化活动主办方包括孔子学院总部、孔子学院、孔子学院与中方院校、孔子学院与外方院校、孔子学院与当地机构、多所孔子学院、中国驻外使领馆等机构,其他主办方8类。其他主办方有孔子学院当地华人华侨社团、中国留学生联合会、中资企业等机构;孔子学院当地政府机构、教育管理部门、行业协会、中小学等外方单位;国内地方政府机构、科研院所、艺术机构、医疗机构、行业协会、汉语国际考试中心等出访机构。其中,孔子学院自行主办文化活动最多,孔子学院与外方院校次之,孔子学院与当地机构第三,多所孔子学院联合主办场次最少。详见表2。

表2 孔子学院文化活动主办方情况

(三)孔子学院文化活动经费来源

孔子学院文化活动经费来源包括孔子学院总部、外方合作院校、孔子学院学费等收入、华人社团(协会)、中资企业及个人、外方企业及个人、中方合作院校资助、外方政府机构,其他来源9类。其他经费来源包括孔子学院当地中国使领馆、中小学、国内地方政府和活动邀请方等资助。其中,孔子学院总部资助场次最多,外方合作院校资助次之,孔子学院学费等收入第三,其他经费来源最少。详见表3。

表3 孔子学院文化活动经费来源情况

(四)孔子学院文化活动受众

孔子学院文化活动受众共分为孔子学院外方合作院校师生、当地社区居民、当地政府机构、当地企业、当地华人社团(协会)、驻外中资企业,其他受众7类。其他受众主要为孔子学院当地其他大中小学师生、中国使领馆人员、中国学者、中国留学生、第三国师生、媒体记者等。统计显示,2018年181所孔子学院文化活动受众共计2917118人次,平均每所孔子学院受众16117人次。其中,当地社区居民最多,外方合作院校师生次之,其他受众第三,驻外中资企业最少。详见图4。

表4 孔子学院文化活动受众情况

(五)孔子学院文化活动报道方式

孔子学院文化活动报道方式包括宣传材料(如宣传册、海报等)、媒体(报纸、电视台、电台等)、网站(汉办官网、孔子学院网站、其他网站等)、社交平台(微信、微博、QQ、Facebook、Twitter等)、简报、院刊等和其他报道方式6种。其他报道方式包括发动孔子学院外方合作院校、孔子学院当地教育、教师管理部门、学术研究机构、汉语教师协会等进行间接报道,发行专门活动刊物,召开媒体发布会等。其中,孔子学院文化活动通过网站报道场次为最高,宣传材料次之,社交平台第三,其他报道方式最低。详见图5。

表5 孔子学院文化活动报道方式情况

(六)孔子学院文化活动举办效果

孔子学院文化活动效果评价选项共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5项。从选项分布场次看,孔子学院文化活动效果非常满意场次最多,满意次之,一般第三,不满意第四,非常不满意场次为零。详见表6。

表6 孔子学院文化活动举办效果选项比例

三、孔子学院文化活动存在的问题

“介绍中国,既要介绍特色的中国,也要介绍全面的中国;既要介绍古老的中国,也要介绍当代的中国;既要介绍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也要介绍中国的人和文化。”(10)杜尚泽,郑红.习近平同德国汉学家、孔子学院教师代表和学习汉语的学生代表座谈[N].人民日报,2014-03-30(1).这可作为孔子学院文化活动的指导和要求。孔子学院文化活动质量的优劣关乎中华文化传播影响力的大小。分析发现孔子学院文化活动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一)孔子学院文化活动内容设置失衡

孔子学院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整体内容设置有所失衡,尚待进一步合理化。具体表现在如下3个方面。

1. 文化活动内容汉族文化多,少数民族文化少。中华民族具有多元一体的格局(11)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9:17~17.。作为中国主体民族的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把汉族和汉人文化等同于‘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思维定式,对于构建国家层面的各族共同的政治文化和‘中华民族’认同具有极大的破坏性”(12)马戎.构建中华民族概念,从族群模式走向公民模式[EB/OL].观察者网.[2017-10-15].https://www.guancha.cn/MaRong/2017-10-15-430875.shtml.。中华文化是绚烂多彩、丰富多样的,但是孔子学院文化活动存在展示汉族文化多少数民族文化少的问题。这容易给活动受众造成中华文化是“铁板一块”的汉文化印象,不利于国家形象的构建。中国的朝鲜族、哈萨克族、蒙古族、俄罗斯族等民族为跨境民族(13)赵子陆.论跨境民族概念及其理论维度——兼论中国语境下民族概念类型化转向[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其民族文化不仅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与毗邻国家主体民族文化同质性明显。孔子学院既应该介绍这些文化,又应当充分认识到其对孔子学院汉语和中华文化传播的重要价值。以新疆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化为例,新疆少数民族语言文化是汉语和中华文化在中亚地区传播的独特资源。在中亚传播汉语和中华文化时增加跨境民族文化内容,可以强化理解和信任,增强情感认同,激发学习者的热情;树立良好的中国形象和新疆形象,消除因片面或不实报道产生的负面影响(14)王远新.新疆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价值[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

2. 文化活动内容传统文化多,当代文化少。一提到中国文化,中国人就会为自己上下五千年悠久的历史造就的传统文化而自豪。由此在孔子学院文化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便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展示过多而对中国当代文化展示较少。具体表现为对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占比过重,而对于改革开放和21世纪以来的中国当代文化却很少涉及。当代中国文化具有传统文化的影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承继、革新和发扬。孔子学院适当增加当代文化在文化活动中的比重,可以更好地提高海外民众对中国的吸引力,促进中国国家形象的正面传播。这一点对于海外青年而言表现尤为明显。以儒家文化圈中的韩国为例,韩国影视剧和流行音乐等为代表的当代文化对韩国文化的传播功不可没。世宗学堂作为韩国语言文化传播的机构便充分利用海外民众对流行文化的喜爱这一优势,在传播韩国文化活动中设置了许多当代文化的内容。

3. 文化活动内容物质文化多,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少。文化根据其表征形式分为建筑、器物等物质文化,礼仪、民俗等行为文化,制度、价值观等精神文化。物质文化为表层文化,行为文化为浅层文化,精神文化为深层文化。孔子学院根据物质文化看得见摸得着、易吸引人的具象性特征,“寓教于做”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化体验活动,有效地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呈现和传播。但是,孔子学院在开展具体活动时存在物质文化多、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少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孔子学院教师在举办剪纸、扎灯笼、编中国结等文化体验活动时,缺乏对这些物质文化深层次的讲解和分析,多是教会学员如何制作而已。以“囍”字剪纸体验活动为例,教师重点给学生讲授如何折纸、剪刻等制作过程,而对于红双喜背后蕴含的中国人的关于对称审美、颜色喜好、婚姻习俗等文化知识的讲授置于次要位置。物质文化是“引子”,孔子学院教师应思考如何使其过渡到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说明其背后所反映的中国人的精神旨趣。否则,文化体验活动就成为简单的手工艺制作课。

(二)孔子学院文化活动水平缺乏高端呈现形式

文艺既有“下里巴人”也有“阳春白雪”。但是,孔子学院书法、美食、国画、武术、舞蹈等常规性文化活动屡见不鲜,艺术展、电影节、音乐会等高端性的专题文化活动却屈指可数。孔子学院文化活动呈现出常规文化活动多而高端文化少的现象。常规性的文化活动对于孔子学院而言相对容易操作,但是孔子学院当地民众在参加该活动时多数怀有猎奇性的心理。他们在活动现场往往是写几划汉字,涂几笔色块,摆几下动作,做几个样品和拍几张照片,流于形式,影响力度非常有限。对比而言,高端文化活动由于其内容精美专业,组织科学合理,更易吸引大批专业受众参与,因此其影响力度更大。孔子学院常规性文化活动可以使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出去”,但是高端性文化活动能够“走进去”。以欧美等西方国家的孔子学院为例,只有呈现精致优良的文化活动才有可能降低文化逆差的现实。中华文化丰富多彩,但是缺少高端呈现形式和渠道,限制了文化活动水平。孔子学院工作人员在该方面的专业能力,尤其是文化项目管理能力,亟须加强。

(三)孔子学院文化活动表现形式特色化不明显

孔子学院遍布全球,分布地域存有儒家文化、佛教文化、基督教文化、东正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印度教文化等多元文化。中华文化对其而言是为外来异质文化,处于不同文化形态之下的民众对此理解和接受程度不一。因此,孔子学院通过何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传播中华文化就显得非常具有策略性。多元的中华文化内涵需要不同的传播形式,但是不同文化背景和相同文化背景的孔子学院文化活动特征却存在同质化多特色化少的现象。某一孔子学院文化活动效果显著,其他孔子学院便会直接拿来,就会导致孔子学院文化活动缺少特色化和品牌化。中国文化类型多样,包括悠久的传统文化、奋进的革命文化、多元的民族文化、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和当代的流行文化等,这是孔子学院文化传播背后的“文化资源和仓库”。孔子学院在举办文化活动时应当“多样其表,一致其中”,树立文化自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备文化活动特色化和品牌化意识,创新软实力表达方式。

(四)孔子学院文化活动交流方式单向性明显

孔子学院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窗口,更是中外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的平台。然而,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在报道孔子学院时经常使用propaganda(宣传)(15)源于罗马天主教皇格列高利十五世创立的“信仰宣传委员会(Congregation for Propaganding the Faith)”,简称为Propoganda,意思是通过传教士使用各种文字、语言符号传播天主教教义。一词。该词具有负面贬义的感情色彩,暗含灌输之义,是将思想理论、价值观念系统地输入人们的头脑并不断强化,特别是指政府或政治团体支持的运作活动。实际运营中,孔子学院确实存在中华文化单向传播多中外文化双向交流少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孔子学院文化活动受众需求模糊,精准性传播有待提升,受众反馈对接不通畅,给人一种自说自话的印象,影响了文化活动的举办效果。孔子学院中方教师和志愿者对孔子学院所在地区和国家的文化学习积极性不高,文化活动多是独立进行,融合中外双方的文化活动形式较少。“来而不往,非礼也”。这些表现都容易给人造成中华文化高人一等、意识形态输出和文化殖民的负面形象。孔子学院文化活动应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呈现出双向文化交流、交融甚至交锋的局面。

(五)孔子学院文化活动资金来源渠道相对单一

充足的资金是语言传播机构举办文化活动的有力保障。以法语联盟为例,法语联盟虽然是创建于1883年的老牌语言传播机构,但是以举办丰富的法兰西文化活动而知名。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渠道能够保障其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全球孔子学院每年都会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体验、展览、演出等活动,人员劳务费、道具设备费、场地租赁费、广告宣传费、餐饮旅行费等花费不菲。然而,这些活动的经费来源几乎全赖于孔子学院总部资助。孔子学院当地政府资助、中资本土企业赞助、华人华侨社团协会和校友等个人捐助等外部经费来源渠道较少,孔子学院学费、文化创意产品收入等自我营收“造血”能力较弱。这既给孔子学院总部造成了一定的财政压力,也会使孔子学院产生一定的依赖心理。孔子学院海外的影响力和中外方院长的“化缘”能力与此也有一定的关系。总之,充足的资金能使孔子学院举办内容精彩、数量繁多的文化活动,扩大孔子学院在海外的影响力。孔子学院日益增加的影响力又可以进一步扩大资金来源渠道,循环递进。

(六)孔子学院文化活动效果缺乏量化评估

全球孔子学院正处于“提质增效”的发展转型期,如何提高孔子学院文化活动举办效果,最重要的是首先改变孔子学院文化活动效果的评估方式。当下对孔子学院文化活动效果的评估以定性描述为主,而通过设置评估框架、目标和指标体系与构建数学分析模型的方法对孔子学院文化活动进行定量分析仍然非常少见。新闻稿件多以“某活动反响热烈,扩大了某文化在某地的影响力等”进行描述报道,无可厚非,但不能以此代替科学量化的活动效果评估。评估方法犹如衡量文化活动的标尺,标尺科学才能科学合理评估。然后,在此基础上改进孔子学院文化活动,使活动“投入-产出”效果最大化,发掘活动影响力的提升空间,促进孔子学院“提质增效”。

四、孔子学院文化活动优化对策

针对上述孔子学院文化活动的问题,本文建议孔子学院可以从文化活动的人员队伍、传播方式、资金来源、组织管理和经验学习5个方面进行优化,提升孔子学院文化活动举办质量和传播效果。

(一)人员队伍:专兼互补,提升文化活动举办水平

作为孔子学院文化活动的“一线”组织者和实施者,各地孔子学院相关人员的业务能力与孔子学院文化活动的举办水平和传播效果直接相关。为此,建议孔子学院可以采用专职人员与兼职人员协作的方式举办文化活动。对于专职人员,加强孔子学院院长文化项目管理能力的培训,强化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和专职教师在学期间和岗前培训中中华文化的学习力度,包括中华文化知识和才艺的学习,中华文化活动组织和传播等实践的能力。尝试培养孔子学院中华文化专职教师。孔子学院总部可以有计划地招募中国美术、戏剧、音乐、舞蹈、武术(体育)等专业和专长的学生和社会人士加入孔子学院担任国际中华文化教师志愿者开展中华文化活动的(实习)教学。设置孔子学院院士职位,延聘海内外文化、影视等中华文化学者和名人每年不定期在全球孔子学院巡回开展活动。孔子学院总部制定全球孔子学院文化活动总体框架,专兼职人员有机互补组织实施,提升孔子学院文化活动举办水平和专业水准。

(二)传播方式:供需结合,创新文化活动传播形态

孔子学院当地民众因文化背景不同而对中华文化的态度和需求有所差异。“挖井不忘吃水人”,举办孔子学院文化活动是传播中华文化的方式而非目的。因此,分布于全球不同文化形态下的孔子学院在传播中华文化时,首先应以当地需求为导向,投其所好,避其所恶,精准传播。可以聘用当地文化传播机构和当地文艺界知名人士等作为活动顾问,降低跨文化传播冲突。例如处于基督文化背景之下的孔子学院对中华文化中的“等级尊卑”文化较为抵触。其次需要精心选择传播方式,入乡随俗,以孔子学院所在地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传播中华文化才能事半功倍。孔子学院甚至可以采用“赎买”服务的方式,“借船出海”传播中华文化。除现场举办各种文化活动之外,各地孔子学院应该积极建立和运营孔子学院网站和微信、脸谱、推特等社交软件公众号,借助多种渠道打破时空限制,创新文化传播渠道。网络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孔子学院应积极运用多维度立体化的传播方式,助推“中华文化之酒”,香飘海外。

(三)资金来源:多措并举,拓展文化活动资金渠道

全球孔子学院文化活动举办资金以孔子学院总部资助为主而且占有绝对比例。为更好地满足孔子学院文化活动资金需求,建议孔子学院总部开源节流,从机制上探索资金来源渠道。首先,扩大孔子学院文化活动资金“输血”渠道,互利共赢。发动中资企业与孔子学院当地企业、海外华人华侨社团、国内外政府与行业协会等机构赞助文化活动,鼓励孔子学院学员、校友、友好人士等对孔子学院文化活动进行捐助。其次,提高孔子学院文化活动的“造血”能力。精、新准备文化活动,对高端展览、演出等专业活动设置门票;树立产品意识,研发文化活动相关配套文创产品,增加收入来源(16)孔子学院虽然为非营利机构但不妨碍其有营利行为,因为所得收入用于维持孔子学院的运营而不是工作人员的收入等再分配。盈利是否用于再分配是营利机构与非营利机构的重要区别。。另外,孔子学院在举办文化活动时,可以联合所在地文化机构共同举办,分担活动经费支出,相得益彰。孔子学院多措并举,“输血”与“造血”结合,扩大资金来源,可以降低孔子学院总部资助比例,有效缓解孔子学院文化活动所需的资金压力。

(四)组织管理:管评共抓,提升文化活动举办效果

孔子学院总部作为全球孔子学院的中枢和大本营,对全球孔子学院的文化活动具有指导和管理的权力。建议孔子学院总部开展全球孔子学院文化活动调查,摸清基本举办情况,建立孔子学院文化活动数据库。对不同文化活动类型进行归纳分类,总结活动经验,以此为基础制定文化活动指南,并将优秀文化活动案例和品牌活动面向全球孔子学院推广。以全球视野加强顶层设计,配合中国内政外交需要,因地制宜设置全球孔子学院文化活动年度举办计划。比如,精心设置不同国别和区域文化活动内容,合理安排高中低端水平文化活动举办比例,积极探索文化活动传播渠道。引入孔子学院文化活动评估机制,考察既定文化活动执行情况,将其纳入孔子学院综合考核。比如,文化活动举办场次、活动内容、参加人数(次)、活动费用、活动效果等评估项目。孔子学院总部双管齐下对全球孔子学院进行管理和评估,优化文化活动,将会更好地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效果。

(五)经验学习:中外兼容,借鉴文化活动开展经验

五、结 语

孔子学院自2004年成立至今约18年的时间,就已经取得了令人引以为豪的成绩,令人赞叹。较之于欧洲老牌语言传播机构,孔子学院尚处于“青春期”,上述文化活动存在的问题只是孔子学院成长中的烦恼与发展中的问题。任何一个国家的语言和文化传播工作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更无法毕其功于一役。这与全球宏观形势,传播国家的硬实力和政策,受传国家的教育政策和意识形态等密切相关。

新时代下,我们既要树立文化自信意识,更要提升构建和彰显文化软实力的能力。为此,孔子学院从业人员需要提高对孔子学院工作的认识,具备和提升公共外交理念,从供需双方出发认真思考中华文化有什么,我们为什么要传播中华文化,我们想传播什么样的中华文化,别人需要什么样的中华文化,我们如何传播中华文化才能达到效果。如此,孔子学院在举办文化活动时才能做到胸有成竹,事倍功半,更好地发挥文化活动中华文化传播的作用。

猜你喜欢

中华文化孔子学院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西行学院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建构
中华文化在台湾的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