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教师“网文”创作行为的差异研究
2022-02-12刘爱生邹紫凡
刘爱生, 邹紫凡
(浙江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
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提出:探索建立优秀网络文章在科研成果统计、职务职称评聘方面的认定机制,着力培育一批导向正确、影响力广的网络名师。[1]为了贯彻落实中央精神,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制定相关政策。例如,2017年7月吉林大学通过了《吉林大学网络舆情类成果认定办法(试行)》,2017年9月浙江大学颁布了《浙江大学优秀网络文化成果认定实施办法(试行)》,等等。
然而,在现实情况中,高校教师参与“网文”创作行为是有差异的,总的来看存在三种行为差异:第一种可称之为经常创作者,这类教师乐于创作“网文”,且每一年的产量都较高;第二种是偶尔创作者,这类教师可能一时心血来潮,一年之内偶尔创作一两篇“网文”;第三种是从不创作者,这类教师占到多数,他们对“网文”创作毫无兴趣,全部心思都用在传统的论文写作上。那么,在相同的激励政策下,为何高校教师在创作“网文”上会出现这种行为上的差异?
综观国内外现有的研究,目前尚无学者对此做出解释,为数不多的研究主要聚焦于那些可能阻碍教师创作“网文”的因素。例如,刘爱生认为,学术文化观念、传统评价机制以及外在风险,导致高校教师不愿为公众创作“网文”。[2]刘小强认为,当前虽然不少高校出台了相关政策,但真正落实政策的并不多,一是传统观念没有变,心里并不认可“网文”;二是在操作标准以及认定标准上,高校仍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3]哥德堡(Goldberg)认为,大学教师不愿意创作“网文”,是因为“网文”缺乏专业性的认可。在一些教师看来,“网文”创作是一种浪费时间的行为;个别极端者甚至视其为一种反智的行为。[4]巴顿(Barton)等学者从教师个人角度出发,提出在社交媒体上发表成果会产生新的写作方式以及新的受众与监督过程,这可能会带有“自我营销”的成分,大多学者并不能接受。[5]
鉴于此,本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将尝试系统深入地分析我国高校教师“网文”创作的行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尤其是希望通过捕捉经常创作“网文”教师与从不创作“网文”教师之间的行为差异,为政府和高校如何进一步提升高校教师创作“网文”的意愿与动力提供更多的启示。
一、理论基础与研究框架
(一)理论基础
计划行为理论是1985年美国心理学家阿耶兹(Ajzen)基于理性行为理论之上而提出的经典行为理论。[6]该理论认为行为意愿受到行为态度(Behavioral Attitude)、主观规范(Subject Norm)以及知觉行为控制(Perceived Behavior Control)三大因素的影响,而行为受到意愿及知觉行为控制的直接影响,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计划行为理论
其中,行为态度表示个体基于对某一行为结果可能性与价值的正面或负面的评价。主观规范表示个体在决定是否执行某行为时所感受到的社会压力,包括他人的影响、制度的影响以及环境的影响等。知觉行为控制是指个体基于自身能力或者外在条件所感知到的执行某行为容易或困难的程度。例如,执行某行为的资源越多、阻碍越少,个体则会认为对行为具有更高的控制力。因此,关于资源和机会的信念被视为影响个体知觉行为控制的关键因素。
按照计划行为理论,个体的行为意愿受到行为态度、主观规范以及知觉行为控制三大因素的影响,而行为受到意愿及知觉行为控制的直接影响。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个体的实际行为不仅受到意愿及知觉行为控制的直接影响,还受到行为态度与主观规范的直接影响。[7]个体行为的产生经历了动机与执行两个阶段。[8]个体意愿的产生阶段也是动机阶段,这个阶段受到行为态度、主观规范以及知觉行为控制三大因素的影响,而执行阶段同样也要考虑现实情境,例如行为是否能带来经济收益、提高名誉,或是否会产生风险等因素。例如,赵微等人运用行为模型对农民参与农地行为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主观规范对个体行为具有显著的直接影响。[6]万亚胜等人运用行为模型对农户宅基地的退出行为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主观规范与知觉行为控制对个体的行为有显著的直接影响。[9]茅倬彦等人采用行为模型对妇女的生育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证实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都对个体的行为产生了显著影响。[10]
基于此,本文对计划行为理论模型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形成改善版的计划行为理论,如图2所示。
图2 调整后的计划行为理论
(二)研究模型
本研究以改善版的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对高校教师的“网文”创作行为差异进行系统分析(高校教师“网文”创作意愿的分析将另行撰文)。在计划行为理论中,“网文”创作态度指高校教师对“网文”创作结果评判后所形成的内在信念,本研究借助菲利普·潘(Phillip Phan)对行为态度的分类,细分为外在期望报酬、外在风险感知以及兴趣与责任。[11]“网文”创作主观规范指高校教师在“网文”创作上所感知到的社会压力,本研究根据阿耶兹关于指令性规范与示范性规范的划分,将其细分为重要他人支持与传统学术文化。[12]“网文”创作知觉行为控制是指高校教师个体所知觉到的“网文”创作容易或困难的程度,在本研究中具化为“网文”创作自我效能感与感知资源控制。
除去以上三大类因素外,本研究认为“网文”创作行为的差异还受到个体的性别、年龄、职称、所在学科领域、所在高校层级等人口特征变量的影响。基于以上分析,形成了本研究的理论框架,如图3所示。
图3 高校教师“网文”创作行为差异的研究框架
二、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
(一)数据来源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我国高校教师“网文”创作行为差异的影响因素。基于TPB理论和相关文献,在预调研的基础上,通过自行编制相关问题项设计问卷。
问卷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个人基本信息(性别、年龄、职称、学科以及高校层次等);我国高校教师“网文”创作行为的分类(从不创作、偶尔创作、经常创作);创作行为差异的影响因素(外在期望报酬、外在风险感知、兴趣与责任、传统学术文化、重要他人支持、感知资源可控以及自我效能感)。除了基本信外和创作行为外,问卷题项采用李克特五点量表,1表示“完全不符合”,5表示“完全符合”。经过专家咨询、前测和问卷修正,最终确定了28个问题项。
本研究通过Cronbach’s Alpha系数对问卷进行信度分析,检验问卷的一致性或称稳定性,以此确定研究结果的可靠性与稳定性。通过检验,问卷整体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72,说明样本适合进行因子分析。通过因子分析,特征根大于1的因素有7个,累积可以解释总体变异的71.544%,这说明问卷的结构系数效度较好。
(二)样本特征
本研究采取分层抽样的方式,按照世界一流建设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其他本科院校三类层级划分,分别选取了10所高校,通过邮箱发放线上问卷的形式进行大范围的实证调查。本问卷调查时间为2021年1—3月,共发放电子问卷3 000份,总共收回问卷910份,剔除随意填答的问卷,有效问卷为892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29.7%。
表1 人口统计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样本的主要背景信息如表1所示,男女比例接近2∶1;年龄以31-50岁为主;职称上,教授、副教授以及讲师的样本人数相近;在学科分布上,表现为人文社科的人数最多,占了总人数的过半;在高校层级上,除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人数偏少外,世界一流建设高校与普通本科类院校的样本人数接近1∶1。总的来看,样本具有足够的代表性,适合统计分析。
表2 变量定义与统计
三、研究模型与变量设置
(一)研究模型
本研究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被解释变量为高校教师“网文”创作行为,其分为“从不创作”(平均每年创作0篇)、“偶尔创作”(平均每年创作1-3篇)、“经常创作”(平均每年创作4篇及以上)。“从不创作”取值为1,“偶尔创作”取值为2,“经常创作”取值为3。
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中,表达式为
模型中,P(Y=j)表示高校教师不同“网文”创作行为的概率;βjp表示各自变量的回归系数;Xp表示影响高校教师“网文”创作行为的自变量,包括人口特征变量、“网文”创作态度变量、“网文”创作主观规范变量、“网文”创作知觉行为控制变量。
本文拟检验以下模型的logistic的“网文”创作行为差异的影响因素:(1)“经常创作”对“从不创作”;(2)“偶尔创作”对“从不创作”,选取“从不创作”作为参考类,建立以下两个logistic回归模型:
其中P(Y=1)表示从不创作“网文”;P(Y=2)表示偶尔创作“网文”;P(Y=3)表示经常创作“网文”。
(二)测量指标
本研究将影响高校教师“网文”创作行为的变量分为四类:高校教师人口统计特征,主要包括性别、年龄、职称、所在高校层级、所在学科门类;“网文”创作态度,主要包括外在期望报酬、外在风险感知以及兴趣与责任;“网文”创作主观规范,包括重要他人支持与传统学术文化;“网文”创作知觉行为控制,包括感知资源可控与自我效能感。有关变量的名称、含义与赋值、最值以及均值与标准差如表2所示。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研究的因变量为高校教师的“网文”创作行为。根据创作行为的差异,将行为分为三类:从不创作、偶尔创作以及经常创作。为探讨各类影响因素在三类行为上的差异性,本研究建立了高校教师“网文”创作行为影响因素的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选用SPSS24.0统计软件中的多元logistic对高校教师“网文”创作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模型建立中,首先以经常创作类别作为参照类,建立模型一(“经常创作”类别与“从不创作”类别对比)与模型二(经常创作类别与偶尔创作类别对比),用来估计经常创作“网文”的与从不创作“网文”、偶尔创作“网文”的行为影响因素差异。
人口统计特征变量中,性别变量以女为参考类别,年龄分层中以51岁及以上的类别为参考类别,职称分类中以教授为参考类别,学科分类中以人文社科为参考类别,高校层级分类中以其他普通本科院校作为参考类别。同时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中,以上参考类别的系数都为0,具体结果见表3。
(一)高校教师的态度对“网文”创作行为差异的影响
在本研究中,高校教师“网文”创作态度变量主要分为外在期望报酬、外在风险感知以及兴趣与责任。结果显示,外在风险感知和兴趣与责任变量对高校教师的不同“网文”创作行为产生显著影响,而外在期望报酬对创作行为不产生显著影响。
在模型一中,外在风险感知变量显著性检验P=0.000<0.01,达到0.01的显著性检验水平,表明外在风险感知对创作行为具有显著影响。其中外在风险感知的OR值(即优势比)为0.630,即在其他条件不改变的情况下,外在风险感知增加一个单位,高校教师进行经常创作“网文”行为的倾向是从不创作“网文”行为的0.63倍。换言之,外在风险感知越高,高校教师越不会进行“网文”创作。
兴趣与责任变量在模型一中显著性检验P=0.042<0.05,达到0.05的显著性检验水平,表明兴趣与责任对创作行为具有显著影响。其中兴趣与责任的OR值为1.574,即在其他条件不改变的情况下,兴趣与责任增加一个单位,高校教师进行经常创作“网文”行为的倾向是从不创作“网文”行为的1.574倍。换言之,高校教师的兴趣责任意识越高,其进行经常“网文”创作行为的倾向也越大。
表3 高校教师“网文”创作行为影响因素的多元logistic模型估计结果
(二)高校教师的主观规范对“网文”创作行为差异的影响
在本研究中,高校教师“网文”创作主观规范主要包括了重要他人支持与传统学术文化两个变量。结果显示,重要他人支持对高校教师的不同“网文”创作行为产生显著影响,而传统学术文化不产生显著影响。
重要他人支持在模型一中显著性检验P=0.007<0.01,达到0.01的显著性检验水平,表明外在风险感知对创作行为具有显著影响。其中模型一中重要他人支持的OR值为1.574,即在其他条件不改变的情况下,重要他人支持增加一个单位,高校教师进行经常创作“网文”行为的倾向是从不创作“网文”行为的1.574倍。重要他人支持越强烈,高校教师进行经常“网文”创作行为的倾向也越大。
(三)高校教师的知觉行为控制对“网文”创作行为差异的影响
本研究中高校教师知觉行为控制主要包括感知资源可控与自我效能感。结果显示,感知资源可控对高校教师的不同“网文”创作行为不产生显著影响(从不创作者与经常创作者之间的比较),自我效能感对高校教师的不同“网文”创作行为产生显著影响。
在感知资源可控上,该因素在模型一,经常创作“网文”与不创作“网文”行为中不产生显著性差异,在偶尔创作与不创作行为上显著性检验P=0.019<0.05,达到0.05的显著性检验水平,且OR值为0.736,表明在其他条件不改变的情况下,感知资源可控增加一个单位,高校教师进行偶尔创作“网文”行为的倾向是从不创作“网文”行为的0.736倍。
在自我效能感上,该因素在模型一与模型二显著性检验中P=0.000<0.001、P=0.000<0.001,达到0.001的显著性检验水平,表明自我效能感对“网文”创作行为具有显著影响。其中OR值分别为2.186与1.799,即在其他条件不改变的情况下,当自我效能感增加一个单位,高校教师进行经常创作“网文”行为的倾向是从不创作“网文”行为的2.186倍,是偶尔创作“网文”行为的1.799倍。教师的“网文”创作自我效能感越强,个体更倾向于进行“网文”创作。
(四)高校教师人口特征对“网文”创作行为的影响
人口统计变量中,高校教师的性别对高校教师的“网文”创作行为产生了显著影响,性别因素在模型一、模型二中的显著性检验P=0.043<0.05,P=0.004<0.01,分别达到0.05与0.01的显著性检验水平,且性别变量的影响系数为正。这表明男性与女性比,男性更倾向于选择偶尔创作“网文”,而不是不创作“网文”。此外,模型二中年龄因素表现为显著性检验P=0.045<0.05,达到0.05的显著性检验水平,表明21-30岁的教师与50岁以上的教师相比,21-30岁的教师会更倾向于进行偶尔进行“网文”创作而不是不创作“网文”。
学科分类变量对高校教师的“网文”创作行为产生显著影响。在模型一与模型二中,学科分类变量中的理工科类别的显著性检验P=0.009<0.01、P=0.000<0.001,达到0.01与0.001的显著性检验水平,且其OR值分别为0.45、0.426,表示为人文社科类教师与理工科类教师对比,人文社科类更倾向于经常创作“网文”以及偶尔创作“网文”,而不是不创作“网文”。其中理工科类教师经常创作“网文”的机会比是人文社科类教师经常创作“网文”机会比的45%,理工科类教师偶尔创作“网文”的机会比是人文社科类教师偶尔创作“网文”机会比的42.6%。
高校层级对高校教师的“网文”创作行为产生显著影响。模型一中,世界一流建设高校类别的显著性检验P=0.011<0.05,达到0.05的显著性检验水平;模型二中,世界一流建设高校与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显著性检验P=0.007<0.01、P=0.000<0.001,都达到0.01的显著性检验水平。此外,两模型中的影响系数都为正,这表明,一流建设高校与普通本科高校相比,一流建设高校的教师倾向于经常创作“网文”或偶尔创作“网文”。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与普通本科高校相比,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教师倾向于偶尔创作“网文”,而不是不创作“网文”。
五、结论与启示
本文以全国892名高校教师为样本进行调研获取数据,通过建立多元logistic模型的回归分析,实证分析了高校教师“网文”创作态度、“网文”创作主观规范、“网文”创作知觉行为控制与教师个体特征四方面因素对高校教师“网文”创作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外在风险感知、兴趣与责任、重要他人支持、自我效能感、性别、年龄、学科门类以及所在高校层级对高校教师“网文”创作行为的差异产生显著影响;外在期望报酬、传统学术文化、感知资源可控与职称对高校教师“网文”创作行为的差异不产生显著影响。
第一,性别、年龄、学科门类、高校层级对高校教师“网文”创作行为差异产生显著影响。性别上,表现为男性教师比起女性教师,有更大概率选择偶尔创作“网文”而不是从不创作。在学科门类上,人文社科类比起理工科类教师,更可能选择经常创作“网文”以及偶尔创作“网文”,而不是从不创作。这表明“网文”创作与学科关联较强,教师“网文”的参与程度与其专业有着密切联系。鉴于理工科知识的传播直接关联到公众的科学素养,因而如何鼓励更多理工科教师参与“网文”创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此外,高校层级在模型一与模型二中都通过显著性检验,表现为世界一流建设高校相比于普通本科院校,更大概率选择经常创作“网文”以及偶尔创作“网文”;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相比于普通本科院校,更大概率选择偶尔创作“网文”,而不是从不创作“网文”。因而,普通本科院校需要进一步加大“网文”的宣传力度,以让更多的教师明白其价值与意义,从而调动更多的教师参与到“网文”的创作中来。
第二,那些经常创作“网文”的高校教师,主要源于个人的兴趣与责任、重要他人支持以及自我效能感。模型一显示,当其他条件不变,面对同样程度的兴趣与责任时,高校教师选择经常创作“网文”的概率会高于从不创作的教师。同理在重要他人支持上,当其他条件不变,面对同样的重要他人支持时,选择经常创作“网文”的概率会高于从不创作的。而自我效能感在模型一、模型二中都通过显著性检验,表现为:面对相同程度的自我效能感,高校教师选择经常创作的概率以及选择偶尔创作的概率会高于从不创作的。因而,为促进高校教师更多地创作“网文”,首先,要加强重要他人的支持力度,尤其校领导人、学科带头人等重要人物对高校教师“网文”创作要及时肯定,或重要他人可主动参与“网文”创作,发挥重要他人的示范效应。其次,也可多设置与“网文”创作相关的培训课程(例如视频的剪辑),以增强高校教师在“网文”创作上的兴趣以及自我效能感,促进教师积极参与到“网文”创作中。
第三,传统学术文化、期望报酬、资源可控性不能解释高校教师“网文”创作行为的差异。在本研究中,传统学术文化主要指对教师“网文”学术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认知;期望报酬主要指凭借创作“网文”获得的经济报酬、提升个人的社会声誉等,资源可控性主要指高校评价体系是否纳入“网文”,高校是否有力执行“网文”相关的政策等。换言之,高校教师是否认可“网文”的意义与价值,“网文”是否带来外部价值,“网文”是否纳入学术评价体系,并不是影响高校教师经常创作“网文”和从不创作“网文”的因素。尤其是后一点,国家和高校期望“网文”纳入学术评价体系,能调动教师创作“网文”的积极性。但从我们的研究结果来看,教师选择创作还是不创作“网文”,跟“网文”纳入学术评价体系并无紧密的关系。联系到传统的学术评价机制,这其实并不难理解。当前,我国高校的学术机制仍然基于论文、课题等。尽管“网文”纳入学术评价体系,但只是多了一条选项,并没有从根本上撼动整个学术评价机制。更何况在当前的“网文”纳入学术评价的实践中,尚且缺乏一个明晰的认定标准和实施程序,缺乏一个成功的案例(有人因“网文”评上教授),高校教师自然对其不敢抱太大的期望。这对于我们的启示是:其一,高校需要进一步明晰“网文”的认定标准和实施程序;其二,树立典范,通过某个教师的成功案例,影响到其他有志于“网文”创作的教师。
第四,外在风险感知对高校教师“网文”创作行为产生显著负向影响。模型一显示,当其他条件不变,面对外部同样程度的风险时,高校教师选择从不创作“网文”的概率会高于选择经常创作的教师。这一研究结论与现有研究结果较为一致。许多研究者指出,创作“网文”的教师将失去象牙塔的保护,直对各种异质性群体,这其中就包括一些非理性的、极端的群体。他们可能因你的一些言论,对你发起人身攻击、骚扰,乃至死亡威胁。面对这种外部威胁,甚至有教师声称:“如果你是一位高校教授,最明智的做法是远离网络。”[13]因而,为鼓励更多的教师创作“网文”,高校需要在法律框架内充分保障教师的职业安全与身心安全,以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