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高效合相色谱(UPC2)技术快速测定植物油中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E

2022-02-12彭嬿雯刘阿静王莹捷把灵珍韩舜愈管贤贤周小平

中国油脂 2022年1期
关键词:异丙醇溶性植物油

彭嬿雯,王 波,刘阿静,王莹捷,把灵珍,韩舜愈,管贤贤,周小平

(1.甘肃农业大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兰州730070; 2.兰州海关技术中心,兰州730000;3.西北师范大学 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兰州730070)

维生素A与维生素E是人体正常代谢和功能所必需的脂溶性维生素,其中:维生素A(视黄醇)的主要功能是参与视觉细胞视紫红质的合成[1],维持人类视觉与骨骼的健康,促进细胞的分裂识别以及维护免疫系统的完整性;维生素E具有防癌、抗氧化、抗衰老等功效[2-4],根据结构不同其分为α-、β-、γ-、δ-生育酚(Tocopherol, T)和生育三烯酚(Tocotrienol, T3)[5],其中α-生育酚的生物活性最强,其次为β-、γ-生育酚,δ-生育酚的生物活性最弱,抗氧化能力强弱则是α-生育酚<β-生育酚<γ-生育酚<δ-生育酚[6-7]。植物油中含有丰富的天然维生素E,是人体从外界食物中获取维生素E的主要来源,研究建立同时快速检测植物油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E的方法,除了对鉴定植物油的营养价值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外,同时能更好地评估人体从膳食摄入这两种营养素的状况。

目前,测定脂溶性维生素A和维生素E的方法主要有分光光度法[8]、电化学法[9-10]、气相色谱法[11]、高效液相色谱法[12]、液质联用法[13]等。其中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应用最广泛,如:姜波等[14]建立了HPLC同时测定植物油中维生素A和不同构型维生素E含量的方法,但β-维生素E和γ-维生素E的保留时间一致,不能分离;乔坤云[15]、王晖[16]、陈春晓[17]等采用反相HPLC对不同食品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E含量进行测定,但检测时间较长,样品前处理需要经过皂化处理,无法实现快速分离检测的目的。刘莹等[18]建立了固相萃取-在线二维快速同时测定食品中维生素A、D和4种维生素E异构体的含量,实现了4种维生素E异构体的有效分离,样品前处理方法使用固相萃取代替液液萃取,简化了前处理操作步骤,提高了检测效率。反相HPLC无法分离β-维生素E和γ-维生素E,样品需经过皂化,操作烦琐,而正相HPLC虽然可实现维生素E各种异构体的分离[19],但流动相挥发性强,溶剂强致癌,对仪器损耗较大。因此,建立快速高效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E检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超高效合相色谱(UPC2)作为一种新型色谱分离技术,可分析不适用气相色谱(GC)分析的高沸点样品,又比传统的HPLC分析速度快,且具有有机溶剂使用量少、重现性好、绿色环保的优点[20-22]。因此,本实验运用UPC2技术,对不同植物油样品中的脂溶性维生素A和维生素E(大量文献表明,植物油中δ-生育酚含量较少,对总维生素E含量贡献不大,故本文只对α-、β-、γ-生育酚进行研究)进行测定,以期建立一种快速高效的分离检测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26份植物油样品,主要来自实验室储存以及当地超市。

维生素A标准品(纯度≥99.3%)、α-生育酚标准品(纯度≥98.4%)、β-生育酚标准品(纯度≥96%)、γ-生育酚标准品(纯度≥96%),上海安谱实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异丙醇、甲酸、乙腈、甲醇,均为色谱纯,德国Merck公司;无水乙醇、正己烷,均为分析纯,上海国药集团;屈臣氏饮用水,广州屈臣氏食品饮料有限公司;CO2(纯度>99.997%),兰州汇能公司。

Acquity UPC2仪,美国Waters公司;电子天平(±0.01 g);分析天平(±0.000 1 g),德国Sartorius公司;3K30冷冻离心机,美国Sigma公司;MS3涡旋仪,德国IKAMS3公司;移液枪(100~1 000 μL、20~100 μL),美国Thermo Electron公司。

1.2 实验方法

1.2.1 标准溶液配制

分别精确称取各标准品0.010 0 g(精确至0.000 1 g),用异丙醇准确定容至100 mL容量瓶中,配制成100 mg/L的标准储备液,于-18℃避光储存,使用期限不超过3个月。

分别取一定体积的维生素A、α-生育酚、β-生育酚、γ-生育酚标准储备液,用流动相(助溶剂)配制成维生素A质量浓度为0.5、1.0、5.0、10.0、25.0、50.0 mg/L,α-生育酚、γ-生育酚质量浓度均为5.0、10.0、25.0、50.0、100.0 mg/L,β-生育酚质量浓度为5.0、10.0、25.0、50.0、100.0、250.0 mg/L的系列标准工作溶液。

1.2.2 样品前处理

准确称取3.00 g植物油样品(精确至0.01 g)于50 mL聚乙烯塑料离心管中,加入提取溶剂异丙醇定容至10 mL。涡旋振荡5 min,充分混匀后取1.5 mL上清液,经0.22 μm有机相滤膜过滤后装入棕色进样小瓶中,直接进行UPC2测定(整个过程中避光)。

1.2.3 UPC2色谱条件

HSS C18SB色谱柱(3.0 mm×100 mm,1.8 μm);流动相A为CO2,流动相B(助溶剂)为0.2%甲酸甲醇溶液,梯度洗脱程序见表1;检测波长290 nm;动态背压13.1 MPa;柱温50℃;进样量1.0 μL。数据处理使用Empower 3软件。在对色谱条件进行优化实验时,只改变其中一个变量的值,其他条件不变。

表1 流动相梯度洗脱条件

2 结果与分析

2.1 色谱条件的优化

2.1.1 色谱柱的选择

为了使4种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α-生育酚、β-生育酚、γ-生育酚)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良好的分离,本实验比较了2种填料的UPC2色谱柱HSS C18SB(3.0 mm×100 mm,1.8 μm)和CSH Fluoro-Phenyl(2.1 mm×150 mm,1.7 μm)对目标物分离的影响。HSS C18SB色谱柱填装了高强度硅胶颗粒,有利于脂溶性维生素、碱性类物质的分离,CSH Fluoro-Phenyl色谱柱固定相表面带电杂化颗粒,适用于天然产物的分离[23]。实验结果表明,CSH Fluoro-Phenyl色谱柱无法有效分离4种脂溶性维生素,其色谱峰均互相包埋或形成肩峰,而HSS C18SB色谱柱在5 min之内可实现4种脂溶性维生素的有效分离(见图1)。因此,本实验选用HSS C18SB作为分析色谱柱。

图1 HSS C18 SB色谱柱分离4种脂溶性维生素的色谱图

2.1.2 助溶剂的选择

本实验考察了4种不同极性的助溶剂甲醇、乙腈、异丙醇、乙醇对4种脂溶性维生素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助溶剂极性的降低,流动相的洗脱能力和选择性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使用乙腈、乙醇作为助溶剂时,无法将4种脂溶性维生素很好地洗脱出来甚至不出峰,使用异丙醇作为助溶剂时,基线发生严重的漂移,使用甲醇作为助溶剂时,4种维生素可达到分离的目的。为了增强维生素在色谱柱上的保留效果,改善峰形,在助溶剂甲醇中加入甲酸以改变流动相的酸性环境,实验比较了3种不同体积分数(0.05%、0.1%、0.2%)的甲酸甲醇溶液对4种脂溶性维生素峰形的影响。结果表明,0.05%甲酸甲醇溶液和0.1%甲酸甲醇溶液基本未改变4种脂溶性维生素的峰形,而0.2%甲酸甲醇溶液对4种脂溶性维生素的峰形均有较好的改善。因此,选用0.2%甲酸甲醇溶液作为助溶剂。

2.1.3 色谱柱温度的选择

色谱柱的温度(柱温)对目标物的分离度和保留时间均有一定的影响,当柱温升高、背压减小时,超临界CO2密度变小,化合物的保留时间延长。本实验考察了柱温在30、35、40、45、50、55℃时对4种脂溶性维生素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柱温低于40℃时,只能分离出3种脂溶性维生素;柱温为45℃时,α-生育酚和β-生育酚分离不完全,出现拖尾;柱温为50℃时,4种脂溶性维生素完全分离,且峰形良好。考虑到柱子的使用情况以及实际样品的分离度、系统压力等因素,最终选择色谱柱温度为50℃。

2.1.4 流速的选择

流速也是影响目标物峰形和保留时间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流速的增大,目标物的出峰时间提前,峰形变得尖锐,但是流速过大容易造成柱压过高,影响峰形,缩短色谱柱的使用寿命;较小的流速会造成分析时间过长,峰展宽较大,影响灵敏度。本实验在0.8~1.5 mL/min范围内对流速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当流速为0.8 mL/min时,分离时间延长,无法达到快速分离的目的,当流速为1.2 mL/min时,α-生育酚和β-生育酚分离不完全。因此,选择1.0 mL/min为最佳流速。

2.2 样品前处理提取溶剂的选择

按1.2.2方法,分别用正己烷、异丙醇、甲醇作为提取溶剂,通过比较4种脂溶性维生素的峰面积评价3种溶剂对植物油中目标物的提取效果,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不同提取溶剂对4种脂溶性维生素的提取效果

由图2可见,甲醇对植物油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E的提取率最低,其次是正己烷,而异丙醇的提取率最高。计算结果表明,正己烷、异丙醇、甲醇作为提取溶剂时,维生素A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2.61%、3.08%、2.35%,α-生育酚峰面积的RSD分别为2.42%、1.93%、2.79%,β-生育酚峰面积的RSD分别为3.11%、2.28%、3.50%,γ-生育酚峰面积的RSD分别为3.52%、3.02%、3.34%。异丙醇提取4种脂溶性维生素时峰面积的RSD相对较好,因此选择异丙醇作为样品中4种脂溶性维生素的提取溶剂。

2.3 方法学考察

2.3.1 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和定量限

将维生素A、α-生育酚、β-生育酚、γ-生育酚系列标准工作溶液进行UPC2测定,以标准溶液的质量浓度(X)为横坐标,对应峰面积(Y)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求得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同时,以3倍信噪比计算检出限,以10倍信噪比计算定量限,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维生素A和维生素E的线性方程、相关系数、检出限和定量限

由表2可见,标准曲线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R2)均在0.999 5及以上,说明4种脂溶性维生素在相应的线性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1~1.5 mg/L和1.0~5.0 mg/L。

2.3.2 加标回收率

准确称取空白样品3.00 g(精确至0.01 g)于离心管中,分别添加低、中、高3个水平的标准工作溶液,按照1.2.2的方法进行前处理,按1.2.3条件进行测定,每个加标水平平行测定6次,计算平均回收率及RSD,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样品加标回收率及相对标准偏差(n=6)

由表3可见,3个不同加标水平的回收率在82.00%~106.82%之间,RSD在0.94%~3.57%之间,说明该方法的准确度良好。

2.3.3 精密度

取质量浓度为50.0 mg/L的4种脂溶性维生素标准工作液于一天内连续进样测定6次,记录4种脂溶性维生素的峰面积并计算峰面积的RSD。结果表明,维生素A、α-生育酚、β-生育酚、γ-生育酚峰面积的RSD分别为2.08%、1.94%、3.51%和2.72%。同样取质量浓度为50.0 mg/L的4种脂溶性维生素标准工作液,每天进样测定3次,连续进样测定3 d,记录4种脂溶性维生素的峰面积并计算峰面积的RSD。结果表明,维生素A、α-生育酚、β-生育酚、γ-生育酚峰面积的RSD分别为3.97%、5.13%、3.74%和4.66%,说明本方法的精密度良好。

2.3.4 重复性

精密称取3.00 g植物油样品6份,按照1.2.2的方法进行样品前处理,按1.2.3条件进行测定,记录4种脂溶性维生素对应的峰面积并计算峰面积的RSD。结果表明,维生素A、α-生育酚、β-生育酚、γ-生育酚峰面积的RSD分别为2.25%、3.80%、3.31%和3.69%,说明本方法的重复性良好。

2.3.5 稳定性

取同一供试样品溶液,分别于0、4、8、12、16、20、24 h按1.2.3条件进行测定,计算峰面积的RSD。结果表明,维生素A、α-生育酚、β-生育酚、γ-生育酚峰面积的RSD分别为3.12%、2.82%、4.04%和2.97%,表明该方法的样品溶液在24 h内稳定性良好。

2.4 实际样品的测定

采用优化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及色谱条件对26份植物油样品中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E含量进行测定,每个植物油样品平行测定3次,结果见表4。

表4 26份植物油样品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E含量的测定结果 mg/kg

由表4可知:在所检测的26份油样中,大豆油、橄榄油、花生油、菜籽油、葵花籽油含有α-生育酚和γ-生育酚,不含β-生育酚和维生素A,其中葵花籽油中α-生育酚含量最高,为561.57 mg/kg,大豆油中γ-生育酚含量最高,为532.17 mg/kg,橄榄油中主要以α-生育酚为主,而菜籽油中主要以γ-生育酚为主;玉米油、火麻油、芥末调味油中不含维生素A,但含有α-生育酚、β-生育酚和γ-生育酚3种组分,且主要以γ-生育酚为主,平均含量约700 mg/kg,是所测样品中γ-生育酚含量最高的3种植物油;鲜花椒调味油、沙棘籽油、小磨香油、稻米油和食用植物调和油中检出含量极低的维生素A,平均值不超过10 mg/kg,除小磨香油外,其余4种植物油中均含有α-生育酚、β-生育酚和γ-生育酚;芝麻油、压榨亚麻籽油和胡麻油中只检出γ-生育酚。不同植物油样品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E含量总体分布与吴轲等[24]报道的结果基本一致。

3 结 论

本文利用超高效合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植物油中维生素A、α-生育酚、β-生育酚和γ-生育酚,在5 min内可实现维生素A和不同构型维生素E的分离,且β-生育酚和γ-生育酚分离效果良好。该方法检测时间短、灵敏度高、稳定性良好、前处理操作简便快速,可作为植物油中不同脂溶性维生素同时检测的新方法,提高检测效率。采用已建立的方法对不同植物油样品中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E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植物油中维生素E的含量最高,其中以α-生育酚和γ-生育酚为主,β-生育酚含量相对较低,而维生素A只在个别植物油样品中检出,且含量很低。

猜你喜欢

异丙醇溶性植物油
QuEChERS-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植物油中16种邻苯二甲酸酯
双流路顶空气相法检测人全血中乙醇、甲醇、异丙醇、丙酮及其临床应用
安宁市婴幼儿及儿童血清脂溶性维生素的水平
凝胶法二氧化硅用于提高难溶性药物溶出度的研究
凝胶法二氧化硅用于提高难溶性药物溶出度的研究
中国食用植物油供需平衡表
中国食用植物油供需平衡表
基于新型AHT循环的IPA—CaCl2—H2O工质对
单兵背负式防暴驱散器喷射剂的喷雾燃烧特性研究
植物油种类及掺杂的荧光光谱鉴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