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吡柔比星及多西他赛联合新辅助化疗在年轻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2-02-12

中国当代医药 2022年3期
关键词:阳性率化疗乳腺癌

曹 丹

辽宁省铁岭市中心医院肿瘤内科一病房,辽宁铁岭 112000

当前,乳腺癌的发病率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逐年递增,且开始趋于年轻化,已成为年轻女性的常见恶性肿瘤[1-3]。化疗是临床上用以治疗乳腺癌的常用手段,然而关于化疗药物的选择尚且存在一定的争议。其中多西他赛可通过调控微管双具体合成以及微管稳定性,继而对肿瘤细胞增殖起到抑制作用,然而单药的抗癌效果并不十分理想[4]。吡柔比星则可对信使核糖核酸以及脱氧核糖核酸的合成起到抑制作用,进一步发挥灭杀肿瘤细胞的目的,两者联合应用可能有效提高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5]。鉴于此,本研究选取铁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0 例年轻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考察吡柔比星及多西他赛联合新辅助化疗对年轻乳腺癌患者的影响,旨在为年轻乳腺癌患者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期望能更好地为临床治疗提供数据支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铁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0 例年轻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 例。联合组患者,年龄21~40 岁,平均(34.75±2.01)岁;体重指数19~31 kg/m2,平均(22.62±1.79)kg/m2;肿瘤分期:T2期34 例,T3期8 例,T4期3 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0~40 岁,平均(34.81±2.04)岁;体重指数19~32 kg/m2,平均(22.67±1.81)kg/m2;肿瘤分期:T2期35 例,T3期9 例,T4期1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铁岭市中心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及同意,患者均知晓本研究情况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9年版)》[6]中所制定的乳腺癌相关诊断标准;②患者均具有新辅助化疗指征;③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④患者年龄18~40 岁;⑤患者均为首发乳腺癌。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②心、肝、肾等脏器发生更严重病变者;③存在化疗禁忌证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多西他赛化疗,即每周第1 天静脉滴注多西他赛(海正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1093)75 mg/m2,以3 周为1 个周期,持续治疗3 个周期。

联合组患者则采用吡柔比星及多西他赛联合新辅助化疗,具体内容:其中多西他赛给药方式和对照组一致,同时于每周第1 天静脉滴注吡柔比星(海正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318024)50 mg/m2,以3 周为1 个周期,持续治疗3 个周期。

所有受试者均在化疗结束后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手术均由医院同一组医务人员完成。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proliferative nuclear antigen Ki-67,Ki-67)、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uman epi 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Her-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T 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情况。

(1)疗效评价。主要是参照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efficacy evaluation criteria for solid tumors,RECIST)[7]完成。①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患者的病灶完全消失;②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PR):患者的基线病灶长径总和缩小≥30%;③稳定(stabilization,SD):患者的基线病灶长径总和缩小<30%或增加<20%;④恶化(progress,PD):患者的基线病灶长径总和增加≥20%,或出现新病灶。总有效率=(CR+PR)例数/总例数×100%。评估时机为治疗3 个周期后。

(2)Ki-67、Her-2、VEGF 表达情况检测。分别于治疗前以及治疗后通过穿刺法获取受试者癌组织,实施常规石蜡切片处理后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上述指标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即在高倍镜(云南远锦光学仪器有限公司)下随机选取10 个视野实施观察,每个视野100 个细胞,明确细胞核或细胞膜出现棕黄色颗粒细胞占比情况,并将阳性细胞占比≥14%作为阳性率的判定标准。

(3)预后情况的评估。主要是考察患者的3年无瘤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DFS)、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

(4)T 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检测方式为流式细胞术,检测时机为治疗前1 d 以及治疗3 个周期后,相关指标包括CD3+、CD4+及CD8+。同时完成CD4+/CD8+的计算。检测仪器为Attune NxT 型流式细胞仪(赛默飞世尔科技)。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先进行正态性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满足正态性且两组方差齐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LSD-t 检验,组内不同时间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近期疗效的比较

联合组患者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近期疗效的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Ki-67、Her-2、VEGF 阳性率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Ki-67、Her-2、VEGF 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的Ki-67 及VEGF 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er-2 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的Ki-67 及VEGF 阳性率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er-2 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Ki-67、Her-2、VEGF 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Ki-67、Her-2、VEGF 阳性率的比较[n(%)]

2.3 两组患者3年DFS 及OS 的比较

联合组患者的3年DFS 及OS 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患者3年DFS 及OS 的比较[n(%)]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 淋巴细胞亚群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各项T 淋巴细胞亚群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CD3+、CD4+、CD4+/CD8+水平低于治疗前,CD8+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的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 淋巴细胞亚群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的比较(±s)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 淋巴细胞亚群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的比较(±s)

组别 CD3+(%) CD4+(%) CD8+(%) CD4+/CD8+联合组(n=45)治疗前治疗后t 值P 值对照组(n=45)治疗前治疗后t 值P 值60.20±7.10 52.83±9.17 4.263<0.001 37.45±6.20 32.09±5.93 4.191<0.001 25.10±5.03 29.73±4.20 4.740<0.001 1.46±0.52 1.09±0.21 4.426<0.001 t 治疗前组间比较值P 治疗前组间比较值t 治疗后组间比较值P 治疗后组间比较值60.35±7.14 44.96±8.40 9.365<0.001 0.100 0.921 4.245<0.001 37.51±6.23 28.44±4.19 8.104<0.001 0.046 0.964 3.372 0.001 25.17±5.04 35.10±4.79 9.580<0.001 0.066 0.948 5.655<0.001 1.45±0.51 0.84±0.15 7.698<0.001 0.092 0.927 6.498<0.001

3 讨论

新辅助化疗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降低患者的肿瘤负荷,继而延长患者的生存周期,显著提升后续治疗有效率[8-10]。有研究报道显示,年轻乳腺癌患者的手术前化疗可有效杀灭肿瘤细胞、缩小病灶,继而为手术治疗提供可能[11-13]。因此,如何选择一种合理有效的化疗方案显得尤为重要,亦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改善预后的关键。

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组患者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联合组化疗方案可提升年轻乳腺癌患者的近期疗效。考虑原因,多西他赛属于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乳腺癌化疗药物,由于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广泛,从而促使其药效日益下降。吡柔比星属于半合成的蒽环类抗癌药,其入体之后可在短时间内进入细胞核并发挥作用,且药效持续时间较长,与多西他赛联合应用时无交叉耐药性,可明显降低肿瘤细胞的耐药率,继而发挥协同互补作用,最终达到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目的[14]。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的Ki-67 及VEGF 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er-2 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的Ki-67 及VEGF 阳性率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的Her-2 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反映了联合组化疗方案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Ki-67、VEGF 表达水平。究其原因,吡柔比星可通过和脱氧核糖核苷酸相结合,从而抑制后者的复制,对肿瘤细胞有丝分裂过程起到干扰作用,继而对有丝分裂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下调脱氧核糖核苷酸基因表达,导致肿瘤细胞处于静止状态,发挥抑制Ki-67 以及VEGF 等促癌细胞因子表达的作用[15]。另外,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组患者的3年DFS 及OS 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联合组化疗方案可明显改善年轻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分析原因,可能是吡柔比星在人体内的分布速度较快,可迅速进入肿瘤细胞发挥作用,在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减少了药物毒副反应,继而为患者的预后转归提供了积极促进作用。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的CD3+、CD4+、CD4+/CD8+水平低于治疗前,CD8+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的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联合组化疗方案可明显改善年轻乳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其中主要原因可能和联合组化疗方案有效减轻机体免疫抑制有关。

综上所述,吡柔比星与多西他赛联合应用于年轻乳腺癌患者的新辅助化疗中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Ki-67、VEGF 表达水平,改善预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猜你喜欢

阳性率化疗乳腺癌
采集部位及送检模式对提高血培养阳性率的分析*
绝经了,是否就离乳腺癌越来越远呢?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对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的影响
中医治疗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化疗真的会加快死亡吗
别逗了,乳腺癌可不分男女老少!
跟踪导练(二)(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