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成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基于CIPP模式和知信行理论

2022-02-12任玉丹

关键词:共同体中华民族意识

任玉丹

[提要]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新时代的重要教育任务和使命,必须高度重视有效开展。教育评价对教育事业发展具有诊断、导向和激励作用。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评价工作中,CIPP模型和知信行理论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基于CIPP模式和知信行理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背景、输入、过程和成果4个一级指标,其中背景维度包括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各方需求、培养目标4个二级指标;输入包括经费保障、软硬件设施、师资队伍、组织制度保障4个二级指标;过程包括课程模式、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课外教育、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5个二级指标;成果包括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实施反响、社会收益4个二级指标;各二级指标还包含若干三级指标。最终建构的指标体系共包含4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59个三级指标。该指标体系覆盖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全过程,能够给学校管理者提供工作思路,以改进和完善学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

一、问题提出

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新时代的重要教育任务和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并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搞好社会宣传教育。但新时代学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还在探索阶段,特别是在教育实践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内容尚不明晰,教育模式和工作流程还未建立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有效开展和持续推进。

教育评价对教育事业发展具有诊断、导向和激励作用。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指挥棒作用,引导确立科学的育人目标,确保教育正确发展方向。”教育评价对学科教育的重要性众所周知,同样的,科学的教育评价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也很重要。评价内容可以使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更加明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目的和内容,起到导向作用;评价过程是对学校该项教育质量的检验,起到激励作用;评价结果可以发现教育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起到改进提升作用①。为了科学引导和规范各级各类学校实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高工作实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必要构建科学合理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评价体系。

CIPP模型是一种服务于管理的教育评价模型,具有决策导向、过程导向和改进功能,能够为决策者提供改进管理的参考信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1](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UNESCO)均在有关项目中运用CIPP评价模型建构起评价指标体系。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评价工作中,CIPP模型也具有良好的适用性。CIPP模型为决策导向评价,而不是目标导向评价,有效地解决了与不同教育层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相适应的教育目标的差异性问题,为决策者改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作为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有其自身发展和推进过程,不能仅通过教育效果来对学校教育情况进行评价,需要以发展为导向进行全方位评价。传统的教育评价更注重结果性评价,而CIPP模型能够将背景、输入、过程和成果评价纳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评价的整体框架,注重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的统一,强调教育评价对教育活动的改进和提升功能。因此,CIPP模型更适合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的落实与发展。同时,CIPP模型的过程性、发展性和综合性特点也符合我国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总体要求。

二、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心理学

建构主义包括个体建构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个体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意义建构的过程,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形成、丰富和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的过程[3]。社会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是通过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建构有关的知识。学习不仅是个体对学习内容的主动加工,而且需要学习者进行合作互助[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师在课堂中并不是简单扮演传递知识的角色,而是和学生一起共同建构新的知识。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辅助作用[5](P.229)。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人们通过家庭、学校、社会交往、大众传播、政治符号等社会化媒介习得有关知识后,形成的思想内化[6]。进一步来讲,是在交往交流交融中确立和凸显各民族同学的共有身份,并在共同学习探索与参与活动中发现社会共有共享价值,这是学生领悟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基础[7],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逐渐形成的具体实践过程。所以,应摒弃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采用建构主义心理学所提倡的情境教学、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主动建构自己的认知和信念,培养情感认同,从而达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目的。

(二)CIPP模式

CIPP模式由美国学者斯塔弗尔比姆(Stufflebeam,D.L.)于1960年提出,他认为教育评价不应以检验教育目标的达成程度为唯一宗旨,而应通过评价改进教育工作,以提升教育质量为最终目标。CIPP模型确立了由背景评价(Context)、输入评价(Input)、过程评价(Process)、成果评价(Product)四个环节组成的系统评价模型。背景评价是通过对该项目的社会背景、环境条件、各方需求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对项目的基础情况进行评价;输入评价是通过对项目组织、资源情况、环节设计进行分析,进而对方案设计的可行性进行评价;过程评价主要记录实施过程中各环节的表现,发现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成果评价是对项目的结果和效果进行评价,如判断课程目标的达成度,目标人群的满意度,项目的可推广性、可持续性等[8]。

基于CIPP模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建构,就是以CIPP评价模式为基础,以背景、输入、过程和成果为评价维度,立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根据当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政策要求,借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研究成果,形成一套可用于评估教育成效的逻辑严谨、系统全面、科学规范的指标体系。

(三)知信行理论

知信行理论(Knowledge- Attitude-Practice,KAP)是英国学者柯斯特(Cust,G.)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行为干预理论,该理论强调知识是行为改变的基础,信念和态度是行为改变的动力,人们通过获取知识并进行积极思考,自身的信念和态度就会发生改变,继而导致人们行为的改变[9]。这一理论揭示了知识、信念和行为的逻辑递进关系,被广泛运用到健康教育、医学康复等领域,并渐渐被我国德育研究者所关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属于意识形态认同教育,而意识形态认同发展基本遵循一个从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内化认同到实践认同的逐级发展过程,后一阶段的产生来源于前一个阶段的发展[10](P.47-48),这与知信行理论模型也是基本一致的。学校在进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接受中华民族共同体相关知识的教育,在进行积极思考和体验的过程中,将其内化为信念和态度,并在特定情境下转化为外在行为。所以,知信行理论可以用来解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发生发展过程,也可以应用其进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效果的评价与诊断。

根据上述理论,本研究基于CIPP模式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评价的整体框架,从建构主义心理学角度考察教育过程特别是课程实施情况,同时从知信行角度来构建教育结果中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指标。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概念及关键要素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来,众多学者对其内涵和外延进行了不同角度的深入研究。如从形成过程角度来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指中国各民族在社会实践层面和精神文化层面共建共享了一个由文化融凝而形成的地缘共同体、血缘共同体、精神共同体的统一体。这一“统一体”始于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抵御外侮、自强卫国的伟大斗争中,完成于新世纪以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事业中[11]。从心理学角度来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客观实体在人脑中形成的心理映射。简单来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人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一系列认知、情感(热爱、忠诚、怀疑、疏远)、评价和认同等心理活动的总和。这种意识既包括浅层次的感性认知,如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感觉、知觉、记忆、表象和想象等偏感性的心理活动;也包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深层次的判断、推理、认同等偏理性的心理活动[6]。

不同视角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概念均有其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应根据研究目标或工作目的不同,有侧重地进行选择使用。心理学视角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概念及其形成研究更倾向于心理和情感成分的分析和探讨,对教育领域中如何研究和把握教学规律和学习规律起到基础性作用,因而对于在学校中进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更具指导性。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1.概念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9月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首次明确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再一次强调“要在各族干部群众中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12]。很多学者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但是大部分是采用拆分词组的方法将其拆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行解释。这种概念界定方式并没有讲清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概念的本质特征。

在学校教育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指以学生为教育对象,培养其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认知和价值理念,不断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在此基础上将爱国情感转化为爱国行为,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并从维护中华民族共同体利益的角度去思考、解决现实问题的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与校园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2.教育对象及内容

目前,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对象的界定存在一定误区,部分学校甚至教育管理者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民族地区的事情,只需要在民族学生中开展。这种观点是片面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13]。“基础性事业”就意味着是全国各族人民都需要肩负的重要任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不仅是民族地区的任务,也应该是不同民族、各社会阶层都接受的教育,自然也是各级各类学校、全体学生必须接受的教育[8]。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应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所以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内容各有其侧重点,以往研究也有针对不同阶段教育内容的论述,但总体来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内容可以包含三个主要方面:一是中华民族的形成及发展史。“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13]。中华民族史是一部包括56个民族的形成及彼此间交往交流交融的进程史,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中华民族历史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掌握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二是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过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相互依存和不可分割的“多元一体”格局。因此,既要让学生认识到“多元”之间、“多元”与“一体”的差异性,又要认识到“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14]。“多元一体”格局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开放性、包容性、交流性,“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理念应当深植在各级各类教育中。三是“五个认同”教育。“五个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这“五个认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基础[15]。将教育与政治紧密结合,使政治认同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部分[16],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理想、勇担时代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勤奋学习。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融合、互相支撑,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内容体系。

3.教学目标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分为三个组成要素,分别是中国认知体验、中国价值信念、中国行为意愿[17]。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是在知与行的持续性交互作用中逐步实现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关键是将中国认知体验、中国价值信念、中国行为意愿融入教育的全过程,实现从知晓到信仰再到践行的转变过程。参照新课程改革对每一门课程提出的三维目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也可以看作是如下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

“中国认知体验”是指系统化地教授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知识。知识传授是教育的基本功能,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由浅入深、由浅到繁地系统教授中华历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历程,并与时俱进地教授当今中华民族取得的伟大成就,为之后信念的形成奠定基础。

“中国价值信念”是指培养学生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理论知识内化为“五个认同”的坚定理想信念。铸牢各民族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须在核心价值观引导下,增强学生用理性思维方式分析事物的能力,以此坚定他们的价值取向,抵制各种干扰因素,自觉树立理性的价值观。同时,通过组织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增进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将爱党、爱国、爱中华民族的感情内化于心。

“中国行为意愿”是指激发学生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外化为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实践。行为是理想信念的外在表现。不仅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还应该引导学生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自觉抵制错误观念、思想的侵蚀,自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刻苦学习,并自觉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宣传者和推动者,实现“知信行”统一。

四、基于CIPP模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评价原则

1.引领性原则

截至目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虽然已经在各级各类学校中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实践探索,但由于没有出台权威性的统一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标准、教学读本或相关教学管理办法,导致学校难以准确把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模式等,这对学校开展相关教育教学造成一定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发挥教育评价的指挥棒作用,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所需要遵循的政策文件精神与总体任务要求和教育评价的具体标准相结合,引导学校更科学地进行顶层设计,引导教师更合理地设计教学,引导学生更主动地学习,引导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更有效地实施。

2.发展性原则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是一个连贯的过程,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基础,后一阶段又是前一阶段的继续和发展。对学生每一阶段的评价结果,都为下一阶段课程方案的实施和完善提供重要的信息,所以教育评价是一个活动的、持续的、发展的过程。建构基于CIPP模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评价指标体系,一方面,全方面评价不仅关注教育结果,也关注教育输入和过程,为学校规范和发展教育工作提供依据;另一方面,CIPP模型以决策为导向,可以将评价结果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践改进和相关管理部门的政策决策相结合,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改和以评促管的目标;最后,CIPP模型的结果评价不仅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一种评估,也是对教师教育与自身发展情况的一种评估,通过评价推动改进与提升,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师资的培养,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全面持久深入地开展提供师资保障。

3.多元性原则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所以评价模式应采取多元性原则即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方式多元化。目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并没有设置独立学科,是全员、全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模式,所以让与评价活动相关的各方面人员参与到评价中来,如教育管理人员、各科教师、学生、家长,以全面评价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情况,并为后续改进提升奠定基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还有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培育,教育效果最终将落实到学生的日常行为当中。如果仅靠学校教育,不与学生生活相联系,那么,学生的学习效果无法迁移到现实生活,这不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最终目标。因此,需要将课堂、课外、家庭、社区等教育有机结合,共同开展教育活动。与之相应的,评价不能仅局限于学校教育,还应考虑由社区、家庭组织或开展的教育活动及其效果。

4.综合评价原则

在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时要考虑到评价方法的综合性。不仅要采用一些能够量化的指标,如各学科渗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课时数量、学校组织活动的次数、经费支出、学生相关测验得分等,还要考虑到一些不适合定量评价的指标,如学生行为的积极改变、信息技术的运用、教育模式的推广程度等可进行质性评价。

同一个指标也可以选择多种方法进行综合评价。比如,在指标体系中,学生成长指标包括知信行三个维度。其中,知识获得情况主要参考“思想政治+”融合课程模式(具体见过程评价中的课程模式指标)教材中有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知识点,采取知识测验的方式进行考察。在理想信念和行为习惯上的变化可以运用情境判断测验的方法,编制具有典型情境特征的试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标准选择答案。同时,也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法评价学生的知信行情况,如可以编制学生知信行自评量表,请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评;也可以请教师或家长根据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进行评价;还可以创设一个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处理实际问题,根据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表现来进行评价。

将量表(自评量表、他评量表)、测验(情境判断测验、知识测验)、表现性评价,以及档案袋评价等多种评价方法综合起来,发挥不同评价方法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评价过程中的不同作用,以此来增加评价过程的科学合理性、评价结果的准确有效性。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解析

1.背景评价

背景评价是对项目实施的背景和目标进行评价,即对所处的社会背景、环境条件、预期目标和各相关方的需求进行全面掌握,以评估项目是否具有实施的基础条件和必要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背景评价是指学校在育人过程中,外部社会环境和学校内部环境所具备的育人潜力,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有关的各方人员是否具有学习或培育的意愿或需求,培养目标是否科学合理等。

(1)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外部环境能力的体现,是制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客观因素,通过学校所在区域的相关政策文件的发布数量、学校所在区域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活动的活跃程度、校际间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活动的活跃程度3个指标来考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社会氛围和外部生态环境。

(2)学校环境

除了外部的社会环境,学校环境也是需要重视的因素。学校的重视程度和宣传力度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施和持续进行的内部生态环境,通过学校领导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件或重要讲话的了解程度、学校领导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视程度、学校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宣传力度3个指标来考察。

(3)各方需求

教育是一个系统,其中涉及诸多层面,如学校、教师、学生等,各个群体都有其自身对具体课程或教育项目的需求。在背景评价中,需要了解利益相关方的意愿或诉求,即通过学生接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意愿、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进行相关教育活动的意愿、学校对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意愿3个指标来考察主要群体的需求。

(4)培养目标

虽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明确的,即通过教育铸牢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但是,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目标、不同地区或学校的具体实际情况,应具有更为细致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评价就是结合各学校的特点和实际情况,从与教育政策、法规的符合程度,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符合程度,与学生“知信行统一”目标的符合程度3个指标来评价各校的培养目标的适切性。

2.输入评价

输入评价主要是对保障项目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包括实施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进行评价,是对整体项目可行性的分析与评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输入评价,主要考察是否为教育的顺利开展和持续进行做好准备,不仅包括资源准备,也包括组织保障。因此,评价指标包括资金保障、场地设施、师资队伍、组织制度等。

(1)经费保障

经费是保障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能够实施的必要条件。考虑到各级各类学校财政管理不同,没有对经费的来源或管理制度进行考察,而是从学校在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上的经费支出情况、经费使用分配合理性2个指标进行评价。

(2)软硬件设施

多媒体融合的教育模式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方向。特别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由于其所具有的渗透性教学方式,更需要多媒体设备的辅助,以给学生呈现生动、鲜活、有趣的丰富素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所以软硬件设施需要符合基本的要求,并从教学设备充足并能够正常运行情况,校园宣传栏、展板等设施配备情况,校内广播、互联网平台建设情况3个指标来考察。

(3)师资队伍

充足的师资配备、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教育能够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目标的基础保障。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更是如此,根据“思想政治+”的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相融通的多学科育人模式(具体见过程评价的课程模式指标),不仅学校应配备充足的、合格的思政课教师,学校其他学科教师也应具有在学科教学中教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隐性课程的能力,并借助社会力量聘请校外专家充实教师队伍,同时要求全校教师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建立起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以下简称“三全育人”)机制。因此,师资队伍从全体教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水平、思政课教师配备情况、思政及其他学科教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教学能力、根据需要聘请的校外专家情况4个指标来评价。

(4)组织制度保障

健全的组织机构和规范的制度章程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顺利实施和取得成效的重要保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属于德育范畴,三全育人的教育机制决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复杂性和广泛性,因此完善的工作机制和组织机构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考察学校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机制方面的完善程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专项教科研部门的健全情况,在选拔、培训、评价教师制度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权重,学生教学管理制度(如混合住宿、混班教学制度)建设情况4个方面,综合判定组织制度保障情况。

3.过程评价

过程评价是CIPP模式的关键环节,是指对教育方案实施情况进行测评,具有动态性特征,能够随时向管理者或决策者反馈实施信息,有利于及时改进实施方案,提高工作效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过程评价将从课程模式、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课外教育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等几个部分进行,综合考察学校三全育人机制的建立和实施情况。

(1)课程模式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在课程方面,中小学以三科统编教材所涉及的道德与法治(原思想品德)、历史和语文等三门学科为主,高校以思想政治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等课程为主,进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因此,各级各类学校的育人模式可以简称为“思想政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合课程模式。该课程模式突出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融通,实现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多学科融合育人模式转化[18]。

所以课程模式的三级指标具体化为思政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情况、其他学科教学中渗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情况、实践课程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比例。

(2)教学内容

课程内容的评价主要考查是否符合学生生活实际和发展需要,内容的安排、组合与呈现是否符合学生发展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征,是否注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性、知识与现实的联系性,以便于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认知框架。此外,素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师在选择教学素材时,不仅要选择历史上古代中国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更应该拓宽视野,与时俱进,将当代我国取得的瞩目成就巧妙融入到教学中,帮助学生感受到中国对世界做出的杰出贡献,培养学生的“五个认同”。

因此,教学内容应从教育内容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符合情况,历史素材和时代元素的融入情况,内容的趣味性、情境性和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性情况,内容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性、系统性情况4个指标来考察。

(3)教学形式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的讲话中提到,“根据少年儿童特点和成长规律,循循善诱,春风化雨。”所以教育不是单方面的灌输或植入,更应该是一种良性互动。要结合广大中小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他们容易接受的方式,寓教于乐、寓教于行[19]。教师在教学中应采取探究式教学法,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现实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拉近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距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评价和反馈,使学生在与同学和老师的交流互动中获得知识和情感体验。除德育课程外,其他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应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重要内容来实施渗透性教学,而不能生硬地灌输给学生,或者机械地讲些大道理或理论,引起学生的反感或抵触情绪。此外,全球化促进了信息技术等新科技的广泛传播和应用,学校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融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构建“信息技术+科学知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教育教学新模式[20]。

因此,教师教学形式包括教师创设真实情境引导学生体验、探究性学习,其他学科教师采用渗透性教学方式,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评价和反馈3个指标;学生学习形式包括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参与、探究、体验,学生主动积极地交流思想、观点、疑惑和分享心得2个指标,另加入“信息技术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堂教学的融合”,共6个指标。

(4)课外教育

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任务,更是全社会的事业,需要多方力量的紧密配合[21],应建立起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有效衔接、有机融合的全方位育人平台。因此,除课堂教学外,课外教育情况也应纳入评价内容。梳理以往文献发现,课外教育主要从家庭、社区、校园文化、互联网等方面进行。如,以常态化教育和专题化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全面融入基层社区教育、大中小学教育和新媒体教育中去,确保面向全国深入有效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教育[22];构建交融共生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氛围的校园文化,发挥耳濡目染的“润物细无声”效果[20];打造校园“互联网+”平台[23],通过学校官网、微信、微博、广播等各类媒体手段,全程式、立体化地宣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4];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需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共同努力,营造有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和认同的教育空间,促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走向生活化[16]。

因此,学校课外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主要从校园文化建设、校内学生活动、家校社合作、“互联网+”教育4个方面来考察。校园文化建设主要是考察学校的文化建设中,如文化长廊、宣传栏、黑板报等,是否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元素;校内学生活动主要是考察学校组织的学生活动中,如主题班会、党团活动、社团活动、班级活动、寝室活动、校外参观等,是否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主题;家校社合作主要是考察学校、家庭和社区是否一起组织开展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主题活动;“互联网+”教育开展情况主要是考察学校通过官网、微信公众号、微博或校园广播宣传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情况。

(5)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人与人之间以话语为媒介的沟通交流是相互理解的首要条件。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形成是民族共同体形成以后国家文化新发展需求的产物[16]。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国家认同建构具有特殊意义[7]。积极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以语言相通来增进民族间的相互理解,促进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途径。对于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而言,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基本条件[25]。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的评价主要从教师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课堂教学语言的情况、营造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校园氛围情况、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情况3个指标来考察。

4.成果评价

成果评价是指对项目实施的结果和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以及主要利益相关者对方案实施的结果的评价,以获得后续改进或再决策的参考依据。成效评价是全方位地考察与鉴定方案的效用性,是判断该方案能否推广的关键一环[26]。学生和教师是教育的主体,成果评价应包含关注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的指标,各方的满意度和项目的社会反响也应纳入其中。所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成果评价包括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实施反响以及社会收益。

(1)学生成长

学生成长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成果在学生层面的体现,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最重要的成果。学生成长可以从学生的中国认知体验、中国价值信念、中国行为意愿三个维度的表现来考察。具体来说,考察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知识的掌握情况、在“五个认同”及爱国情感方面的情况、在日常行为习惯中的表现情况3个指标。

(2)教师发展

在一线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师资配备不足,大部分教师非科班出身,缺乏系统全面的专业知识等突出问题[27],当前急需建立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素质精湛、育人水平高超、作风素质过硬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将教师成长纳入成果评价,不仅可以将教师成长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施结果的表现之一,还可以通过评价激励教师认真备课、教学、反思,促进教师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特征的正确理解和掌握,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质内涵的深刻理解,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实现各民族师生教学相长。教师发展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目标完成情况、学科教师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能力提升情况、学科教师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科研能力提升情况3个指标来衡量。

(3)实施反响

除了对方案实施的结果进行评价外,还应对方案实施结果的效用性进行评价,实施反响是考察主要利益相关者对方案结果的价值判断。考虑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主要涉及学校的教师、学生以及家长,所以反响评价主要以这三个群体的满意度作为具体衡量指标。这种多主体评价不仅能够丰富评价信息,使评价结果更为准确,对教育方案的进一步修改提供有效信息,还能够加强评价主体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主观参与感和责任感,有利于之后新一轮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方案的落地实施。

(4)社会收益

除了实施反响以外,还应注重实施结果对区域或社会整体是否产生更为广泛深刻的影响。社会收益评价可以从该教育方案是否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该方案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持续地实施下去,该方案是否可以应用于其他区域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28]。结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可能的社会收益情况,从学校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模式获得的社会、教育类奖项或评价情况,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可持续性,学校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领域的影响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模式向其他区域的推广性4个指标来评价。

初步构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如下表所示,共包含4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59个三级指标,覆盖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全过程。

基于CIPP模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评价指标体系表

五、结语

基于CIPP模型和知信行理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将评价与教育模式设计、模式制定和实施紧密联系起来,覆盖了整个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全过程,能够给学校管理者提供工作思路,并能够根据评价模型发现教育工作中的问题和疏漏,及时对工作进行修正和完善,这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的开展和持续深入有着重要意义。

当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在快速变化发展着,如国家统一读本的编制、课时的安排等工作都在进行中,所以其评价体系也是不断修改的过程。本文所构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评价体系,仅是为教育评价工作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思路。在评价实施过程中,如何将多种评价方法相结合、各指标权重如何确定、如何随着教育实践的变化对指标进行修改,都需要通过更多的研究和实践来明确和检验,进而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不断改进与完善。

注释:

①参见王婕、万明钢《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长效机制与评价体系构建》一文(《民族教育研究》,2021第3期)。

猜你喜欢

共同体中华民族意识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爱的共同体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