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与新生
——不同版本中《送别》的文化内涵变迁

2022-02-12成,周

戏剧之家 2022年4期
关键词:混声乐歌李叔同

干 成,周 伟

(闽江学院 蔡继琨音乐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歌曲《送别》是学堂乐歌中广为传唱的经典作品之一,《送别》曾作为背景音乐和插曲,出现在电影《早春二月》和《城南旧事》中。除了20 世纪的学堂乐歌和电影配乐以外,现当代作曲家对《送别》原曲进行改编,钢琴作品、管弦乐作品、合唱作品层出不穷,风格各异。已有的理论研究厘清了《送别》的曲调来源,阐释了乐曲的美学蕴涵、词句意象,也有人专门研究电影中的音乐。本文拟从学堂乐歌、电影配乐、现代合唱作品这三个角度来探讨《送别》及相关改编作品反映的特定的文化传承与创新。

一、学堂乐歌《送别》

(一)创作者及创作背景

《送别》这首歌的词作者是李叔同,他是我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之一。李叔同,字息霜,别号漱筒,法名演音,号弘一、晚晴,后人尊称其为“弘一法师”。李叔同的其他作品有:《夕歌》《三宝歌》《梦》《春游》等。在音乐创作上,李叔同所创作的《送别》堪称中国古典诗词韵味与外来曲调结合的经典之作,是学堂乐歌的代表性作品。

19 世纪末,在变法维新思潮引领下,新式学堂应运而生,学堂乐歌逐渐兴起,在学堂中开设的“唱歌课”上所传唱的歌曲叫做学堂乐歌,以“选曲填词”为主要创作方式。

《送别》作为“学堂乐歌”的代表,其曲调来源于美国作曲家约翰·P·奥德威所创作的歌曲《梦见家和母亲》。日本词作家犬童球溪以这首歌的旋律为基础,用日文重新填词,创作了一首名为《旅愁》的歌曲。李叔同以《旅愁》为基础,再次填写中文歌词,从而诞生了《送别》。

李叔同出家前与许幻园、张小楼、蔡小香、袁希濂结为“天涯五友”。在20 世纪的旧上海,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李叔同的好友许幻园站在李叔同家门外喊道:“叔同兄,我家破产了,咱们后会有期。”说完,挥泪而别,连好友的家门也没迈进。李叔同看着好友远去的背影,恍惚地在雪地里站了许久,最后返身回屋,关上门后含泪写下“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二)音乐形态特征

从歌词来看,乐曲中的“长亭”“古道”“芳草”“晚风”“天涯”“夕阳”,这些意象都是千百年来送别诗中经常出现的。《送别》的歌词把这些意象都集中起来,层层递进,营造出一种强大的冲击力,写出了离别之情,震撼着受众的内心与灵魂。

从曲式结构来看,这首学堂乐歌采用的是单三部曲式结构,每两个乐句组成一个乐段,共有三个乐段。第一乐段和第三乐段的曲式结构完全一样,整首歌的旋律平缓,起伏感小;第二乐段中“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改变了第一乐段沉静的意境,反而表现出高昂、感慨的心境,但是第二乐句“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又变化重现了第一乐段第二乐句的“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的曲调,体现出友人别离的伤感。这样简单却饱含玄机的曲式结构让《送别》在重复的旋律中显现了忧愁、绵长的意境。

从旋律结构来看,该曲音乐素材简单,却又有着很强的艺术感。全曲共四个乐句,第一乐句结尾落在Re 上,第二乐句结尾落在Do 上,第三乐句结尾落在Re 上,第四乐句结尾落在Do 上。由于第四乐句与第二乐句重复,所以构造了A A’B B’这一结构,契合中国文学经典的“起承转合”这一写作手法。从乐句内部结构来看,西方七声音阶与充满中国韵味的歌词相结合,让整个音乐文化材料更加丰富。

从《梦见家和母亲》到《旅愁》再到《送别》,三首歌虽然在歌词上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整首歌曲的旋律基调是舒缓、宁静而又悠扬的。《送别》作为学堂乐歌的代表性乐曲,体现了特殊历史文化时期多元音乐文化共同存在的可能,让欧美文化、日本文化、中国文化三者交相辉映,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和谐音乐文化现象。

二、影视作品中的《送别》

《送别》自诞生之日起,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流行曲调,被用于各类电影、电视剧中。就笔者所搜集的资料来看,乐曲运用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早春二月》和《城南旧事》两部影视作品。

(一)电影《早春二月》里的《送别》背景音乐

电影《早春二月》改编自柔石先生的小说《二月》,1963 年在国内上映。整部影片围绕现实、爱情、舆论、人性而展开,讲述萧涧秋和陶岚两个年轻知识分子之间的情感纠葛,以现实主义的手法成功地塑造了两个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知识分子的形象,反映了他们的苦闷与彷徨。大量使用的长镜头,配合着江南小镇的背景,让整部影片具有浓烈的东方气质,悠扬动听的音乐,更让观众感受到影片中浓浓的诗意,整部电影给人一种缓慢而长久、唯美而破碎的感觉。除了作曲家专门为该电影创作的电影音乐之外,电影中还插入了黎锦晖《月明之夜》、赵元任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学堂乐歌《送别》等风格差异较大的插曲,其目的是配合特定时代、特定人物和特定场景。

《早春二月》中先后出现过两次李叔同的《送别》,其目的都是烘托剧情,例如,当肖涧秋和陶岚在桃林中漫步,轻声交谈,言语神色中都表现着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在这个画面中我们能听到远处学生们在唱着《送别》。虽然这首歌是伤感的,可是配合上美好的画面后,更加反衬出电影中主人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风格,这种对比的手法让音画结合得恰到好处。

该影片中的《送别》与学堂乐歌原曲在曲调上相同,因此,就音乐形态而言,其是以传承性为主要特点的。二者描述的均是离别之际的场景。但作品的功能发生改变,从服务于音乐课堂教学的原创作品变为服务于剧情发展需要的背景音乐,且由原来的友人离别之情衍化为恋人离别之情,因此,该影片中的传承已具有初步的功能性衍化。

(二)电影《城南旧事》里的《送别》插曲

电影《城南旧事》改编自林海音1960 年出版的同名小说,由吴贻弓执导,影片于1983 年在国内上映。影片从小女孩英子的视角,讲述了主人公英子小时候在北京生活时发生的故事。影片上映时得到广泛关注,并获得多个奖项。林海音所著小说《城南旧事》共有五个部分,在小说中,《送别》这首歌出现了两次,一次是小英子参加欢送毕业生活动时;第二次是英子自己小学毕业时。《送别》的出现表达出一种伤感与不舍的感情。而在电影《城南旧事》中,《送别》曲调一共出现了五次:第一次出现在影片开头部分;第二次出现在妞儿和秀贞意外身亡,英子搬入新家后;第三次出现在英子的毕业典礼上,她看到了那个为了供弟弟上学不得不去偷东西的厚嘴唇的年轻人(小偷朋友)和他的弟弟;第四次出现在英子上课的时候,英子一直都在回忆那天她的小偷朋友被便衣警官抓走的场景;最后一次出现在身染重病的父亲去世后,奶妈宋妈被她的丈夫接走,英子一家不得不与宋妈在父亲坟前分别的场景。

在电影《城南旧事》中,导演将歌曲《送别》与故事融为一体,用音乐讲故事,演绎出淡淡的哀愁、浓浓的相思之情,凸显了“离别”这一主题,别出心裁地烘托了影片所要营造的生活的流动感和往事感。《送别》第一次出现,奠定了整部影片的情感基调;第二次出现表明了英子送走童年美好的记忆,不得不开启新的生活;第三次《送别》响起意味着英子即将与小偷朋友告别,有着推动剧情发展的作用;第四次出现意味着英子彻底失去了她的小偷朋友;第五次出现意味着英子跟她无忧无虑的童年告别,开始承担起家庭的责任。就像电影中老年英子的独白:“不思量,自难忘……每个人的童年不都是这样余霭而神圣吗?”配合着主人公的独白,整部影片更具散文化的效果,与影片主题“离别”交相辉映。

这部影片中的《送别》使用的是学堂乐歌的曲调,在音乐形态上以传承性为特点。相应的剧情均符合原学堂乐歌作品的“送别”情境,离别的情绪、情感与原乐曲相符。需要指出的是,在这部影片中,“离别”已由学堂乐歌版本中所描述的友人分别,升华为一种对整个人生观的哲学思考,“离别”已成为人们一生中需要持续面对的事情,启发受众进行更深层次的哲理思索。

电影《早春二月》不仅描绘了美丽的江南小镇,也鞭笞了落后的封建传统观念。在影片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先进的知识分子显得格格不入。在这样艰难的社会环境里,人性的善良与美好弥足珍贵。电影《城南送别》用小主人公英子的经历传递教化内容:不论人生遇到过什么,以前所发生的一切终将成为回忆,不管开心与否,这些经历都会让我们成长。若干年后再回顾往事时,我们才会明白童年的珍贵。因此,这两部电影皆以“送别”为载体,表达珍惜人生时光、珍惜情谊的精神与文化意蕴。

三、混声合唱版的《城南送别》

除了20 世纪的学堂乐歌和影视配乐以外,现当代的作曲家对《送别》原曲进行改编,钢琴作品、管弦乐作品、合唱作品层出不穷,风格各异。这些作品大多原封不动地保留原曲调,辅以和声、织体等,从整体来看,以传承性为主,创新衍化为辅。同时,部分作品也体现了以创新为主、传承为辅的创作理念。以合唱版本的《城南送别》为例,其体现了经典作品的新生。

(一)创作者简介

混声合唱《城南送别》是台湾旅美作曲家周鑫泉女士的作品,她本科就读于国立台湾师范大学音乐系,后到美国波士顿大学深造,获得钢琴与大键琴演奏双硕士学位,随后又取得波士顿大学艺术管理学院早期音乐演奏博士文凭。

除了混声合唱作品《城南送别》外,周鑫泉以近现代优秀诗歌为歌词,在此基础上谱曲,创作了很多具有浪漫意味的合唱曲目,如:《雪花的快乐》(徐志摩诗)、《再别康桥》(徐志摩诗)、《来不及的爱》(杏林子原文)等。其中,《城南送别》深受广大合唱团体的青睐,多次呈现于国内外各类合唱表演中。

(二)音乐形态特征

四声部混声合唱《城南送别》运用的是带再现的复三部曲式结构,以《送别》为基本主题。

图1.混声合唱《城南送别》曲式结构图

前奏部分2 小节(1-2):以所创作的新旋律为基调,由钢琴分解和弦展开,为人声的进入作铺垫。

1.呈示部

呈示部共有三个乐段,其中A’是对主题A 的重复,B 乐段引入新材料。

表1.混声合唱《城南送别》呈示部的音乐形态简表

A 段(3-10):没有直接引用《送别》素材,运用了大篇幅的新材料,伴随着钢琴的旋律,整个乐段是柔和的,声部间出现了六度与三度的对比,营造起伏感,让人耳目一新。

A’段(11-19):作者用轮唱的合唱技巧将女声部和男声部错开,男声仿佛是女声的回声,此起彼伏,绵延不绝,音乐的线条由此变得更加柔美,直到A’乐段最后一句男女声四个声部才回归一致。

B 段(20-29):这一段出现很多二连音、三连音及长音符的节奏形式。相对于上一段的四分音符、八分音符,这一乐段的音符把时值拉长很多,力度节奏前后对比较大,从中弱(mp)到强(f),音乐前后对比较大,进入另一个意境,悠长的音符更能表达情感。

2.中部

中部由两段不同的新乐段构成:C 段与D 段,它们与呈示部形成鲜明的、强烈的对比,中部对合唱者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要求更加严格。

表2.混声合唱《城南送别》中部的音乐形态简表

C 段(30-37):本段运用的是无伴奏混声四部合唱,曲调基本取自《送别》,C 段乐句结构为4+4 方整性乐段。

D 段(38-46):本段依旧运用无伴奏混声四部合唱,D 段乐句结构为5+4 非方整性乐段。本段最后一小节(46小节)进入钢琴伴奏,为下一段演唱作铺垫,在旋律与情感上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3.再现部

再现部综合了呈示部和中部的部分材料,是B 乐段与C 乐段的复合。

表3.混声合唱《城南送别》再现部的音乐形态简表

B’段(47-55):这一乐段是B 段的变化重复,与B 段相比较,这一乐段是全曲的高潮,音域更高、速度更快、力度更强。

C’段(56-65):这一乐段在演唱力度和声部处理上进行了收拢,男女声部在这里多运用持续性的长音。如第63 小节“as echoes dispersing in the valleys”(像回声一样消散在山谷中),作者巧妙运用和声,给人无尽的遐想,演唱力度减弱,形成强有力的反差感。

4.尾声

结尾(66-77):C’段的最后一小节(65 小节)运用G 和降A 两个八度柱式和弦方式,回到乐曲原来的速度,从而进入尾声部分。尾声部分分为三个乐句,每个乐句由一个柱式和弦引入,演唱部分在每小节的弱拍进入。

表4.混声合唱《城南送别》尾声的音乐形态简表

演唱方式从纯女声到纯男声再到混声,声音层层递进,但在强弱控制上渐弱,直到钢琴伴奏最后三小节对全曲进行总结,最后一个和弦落在E 上,乐曲在意犹未尽中结束。总体来说,《城南送别》对离别的表达更为真挚,表现力更加丰富。

(三)意境传承中的新生

在情感意境方面,混声合唱作品《城南送别》与学堂乐歌《送别》基本相同,但在形式与内容方面,混声合唱作品《城南送别》有所创新。

1.情感意境的传承

混声合唱作品《城南送别》含蓄地表达了主人公的心路历程和内心的情感变化,从乐曲的歌词内容来看,这首合唱作品加入了与原歌词意境相符的新内容:

“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其余歌词与学堂乐歌《送别》相同。

新增的歌词以七字句加五字句的形式插入原曲,歌词与学堂乐歌版风格一致。因此,在情感意境上,混声合唱《城南送别》传承了学堂乐歌《送别》的叙事风格。

2.形式与内容的创新

首先,增加歌词带来了音乐结构性质的改变:从单三部曲式演化为带综合再现的复三部曲式,内容与情感均得以充分展现。混声合唱《城南送别》中的A 段描绘送别的情景后叙述了主人公与知己好友别离的感慨;A’段是对A 段的变化重复,与A 段相比,A’段的情感应该更加浓郁,带有遗憾的情感色彩;B 段阐述,劝人珍惜友情与美好时光;C 段和D 段回归原来的主题,运用无伴奏的合唱形式,速度是稍快的行板,带有释怀的情感意味;B’段是变化重复;C’段可视为对送别友人情景的再次回想;尾声基调柔和。

其次,旋律音调与节奏等其他音乐形态的改变,使混声合唱《城南送别》与学堂乐歌版本的《送别》差异较大。混声合唱中所出现的二连音和三连音的节奏形式、强烈的力度对比等均与传统学堂乐歌版本不同,且各声部交错、伴奏处理、音色变化等均反映出现代合唱音乐的审美意趣。

最重要的是,学堂乐歌的演唱形式衍化为演唱方式复杂多样、意境深邃的现代浪漫主义气息的混声合唱。集体声乐演唱这种对全社会音乐受众影响较大的艺术形式从“学堂”式声乐发展为其后的群众歌咏,再到现当代丰富的专业合唱团体的演唱,充分说明艺术在历史进程中不断实现自身的发展。这反映了旧作品适应新时代的变化过程,学堂乐歌经典音乐在新时代具有了新生的积极意义。

四、结语

艺术能够反映特定的政治、经济、社会、宗教、文化等。《送别》在不同时期承载了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运用方式也赋予了这首歌不同的作用。从历时性的角度来看,《送别》成为二十世纪初学堂乐歌的经典之作,到影视作品的配乐,再到改编成具有现代浪漫主义特点的合唱作品,它在不同艺术形式中体现出恪守传统与创新性的统一,既保留了原作品的经典艺术特质,也实现了新生和发展。

《送别》在影视作品中的运用主要表现为插曲、背景音乐两种形式。《早春二月》和《城南旧事》两部电影皆以“送别”为载体,表达珍惜人生时光、珍惜情谊的精神与文化意蕴。混声合唱作品《城南送别》运用了全新的音乐材料,对经典之作进行创新,全曲篇幅长,演唱方式多样、复杂,作曲家运用流畅的钢琴伴奏和多种节奏音型赋予了这首经典老歌崭新的生命。

从最初的学堂乐歌,到后来的电影配乐,再到现代的混声合唱,乐曲改变的是演绎形式、演唱方式,不变的是歌曲中更深层次的情感内涵和对经典艺术作品的致敬,最重要的是,《送别》丰富多样的呈现方式均是对优秀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注释:

①详见以下文章

孙星群.〈送别〉之美学蕴涵[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1,(03):82-84+5.

谢丹,张子开,宋玥,王铭敏.李叔同创撰〈送别〉考略[J].四川戏剧,2015,(05):110-112.

李亮伟.李叔同〈送别〉词句意象考索——兼谈对古诗词意象意蕴的取用[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01):58-62.

杨柳成.从〈送别〉看学堂乐歌中的人文精神[J].艺术探索,2004,(S2):23-27.

②蔡梦.千花未放妍一曲独自新——〈早春二月〉电影音乐分析[J].人民音乐,2014,(10):20-23.

③李江霞.〈送别〉的音乐学分析[J].歌海,2010,(04):55-56+59.

④牛文俊.学位音乐会建构与代表曲目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9.

猜你喜欢

混声乐歌李叔同
李叔同研究史上的新坐标
——《李叔同—弘一大师年谱长编》评介
我问雪莲花(混声合唱)
梅花
——为混声四声部合唱而作
寄秋声
龙榆生与钱仁康:新体乐歌的创作实践研究初探
影像中的灿烂人生
——《李叔同——弘一大师影像》简评
学堂乐歌对中小学音乐教育之影响
听李叔同送别(外一首)
学堂乐歌对当代音乐教育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