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北省博物馆看国宝

2022-02-11钱国宏

青春期健康·青少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编钟

钱国宏

我有一个习惯,每到一个城市旅游,必先参观该城市的博物馆,以了解这个地方的历史。所以,当我踏上湖北省这片土地时,首去“打卡”之地便是湖北省博物馆。不独因该馆是荆襄地区唯一的省级综合性博物馆,更因其存有的两件国宝——“曾侯乙编钟”和“越王勾践剑”,深深吸引着我。

该馆位于武汉市武昌区东湖风景区西侧,建于1953年,馆内设有陈列馆、楚文化馆和编钟馆。3座由高台基、宽屋檐、大坡面屋顶组合成的仿古建筑鼎足而立,构成了一个硕大的“品”字。整个博物馆布局呈现出“中轴对称”“一台一殿”“多台成组”的楚国高台建筑格局。从该馆简介中得知,馆藏文物有26万余件(套),其中包括曾侯乙编钟和越王勾践剑等近千件国家一级文物。

按照讲解员的指引,我找到了梦寐以求的曾侯乙编钟(图1)。只见一座硕大的编钟组合,占据了大半个展室,让人感到非常震撼!曾侯乙编钟铸造于战国初期,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县曾侯乙墓。曾侯乙是战国时期曾国一位名叫乙的诸侯,他的墓中出土了大量的乐器,其中最为辉煌就是这座庞大的乐器组合——编钟。钟在商朝时就已经出现了,最初只有3~5枚。周朝时增加到9~13枚,战国时增加到61枚。按钟的大小、音律、音高分组,再构成整套编钟。

曾侯乙编钟是一套65枚的青铜编钟,高273厘米、宽335厘米,架长748厘米,最大者通高153.4厘米,重203.6千克,最小者通高20.4厘米,重2.4千克。钟体总重2 567千克,加上钟架(含挂钩)铜质部分,合计4 421.48千克。其按照钟的形制和悬挂方式分为三组:第一组称为“琥钟”,由11枚长乳甬钟组成;第二组称为“赢司钟”,由12枚短乳甬钟组成;第三组称为“揭钟”,由23枚长乳甬钟组成。曾侯乙编钟出土时完好无损,声音悦耳。钟架可以拆装,钟架及挂钩达246个。钟笋、钟钩、钟体共有铭文3 755字,记载了当时楚、齐、晋、周和申等国与曾国的各种律名、阶名、变化音名的对照情况。编钟出土时,近旁还有6个丁字形彩绘木槌和两根彩绘木棒,是用来敲钟和撞钟的。

曾侯乙编钟的出土,改写了世界音乐史,是中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代表了中国先秦礼乐文明与青铜器铸造技术的最高成就,在考古学、历史学、音乐学、科技史学等多个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誉为古代世界的“第八大奇迹”!

出了编钟馆,我迫不及待地来到楚文化馆的越王勾践剑(图2)展柜。1965年冬天,荆州市望山楚墓群中出土了一把锋利的青铜剑。考古专家通过对剑上的铭文进行解读,确认这把青铜剑就是传说中的越王勾践剑。根据古籍记载,越王勾践剑乃战国铸剑大师欧冶子铸造。

越王勾践剑长55.6厘米,剑身呈紫黄色,布满略显黑色的菱形纹饰,表面毫无锈迹,光泽如新铸一般。剑格(剑柄与剑刃相接的地方)正面用蓝色琉璃,背面用绿松石镶嵌成美丽的花纹。在剑身靠近把手的部位,有两行鸟篆体错金铭文:越王鸠浅(勾践),自乍(作)甬(用)剑。字体大小一致、线条优美,不仅是春秋战国时代错金工艺高度发达的展现,也堪称书法艺术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越王勾践剑至今锋利无比,能够一下划透20多张纸!不仅如此,其制作工艺和造型艺术均已达到了相当高超的水平,因此被誉为“天下第一剑”!

越王勾践剑穿越了2 500年的时空重现人间,而剑身却丝毫不见锈斑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尽管专家给了多种解释,也进行了多项测定,但其真正原因目前依然是未解之谜。

我非专家,无法参悟剑身所蕴含的诸多奥秘。但面对这一柄记载了数千年风霜,记载了人类世代成败荣辱、沧桑变迁的青铜宝剑,我仿佛聆听到的,并非“剑风”,而是剑身所发出的“国富民强”“天下和和”的美好愿望!

一个是“世界第八大奇迹”,一个是“天下第一剑”,这趟湖北省博物馆之旅,可谓大开眼界,不虚此行!

(编辑 耿明月)

猜你喜欢

编钟
编钟之音远古来
曾侯乙编钟:两千年前的乐队首席
编钟
曾侯乙编钟
古代编钟的故事
古代编钟的故事
古代编钟的故事
曾侯乙编钟
千古绝唱
编钟、音阶、和声与数学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