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要高质量发展
2022-02-11宗国成吴楠楠
宗国成 吴楠楠
在国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对社会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职业教育也不例外。虽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道理没有变,但三百六十行的具体内容,却在不停地变化着。有的行业进行了相互融合,产生了一批新的行业,同时也有一些行业在社会的发展潮流中,悄然地消失了。
这些传统概念中的行业,和我们现代的职业,有着基本一致的对应关系。其大多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而得以传承和发展,但在现代社会,传承与发展则多以职业教育为主要力量,为各行各业提供劳动者。可以说,国家的职业教育是以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为主力军,辅以社会的其他力量构成的。
自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来,职业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定位和主要目标。
強化职业学校高质量办学
《意见》指出,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强化职业中等教育的基础地位,高质量发展职业高等教育,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通过推动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纵向贯通,促进不同类型教育横向融通,健全职普并行、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培养体系,强化职业教育的类型特色。
《意见》在主要目标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职业教育类型特色更加鲜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建成,技能型社会建设全面推进。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职业教育吸引力和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到2035年,职业教育整体水平进入世界前列,技能型社会基本建成。
中等职业教育的不足
在政府加大投入和学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中等职业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都解决了生存问题,学校在软硬件方面,都能够保障基本的办学需求。然而,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水平和能力,距离“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主要精力多是花在了班主任的日常工作,学校的各种评比、检查等方面。由于中职学生的特殊性(年龄、学习习惯等),中职教师要比其他教师的工作更加辛苦,职业教育的质量提升往往无暇顾及。
然而,在技能优秀的留校学生和技能大赛获奖学生加入中等职业学校以后,学校在技能方面确实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还应注意到,随着新老教师的交替,一方面普通高校毕业的学生考编加入了中等职业学校,技能的成长相对缓慢;另一方面,职业学校回流的学生,则在专业建设方面又略显单薄,这是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发展中所面临的困境。
当然,值得期待的是,随着一大批年轻人走上系部的管理岗位,中等职业教育将会获得长足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的难点
无论在师资力量、硬件条件上,还是在专业建设的规范性上,高等职业学校都具有较强的实力,他们的眼界也是面向省内甚至于是面向全国的。普通高职院校,经过多年的积淀,大多有对自己的清晰定位和办学特色。
尽管如此,近年来,高等职业院校的招生形势却不容乐观。高考扩招,本科院校的分数线下移,导致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下滑;而中职学生由于在高中课程方面的相对短板,在下一步的高职教育中,也会受到较大的负面影响。
《意见》中指出的,“注重为高等职业教育输送具有扎实技术技能基础和合格文化基础的生源”,就着眼于这一点,为推进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纵向贯通做出了明示。同时也说明了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面考量和全方位布局。
职业本科教育的痛点
《意见》首次提出职业本科教育。要求:“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高标准建设职业本科学校和专业。”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职业本科教育。而职业本科教育正处在起步的关键阶段,必须坚持稳步发展,把握好发展节奏。唯有将理论和实践(技能)有机结合,才能将职业教育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职业本科教育需要重点把握好3对关系。一是把握好速度与质量的关系。一方面,要强化顶层设计,将职业本科教育纳入教育事业整体规划,明确定位、清晰路径、有序发展;另一方面,落实职业本科学校和专业设置标准,严格依规依标、把好学校设置的第一关,推进试点,提升现有职业本科学校办学质量,打造示范,遴选优质高职学校举办职业本科教育,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切实做到稳中求质。二是把握好规模与效益的关系,有序合理扩大职业本科教育规模,对于职业教育优化体系结构、补齐发展短板至关重要。三是把握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守正”就是要坚持职业教育类型定位,遵循职业教育办学规律;“创新”就是要率先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发挥引领作用。一方面,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和育人模式不动摇,并不断强化职业教育类型特色。另一方面,坚持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带动专业、课程、师资、条件和文化建设,推动形成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职业本科教育不是简单的技能得到提升后再学两门理论课的问题,也不是普通本科教育再增加些技能课程的问题。二者不能分割开,只有职业技能和理论有机融合、无缝连接,才能将职业本科教育落实到位。
职业本科教育与高等本科教育可能还存在师资、研究方向,以及对职业教育的理解、执行职业教育的方法等多方面的差异,还有待提高、改变。这也说明,如何促使不同类型教育横向融通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