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相约 冬梦飞扬
2022-02-11远山
远山
2015年北京申办冬奥会提交《申办报告》时,提出“以运动员为中心、可持续发展、节俭办赛”,中国有着丰富生动的实践……
事非经过不知难。多少次披星戴月,多少回攻坚克难,“冬奥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12个竞赛场馆全部提前完工,3个冬奥村如期交付使用,京张高铁、京礼高速全线通车等等。
体育之于国家,是国家强盛的一个标识。2015年7月,北京携手张家口申办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成功之时,我国在109个冬奥小项中约有1/3是空白,六年多过去了,如今中国冰雪体育运动实现全项目开展、全项目建队、全项目训练,然而这一切的努力就在这短短几年间。
“我们将竭诚为世界奉献一届奥运盛会。世界期待中国,中国做好了准备。”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2年新年贺词中这样说道。
特色场馆
沿北京中轴线一路向北,空中俯瞰,国家速滑馆宛若冰刀在冰面上刻下的晶莹轨迹。它的另一个名称“冰丝带”,由此得名。“冰丝带”的设计理念来自于一个冰和速度结合的创意,就像运动员高速滑动时所留下的一圈圈风驰电掣的轨迹。冰上划痕成丝带,22条“冰丝带”又象征着北京2022年冬奥会。
自打下第一根桩,“冰丝带”的建设就“志存高远”。“冰丝带”的场馆索网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马鞍形“编织天幕”。项目专业人士表示,“冰丝带”之所以选用索网方案,主要出于节能环保、节约材料的考量,符合“绿色办奥”的要求。这样的方案能呈现受力最优、形态最美的双曲面结构,用钢量只是传统钢结构屋面的四分之一。
为了实现速度滑冰、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冰球等所有冰上运动的全覆盖,“冰丝带”特别采用了全冰面设计,约1.2万平方米的冰面创下了世界之最。由于不同冰上运动要求的冰面温度不同,全冰面的设计也就意味着要能对每一块冰面实现单独控温,使整个场馆实现“同时运行、不同使用”。
世界上的滑冰场多数采用的是氟类制冷剂,但这类制冷剂并不是最环保的制冷剂。“冰丝带”采用二氧化碳做制冷剂,这样的环保制冰技术在世界体育场馆中还是第一次。为了减少观众散热对冰面的影响,“冰丝带”的设计对气流组织进行了精心排布,将观众席和冰面的温度、湿度分区,为观众提供舒适享受比赛的同时,也为运动员创造最佳成绩提供场地保障。
奥运会不仅是运动员竞技角逐的赛场,也是媒体人比拼报道实力的“赛场”。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主媒体中心总建筑面积约22万平方米,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期间服务接待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名文字及摄影记者,200多个转播机构的约12000名记者及工作人员,是赛事转播及新闻产出的“中枢大脑”。
主媒体中心还配有全面的技术服务,为注册媒体提供包括“媒体+”专线通讯、无线电频率、转播汇聚网络、远程同传、远程体育展示和无障碍网络等,确保冬奥会电视转播和新闻报道的顺利开展。
除提供必要的工作设施和服务外,主媒体中心创新推出“智慧冬奥”的媒体餐厅。总面积约6000平方米的机器人餐厅,正式运营后将有汉堡机器人、炒锅机器人、煲仔饭机器人、小吃机器人、制咖大师机器人、送餐机器人、防疫机器人、智能巡检机器人、雾化消毒机器人等约120台机器人投入工作。智能化制餐、供餐服务体系,不仅能提高供餐效率,在疫情防控的环境下,还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省人力。
冬奥村(冬残奥村)、首钢滑雪大跳台、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云顶滑雪公园等,一批由中国设计、中国技术、中国制造组成的冬奥场馆建设的“中国方案”,成为北京冬奥的鲜明“中国特色”。
绿色冬奥
科技为冬奥筹办赋能,绿色成为冬奥筹办鲜亮底色,一场中国与世界的冰雪之约,向世界展现了多姿多彩的魅力。
从“冰丝带”到“雪如意”,从“雪游龙”到“冰立方”,名称中带有中国传统文化色彩又充满时尚感的冬奥场馆,将实现100%“绿电”运行,不仅在奥运史上书写新篇章,也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方面形成示范。
河北张家口坝上地区具有优质风能和太阳能,是国家规划的9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之一。在拥有多项世界第一的张北柔性直流工程投运后,奥运史上首次实现全部场馆绿色电力全覆盖。崇礼冬奥会场馆预计消耗“绿电”约4亿千瓦时,预计减少标煤燃烧12.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2万吨。
北京冬奥会脚步越来越近,“雪国”崇礼为世界贡献一个绿色奥运的梦想正在成真:100%清洁能源供应、赛事核心区森林覆盖率达80%、黑色矿产经济转身银色冰雪产业……
河北张家口赛区还将投入655辆氢能燃料车,为赛事提供交通及物流保障,每辆车运行一万公里可减排二氧化碳11.8吨左右。冬奥会测试赛期间,氫能大巴车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条件下平稳运行,稳定性与安全性经受了考验。
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始终坚持以“绿色办奥”理念为指导,将“两山”理念贯穿场馆建设的全过程,生态保护与冬奥工程建设一体推进,前后历时六年,“山林场馆、生态冬奥”的核心设计理念由蓝图变为现实。目前,延庆赛区216万平方米的生态修复全部完成,原生树木原地安家,亚高山草甸完美回归,野生动物通道有效建立,赛区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恢复。
在植物保护方面,延庆赛区场馆建设坚持“避让”为第一原则,尽量就地保护原生树木,在索道设计上就避让了天然的次生林;对于确实无法避让的,采取近地保护或迁地保护措施。赛区内共建成5个就地保护区,原地保护树木313棵;建成2个近地保护区,近地移植灌草1.1万株;建成冬奥会迁地保护基地近300亩和占地面积480亩的冬奥森林公园,迁地移植乔木2.4万株,成活率达到90.7%。
“延庆高水平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利用,建设绿色场馆,赛区内的场馆全部达到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场馆建设方相关人员表示。
科技冬奥
中国科技、中国设计、中国制造为赛会训练、装备等各个方面提供了强大的助力。
给滑雪板打蜡是滑雪运动一项十分重要的服务技术,可以帮助运动员在雪面滑行时获得适宜的摩擦阻力,从而节省体力、提升竞技水平、取得优异成绩。滑雪板打蜡需要一个严苛的工作环境,一台先进的雪蜡车尤为重要,而雪蜡车的核心技术长期由冰雪运动发达国家垄断。
“没有成功经验可参考,我们只用了不到一年,完成了雪蜡车从概念到方案、从设计到制造的重大突破,达到了国内首创、世界领先、完全国产,填补了国内冰雪装备的一项空白。”北京冬奥会雪蜡车联合攻关项目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首臺国产雪蜡车的诞生,是我国冬季运动装备新突破的缩影,折射了中国“智造”的新成就。2021年9月26日,国产雪蜡车正式下线,整车涉及新能源动力、光伏发电、5G通讯、赛事直播、仿生光源等领域的专业技术,具有绿色环保、智能化程度高、车体空间大等特点。
雪蜡车不仅是打蜡师的工作间,也是运动员赛前热身、雪板储藏、休息娱乐的备战间、休闲室。雪蜡车行进过程中,厢体为35平方米,但工作状态时车体完全展开,面积可达92.5平方米。车厢空间分为室外热身区、雪板打蜡区、卫生淋浴间等七大功能区,车内搭载了VR娱乐、生化洗手间、智能家居、训练器材等设备,为运动员和打蜡师提供舒适便捷的环境。
据了解,中国雪蜡车将在冬奥会期间驻扎在河北崇礼赛区执行赛事保障任务,为来自国内外的运动员提供服务。
为了给中国运动员提供更加符合自身特点的装备备战北京冬奥会,国家冬季运动服装装备研发中心在北京服装学院成立。
制作专业的冰雪运动装备并不简单,比如一件比赛服的研发,就要涉及纺织科学、服装设计、摩擦学、热物理学、生物力学、体育科学六个学科的知识。为此,北京服装学院牵头组建了一个由六所高校、四家企业组成的团队。
研发团队用3D打印技术为运动员建模,然后通过实验测试出运动员在各种姿态之下皮肤的拉伸和形变,让服装的剪裁更加贴合运动员在运动中的身体姿态。为了防止短道速滑运动员在比赛中发生碰撞,被冰刀割伤的危险,研发团队还参考了全世界100多种面料,成功研制出了一种防切割面料。
冰雪运动的装备门槛高且种类多,一件速滑服凝聚了中国制造在跨领域联合研发能力上的突破,还有一些自主研发的冰雪运动器材背后体现的则是中国制造中的另一优势———工业制造能力。
雪车也被称为“有舵雪橇”,2016年,中国成立了自己的雪车国家队。2019年10月,中国航天科技一院703所接到制造全中国第一台雪车的任务时,甚至没有一个工程师见过真正的雪车。
在工程师们一步步地摸索之下,第一代国产雪车的样品被制造出来,可是当运动员进行测试的时候,意想不到的问题出现:由于车身截面位置偏小,运动员坐进去以后会觉得有点拥挤,伸展不开,不好发力。
为了解决操控性的问题,航天一院一方面改进自己的设计;另一方面,中国一汽也应邀加入雪车设计团队。2021年9月10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与中国一汽联合研发制造的首辆国产雪车,正式交付国家体育总局冬运中心,实现了国产雪车从无到有的突破。一次跨界合作,一个跨界的产品,为中国制造的相关领域和中国体育未来带来了无限的可能。
科技创新在为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带来更多亮点。从移动诊疗车、5G观赛体验,到体育专用风洞实验室,无论是场内外观众还是参赛运动员,每一位冬奥参与者都能够感受到科技为冰雪运动带来的新魅力。
逐梦冰雪
为了梦想中的赛场,中国冰雪健儿将奋力冲刺,成就更好的自己。
作为中国花样滑冰双人滑头号组合,隋文静/韩聪上届冬奥会就被寄予夺金希望,最终仅以0.43分之差与金牌失之交臂,两人志在北京弥补平昌遗憾。
北京冬奥周期,隋文静和韩聪都遭遇伤病,伤愈归来他们拿下2021年世锦赛亚军,冬奥赛季又接连拿到冬奥会测试赛、花滑大奖赛加拿大站和意大利站冠军。两人表示,参加在家门口举行的冬奥会有不小压力,但压力也是推动向前的动力。
短道速滑向来是中国队冬奥会夺金大户。平昌冬奥会男子500米冠军武大靖本赛季初期状态欠佳,但在世界杯最后一站比赛中迎来爆发,获得强项500米冠军。如果武大靖成功卫冕,这将再创历史。
本赛季短道速滑世界杯表现最为亮眼的当属任子威———中国队在世界杯四站比赛上共取得4枚单项金牌,任子威独得3金;作为北京冬奥周期涌现出的新星,1999年出生的宁忠岩本赛季世界杯赛独得3金2银,已是中国速度滑冰中距离项目领军人物;平昌冬奥会铜牌得主高亭宇则在短距离项目表现突出,本赛季他在波兰站500米比赛中以破场地纪录的成绩夺冠。
经过4站世界杯,中国短道速滑已拿到男女各5人参赛席位,且在每个小项上都获得满额席位。除了武大靖、任子威之外,其余选手将通过3站于首钢冬训基地举行的选拔赛最终产生。
中国钢架雪车项目虽然与欧洲、北美传统强国相比起步较晚,但组建于2015年的中国队本届冬奥会将上演自己的“速度与激情”。前不久耿文强夺得世界杯男子单人赛冠军,这是中国队获得的首个钢架雪车世界冠军。
“不断突破自我”可以说是对不到18岁的小将苏翊鸣成长之路的概括。不久前,单板滑雪大跳台世界杯他一举夺冠,为中国队实现突破。其实近年来苏翊鸣一直在不断突破———2020年成为国内首位完成正脚内转三周空翻转体1620度的运动员,去年初完成反脚外转五周1800度。作为中国单板滑雪史上第一人,苏翊鸣有望在北京冬奥会续写华章。
面向未来
赛后场馆设施利用,是一道世界难题,但是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之后,每座冬奥场馆都拥有一份着眼于“后奥运时代”的发展规划。
筹办冬奥会期间,河北张家口崇礼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冰雪旅游、体育休闲等产业蓬勃兴起。冬奥会申办成功前,崇礼只有4家滑雪场,如今已发展到7家,其中4家位列全国十强。崇礼从昔日的贫困县发展为当今的“雪都”,不久前,崇礼还入选了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
在大众滑雪运动蓬勃开展的同时,国内外滑雪赛事也对崇礼青睐有加。上个雪季,崇礼举办了100多项活动,包括世界杯、世锦赛、远东杯等国际国内高端赛事。在“雪都”效应的辐射带动下,张家口构建了以冰雪装备研发制造、冰雪体育运动、冰雪文化旅游等在内的冰雪产业全链条发展体系。在不久的将来,张家口将努力交出冬奥筹办和本地发展两份优异答卷。
让更多人参与到冰雪运动中来,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题中之义。
刚刚过去的元旦假期,神州大地迎来了澎湃的大众冰雪热潮:从辽宁沈阳的中小学冰球联赛,到云南曲靖的冰雪项目公益体验;从江苏冰雪场迎来客流小高峰,到宁夏六盘山上千名爱好者玩冰嬉雪……各地群众以不同方式投身冰雪健身活动,为即将到来的北京冬奥会加油鼓劲。
冬奥筹办是一盘大棋,落子不只在竞技场。“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正在神州大地铺展出生机盎然的新时代画卷。曾经,“冰雪运动不进山海关”。如今,随着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参与的群体像滚雪球般扩大,冰雪运动在大江南北已“唱响四季歌”。
点燃冰雪运动的火炬,汇聚每个人的力量,托举冬奥梦焕发光彩。新的号角已吹响,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创中国冰雪运动的美好明天。
(责编 凌 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