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织金地区的蜡染纹样分析
2022-02-11陈慧大连外国语大学
陈慧(大连外国语大学)
一、什么是蜡染?
蜡染是我国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艺之一,古称蜡缬,与绞缬(扎染)、灰缬(镂空印花)、夹缬(夹染)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印花技艺,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分布在我国的湖南、贵州、四川、云南等地。蜡染的方式依据各个民族各不相同,布依族的蜡染是用毛笔蘸取蜂蜡绘制,歪梳苗族则是使用蜡刀蘸取黑蜡进行绘制。用自己制作的蓝靛染缸进行反复浸染,直至染成自己想要的颜色,最后用开水浇注去蜡,晾干后布面呈现出蓝底白花或者白底蓝花的多种图案。由于蜡染图案丰富,色调素雅,颇具民族色彩主义风格,主要用于制作服装服饰和各种生活用品,显得朴实大方,清新悦目。于2006 年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蜡染是贵州丹寨县、安顺县、织金县等地区苗族世代传承的传统技艺,这些地区是以苗族地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由于贵州的地理位置偏远,长期生活在与外界隔绝的艰苦环境中,这里的居民仍然保留了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古老的蜡染技艺才得以保留至今。经过历史的长河,蜡染已经成为苗族服装的艺术主导,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蜡染的制作过程烦琐,首先第一步是绘画,绘画者需要在面料上画出自己想要的图案,可以先用铅笔轻轻勾勒出大概的图形轮廓。其次是上蜡,将蜡刀放在火上过一下,达到一定的温度,蘸取熔蜡,蜡刀会带着蜡绘制到面料上,起到防染的效果。第三步是染色,根据设计图案,在染缸中进行浸染、氧化上色,如此反复,直至达到自己想要的颜色。第四步脱蜡,将染好的面料放入容器中,用沸水淋上去,蜡会自然脱落浮于水面,浮起来的蜡我们可以反复使用。最后一步是烘干,这样就制作成了各种色彩、各种花纹的蜡染面料了。
二、贵州织金县的蜡染纹样分类
苗族蜡染从图案上可分为几何纹和自然纹两大类。丹寨苗族蜡染的姑娘们更喜欢自然纹为主的大花,这种图案造型生动活泼、简练传神、乡土气息十分浓厚。安顺苗族蜡染以几何纹样为主,图案结构松散、造型生动。织金苗族蜡染以细密白色为主,布满细如发丝的纹样,图案相互交错,浑然一体,被誉为“指尖芭蕾”。蜡染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蜡染艺术表现力丰富,图案写实,造型简单,在服装服饰品中的应用,不仅为服装增添了新的元素,也是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相比起丹寨和安顺的蜡染,我更喜欢织金地区的蜡染。有幸在2019 年去过贵州省织金县,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往这个充满民族气息的小镇,和我之前在丹寨见到的房子不一样,这边的房子似乎是全部翻新过的,家家户户门口都有晾晒蜡染的服装,背带,床单等物品。步入织金小镇,就像是走进了蜡染的艺术殿堂,几乎随处可见蜡染艺术品,充满民族生活气息的民族工艺品。相比起布依族枫香染的大廓形,我更喜欢织金细如发丝的线条,在织金歪梳苗的蜡染中不仅仅是表现着人民对于生活的热爱,也是他们生活的一个沉淀。
在这里我们拜访了国家级传承人蔡群老师,蔡群老师是一个女强人,从一个幼年靠拾荒生活,到现在带领整个小镇留守妇女进行蜡染创作的领头人,其中的心酸让人无法感同身受,听了她的经历之后,再重新看这些蜡染作品时,不禁会更加动容。蔡群老师是土生土长的苗家人,从幼年便开始跟随母亲学习蜡染,一次偶然的机会,参与了多彩贵州蜡染技艺大赛,凭借着高超的技艺,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从此开启了蜡染之路。在此次的田野调查中,我们参观了“妈妈制造贵州织金县苗族蜡染合作社”,蔡群老师带领我们参观了合作社里面的蜡染艺术品,有家具用品、服装、包包、壁挂等各种文创作品,不仅仅满足了平时生活的实用性,也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而且苗寨有着深厚的苗族服饰化底蕴,苗族蜡染的图案题材独具特色,并将内容和形式巧妙地融合一体。她们通过自己的创作,设计了一系列的文创作品,并通过电商的手段在互联网上售卖,为当地的留守妇女增加了一份收入,实现足不出户就可以挣钱养家,准确落实政策。由于当地的蜡染纹样深受全球各地人民的喜爱,这里逐渐发展成了一个旅游景区,也带动了附近其他旅游景点的发展。
苗族蜡染的图案题材可以分为七大类:蝴蝶纹、鱼鸟纹、龙纹、漩涡纹、花草植物纹、铜鼓纹、新城山川纹。今天我们主要介绍蝴蝶纹样、植物纹样和动物纹样。其中蝴蝶纹在苗族服饰纹样中最具代表性,据当地居民介绍,蝴蝶纹在苗族神话故事中举足轻重。在苗族人的心中,蝴蝶妈妈是世界万物的始祖,世间万物皆产生于蝴蝶妈妈。因此,蝴蝶妈妈被认为是生殖和美的化身,最受崇敬,是苗族纹样中最重要、最流行的纹样。蜡染中的蝴蝶千姿百态,既有写实的,也有写意的;既有抽象化的,也有变形复合的。蝴蝶轻盈秀美的形象深受我国各民族人民的喜爱。这个传说影响深远,不仅形成了苗族特有的一种文化意识,即对蝴蝶的热爱和崇拜就是对祖先的热爱和崇拜,而且苗族人民把这种热爱与蜡染艺术表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将这种文化与蜡染完全融合。
除了蝴蝶纹样,在苗族蜡染中用到的比较多的是植物纹样,据蔡群老师介绍,柏木花纹也是最常用的一种。在苗族的服饰纹样中,花草纹样出现得最多,也是变化最多的一种纹样,大部分苗族妇女在创作过程中会加入很多喜欢的花草纹样,不仅仅是因为贵州的地理位置原因,也与祖先迁徙有关,相传苗族祖先迁徙过程中,偶然遇到一片梨园,梨花开得正茂盛,让本就因迁徙而精疲力竭的祖先又再一次地充满了希望,也是寓意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后来的演变过程中,苗族姑娘将更多的花草纹样绘制进服饰文化中,如图所示,柏木花纹样也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植物花草纹样,柏木属于柏科的一种,木材为油脂材,耐腐蚀,可以制作建筑、车船等,也可作为观赏树木。根据蔡群老师介绍,柏木纹在蜡染中是最常见的一种植物纹样,在很多蜡染绘制作品中都会出现,不仅仅表现了苗族妇女对生活的热爱,也表现出了她们对蜡染的创作力。
根据蔡群老师描述,这些纹样是苗族姑娘根据以前的传统蜡染纹样变形,再加上自己对蜡染的理解进行再创作之后的设计,更多的灵感来源于生活所见,蜡染不仅图案丰富,而且风格迥异,有的背景中仿佛散着断断续续的游丝,有的像忽明忽暗的北极极光,有的则像星空中散落的几个晶蓝光点,好似天神播下的幸福的种子,这也是人民对于蝴蝶妈妈这个神话的一个深信不疑。蜡染也给人一种莫名的神秘感,让人不自觉靠近,有的感觉像是繁华的闹市上那回荡在大街上的吆喝声,有的像是深山园林中传来的一首悠悠小曲,令人回味无穷。在第一次接触织金蜡染的时候,给我的更多的是震撼,直接在布料上面用蜡刀进行绘画,对于蜡熔化的程度,以及蜡刀和面料的契合,在她们的手下似乎都非常的丝滑,这只是浅显的对于蜡染技艺的惊叹。在蔡群老师的介绍之后,深入接触了蜡染,不仅仅只是看到了这精湛的画蜡的技艺,更多的是理解了蜡染图案中纹样的含义,不仅仅表现了蜡染的技能,更多的是苗族人民对于生活的热爱,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根据蔡群老师介绍,在蜡染作品中,鱼纹也是一个代表性纹样,象征着苗族人民对鱼的生殖能力旺盛的崇拜,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可以像鱼一样繁荣昌盛,也是希望自己的生活可以“年年有余”,生活上更加富足。在蜡染作品中,鱼纹都是比较圆润的,在鱼纹中用线条、斑点进行填充,表现了这些是鱼宝宝,也是在像人们传达一种最原始的繁衍子孙后代的寓意。对于苗族人民来说,蜡染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工艺品,更多的是他们的精神寄托。在织金县,每年都会举行一年一度的“火把节”,其实是一个大型的相亲现场。苗族姑娘会穿上自己为自己缝制的蜡染服装,小伙子会通过蜡染服装的制作工艺为自己选择以后的另一半。这关乎着今后的婚姻生活是否圆满幸福,大部分姑娘自幼便开始学习蜡染技艺,为这一天做好准备。蜡染已经充斥着她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她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跟着本地的姐姐们学习了一些蜡染的绘画技巧,有时候会恍惚地觉得自己就是一个苗族姑娘在为了将来的另一半准备自己的嫁妆,那种蜡刀走在面料上的感觉又像是钢铁碰到了丝绸,可以化解一切的棱角。对于苗族姑娘来说,这些不仅仅是一个文化的传承,也是她们生活的日常,对于她们来说就像我们从小接受教育一样来得那么平常;也正是有了她们的坚持,才给我们保留了那么精美的充满生活气息的艺术作品。
三、织金县蜡染纹样的表现形式
蜡染工艺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汉代。在宋朝时,蜡染工艺不允许普通百姓使用,只能用于皇家面料,因此导致中原地区的蜡染工艺逐渐衰弱,现在的蜡染工艺多是从地理位置比较偏远的西北地区传承下来的。其中贵州最为集中,织金县蜡染纹样是苗族妇女对生活热爱的升华,通过艺术手段,将生活中常见的花鸟虫鱼进行纹样绘制,通过组合排列设计成一种极具观赏性纹样,且纹样精美、色彩素雅,具有独特的地域特征。一把蜡刀,一块黑蜡,一束火苗,即可在棉布上绘制出细如毛发的纹样,这种手艺是苗族儿女付出几十年心血的浓缩,苗族儿女将这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都绘制在了服饰品上。这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是需要我们去发扬,去传播的。织金县的蜡染与别处的蜡染是极为不同的,画面更精细,更追求肌理效果与视觉效果。蔡群老师经营的“妈妈制造贵州织金县苗族蜡染合作社”不仅仅拘泥于服装的创作,随处可见的装饰画,家具用品,镜子的制作,几乎所有生活中用得到的地方都有蜡染的身影。
(一)蜡染与马尾绣的结合
在蜡染中,人民大多采用蓝靛进行染色,蜡染作品呈现出白底蓝花或者白花蓝底的效果,在不破坏整体效果的情况下,苗族姑娘们在蜡染的基础上加入了刺绣的元素,不仅使得画面颜色更加丰富,在作品的层次上也进行了一个升华。如图1,马尾绣制作工艺独特,制作程序繁杂,一件马尾绣绣品的制作一般要经过52 道工序。马尾绣绣品,华美精致、图案丰富,层次分明,具有浅浮雕感。给蜡染添加了更多的层次感。
图1 马尾绣背带(图片来源:笔者自摄)
(二)圆形构图
在织金地区,圆形绘画方式是一种最常见的构图方式,通过对纹样的不断重复,增加观赏者的视觉冲击感。如图2 所示,图中纹样以中心向外发散,主体物为中间的方形纹样,用圆形边框进行收的一个效果,将更多的纹样图案融合在一起,增加图案的趣味性。圆形构图不仅表现出中国人独具的新春团聚的含义,也有遇到困难团结一致的精神。“执两端而取中用”,在蜡染中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画面的分布不求最满,给人一种快要溢出来的感觉,不求极简,而是寻求中间最好的,最舒适的,蓝靛的蓝与面料的白结合得非常完美,给人一种密中有疏,疏中有密的感觉。疏密结合,视觉设计的美学在织金蜡染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图2 蜡染装饰画(图片来源:笔者自摄)
(三)写意绘制
如图3,这一幅画是放在“妈妈制造贵州织金县苗族蜡染合作社”最中间的一副壁挂,笔者无意间拍下了这幅蜡染作品。这幅作品结合了国画的绘画方法,将毛笔变成蜡刀,将宣纸变成布料,丝毫不影响它的美观。图中绘制了陡峭山壁,巧妙的留白方式将山峰的险峻、高山的挺拔用蜡染的方式表现出来,让我不禁再一次感慨蜡染的魅力。回到传统中国绘画,你会发现,在不同的时代,不同时期的画作,都既要是“传承”,又需要我们跟上时代的步伐而进行“创新”。苗族姑娘也是在进行传统的蜡染绘画的同时,也将国画带进了蜡染中,形成了多文化的碰撞,使得蜡染更具有传承意义。
图3 蜡染织金洞(图片来源:笔者自摄)
(四)主题纹样
如图4,这是一个背包的包身,这类绘图方式在织金蜡染中是比较多的一种,表现出手工绘制的一个“灵活性”,这样绘制的图案会更加富有生命活力。图案中心是一个凤凰在盘旋飞翔,凤凰栩栩如生,与周围的小草纹样进行一个呼应。仔细观看每一个直角处的小草纹样都是不一样的,这正是手工艺术的魅力。据当地居民介绍,这类纹样大多数是用来制作生活用品,在纹样的创作上大都是随性而作,并不会特别留意纹样自身的对称性。这样的作品具有生活气息。
图4 蜡染背带面(图片来源:笔者自摄)
四、织金县蜡染纹样的人文含义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开始快节奏生活,对于耗时高的手工艺品失去了耐心,转而开始使用化学染料,化学染料染织的服装颜色鲜艳,耗时低,售价低,可以满足大部分人群的生活需求,手工印染也慢慢地淡出了历史舞台。历史就是一个轮回,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快我们发现了一个新的问题,化学染料虽然快捷,但是对于人体的伤害,环境的污染,不可持续的问题日渐浮出水面,人们又开始重视民间手工印染。对于织金县的苗族人民来说,蜡染是苗族的传承,是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既是历史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
从历史文化变迁角度来看,蜡染是苗族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刚开始制作生活必需品,到现在的艺术品,在这个转变过程当中,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在迅速变化,也是我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在苗族人内心深处,蜡染技艺仿佛已经融入了自己的血液中。这种对于传统文化的尊崇,真的需要走进那个世界,否则你无法置身处地地感受到手工艺术品的魅力。在走访了织金县的当地居住人民后,我们发现蜡染不仅仅是一个文化的传承,也有一个家庭的传承,蜡染是传女不传男的,每个母亲都是教习自己年幼的女儿进行蜡染学习,以求得以后可以找到更好的另一半。
民族文化带来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信息资源,也是历史的真实见证。贵州省对此也采取了相应政策,鼓励年轻人学习并继承蜡染,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的经济、文化全面协调发展的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