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仿”,也是对鉴藏眼力的挑战

2022-02-11◎赵

养生月刊 2022年12期
关键词:居图富春山眼力

◎赵 畅

著名油画家、国画家、书法家张兴元曾经告诉过我一件与其有关的“怪事”:在一次拍卖会上,一幅他的老师朱屺瞻的画作成功拍出。拍卖会结束以后,他抵近细看,竟大吃一惊。原来这件看似老师朱屺瞻的画作,分明就是自己唯一一次没有署名的“高仿”习作。只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竟会有人拿来参拍,且因为这幅作品与朱屺瞻作品的相似度太高,故而被认定为“朱屺瞻的真迹”。“决不能让这件作品成为老师的‘冒牌货’,今后也不再高仿老师作品!”老人愤愤不平道。为此,张兴元与拍卖公司进行交涉。可人家并不相信,争执不下时,他才迫不得已说出“内情”:在画的右下角宣纸与裱画纸之间藏有一个特别的记号。打开一看,那记号果然赫然在目。于是,这幅画才被撤了下来。

对上述发生的这件“怪事”的处理,一方面看出张兴元实事求是、敢于较真的精神,对艺术不含糊,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对一些“高仿”作品鉴藏之难的问题。何为“高仿”?它是指按照原有的内容和创作手法所仿制出来的几可乱真的作品。暂且不说“高仿”书画作品容易被人拿来作为赚钱的工具,毕竟有些“高仿”或许也还是一些书画家向古人、向前辈学习的一条捷径。事实上,在中国的书画创作史上,从不缺少这样的人和事,比如张大千就是其中一个颇为典型的代表。

张大千,中国近现代国画家,擅画山水、花卉、人物,尤擅画荷花,独树一帜。读田洪《张大千六十年回顾展:“向古人挑战”》一文,得悉张大千也还是“伪作史上第一高手”,当然其中既有他临仿古人之作,如《临阎立本萧翼赚兰亭图》《仿唐人控马图》《临赵孟頫停琴听阮图》《临董其昌仿唐杨昇峒关蒲雪图》等,也有他署古人名款的伪古作品,如唐代张萱的《明皇纳凉图》,五代巨然的《茂林叠嶂图》,宋代梁楷的两幅《睡猿图》,清代石溪的《黄峰千仞图》,梅清的《黄山文殊台》和石涛的《白云荆关一只眼》等。自然,张大千的“高仿”也好,“伪古”也行,其本意只是在学习、借鉴和提高自己的中国书画创作水平。

如果说,张大千先生的“高仿”与“伪古”是为了向古人的笔墨学习并“挑战”的话,那么,他给世人留下的诸多“高仿”与“伪古”的作品,又何以不是在向当世鉴藏家进行挑战呢?八大山人研究学者王方宇说过:“当他知道吴湖帆和叶恭绰把他伪作《睡猿图》当作真迹,在画上题字颂扬之时,他心中应当是非常得意的。尤其是他当面揭穿当世大鉴定家的错误,明白告诉他们那件作品是他作的,他心中一定感到非常欣喜和自豪,他制造伪作,要向专家们挑战,要知道他们的程度,那也就必须有试探的步骤。”难怪,连王方宇自己也不得不承认,“在他(指张大千)作好所谓关穜《崖曲醉饮图》以后,1959 年印成大型复印件曾寄给我一张,还亲笔题上方宇兄法鉴。事实上这就是对我的考试,也就是向我的鉴定能力挑战。”说得正是,也说得极是!

言“高仿”也是对鉴藏眼力的挑战,这是因为只要高仿作品与真实作品之间的相似度足够高,而鉴藏者积累不足、悟性不高、眼力不够,那就根本无法甄别。即便勉强分出个真假来,还真难说已经找到了正确的答案,若真假颠倒则更会贻笑大方。就如《富春山居图》,这幅元代画家黄公望元至正十年(1350 年)创作的纸本水墨画,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其实,乾隆对《富春山居图》可谓喜爱有加,这从其满卷的题字上就可见一斑。然而,又有谁知这幅被题满了诗词的《富春山居图》竟然是“高仿”作品——原本是明代文人为了学习《富春山居图》而原大临摹的作品,跟原作几乎是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但后人为牟利,将临摹者的题款去掉,伪造了黄公望题款,伪造的题款上说:“子明隐君将归钱塘,需画山居景,图此赠别。大痴道人公望。”不要以为当了皇帝高高在上便什么都懂,缺乏深湛鉴藏知识功底的乾隆,在这幅“高仿”《富春山居图》的挑战面前,照样败下阵来而出尽洋相。幸亏后来被徐邦达先生分辨出真伪,始得拨乱反正。否则,岂不让黄公望先生在地下鸣冤叫屈?

虽说谁也不能保证对每一件“高仿”藏品的鉴藏都能不出一丝纰漏和任何差池——不必说是经常接触书画的乾隆皇帝,即便是像吴湖帆、叶恭绰这样的鉴藏大家、名家也都难以幸免,但这绝不能成为我们可以对自己的鉴藏眼力予以放松的借口。换言之,对一些尤其是自己熟悉门类的藏品的鉴藏,至少得有相当地把握。否则,在挑战中败下阵来,意味着也就难以为自己和别人的鉴藏把关。

如果说,鉴藏“高仿”作品是一场斗智斗勇的鏖战的话,那么,“斗智”才是最重要的。这个过程,用文物界的话说,叫“掌眼”。没有相当的鉴藏素养、没有扎实的鉴藏功底,到底是会怯场而“勇猛”不起来的。最后“走眼”也是极有可能的。那么,怎样才能在鉴藏“高仿”作品的决战中胜出呢?围绕“既要‘小而专’又要‘精而深’”“既要‘钻得进去’又要‘跳得出来’”和“既要‘强自身’又要‘求别人’”的目标,知难而进、持之以恒,则必能有所斩获。

一个简单的道理大家都懂,大凡从有艺术品开始,也便有了收藏。自古至今,随着时空的转换,加之门类繁杂,且历朝历代都有高仿作品,因而对一位鉴藏家来说,自己绝不可能成为无所不涉、无所不通的行家里手。否则,“样样通”的结果,必然是“样样松”。因此,凡是一些搞鉴藏的名家、大家通常都是在某一大类下细分门类中的鉴藏者。事实上,只有坚持从“小而专”的口子切入,才能保证自己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去钻研。学习钻研,当然得做到“精而深”。什么才是评判“精而深”的标准呢?也就是说,你在自我的鉴藏领域内,你对藏品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你既能左右逢源,又能触类旁通。

鉴藏者最忌做“两脚书柜”,有的人虽然看了很多有关鉴藏方面的书籍,恶补了不少鉴藏知识,但理论知识丰富而实战能力不足。换言之,有的人只会“按图索骥”“刻舟求剑”,一旦离开理论知识的范畴,一俟离开书本上的“定式”,就晕头转向、不知所云了。原来,这是犯了死读书、读死书的毛病。事实上,即便是读鉴藏类的书籍,也有一个既要“钻得进去”又要“跳得出来”而把它读活的课题。“钻得进去”,就是要把书中的内容全部读懂读透,再也没有疑虑;“跳得出来”,也就是要把书中的观点、内容等经过自己的思考、辨析而及时消化、吸纳为自己的东西。当然,在实现由“钻得进去”到“跳得出来”的转化过程中,向实践学习,不断积累提升自我的实战能力,当然是最好的助推器和催化剂。

做一位名副其实的鉴藏者,立足于自身的强大,是一种必须长期追求的目标定位,也是一个永恒的实践课题。“强自身”,就必须坚持与时俱进而“活到老,学到老”。而今,随着各种“高仿”材料、技术设备的升级,作伪手段的翻新,若不加强学习、不注意鉴别、不掌握趋向,就极有可能被蒙骗上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只有你比“高仿”者领先一步、棋高一着,你才能识破真相而胜券在握。与此同时,“求别人”而拜能者为师、借梯登高,也是弥补自己鉴藏知识不足、实战能力薄弱而少走弯路的一条捷径。只是,在学习借鉴中我们既要谦虚又要谨慎,千万不要轻易被别人牵着鼻子走,而是要在拜师学习过程中培养自己的主见,在修行提升中壮大自己的实力。

猜你喜欢

居图富春山眼力
《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为什么会分隔两地?等
杭州 富春江边富春山
《富春山居图》旧事
眼力大搜索
考眼力
考眼力
眼力小侦探
火烧《富春山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