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浊毒理论探析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病因病机及防治思路※

2022-02-11郁文越孙露露

河北中医 2022年11期
关键词:浊毒脏腑气机

郁文越 朱 佳 孙露露 殷 丽

(1.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江苏 南京 210029;2.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2020级硕士研究生,江苏 南京 210023;3.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江苏 南京 210023;4.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安徽 合肥 230031;5.安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安徽 合肥 230038)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以下简称肺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负担性重的特点[1]。根据2022年中国癌症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我国肺癌发病人数约87万,死亡人数约76万,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我国恶性肿瘤首位。目前,临床中肺癌的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虽极大程度地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预后,但仍有诸多并发症和不良反应亟待解决[3]。

肺癌属中医学“息贲”“肺壅”“息积”“肺积”“癖结”“肺疽”等范畴[4]。中医药在辨治肺癌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如调控肺癌细胞自噬、抑制肺癌细胞增殖、改善肿瘤微环境[5-7]等。周仲瑛教授首次提出癌毒致病理论,认为癌毒是肺癌发生和发展的关键,癌毒与痰、瘀、热等病理因素相互化生胶结,耗伤气阴,形成热毒痰瘀互结、气阴两虚的基本病机[8]。田建辉教授提出“正虚伏毒”致癌的学术观点,认为“正虚伏毒”是肺癌的核心病机,在肺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复发中处于关键环节[9]。贾英杰教授首次提出“癌浊”概念,并指出“本元亏虚,癌浊丛生”为恶性肿瘤的基本病机,治疗上提倡“黜浊培本”[10]。这些理论为中医肿瘤学临床辨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本研究基于浊毒理论试从源流和演变、致癌病因、致癌特性、防治思路4个方面进一步探析肺癌的中医病因病机和临床防治思路,论述如下。

1 浊毒理论渊薮与嬗变

1.1 钩沉稽古,发微抉隐 “浊毒”一词于中医古文献中并无记载。“浊”和“毒”的概念始于《内经》,其中记载“浊”有60处之多,描述“毒”有46处之多[11]。其中借“浊”多表示物质的稠厚、体液阴阳升降、病因病证之寒热、疾病治疗的差异等;“毒”则主要包括病因、药性、治法等方面[12]。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首次提出阴毒和阳毒;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则提出风毒、丹毒、漆毒、食物毒、药毒等多种毒;明·王肯堂《证治准绳》论述“浊病在精道”,明确浊病的病名和病位,此之“浊”实为精浊。清·叶天士指出浊邪为湿温之邪,正如《温热论》所言“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清·唐容川《血证论》载“血在上则浊蔽而不明矣”,认为“浊”为血瘀。综上可见,古代医家对毒、浊的论述虽各有不同,但都集中于阐述单个之意,尚未能将“浊”“毒”合二为一明确提出并阐释。

1.2 承前启后,独树一帜 “浊毒”一词的提出及理论与体系的构建者为国医大师李佃贵教授,其在继承前贤医辈的基础上创新发展,指出并将“浊毒”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广义浊毒是指天之浊毒、地之浊毒、人之浊毒,狭义浊毒可分为湿浊毒、谷浊毒,首创将其运用于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现代学者传承并创新性地将浊毒理论用于肺系病[13]、恶性肿瘤[14]、肾脏病[15]、心血管疾病[16]等多个领域,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浊毒理论体系的内涵,并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浊毒理论现代中医诊疗模式。

2 浊毒致癌的病因

2.1 外邪夹浊,病之外因 《灵枢·岁露论》曰“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万物象变,气化使然,阐明人与自然是同源、同构、同道的关系。天地之间,存有六气,胜复偏夺,化生六淫邪毒;或大气污染,烟霾袭肺;或职业环境暴露,秽浊之物长期吸入,蓄积机体;或气候、环境变迁,微生物不断繁殖、变异,进而增加侵袭人体的几率;或久居湿地,长期跋山涉水,类固相召,外湿趋内。故而外邪常夹杂秽浊侵袭机体,是浊毒致癌的重要外因。

2.2 脏腑内浊,病之内因 《灵枢·阴阳清浊》曰“受榖者浊,受气者清”。若饮食不节,过食膏粱厚味,嗜食炙煿辛辣,则损脾伤胃,水湿内生,久积化浊;或长期压力,情志不遂,肝失条达,肺气郁滞,气机不畅,津液失布,水湿不化,日久蕴浊;或因长期熬夜,损耗阳气,温运无力,聚水滞湿,进而湿浊阻遏,害清扰阳,互为因果;亦或体质异禀,形体肥胖,久坐少动,耗气伤血,阻滞气机,湿浊内生。因此,脏腑内浊的产生主要与脏腑虚损、气机郁滞密切相关,且往往彼此互为因果。

2.3 内外合邪,病之根因 浊毒致癌的根源在于内外相合,正虚邪实,浊毒内蕴,改变机体内环境“土壤”,聚浊化毒,浊毒阻肺。肺主气,居高位,司呼吸,宣发卫气以御邪,呼出浊气以逐邪,肺脏以清虚为本,以宣肃为用,不耐寒热,不蒙秽浊,外感六淫常夹杂天地之浊秽合邪,人应其中,最易受侵,肺气亏虚,肺失宣肃,肺络受损,为病理产物蓄积提供场所,水湿留滞,湿为浊之渐,浊为湿之极,久郁化浊成毒,浊毒阻滞肺络,痼结难解,肺积渐生。因此,外之六淫邪毒夹浊,内而脏腑蕴浊化毒,内外相合是肺癌发病的根本原因。

3 浊毒致癌特性

3.1 损正性 损正性主要是指浊毒留滞脏腑,日久易耗损正气,气机升降失和,从而影响脏腑正常功能。一般认为浊毒致癌初期多伤津耗气,继则损及阴血,最终耗伤阳气,呈现出气血阴阳俱虚之象。尤其肺癌晚期浊毒流窜,常呈现出明显的虚损之候,表现为形销骨立、面色无华、周身乏力等。

3.2 异质性 异质性主要表现为浊毒致癌症状黏滞性和病程缠绵性。浊性黏滞,胶着难化,缠绵不解,临床可表现为面垢晦浊,皮肤油腻,大便黏腻、臭秽,小便色黄如茶水,苔黄腻,脉滑数等[17]浊毒证候的特点。浊阴缠绵,毒疾多痼,起病缓慢且隐匿,病程较长,病势缠绵,反复发作,日久易变。浊毒的异质性是导致肺癌临床上呈现出邪深毒痼、病机复杂、症状繁多等特点的直接因素。

3.3 广泛性 广泛性主要包括2个方面。其一是浊毒致病范围广,外可侵袭肌表腠理,内可流窜脏腑经络,游溢全身,临床主要表现为肿瘤细胞向周边组织扩散以及全身多发转移;其二是形成浊毒的因素广,包括外邪、饮食、情志、体质、禀赋、环境、气候等,任何因素异常都可造成机体功能紊乱,聚浊变毒,也充分体现肺癌形成因素的复杂性。

3.4 兼夹性 兼夹性是指浊毒致病,常可见痰、湿、瘀、郁诸邪相互依附并存。浊毒形成肺癌多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最初可由外感六淫之邪由表入里或脏腑水谷精微不归正化,壅滞气机,导致水饮、痰湿、瘀血、气滞等病理产物形成蓄积,逐渐超过机体自身稳态,进而浊化、浊变,聚变为毒,而此过程中各种病理产物间往往难以截然分开,常常互为兼夹,彼此之间错杂为病。

3.5 转化性 转化性主要包括他邪转化为浊毒和浊毒自身转化2个方面。他邪转化是指浊毒形成肺癌并非一蹴而就的,而是常由他邪渐次转化而来,最常见的为痰、湿、瘀。自身转化是指浊毒久蕴或药物治疗干预,自身体质具有从化趋向,浊性类水,浊本属阴,但浊毒阻肺形成肺癌后,随着肿瘤细胞的不断增殖侵袭及诸多临床治疗的干预(如放疗、化疗等),可化热伤津,气阴两虚,久则易阴损及阳,损阳害清,终致阴阳两虚。

3.6 易变性 易变性是指浊毒日久,盘踞体内,改变肿瘤微环境,易生变端。浊邪阻肺,日久可导致肺部组织、细胞浊化,产生浊毒;浊毒走窜脏腑,深伏经络,流散脑窍,进而出现各种变证,如肝转移、骨转移、脑转移。

4 防治思路

4.1 综合调摄治未病,截断传舍,防浊化毒 治未病的核心内涵是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诚如唐·孙思邈《千金方》中所言“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治未病的目的在于通过早期适寒温、调情志、节饮食、增体质等生活方式干预,防止病理产物产生并浊化、浊变,进而截断浊毒生长之源,以达“未病先防”之目的;或腺体前驱病变(如非典型腺瘤样增生、原位癌)或具有高危CT征象(如边缘伴毛棘或棘突、倍增时间短、中等强化等)的肺结节患者通过中药汤剂、手术切除等中西医结合综合模式干预治疗,进而延缓、阻截病情转化、传变,起到“既病防变”的作用;或早期、部分中期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切除者,此时浊消毒散,仍需相关治疗干预防止浊变再次化毒,进而引起病灶复发或转移,继而发挥“病后防复”的作用。早期“未病先防”的核心在于防浊化毒,主要包括:①慎避邪毒:主要为吸烟、空气污染、职业环境中粉尘接触等,通过慎避邪毒以减少致癌的“危险因子”;②辨识体质:阳虚质、气郁质、气虚质易产生肺结节[18],部分结节具有恶变成肺癌倾向,可通过调和体质以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减少致病可能;③扶助正气:社会压力、饮食不当、情绪焦躁等诸多因素可导致机体阴阳失调,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极易受邪毒侵袭,可以通过扶助正气以达“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目的。“既病防变”的核心在于阻截传舍,关键在于扶正祛邪,阻截浊变,因浊毒致癌具有广泛性、异质性、易变性等特性,因此临床中提倡中西医并用全程干预治疗,以先安未受邪之地。“病后防复”的核心在于防浊蓄结而再次化毒,阻截疾病复发转移。此阶段除必要常规随访外,同时宜适当配合中药汤剂、膏方、呼吸吐纳等以调理机体功能,促进肺脏康复。

4.2 斡旋脏腑理气机,升清降浊,以衡为期 《素问·六微旨大论》曰:“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升降出入是气机运动的基本形式,也是生命活动的根本。人体是一个统一体,生理状态下,各脏腑可通过自身的升降运动完成各自的新陈代谢,且各脏腑之间也存在着相互为用、相互制约、相互化生的升降运动,高下相召,升降相因,升已而降,降已而升,升中有降,降中有升,周而复始,环流不休。脾升胃降居中土,纳运相得,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肝升肺降外翼旋,龙虎回环,为气机协调之根本;心肾相交升降启,坎离互济,为气化平衡之关键。倘若机体某一或多个脏腑气机升降失常,升而不足或太过、降之不及或太过,皆能引起脏腑功能紊乱,阴阳失调,百病自生。《灵枢·阴阳清浊》曰:“清者其气滑,浊者其气涩。”浊邪为害,易阻气机,气机不利,升降失常,滞气涩血,气滞则血瘀,血瘀则水停,水停则聚湿,湿聚则成痰,继而气滞、血瘀、水饮、痰湿相互错杂为患,诸脏腑在这些病理产物作用下逐渐浊化、浊变,进一步导致脾失健运,脾胃气滞;肝失疏泄,肝郁气滞;肺失宣肃,肺气壅滞;肺与大肠互为表里,肠腑传导失职,肺虚肠滞,清浊相干,气机逆乱,浊阻于肺,渐变成毒,浊毒胶结,形成肺癌。治疗上当斡旋脏腑气机,升清降浊,以清源祛邪,代表方剂为升降散(药用僵蚕、蝉蜕升阳中之阳,姜黄、大黄降阴中之浊阴);调和脏腑气血,平衡阴阳,以固本扶正,代表方剂为八珍汤、炙甘草汤。此外,肺癌临床很多常见症状从顺调气机出发论治,亦可获效。如术后胸痛者,多考虑正虚络瘀气滞,治宜扶正兼理气祛瘀;化疗后伴见呃逆者,多考虑气机逆乱,治宜降气止呃;术后或放化疗伴见便秘、腹胀者,可从理气通腑论治;治疗过程中伴见情绪失常,可从疏肝理气论治。

4.3 燮理阴阳分病期,调和体质,祛浊解毒 张景岳曰“阳动而散,故化气,阴静而凝,故成形”。万物负阴而抱阳,肿瘤的形成、发展、转移也是如此。病理产物浊变、浊化是浊毒形成的关键。浊毒阻肺导致肺癌的过程本质上是浊毒“体阴而用阳”的具体表现。浊性类水,水为至阴,肺癌患者以中老年人居多,其阳气渐衰,病理产物易从阴而化,结聚成形,久化浊毒,浊毒阻肺,渐积成癌,故而浊毒致癌本体上属阴;但浊毒阻肺形成肺癌后,肿瘤细胞却呈现高代谢、善侵袭、易增殖、多转移的“阳热”之象,故而浊毒致癌在功用上属阳。肿瘤形成的本质为阴阳失衡,治疗上应根据机体阴阳盈亏情况具体分析。早期阳弱阴结,瘤体初成,未见明显“阳热”,可通过扶阳化气以消散阴结;中后期瘤体已成且伴有明显的“阳热”表现,以及同步放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诸多药物的长期使用,极易损伤正气,灼烧阴血,加剧机体气耗津伤,虚热内炎,因此治疗上宜以益气养阴为主。此外,李佃贵教授首倡浊毒体质,主要包括痰浊体质和热毒体质2种,认为其主要由先天禀赋、后天失调、药物作用等综合因素所致。因而治疗中应注重调和体质,祛浊解毒。痰浊体质者,临床常表现为形体肥胖,咯痰较多,大便黏腻不爽,舌苔腻等脾虚湿盛之候,治宜健脾利湿祛浊,辅以化痰之品;热毒体质者,临床常伴有面热红赤,口干口苦,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数等症,且多伴有焦躁,治宜清热解毒祛浊,辅以清心安神或清肝泻火。

4.4 安和五脏宗复法,扶正祛邪,慎浊防变 浊毒阻肺形成肺癌并非一蹴而就,也不是单一因素作用、单个脏腑病变的结果,而是一个漫长的、复杂的、整体的过程。肺癌形成病因繁多,病位复合,病机错杂。病因方面,或因六淫邪毒袭肺,肺失宣肃,津液失布,津炼为痰,日久不去,渐为痰浊;或因饮食不节,脾胃内伤,脾虚湿盛,或年高体衰,肺气亏损,肾之气化失司,津液不归正化,水聚成湿,渐积化浊,乃为湿浊;或长期吸烟,烟毒袭肺,亦或空气污染,尘霾羁肺,肺津耗伤,肺络受损,瘀毒互结,变生瘀浊;或情志失调,久而肝气失疏,肺气郁滞,心神不守,而成郁浊。病位方面,我们认为主脏在肺,但与肝、脾关系密切,亦与心、肾相关[19]。病机方面,正如《医宗必读·积聚》所言:“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杂病源流犀烛》亦载:“邪积胸中,阻塞气道,气不得通,为痰,为食,为血,皆邪正相搏,邪既胜,正不得制之,遂结成形而有块。”故而我们认为正气内虚,脏腑阴阳失衡,气机失和,浊毒阻肺是肺癌形成的主要机制,病机总不离正虚邪实,正虚多为气血阴阳亏虚,标实多为浊毒兼夹痰、瘀、湿、郁合而致病。故而肺癌的临床辨治当整体论治,复合立法,以安和五脏。复合法即针对肺癌致病过程中多病因、多病位、多病机的特点而强调复合治法、复合用药、复合组方,以求多途径、多靶点、多环节发挥效应。复合法运用时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扶正与祛邪相结合、治常与防变相结合、整体与局部相结合;提倡天地人合参,形气神同调,病脉证并治。常用复合治法包括解毒攻浊、祛痰化浊、渗湿利浊、化瘀清浊、蠲郁散浊等;解毒攻浊可选用半枝莲、半边莲、白花蛇舌草、山慈菇、四叶参等,同时可酌情配伍全蝎、蜂房、守宫、土鳖虫等虫类药;祛痰化浊可选用制天南星、法半夏、浙贝母、旋覆花等;渗湿利浊可选用茯苓、猪苓、泽泻、薏苡仁等;化瘀清浊可选用醋莪术、醋三棱、片姜黄、延胡索等;蠲郁散浊可选用合欢花、绿萼梅、八月札、郁金等。同时根据临床症状亦可选用通腑泄浊、温阳化浊等治法。至于正虚,则需根据气、血、阴、阳亏虚及兼夹情况选药,气虚可选用黄芪、党参、白术、山药等;血虚可选用熟地黄、全当归、鸡血藤、阿胶珠等;阴虚可选用南沙参、北沙参、天冬、麦冬等;阳虚可选用制附子、肉桂、巴戟天、淫羊藿等。此外,肺癌为病,虽病变于肺,但因浊毒致病具有广泛性、易变性,肺癌病程日久,浊毒改变机体内环境,易于走注,走窜脏腑,内传筋骨,流散脑窍,进而导致肺癌出现肝转移、骨转移、脑转移等诸多变症。因此,临证中扶正祛邪的同时需注重截断,防止浊毒生变。

5 结语

近年来,随着中医学者们对浊毒理论的愈发关注,关于浊毒理论的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多,使得浊毒理论的内涵渐趋丰富和深化,体系日臻成熟和完善。从浊毒论治肺癌也屡见不鲜,各医家各有发挥,提出癌毒、伏毒之新说,为中医临床辨治肺癌提供了新思路。本研究基于浊毒理论探析浊毒导致肺癌之病因、特性和防治思路,为肺癌的临床防治思路提供了参考。

猜你喜欢

浊毒脏腑气机
浊毒理论研究回顾与展望※
基于文献挖掘的浊毒病症及用药规律研究*
便携电子打气机
饮水
以脏腑体位和功能来认识藏医诊脉法
浅析LNG加气机工作原理及现场检定方法
论中医气机升降出入
脏腑经络辨证施治颈性眩晕验案5则
中医脏腑与西医内脏之比较分析
治病必分经络脏腑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