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宠物公园规划设计探析
2022-02-11张静蕊卫嘉祎文
张静蕊,卫嘉祎文
(河南科技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河南洛阳 471000)
我国宠物数量及养宠人数持续增长,2020 年中国犬猫数量已突破1 亿只,比2019 年增长1.7%,全国城镇养宠(犬猫)主人达6294 万人,较2019 年新增174万人。据统计,目前宠物饲养的种类中,犬类占比最大,猫其次,二者合并占比约为80%。另外,龟类占6.09%,水族类占3.48%,兔类占3.47%,鸟类占2.61%,鼠类占1.74%,其他占1.74%[1]。其中猫、狗两类宠物有外出的需求,由于社区宠物管理规范的不完善,大多数公园设有“禁止宠物入内”标识,让“宠物到底应该去哪活动”的问题愈发尖锐。因此,如何利用社区街头空间、城市公共绿地建设人宠和谐的互动场所,成为了亟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可以大致将城市宠物绿地划成3 种类型:一是城市中专门为宠物设置的综合性宠物公园;二是社区中设置的宠物活动场所;三是城市开放的街道、广场等。本研究主要探讨的是社区中的宠物绿地设置即社区宠物公园。
1 社区宠物公园概念及功能
1.1 社区宠物公园概念
在马库斯的《人性场所》中曾经写到“大多数城市”都应该至少有这样一个公园,里面可以至少包含一处“狗专用”的部分。因此,最早的遛狗公园——奥洛内公园在美国加州诞生了。遛狗公园是指一种围合的、专门提供犬类动物活动的场地[2]。在这个公园之中,人们将东南部围合起来作为“实验性遛狗公园”,在其中设置一定的基础设施,深受人们喜爱。
由于在城市中设置的综合性宠物公园数量有限制,并且和生活区的距离远近无法保证。因此,并不能很好地解决日常宠物外出活动的需求。相对于城市宠物公园,社区宠物公园的定义则是:在社区公园中围合出专门为宠物提供的,可以在主人的监控下进行活动的场所。其规模大小根据社区公园的大小而进行合理的变动,做到相匹配。
1.2 社区宠物公园的功能及意义
设置社区宠物公园是对目前社会中养宠增长趋势的一种适应,可以更好地促进宠物行业的发展。社区宠物公园的存在为社区中“人宠矛盾”提供了一条全新的出路。由于部分居民因各类原因选择在社区内遛狗,带来了许多卫生问题,甚至安全隐患——宠物伤人的新闻屡见不鲜。随着养宠人士的扩增,带来的矛盾也随之加剧。而社区宠物公园是一个与社区其他部分分割开的场所,减少了非养宠居民和宠物的接触,从而减少矛盾的产生。同时对公园内进行适当的设计规划,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提高人们养宠的安全意识与素质,减少非养宠居民的偏见和误解,进而减少居民矛盾,促进居民关系和谐提升及增加生活幸福感。
社区宠物公园设置在社区内,为人们提供了便利,同时为孩子们提供了和动物玩耍的户外活动空间,有利于加强儿童的亲社会导向,更好地培养儿童同理心,更敏锐地感知家庭氛围等[3],对于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有良性促进作用。同时社区宠物公园人性化的设置,可体现社区对不同群体的关怀,体现社区的和谐氛围以及和谐的社区精神。
2 社区宠物公园的规划设计原则
2.1 设计原则
为了使社区宠物公园合理利用现有的社区场地资源,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缓解改善现有的人宠矛盾以及困扰,在规划设计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2.1.1 功能性。社区宠物公园的产生就是出于功能需求,因此其功能性的体现便是重中之重。在设计时,应当考虑不同活动类型分区以及不同的宠物类型分区,考虑整体的互动性,考虑如何保证环境清洁和日常消杀工作,保证夜景效果等问题。
2.1.2 独立性。作为存在于小区内部的宠物活动区,首先应做到将宠物活动区域和居民日常活动区域分开。减少养宠居民以及不养宠居民之间的接触,从根本上减少矛盾出现的可能。独立的活动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其他因素对于宠物的刺激和影响,减少了宠物产生应激反应的可能,最大程度上减少了风险。因此,在宠物活动空间和其余的活动空间最好有植物或者道路作为围挡,进行分隔。
2.1.3 美观性。美观性是吸引居民的一大原因。位于社区内部的宠物公园应当考虑美观性,在景观设置上面可以结合社区整体的设计风格做到变化和整体相统一。通过在铺装、小品、绿植中添加宠物的元素,增添整体的观赏性、趣味性。
2.1.4 科学性。宠物空间的营造想要做到合理合规就应该遵守科学性的原则,依据不同种类的宠物活动特性来进行空间设计。比如犬类,喜欢和主人进行一些互动类的活动,可以适当设置一些活动器材和一些开敞的草坪;而猫则更喜欢自娱自乐,互动性并不高,可以适当设置小隧道、爬杆等有一定遮蔽性和攀爬性的设施。
2.1.5 环保性。环保是对公园绿地环境的重要要求,应该营造整体的绿化系统,强调生态的设计。设置便溺处,保证园内清洁。植物设置也遵循生态原则,适当减少硬质铺装面积。合理利用风向,调整微气候,以保证整体的通风卫生。
2.1.6 教育性。想要解决“人宠矛盾”还有一条措施就是通过潜移默化的、一定趣味性的科普措施来提升人们对宠物的认识,调查中显示,有很多的宠物饲养者及其他居民对于宠物带来的卫生问题都有错误的认知。通过科普设施可以得到改善,从而减少因误解产生的矛盾。
3 社区宠物公园规划设计模式
3.1 合理布局
社区宠物公园的整体布局应该做到功能分区明确,符合功能需求。合理利用场地原有的资源,比如水体、植物等,并结合整个场地的基址进行分析,如根据风向确定宠物便溺处的位置一定在下风口处,避免造成不良的影响;不同分区之间要有一定的分割性,封闭性也要体现他们之间的统一性。交通道路流畅,出入口位置设置合理,做到交通便利、快捷。
3.2 合理的功能分区
根据公园的功能需求对公园进行划分,主要分为宠物活动区、管理服务区及科普教育区。
3.2.1 活动区。宠物的活动区是整个小公园最重要的部分,活动区的设计规划决定了整个公园是否具有实用性及活力,活动区分为两大部分:一大部分是犬类活动区,这一部分占据活动区的近80%。犬类活动区主要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是供主人和宠物进行互动的大草坪,包括一些娱乐设施及能够遛狗的道路。适当增设一些宠物训练和娱乐设施,带牵引绳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这一系列的器材和主人进行互动,以达到共同玩耍和活动的目的。一小部分是猫活动区,考虑到遛猫人数较少,空间设置较小,最好采用下沉式的设计,以提供更好的封闭性,为猫增加安全感。同时在宠物活动场地提供给主人一些休息设施,以便能够在视线范围内看管宠物。
3.2.2 管理服务区。主要是为园内提供一些管理服务的场所。因公园只是社区内公园的一部分,场地面积不会很大,服务用房相对较少。主要包括宠物便溺处、主管园内消杀的管理用房等。同时在管理用房处设置意见信箱,采集居民意见,以便随时改良。管理服务用房应当设置在主路附近,以方便使用。
3.2.3 科普教育区。提供各类宠物的介绍,以及各种养宠的小贴士。采用科普形式为宠物饲养者进行“扫盲”,改善人们对养宠的卫生认识,以及增加一些人宠共患病的认识。做好一些宠物的疫苗防疫以及体内外驱虫工作,减少卫生风险。也可以提供一些展板供饲养者们提问和回答,共同交流养宠心得。在解决养宠人士问题的同时,减少非养宠人士的偏见,以提升社区友好互助的氛围,体现和谐的社区精神。科普区应当设置社区宠物公园和社区公园的交界处,尽量选择在入口处附近,以提高利用率。
3.3 合理配置设施
相比于其他类型的绿地公园,宠物专用的绿地公园需要满足其功能需求上的特殊性,因此需要配置相应的设施。包括功能设施、景观形象设施、卫生绿化设施。
3.3.1 功能设施。①围栏:围栏是进行场地分割以及宠物安全保障的基础措施。采用高1.4m 左右的围栏,主要用于在没有牵引措施下的宠物活动空间。选取的材料要抗牵拉、抗冲击,有较好的柔韧性以及抗腐蚀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宠物以及主人的安全,也可以减少不同区域的宠物产生矛盾和冲突。②活动设施:选用宠物专用的宠物娱乐器械,如宠物专用的跷跷板、滑梯、秋千之类;也可设置一些交互设施,增加宠物和主人的互动性;还可以设置一些专用器材,如跳圈、跳杆等,培养犬类良好的服从性、敏捷性,同时提升宠物和主人的默契程度;另外,就是供宠物活动的大草坪,满足犬类奔跑和休息的需求。针对猫的娱乐设施则是一些具有隐蔽性、互动性,或是可以满足它们捕猎天性的互动设施。③直饮水设施:在园中多处设置饮水装置,以满足宠物们的饮水需要,更加方便快捷。④科普宣传交流栏:设置在公园的出入口以及主路附近,满足宣传教育以及养宠的交流分享活动。⑤休憩设施:主要为宠物主人们提供观景和休憩场所。大部分的休憩设施设置在相应的宠物活动区内,并有良好的视线角度,保证主人们可以时时关注自己的宠物。⑥监控:为证保证园区内的安全、卫生以及减少纠纷,应该在园区内安装监控,尽量减少监控死角。
3.3.2 景观形象设施。①标牌:在园中合理采用标牌,清晰地标出公园的道路、分区、用途等情况,并辅以相关的解释规定,从而避免因居民模糊场地而造成不便及意外。标牌的设计可以融合宠物相关的元素,在色彩的运用上做到鲜明亮眼,吸引人的目光。②小品:可以结合各个场地的功能,提炼各种宠物元素,比如宠物文化、宠物形象等,运用于雕塑、景墙等小品设计之中。③铺装:可以灵活运用各类的宠物素材,结合不同的颜色、材质、处理工艺等形成不同的设计,提升整个园区的趣味性。
3.3.3 卫生绿化设施。①宠物便溺处:可采取2 种方式:一种是固定便溺处,一种是粪便采集处。如果宠物能做到定点排泄,则可以在园内多处设置固定便溺处,定期处理粪便,做好消毒杀菌、除味等工作。粪便采集处则需要居民共同自觉遵守相关的规定,做好清洁工作。同时在园区中各地多处设置自取环保袋,以供宠物主人清理宠物粪便,进一步保证园区的整体清洁问题。②植物:园区内尽量选择抗蹂躏、抗性强、适应性强、且枝叶无刺的植物,尽量选择乡土品种,以免被宠物损毁后难以修复,甚至死亡。选用的植物应当无毒害、少絮状种子以及尽量不选择可食用和带刺种子,以免产生宠物误食后出现意外。在猫活动区尽量不选用乔木,灌木高度也应该低于2m,以避免宠物应激攀爬而没办法下来。同时在猫活动区多种植荆芥一类植物(俗名猫薄荷),以减少猫的紧张情绪。在美观性方面,可以选用彩叶植物塑造不同的季相效果,以提升整体园区的美观性。
4 结语
社区宠物园区的设计不仅给宠物提供了一个活动玩耍的空间,更是给它们的主人和动物爱好者一个放松、享受的空间。在这里不仅解决了社区中的人宠矛盾问题,也让工作压力日益增大的年轻人在近在咫尺的地方就可以拥有一个放松解压的空间,同时提升社区的凝聚力,也体现了人文关怀。中国的宠物饲养人数连年攀升,对于宠物活动空间的需求同样年年增长。本研究就社区宠物公园方面进行了简单论述,希望这一现状可以引起城市规划与建筑工作者的关注与思考,共同为解决这一现状作出更多的努力与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