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预制板在装配式高层住宅建筑中的应用探讨

2022-02-11徐其功刘俊臣

广东土木与建筑 2022年1期
关键词:预制板剪力楼板

徐其功,刘俊臣,李 娜

(广东省建科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广州 510010)

0 引言

在装配式住宅建筑中,叠合楼板是预制底板加现浇层的形式,预制底板可做模板使用,取代现浇混凝土楼板所需的底膜;板底面表观质量好,不用找平砂浆;可以相对减少支撑。但叠合板也存在不足,通常楼板比现浇板厚,一般住宅叠合板厚度为130~150 mm;预制底板只能解决模板和板底钢筋的问题,板顶钢筋仍需要现场铺设;预制板中设置的桁架钢筋,造成现场预埋管线施工困难;叠合板中预制底板一般仅厚60 mm,在起吊、运输过程中容易产生挠曲和裂缝,且安装时仍需要大量支撑。

楼(屋)盖是建筑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了楼面的恒、活荷载,同时协调主体结构抗侧力体系共同作用抵抗水平力,保证结构整体性能和水平力的有效传递。显然,楼板与梁、墙的连接整体性和牢固性显得尤为关键。全预制板取消了现浇层后,仅连接结点处通过现浇连接。针对以上问题,以佛山某工程为依据,对全预制板进行全面的计算和研究。

佛山某装配式高层住宅项目,装配式方案[1]及装配式范围如图1、图2所示。

图1 装配式方案BIM三维模型Fig.1 3D BIM Model of Fabricated Scheme

图2 装配式范围立面示意图Fig.2 Elevation of Fabricated Range

外墙为铝模全现浇混凝土墙,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烈度7 度(0.1g),场地类别Ⅲ类,特征周期Tg=0.45 s,抗震等级二级,基本风压0.6 kN/m2,地面粗糙度C类,建筑体形系数1.4,该住宅层高2.9 m,共33层,建筑总高度100 m。1、2 层为商业裙楼,裙楼为现浇结构,裙楼以上为装配式建筑。

1 全预制板的布置与连接

本工程核心筒、卫生间采用现浇板,阳台采用叠合板,其他部位采用全预制板,如图3所示。

图3 标准层预制构件布置平面Fig.3 Precast Layout Plan of Typical Floor

1.1 结点钢筋避让和连接方式

全预制板外伸钢筋与剪力墙连接较简单,但会与梁纵筋碰撞,施工现场一般采取把板钢筋上掰(见图4),待梁钢筋绑扎完成后再把板外伸钢筋掰直。这样不仅增加了施工工序,同时影响了工期和造价。

图4 全预制板施工现场Fig.4 Full Precast Slab

图5 全预制板连接结点Fig.5 Full Precast Slab Connection(mm)

由于存在新旧混凝土结合面,板面仍存在出现微裂缝的可能[3]。全预制板的使用需避免施工冷缝处出现微裂纹,应采取如下措施:①采用不收缩混凝土;②现场浇筑混凝土前,接触面的湿润、表面清理;③加强混凝土的养护等。

1.2 企口宽度确定

1.2.1 板钢筋确定

图7 板弯矩图Fig.7 Bending Moment Diagram of Slabs(kN·m/m)

1.2.2 对于客顶、房间等部位较大的板块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5》,100%搭接时,板顶筋搭接长度为:ll=1.6la=1.6×35×6=336 mm;板底筋搭接长度为:ll=0.7×1.6la=0.7×1.6×35×6=235 mm。

考虑施工误差,客顶、房间等部位较大板块的企口宽度取为350 mm。

1.2.3 对于厨房、过道等部位较小的板块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5》第8.3.2 条第4 款,设计计算配筋面积/实际配筋面积≤0.5,可取修正系数为0.5。

板顶筋搭接长度为:ll=1.6la=1.6×36×6×0.5=168 mm

此时,如仍按规范规定的la≮200 mm 来计算,搭接长度ll=1.6×200=320 mm,这样对于小的板块来说,需留出的叠合面偏大。

根据国标图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连接节点构造:15G310-1》中B1-1 至3 后浇带形式拼缝,当纵筋末端采用弯钩连接时,其搭接长度可取为la。由此对于厨房、过道等部位较小的板块,边缘部位板上部搭接长度取la,企口宽度取为200 mm。

2 全预制板影响分析

2.1 楼板对结构整体性的影响

考虑楼板平面内无限刚和楼板刚度为零两种极端情况下的影响分析[4],采用盈建科结构计算软件进行结构整体计算,对比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指标对比Tab.1 Index Comparison

计算模型1:常规模型和传统计算,按刚性楼板假定。

计算模型2:全预制板自重换算成恒载并按0 mm板厚输入,如图8 所示。完全不考虑全预制板楼板平面内刚度,计算时不采用刚性楼板假定。

图8 计算模型2Fig.8 Computational Model 2

同时对比配筋计算结果,仅个别墙肢配筋有变化,变化幅度在10%以内。可见,即使是最不利的不考虑全预制板楼板平面内刚度状态,结构的整体性能也能很好地符合规范的各项性能指标要求,且其与刚性楼板假定的计算结果区别不大。

2.2 全预制板拼接处平面内抗剪承载力验算

2.2.1 持久设计状况[5,6]

采用弹性楼板计算模型,经计算分析,风荷载控制时,第10 层核心筒周边楼板A-A 剖面处平面内剪力最大,核心筒部位楼板平面内剪力分布如图9所示。A-A剖面处楼板平面内总剪力为393.89 kN。

图9 风荷载控制时,第10层楼板面内剪力Fig.9 Under Wind Load Control,the In-plane Shear Force of the 10th Floor(kN/m)

由于目前没有相关规范对楼板平面内的抗剪承载力给出计算方式,参考行业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2014》,关于叠合梁竖向接缝受剪承载力设计值计算公式,对楼板平面内抗剪承载力进行估算[7]。

持久设计状况下楼板平面内抗剪承载力(kN):

地震设计状况下楼板平面内抗剪承载力(kN):

式中:Ac1为叠合梁端截面后浇混凝土叠合层截面面积(mm2);fc为预制构件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N/mm2);fy为垂直穿过结合面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N/mm2);Ak为各键槽的根部截面面积之和(mm2);Asd为垂直穿过结合面所有钢筋的面积,包括叠合层内的纵向钢筋(mm2)。

计算区域的楼板总长7 800 mm,板宽7 000 mm,以最不利状态,仅考虑企口处40 mm 厚预制底板的抗剪承载力。板顶筋、底筋均为6@100,钢筋面积为28.3×70×2=3 962 mm2/m。4根梁伸入支座的纵筋总面积为6 354 mm2,梁配筋及截面如图10所示。

图10 第10层核心筒处梁配筋平面Fig.10 Beam Reinforcement Plan of the 10th Floor

持久设计状况:

2.2.2 地震设计状况[8]

经计算分析,地震荷载控制时,同样在第10 层核心筒周边楼板A-A剖面处平面内剪力最大,核心筒部位楼板平面内剪力分布如图11 所示。A-A 剖面处楼板平面内总剪力为394.42 kN。

图11 地震荷载控制时,第10层楼板面内剪力Fig.11 Under Seismic Load Control,the In-plane Shear Force of the 10th Floor(kN/m)

地震设计状况:

综上,梁加全预制板的总抗剪承载能力有足够富余。当核心筒周边的楼板抗剪承载力不满足计算要求或要求较高时,可将核心筒周边楼板设计为现浇板或叠合板。

3 管线问题处理

本工程实施管线分离,部分管线在天花造型位置处设置,如图12 所示。全预制板板底灯具所需的线管、线盒等,在预制构件厂生产时直接预埋在板内。

图12 标准层管线示意图Fig.12 Pipeline Diagram of Typical Floor

4 造价对比

以图3中全预制板和后浇带板拼缝为计算对比范围。①全预制板方案,全预制板厚110 mm,配筋双层双向6@100;②叠合板方案,相应的全预制板替换为叠合板,叠合板预制层厚度60 mm,现浇层厚度70 mm,配筋底筋双向8@200及板支座处配筋8@200。依据《广东省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定额》(2018)[8],综合考虑各因素,造价对比如表2所示。

经初步对比,全预制板方案单价为355 元/m2,叠合板方案单价为365 元/m2,全预制板相比叠合板在造价方面更具有优势[9]。

5 结论

⑴ 在住宅建筑中,叠合板板厚一般比设计板厚较厚,全预制楼板可按照楼板的设计厚度进行预制,厚度与传统楼板相同;全预制板整体性强、受力性能好,吊装、运输等不易开裂、变形,可以真正减少支撑,同时提高吊装效率。

表2 2种方案的造价分析Tab.2 Cost Analysis of Two Schemes

⑵本工程全预制板拼接处平面内抗剪承载力验算均能满足计算要求。当核心筒周边的楼板抗剪承载力不满足计算要求或要求较高时,可将核心筒周边楼板设计为现浇板或叠合板。

⑶装配式建筑中分离管线可设置在天花造型位置,预埋管线可埋至全预制板周边企口叠合层处。

⑷全预制板比叠合板在造价方面更具优势。

猜你喜欢

预制板剪力楼板
预制叠合楼板的裂缝成因与防治措施应用研究
不同荷载作用下T形连续梁和悬臂梁的剪力滞效应
装配式叠合楼板施工质量控制
集中荷载和均布荷载作用下悬臂箱梁剪力滞效应试验
地下室外墙后浇带超前止水预制板改良技术研究
房建工程现浇钢筋砼楼板裂缝分析及防治
厨房、卫生间楼板渗漏的主要原因及防治
连续平板式筏板基础承台预制板施工技术研究
深圳地铁不同减振等级预制板轨道施工综述
鱼腹式钢箱梁横向剪力滞效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