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图底关系比较的晚明江南文人园林建筑形态研究
2022-02-11陈一家ChenYijia
陈一家 | Chen Yijia
张德顺 | Zhang Deshun
1 背景介绍
1.1 晚明文人园林背景
(1)造园活动的兴起
在明初,由于政策上的规定,如“官员营造房屋,不许歇山转角,重檐重拱,及绘藻井……不许于宅前后左右多占地,构亭馆,开池塘,以资游眺。”[1]造园活动出现了一段时间的沉寂,但是到了明朝后期(嘉靖末年,16世纪中期),随着经济迅速恢复发展,园林兴建之风开始高涨,私人造园在士大夫阶层、巨贾豪门和社会名流中已经相当普及,富有书卷气的文人园林、市井气的新兴市民园林和富贵气的贵族豪绅园林,在江南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文人士大夫的经济实力虽然总体上无法与富商、豪绅相比,但是明代中晚期社会经济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为他们的财富积累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通过家族累积、做官所得以及以诗文绘画所获报酬,使得文人士大夫阶层的财力、物力都足以支撑其购置田地,修建园林。文人也是明代中晚期园林风尚的主要推动者和引领者,他们的品味引起了众多富商缙绅的追捧,园林成为文人笔下反复述及的对象,如王世贞《游金陵诸园记》、祁彪佳《越中园亭记》[2]。无论是主观还是客观条件,晚明都十分利于造园理论的发展与实践[3]。
(2)“人”的觉醒与隐逸思潮的盛行
明末是中国古代思想领域中比较开放和自由的时期,各种思想相互碰撞,相互融合[4]。其中王阳明所开创的“心学”讲求人即是天地的心,人只是一个灵明,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没有了人的灵明,那么天地鬼神便不存在。心即是理,心即是物,人就是物[5]。李贽的“童心说”则强调求真人,求真心,鼓励个性解放,不赞同道学唯德是举的人生观[2]。但无论是哪种学说,其主要关注点都是在人本身,这与前朝“存天理,去人欲”的程朱理学已有很大不同。
以人为中心,关注人内心的感受,这间接促进了隐逸思想的再度盛行[6]。受心学思想的影响,许多文人官场受挫时不愿委曲求全,而是选择隐逸山林,寄情山水。但此时的隐逸已与魏晋时“采菊东篱下”的隐居思想有所不同。明中期,社会氛围越发宽松,隐逸思想也逐渐世俗化,文人与士族造园隐居的同时也会与外界保持一定的交流,此时的“归隐”更多的是一种道德姿态的彰显,不同流合污,脱离俗务,“隐逸”中的“逸”字得以强调,这促进了如“拙政园”等城市园林的勃兴[7]。
1.2 图底关系方法
图底关系来源于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的知觉组织原则中的图形和背景。在人类感知系统中,视知觉占据了很大部分,视知觉具有的最本源能力之一,就是将所感知到的所有元素自动地分为“图形”与“背景”,即“图”与“底”,更通俗一些我们可以称其为“主体”和“背景”。这就是一般意义上的“图底关系”(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icture and background)。所谓确定图底关系就是指判定物象中哪些是凸显的“图”,哪些是后退虚化的“底”。将图底关系当作一种图形工具,可以描绘空间中的虚实关系。或者将需要进行对比的区域以图底的方式进行区分,以明确直观地获得对比双方简单的直接关系,为分析双方深入的间接关系提供指导[8]。
2 园林中的建筑要素
2.1 建筑的功能与类型
中国古典园林是建筑、山池、植物、绘画、雕刻以至诗文等多种艺术的综合体,其中建筑作为园林构成要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功能不仅包含日常生活与住宿,同时具有观赏与被观赏的属性。通过对建筑本身形式的设计与不同类型建筑的布局,包括亭、廊、水榭、舫等,园内空间得到重新划分,再结合山石水体,更能营造意境。晚明时期江南文人园林中的建筑在整体园林艺术表达中占有突出地位,且造型丰富、类型多样,强调景观性。建筑功能丰富的同时,建筑数量也随之增加[9]。
2.2 研究对象的选择
图底关系的研究对园林平面的精度要求较高。一些没有留存至今的园林,其建筑布局只能通过文字记载大致复原,这显然会对图底关系的研究造成影响。为确保研究的精确性,本次研究主要参考童寯先生《江南园林志》,从中筛选出拙政园、秋霞圃、寄畅园、烟雨楼、惠荫园、豫园、猗园、留园、落帆亭、内园等十座明代中后期园林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江南园林志》是童寯先生在抗日战争前遍访江南名园,进行实地考察和测绘摄影,以多年研究心得于1937年写成的,其平面具有较高的权威性与真实性[10]。
同时为了研究晚明园林的变迁过程,体现历史的延续性,故同时对明朝中前期的西园、瞻园、煦园以及清朝中前期的网师园、燕园进行研究。其中网师园、西园其建造年代可追溯至宋朝,但在明清时期有较大改动,仍可做明清园林进行研究[11]。
3 基于图底关系比较的建筑要素分析
3.1 建筑体量、密度在图底上的呈现(图1)
图1 四座园林的基本信息
对各园林面积以及园内建筑的面积进行测定,其中面积最大的两座园林为秋霞圃与拙政园,分别达到了37734m2和20572m2;面积最小的两座园林为落帆亭和内园,分别为1450m2和1317m2。
(1)大型园林——较为明确的图底关系
从图1可以看出,以秋霞圃和拙政园为例,面积较大的园林中以建筑为图,以园为底,图基本由零散的点与线构成,呈现出较为分散的状态。图底反转,园为图,建筑为底,可见图几乎满布于底,少数区域被分割成了不规则多边形。
大型园林中建筑面积随着园林的扩大也会有所增加,但建筑在园林的占比是逐渐减小的趋势。从上述两个例子中可以看出,建筑为图时,图均以点状和现状零散分布;园为图时,呈现块状结构,且面积阔大。图底反转后线性图案转化为块状图案,对比强烈,属于非常明确的图底关系。结合园林实际情况对比可以看出,在明确的图底关系中,两座园林中的建筑所处的位置大多为游赏之地,区域面积阔大,建筑作为游憩平台或游赏通道路径,分布零散,舒缓开阔,可以留给游人充足的时间进行观察游玩。
(2)小型园林——较为模糊的图底关系
以图1中落帆亭与内园为例,以建筑为图,园为底,图表现为多个较大的不规则多边形,某些区域相互衔接,均匀分割底面,图形之间排列紧凑。图底翻转,以园为图,以建筑为底,图仍为大小和形态都相近的方形块面,且在同等面积中,图与底体量对比有所接近,差距低于大型园林中的图底对比。
小型园林中的建筑面积虽不如大型园林,但建筑在园林中的占比更大。设计者想要在一个较小的空间中尽量安排不同功能,这就使得园林呈现出较为模糊暧昧的图底关系,室内外空间相互分割,由此可看出建筑在小型园林中紧凑的布局节奏。结合实际情况来看,主体建筑占据了较大空间,建筑与建筑之间为了便于人的使用和交通,注重对通道的设置,充分沟通连接各幢建筑的使用功能,并提高通行速度和效率。这些通道大多沿院墙布置,使得园林的中心区较为开阔与完整。
3.2 建筑组合关系的图底关系比较
(1)空间特征
利用图底关系,在二维的平面图上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出建筑的形态分布、分析出其组合关系与布局节奏。除此之外,三维空间的特性也可以通过图底关系比较来分析。将图底关系中廊的形状看作三维廊空间的投影,作用于底,可以分析出建筑空间可分为点状空间、线性空间和面状空间(图2)。
图2 点、线、面三种园林空间示意图(从左至右:豫园、拙政园、留园)
a 点状空间
点状空间指零散分布的小空间,在园林中多表现为亭或水榭一类的观景建筑。这些建筑通常与山石水体相邻,有时还会结合地形,其本身与场地的关系大于与其他建筑的关系,所以在园林中分布零散。除观景外,亭、水榭一类的实际功能不多,所以这些空间面积都不会很大。
b 线性空间
线性空间指空间长度大于宽度,具有线性延伸趋势的空间,长宽比越大,线性延伸趋势越强,特征越明显。以廊为图,园为底,在列举的图底关系中,可以看出图的表现均为或连续或断开的线条,虽然方向不一,粗细有异,但其线性特点表现地非常明显。据此可得出空间的线性特征。同时我们将图底反转,可以看到图在底上呈分裂的块状形态,即空间被线性建筑划分为众多区域。
结合实际情况,这些线性空间多由廊组成。廊空间的实际构成以间为单位,一般由连续的间紧密排列形成廊空间。线性为空间带来的积极意义不仅仅是灵活和动感,还有指向和分割,因此廊空间作为线性空间在古典园林中常常串联起众多的其他空间,同时又可以根据布局需要将一整块空间分割成块。可见,廊空间因其线性空间特征在园林中具有连接、引导等多种功能作用,其本身的灵活性也是其他园林建筑不能比拟的。
c 面状空间
当园林中建筑聚集成组团时,在图底关系上表现为面状。以留园为例,建筑通过组合与排布形成大量的室内空间,但同时可以观察到的是在这些面状空间中会穿插一些点状的室外空间,此时的室外空间与上文中所提的亭榭所形成的点状空间有异曲同工之妙,均有看与被看到的意味,同时起到空间变换调节的作用。从时空特性上讲,面状空间中的点状空间放缓了游客的游览节奏,丰富了游客的观赏体验。
(2)布局特点
由于古典园林尊崇自然,地形地貌丰富,故而建筑在园林中与景致互相串联、穿插,布局极具巧思,时而纷繁复杂,时而是开阔旷达。借用图底关系对比分明的视觉特点,以园为底、以廊为图,可以非常清晰快速的看出建筑在古典园林中的布局具有体系化、组团化的特点。
a 体系化
以猗园的图底关系为例可以看出:园内建筑通过廊连接,连续而不间断,从园的西侧到东侧,几乎贯穿了整座园林。结合园内设置来看,从西入园过正门后到达逸野堂,可向南走经鸢飞鱼跃轩过竹径一直到达南厅,也可向北走到达春藻堂、清罄房,经藕香榭、鸳鸯厅,过连廊、柳带轩,一直到壶中、鹤守轩,最后到达梅花厅。整条流线完整而清晰,连廊在其中相互串联,形成四通八达、形制多样的通道体系。
可见,古典园林中的建筑有非常明确的成体系的布局,不是在某处随意点缀或添加,而是从入园即开始着手,直至通达园内各处。廊在其中尤其发挥了通道作用,是园内交通体系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图3~4)。
图3 猗园图底关系示意图
图4 秋霞圃图底关系示意图
b 组团化
在一些大型园林中,建筑无法,也不需要在园内各处均有布置,这时建筑的布局多以组团的方式呈现,并在园内各处分布一些零散的点状空间。以秋霞圃的图底关系为例可以看出,建筑多集中于园林的东南角,西面与北面只有零散的小型建筑。从南面入口进园,整体建筑沿轴线在两旁分布。组团内建筑布置疏密有度,在视觉感受上也基本达到了均衡(图5)。
图5 晚明戏曲插图
3.3 建筑空间序列的图底关系比较
不同的空间可以承载不同的活动,从晚明时期的画作我们可以看出,在水榭、连廊、以及一些围合平台中,园林的主人会开展包括戏曲、弈棋一类的室内外活动[12]。通过对图底关系的分析,基本可以把园林中的建筑空间序列分为发散型与围合型。
(1)发散型
经过图底关系对比分析,我们能以非常直观的方式看出一些建筑在空间中的呈发散状的分布。廊在园中向左向右,向前向后均可发散,若遇山地,还可上下发散,形制自由活泼,从容的联络起各处空间。一些与廊相连的水榭、亭子面向山水,深入景中,人在其中观景时本身也处在一种发散的观感与情绪。这种发散型的排布方式将多个不同功能的空间,尤其是室内与室外空间通过游线与视线有效地并连起来,使整个园林形成整体。如图5中第一、二幅插图所示,建筑中的人与室外的人、景有了交流。发散型的建筑布局使得游客能更好地感受古典园林的意境(图6)。
图6 发散型空间示意图(从左至右:拙政园、豫园)
(2)围合型
相对于发散型,围合型的建筑布局在古典园林中更加常见。以内园为例。以建筑为图,园为底,线状与面状图形相结合,整体呈线围合的形状。图底反转,占据画面大部分的图为一个整体的不规则块状。结合实际园况,园中三栋较大的建筑,晴雪堂、古香和大殿通过廊道相连,东北出倚靠园墙与半亭又围合出一个小空间。建筑将园中的水与景整体围合起来。耸翠亭位于偏东南处,通过小径与别有天相连,为园中观景最胜处(图7)。
图7 内园建筑图底关系
经过图底关系分析可以看出,建筑园中可以通过围合的方式进行布局和空间组织,围合的空间一般面积较大、相对开阔,或山体、或水景,以实现 360°的观景方式,廊可将通过区域的不同功能的建筑空间串联起来,充分实现古典园林的可居可游特点。
3.4 基于时间的明清文人园林图底演变过程分析
从明代早期造园活动的沉寂,到晚明时期的兴盛,再到清朝,不同时期的园林有着不同的营造特点,从时间维度通过对这些园林的整理,可以看出一些规律性的变化。
晚明时期,江南文人园林的园林建筑面积占比有曲折上升的趋势,如明朝中后期所建造的拙政园,其建筑面积与园林面积之比约为0.12,而于明朝末年所建的留园,其建筑与园林面积之比为0.26。这反映出造园思想在建筑方面的转变,即越来越注重建筑体量与建筑流线的组织,与晚明乃至清朝时期追求繁复华丽的奢靡之风有时间上的承接关系[13]。而通过图表上的折线拐点可以看出像明朝的一些园林,如寄畅园,建筑所占面积要远小于山石水体所占比例,这表现了晚明时期造园风格的多样性[14](图8)。
图8 晚明江南文人园林建筑面积占比变化趋势
而将时间轴拓展到整个明清时期,由于晚明经济发展,政治环境相对宽松,造园活动十分兴盛。这种兴盛不仅体现在数量上,同时体现在园林面积上。像拙政园、秋霞圃、豫园、留园一类的大型园林都是在明朝中后期兴建的。这些园林占地广阔,空间复杂,山石水体极尽精巧,侧面体现出当时文化氛围的浓厚与士大夫阶层的富有。但这种现象在明末时期有所减缓,由于当时外忧内患,流寇横行,即使是江南地区也难免受到影响,园林兴建的数量与质量都有所降低[15](图9)。
图9 基于时间的明清文人园林图底演变过程
4 讨论
4.1 研究总结
建筑在园林中所营造的空间感比山水、艺术更加直接与真实,人会自然而然地把它跟自己的身体联系在一起。当我们描述对建筑的感受之时,会本能地从人的身体出发,用动作、感官甚至情感记忆来理解建筑的不同形式。甚至,当我们站在某个建筑空间里,会不自觉地想像自己是那个空间的一部分,想像我们在其中的位置,以及在这个空间里应该开展的活动。文人园林作为文人,尤其是士大夫阶层的精神体现,其建筑是与园主人的内心高度契合的,不仅是风格、形式,在布局与空间序列上也都会产生影响。对江南晚明园林建筑与园林的图底关系进行研究,是了解园林设计营造手法,进而窥探当时的文化与社会氛围和造园者内心世界的有效方法,同时也能为今后的文化景观设计与古典园林再生提供范式与参考。
4.2 研究展望
本文所得到的图底关系与数据基本都来自于童寯先生当年的测绘与考证,可能会存在一些误差与误判,造成研究结果与实际有所偏差。以后将亲临现场实地测量,再与研究结果进行比对,查漏补缺。
鉴于对建筑进行较大范围的粗略研究,逐步细分到亭廊水榭,每种建筑形式都值得仔细深入研究。对空间进行归纳梳理的具体比例数字还需要进一步详细测量与计算。如据研究显示,留园中部主景区和其他辅景区面积比例关系约为 18∶1.6∶1.1,重要景点布局距离一般控制在16~35m之间。这些精确比例如能得到,将更有利于对其他园林的修复与再生。
资料来源:
图5:《吴骚合编》明崇祯十年刊刻;
文中其余图片均为作者自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