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旧瓶新胆”:人居环境视角下的北京旧城四合院更新

2022-02-11LiYe

华中建筑 2022年1期
关键词:旧城四合院院落

李 烨 | Li Ye

张海滨 | Zhang Haibin

四合院是中国北方传统民居的典型,代表了一种内向型以院落为中心、多户居民共同生活的空间形式。建国后,北京的城市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而在人群密集的旧城区,快速的城市化打破了原本安静的生活环境——住房紧张、交通拥挤、上厕所难等一系列问题让旧城区成了人居环境最为突出的地方。尽管北京出现了大规模改造的热潮,但因缺乏相应的改造理论等原因,导致改造后的房屋差强人意。如何最大限度地保留合院风貌,又尽可能地改善当地居民的居住条件已是摆在市政府和所有北京人面前的重要课题。

1 人居环境

1.1 人居环境的起源

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进,城乡建设逐渐步入正轨,同时城乡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也日益突出。19 92年,在里约热内卢全球首脑会议上,各国学者纷纷呼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人类住区”,人类住区与场所环境如何协调发展?如何应对新兴城市建设中的问题和矛盾?这是各个国家必须回答的问题[1]。次年,我国著名学者吴良镛先生创造性地提出了“人居环境科学导论”这一新的学术观念,其主旨在于更加注重人居环境的营造[2]。新理论的提出,在学术研究及建设实践中引发了广泛的共鸣,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中出现的“热点”问题让人们意识到,依靠单一型的学科或多或少都力不从心,而人居环境科学基于在中国城市建设这一复杂环境实践中所取得的成果,无疑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中国人居问题的方法体系。

1.2 提升人居环境质量的必要性

人居环境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媒介,实质上就是在探索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模式。一直以来,中外旧城改造在不同时空背景下不可避免地都以牺牲城市遗产为代价,光鲜亮丽的城市建设背后是大量居民生存在恶劣的环境下[3]。尤其是近几十年,城市化进程逐渐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大多数城市急于求成,大兴土木,旧城改造中往往偏向于以改造为主。这种思路导向缺乏明晰而有效的改造指引策略,既没有保留好旧城的风貌,体现旧城的历史魅力,也没有科学地规划好旧城中的新建设,以衬托出旧城的现代神韵[4]。相反,人居环境被逐渐破坏。反思城市特色危机,驱使传统文化的回归,营建理想的居住环境,理应作为人们长久以来的基本追求。

2 北京市旧城改造历程

2.1 “拆建”时代

新中国成立以来,百业待兴。为了适应我国新首都的建设要求,北京市在城市建设上做了大量工作[5]。特别是确定了以“朱赵”方案作为北京市城市空间规划模式后[6],在苏联专家的协助下,北京旧城内进行了大量的市政、道路交通和大型公建建设。从宏观层面上来讲,迅速成长的北京城符合了当时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迫切需求,北京城也逐渐形成了以天安门广场为中心的大都市。但着眼于改造方式,从传统历史名城的保护层面上来讲,北京城更多的是对宫殿、寺庙、园林等大型公建群的保护,由于缺乏相应的城市管理条例或者不成熟的修建准则,大量城墙、城楼、胡同等一系列传统建筑被大肆拆除,胡同数量大肆削减,城楼也几乎殆尽。随着城市建设日益推进,北京旧城的城市职能越来越集中,住房问题初露端倪[7]。70年代以后,大量人口涌入北京,供不应求的住房需求迫使居民选择以牺牲居住质量为代价,不断扩建房屋来满足生活需求。特别在旧城区的四合院内,大量自建房的出现导致形制规整的传统四合院逐渐演变成拥挤不堪的大杂院,居民的生活品质和生活方式逐渐受到影响。

2.2 改良时代

早在80年代中期,国内的一部分城市建设学者便开始着手于解决居民生活质量问题,他们试图借助对旧城历史地段建筑形态的改良,达到优化居民居住环境的目的[7],进而间接推动政府改革。1990年,北京市政府第八次常务会议作出了在全市范围内进行危旧房改造的决定,并确定了“一个转移、一个为主、四个结合”的危改方针[8],改造的重点逐步转向新区开发与危旧房改造并举。北京旧城内大规模的危改工作得以有序进行,期间涌现出了由吴良铺先生操手的菊儿胡同住宅改造、黄汇先生主持的小后仓住宅等优秀改造案例[9]。以菊儿胡同改造为例,吴良镛先生认为城市永远处于新陈代谢之中,他以一种“新四合院”的建筑类型巧妙处理了四合院的居住问题。新四合院既注重单元式住宅的私密性,同时兼具胡同社区的邻里情谊,较好地适应了当时居民的迫切需求[5]。

2.3 创新时代

到了21世纪,北京市的城市建设与旧城保护问题依旧突出。新一代设计师不仅要探求如何延续院落肌理,又要注重创新形式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2006年,为解决四合院杂乱陈旧和现代生活设施缺乏等问题,建筑师马岩松以“胡同泡泡”设想,在密集的旧城中植入新的元素来重新激活整个历史街区(图1)。新型空间将现代生活浓缩其中,同时光亮的“泡泡”表面反射着环境中的传统建筑、庭院等,在某种程度上,寓意着新元素与传统建筑的和谐共生;2011年,为解决居民随意扩张建筑功能等问题,建筑师张轲以“保护并改造再利用”形式,通过在茶儿胡同8号植入微型图书馆这一空间(图2),使“微杂院”成为北京旧城胡同与四合院有机更新的另一种形态,并将保留的坡屋顶这一附加结构也作为一个重要的历史见证及胡同文化的重要体现;2017年,为应对当下北京旧城居住密度过高的问题,建筑师李兴钢探索北京城市结构与传统四合院之间的同构关系,在大院胡同28号融入中国传统人居文化中对理想居所的想象,通过分形加密将凌乱无序的大杂院转转变成“小合院群”(图3),尽可能地为居民提供舒适的庭院空间,形成既分割又联系的良好邻里关系。

图1 胡同泡泡

图2 茶儿胡同8号

图3 大院胡同28号

2.4 小结

北京的旧城改造是一个长期而又艰难的过程,是在曲折中不断前进和发展的[6]。纵观半个世纪以来的改造历程,旧城的改造单元由原来的一次性大规模更新改造逐渐过渡到渐进式、发展式的院落及民居改造,甚至具体到某个院落某个房间的具体设计,改造的主体也由政府逐渐向个人过渡,且更加注重传统建筑文脉的延续和生活质量的提升。

3 “旧瓶新胆”:北京帽儿胡同的更新设计

南锣鼓巷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作为北京市最为古老的街区之一,其完整保存着我国元代时期的胡同院落肌理。巷子为南北走向,东、西各有八条规整排列的老胡同,三号院位于帽儿胡同的入口端头处(图4)。作为少有的传统形制四合院,三号院在经历几十年的无序发展后,演变成为北京城典型的大杂院。针对该院落的改造更新,本文提出“旧瓶新胆”的设计思路,是指用传统的合院形式来表达新的内容,不局限于生活方式及生活模式的转变,重点在明确产权关系基础上,创新居民交往方式,提升居住环境质量。

图4 三号院位置

3.1 北京帽儿胡同三号院现状

三号院属于标准的传统四合院,其主入口位于院落东南部。尽管保留着四合院形式,但院落空间及环境已被人为改造或破坏。正房部分年久失修壁面残破,目前处于闲置状态,且四周新建了不少临时建筑;西厢房位置较好,被改造成洗脚堂,建筑由原先的一层加高至两层;东厢房建筑内部已进行了装修,目前处于商业出租状态。院落内住户高达20余家,高密度的人口和过多的杂物堆积不仅割裂了院落空间,而且激发了严重的邻里矛盾(图5)。

图5 三号院现状

3.2 问题及策略

(1)房屋产权归属整理

经过走访调查①,三号院院内建筑有多个产权,目前大多数居民为租户,院落中加建了大量临时建筑,四合院的传统风貌破坏严重[10]。政府出台了《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②及《南锣鼓巷历史文化街区风貌保护管控导则(试行)》③对四合院的保护改造进行管控,但长久以来私搭乱建的行为屡禁不止。比如居住在厢房的居民在后罩房侧搭建构筑物,率先跑马圈地,模糊产权划分。院落原有的功能结构被改变,空间被割裂,无论是对住户、周边邻居还是管理人员都造成了不小的困扰。因此,建筑改造首先要通过有效的协调途径和合理的补偿机制对房屋产权进行整理及确定。

协调的重点在于明确三号院的建筑产权归属。通过调查官方文件明确院内房屋建筑的产权划分,对产权不集中或者特别分散的进行产权置换。对过小的产权可以尝试进行产权合并,进而完善房屋建筑的功能,合并产权交由多位业主进行支配。产权补偿机制应与协调途径同步进行,同意进行产权置换或者产权合并的业主,允许其对置换或者合并后的产权建筑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改造,或者另选他处房屋进行补偿。置换或合并前后应该保持住户产权“增补平衡”,确保各方的利益受到保护[10](图6)。

图6 “增补关系”示意图

(2)公共空间改造

旧城四合院更新的内涵是兼容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任何一方的缺失都无益于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公共空间问题,探寻平衡利益、和谐共生的空间设计方法。三号院院落空间被自建房、杂物等所占据,院落交通、交往等公共空间被破坏,空间布局失去原有的秩序,空间的基本功能被改变,邻里交往受到较大限制。在这种情况下,以重塑邻里关系为核心、以重生院落空间为手段,成为本次院落空间改造的关键。

改造之初先将院内不具备产权的建筑物拆除,对具备产权的附属建筑进行功能转移或者整体改造,将其与主建筑进行合并打造,拓展院落空间。对三号院东、西厢房周边的构筑物,改造为檐廊的形式,形成灰空间,集成交通、交流和空间过渡的功能,产生更多交往的可能性的同时,遮挡一定的视线,保持室内的私密性,正房周边建筑二楼增设屋顶休憩平台,在院落入口设置立体式自行车停车架,添设院落附属公共空间,增加居民交往的可能性,改善邻里关系(图7)。

图7 公共空间改造

(3)建筑功能再植入

随着住户家庭人口数量的增加,多数业主违规在院落中私建如卧室、厨房、厕所等功能空间来满足生活所需。各种无序空间充斥在四合院的内部,不仅造成院落环境的极不协调,也将原本院落自身的居住模式变得混乱无章。以往的改造通过在主体建筑旁建设附属建筑,设置厨房、厕所等功能,以彰显四合院新旧建筑对比。笔者认为对于形制规整的四合院,可以将植入的新元素与主建筑予以合并,保持形制统一的同时,在色彩、材料等方面上可以有所突破;对于旧建筑室内高空间,可借助其坡屋顶内部上层空间增设架空层,增加新的建筑功能,提高空间利用率;对已翻新或重建的旧建筑,亦可依托其稳定的结构进行建筑的竖向开发,促成空间的集约化利用(图8)。

图8 空间模式改造

(4)传统风貌修补

帽儿胡同立面保留了北京城市的传统肌理及街区风貌,是旧城文化的体现和延续,但空调外机、现代防盗门窗的随意安设使得建筑外立面形式冗杂,再加上机动车辆和杂物的胡乱堆放,不仅是对胡同风貌的一种破坏,更不利于胡同文化的体现。

建筑风貌改造以《东城区街道环境提升十要素设计导则》④为基础,本着延续胡同肌理的原则,以一种“消隐”的方式处理外墙面。定制文化式防盗门窗,面层纹饰、比例、尺寸、颜色、样式等的选用与建筑墙面相似协调,贴近传统风貌。对空调外机的位置予以调换,调整至院内墙、屋顶或有遮挡的山墙上,保持外墙的整体性,使其作为历史的界面裸露给城市空间。在胡同里,游客因为环境美而前来这里拍照留念,居民们下班后聚在这里下棋、聊天,逐步形成一个由人来实现激发胡同活力的空间(图9)。

图9 三号院南立面风貌改造

结语

旧城改造是一个集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究并举的课题。当前我国城市发展更多关注旧城改造的层面,如何兼顾传统保护与现代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难题。作为旧城改造的一个缩影,帽儿胡同见证了北京城市的变迁和时代的发展,对其进行改造实则是对旧城更新的一种探索。“旧瓶新胆”的更新思路,不仅是对四合院形式的传统继承,更重要的是恢复合院秩序、挖掘合院内涵、激发合院的活力,更加注重人与建筑、环境之间的联系。只有建筑形式与合院居民的生活习惯、习俗产生对话之后,对其的改造才能更为生动、真实,才能更好地满足居民诉求。

资料来源:

图1~3:https://www.archdaily.com/;

文中其余图片均为作者自绘,自摄。

注释

① 参与调查的人员: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李烨,彭勇智,陈涛,石宪。

② 北京市人民政府发布.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2017。

③ 北京市东城区南锣鼓巷地区管理会发布.南锣鼓巷历史文化街区风貌保护管控导则(试行).2016。

④ 北京东城规划分局编印,东城区街道环境提升十个要素设计导则.2017。

猜你喜欢

旧城四合院院落
八一作品
北京乐成四合院幼儿园
旧城改造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鱼珠旧城改造调整! 黄埔临港黄金岸线建设再提速!
秋日忆绍兴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curriculum English grammar teaching should be strengthened in high school
四合院下的宝藏
四合院里的义务管理团队
院落里的黄昏
都江堰:散居院落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