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水而栖跨水而居
——城市形态中的临水与跨水模式研究

2022-02-11韩林飞HanLinfei

华中建筑 2022年1期
关键词:临水河流桥梁

韩林飞 | Han Linfei

肖 潇 | Xiao Xiao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如母亲般孕育了城市的形成,滋润着城市的发展。根据城市与水体的关系大致可以将城市分成两类:一是跨水发展的城市,如罗马、伦敦、莫斯科、伦敦、巴黎等,城市中有河流穿城而过;二是临水发展的城市,中国古代城市大多是临水而建。通过比较这两种发展模式的不同,分析两种模式的各自的问题和优缺点,结合技术的进步,探索现代中国城市发展与水的关系以及城市形态的更新和转变[1]。

1 欧洲跨水城市形态的基本情况

欧洲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与水息息相关,河流作为重要的淡水资源,因此最初的欧洲城市选择临河而建。后来随着经济发展以及人口的增长需要拓展更多的城市空间,同时河流所发挥的商业交通价值越来越重要,成为推动城市跨河发展的重要动力;另一方面,通过桥梁技术、造船技术和水利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为城市跨河发展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性,最终城市实现了跨越河流发展[2]。

以意大利中部城市佛罗伦萨为例,可以看出城市形态由临水向跨水的转变。佛罗伦萨地处亚平宁山脉中段西麓盆地,历史文化悠久,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也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这座城市位于阿诺河(Arno River)和一些较小的河流流动的平坦区域。公元前59年罗马人在阿诺河北岸建立了居住地(图1),边长为700m没有城墙的正方形城市,具有典型罗马城市的特点:内部由方格网组成,道路纵横交错。罗马帝国衰弱后,人口骤减,拜占庭人建立了自己的军事要地,筑起了佛罗伦萨的第一道城墙,但城市仍位于阿诺河北岸。在卡洛林王国时,建起了第二道城墙(图2),将罗马时期的矩形城市的南部和朝向阿诺河地区的三角地包络进来,仍是临水建成,未能跨越阿诺河发展。直到11世纪,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佛罗伦萨的领主再一次扩建城墙,此时第三道城墙才将阿诺河南岸地区划入其中,佛罗伦萨实现了跨越阿诺河向南的城市增长,但城市中心仍位于阿诺河北岸,南岸发展缓慢。中世纪时,佛罗伦萨发展成为欧洲最大的纺织城市,纺织业的繁荣对城市建设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此时的阿诺河横贯旧城区,也给南北两岸交通带来不便。于是按照中世纪的传统,由教会出资修建大桥。通过桥梁的连接,两岸联系加强,商量沿河流两岸逐渐开设,形成独特风貌的商业贸易街。14世纪佛罗伦萨市区实现了越过阿诺河向四面放射,形成自由布局。到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大兴土木,形成了保持至今的城市轮廓线和跨河发展的城市形态(图3)。从城市建设史角度来看,在巨大经济动力的推动下,在技术成熟的支撑下,佛罗伦萨的城市形态经历了由临水到跨水的转变。

图1 公元前59年罗马时期佛罗伦萨

图2 拜占庭时期第二道城墙范围

图3 文艺复兴之后的佛罗伦萨

2 欧洲跨水城市形态的优缺点分析

以巴黎、伦敦、阿姆斯特丹、柏林、圣彼得堡为代表的很多欧洲城市都有河流穿过,并且形成了跨水发展的城市形态。河流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水源,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航运交通,同时也可作为很好的景观元素美化城市空间,跨水发展为城市带来了活力。

以阿姆斯特丹为例(图4),水路与陆路交通平行发展,有利于经济发展和城市风貌特征的展示;各个地块都享有水体,有利于土地价值的提高和环境的优化,水网的层圈发展与放射结构在形态上突出了城市中心[3]。

图4 阿姆斯特丹

但是另一方面,跨水发展的城市形态也有其局限性。城市选择跨水发展,会为城市管理带来难度;联系河流两岸对城市的交通是一个挑战,连接两岸需要大量的桥梁,轮渡等公共设施的建设;不利于城市防御,城市跨越河流意味着河流不能像临水发展的城市发挥其天然屏障的作用。

3 中国历史城市临水而居

3.1 水与中国城市形成发展

中国早期城市都靠近河流,临水而建,中国古代城市是在农业居民点的基础上产生的,农业和渔牧业都与水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最初的城市都形成于农业发达的地区[4]。中国古代传统建城思想将河流看作城市天然的防护屏障,重视河流在军事中发挥的作用,并作为城市防御系统的一部分,所以河流常作为划分不同区域不同势力范围之间的界限。

从中国城市建设史来看,奴隶社会和早期封建社会,河流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农业灌溉和居民饮水,航运和商业交通的作用发挥得很少,当时城市多分布在黄河中下游,靠近黄河及其支流发展。秦统一全国后,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内市场的扩大,使得交通运输量增加,河流开始发挥其航运功能。伴随水运的发展,重要通航河道的交汇处和渡口开始渐渐形成商业都会。隋唐至北宋,保持着商业及水运交通带动城市发展的趋势,开封之所以可以成为北宋都城,是因为其便利的交通条件。开封处于“四达之汇”位于黄河、汴河、惠民河和广济河的交汇处,漕运发达。元明清时期,大量物资通过运河运往都城,带动运河沿线一系列城市的发展,如苏州、扬州等。

3.2 城市形态跨水到临水的改变

以秦咸阳(图5)和汉长安城市沿革(图6)为例,战国时期渭河水量比沣水大,为了更好地满足城市用水,秦咸阳城横跨渭河南北两岸,包括渭北咸阳旧城和秦始皇增建六国宫部分,以及渭南扩展部分包括阿房宫。秦咸阳在建设时重视发挥地形优势,把城市规划结构与地形紧密结合,于高原地带建置宫廷区;手工业、商业及居住区置于地势较低的地带。渭河作为规划结构中联系两大综合区的纽带,一方面使得河两岸都靠近水源用水便利,城市与水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另一方面城市跨河而建也带来了城市规模过大管理上的不便和防御上的弱点。而且当时的桥梁水利技术不足以支撑城市跨河发展所需要的大量基础设施的建设。所以汉代长安在秦咸阳的基础上,放弃了渭河北岸的部分,将城市集中建在渭南地区,城市形态由跨水而建改为临水而建[5]。

图5 秦咸阳城市规划图

图6 秦咸阳汉长安位置对比

综合来说,秦汉城市充分发挥近水筑城的传统经验,确保城市水源,提高城市防护能力,并充分利用航运之便发展城市经济。又因受当时条件制约,城市由跨水发展的空间形态转向临水发展的空间形态。

3.3 水患、水利技术与城市形态

由于我国所处的地理环境比较复杂,而且相比欧洲国家,我国自然灾害频发。欧洲气候以温带海洋性为主,全年降水平均,河流水位稳定,流域地势高差较小可以作为很好地发展航运。但是我国气候季风性为主,旱涝灾害频发,且地势起伏大,上游水流湍急不能发挥航运功能,中下游河流水位随时节而变化。所以从河流和城市的关系来说,一方面河流提供了城市生活必需的水资源;另一方面河流也是制约城市发展的隐患。城市防洪的重要性在《管子·乘马》中有精辟的论述:“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所以与欧洲城市相比,中国古代建城选址与水的关系更为复杂,需要水资源而不能远离水源,为规避水患所以又要与水保持一定距离。

因为河流的水患频发,古代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封建大国在与自然的斗争中,积累了大量水利建设的经验。中国传统水利,是指以中国封建社会水利为代表,以封建土地制度为基础,从属于封建经济的古代水利形态。无坝引水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最基本的建筑型式,无坝引水工程的主要特点是充分利用河流水文以及地形特点布置工程设施,使之既满足引水、防洪和通航的需求,又没有改变河流原有的自然特性[6]。比如云南丽江、安徽宏村、浙江楠溪江完善的乡村水利都体现了水利工程与城市空间的完美融合。中国古代的水利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农业生产服务而不是为了利用航运实现商业发展。中国古代的水利思想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而不以人力过多地破坏和改造自然,这样的思想决定了中国的水利设施不能为城市跨水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4 现代中国城市由临水向跨水的形态转变

在现代中国,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对水运交通的需求大大增加,河流的经济价值和交通运输功能得到深层次的重视和利用,从而促进了河流沿岸城市经济发展和人口聚集,两岸联系不断加强,城市需要更多的发展空间,产生了跨河发展的动力和趋势。同时,现代水利工程技术和桥梁技术的创新为城市跨河发展提供了条件。所以,城市形态由临水发展转向跨水发展。

4.1 水利技术进步引起城市形态的转变

建国之后我国水利技术的不断进步,近年来对水利工程建设的不断投入,水利工程建设所带来的社会和民生成果也有显著的成效。我们对于河流水患的防控和管理,使我们不需像古人建城一般“下毋近水而沟防省”,相反河流作为城市中具有活力的因素为我们所用。水利技术的进步为城市形态向跨河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

4.2 桥梁技术进步引发城市形态的更新

桥梁是城市实现空间跨越的建设,为城市跨河发展提供了河流两岸的交通联系,使两岸空间的联系更为紧密,成为一个连续的有机整体,引发城市形态的更新。以武汉为例(图7),武汉是长江和汉江交汇处,两江将城市划分为汉口、武昌、汉阳独立三镇。最初三镇各自为政,独立发展,汉口重点发展商业,武昌发展文化教育为主,汉阳重点发展工业。“一五”计划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是万里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在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公铁两用桥,将武昌和汉口相连,“天堑变通途”,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生命线。后又相继架起武汉长江二桥、长江三桥、二七长江大桥、在汉江上架起江汉一桥、二桥、三桥等一系列桥梁将河流两岸城市不同地块联系在一起,形成了跨水发展,协同发展的城市面貌。由于桥梁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大力建设,推动了武汉从两江三镇各自独立发展向聚合共同发展,跨水发展的城市形态不断完善。

图7 武汉通过众多桥梁连接长江两岸

但是另一方面,像武汉这样的城市在跨越长江时建设的重要桥梁都是连接城市主干道的公路铁路或公路桥,只有在这些地方城市两岸发生联系,大部分的两岸城市生活是被河流割裂开。

城市两岸的联系和城市与河流大部分都是依托桥梁建立联系,未来应该重视桥梁的建设,特别应该在合适的河流尺度上建设一系列为市民活动而服务的步行桥,使河流更好地为城市生活增添活力。

4.3 跨水城市形态的人居环境意义

跨水城市形态使水能最好地发挥它的作用,提供水源,提供便利的航运,提供滨水空间,作为城市景观资源,同时又不割裂河流两岸之间的空间联系,河流两岸共同享有水体,土地的经济和环境价值得到更好的利用,河流再不作为阻碍城市发展的因素,使城市得到自由的发展。

河流作为景观资源时,也要考虑尺度问题(图8),宽度和深度比D/H在18°到45°最适宜做步行桥连接两岸滨水空间,可以给人带来舒适的空间体验。以国内另一跨河发展的城市天津为例,海河作为天津的母亲河,不仅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水源而且成为优化城市环境的景观资源,海河上风格不同造型各异的桥梁也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是天津著名的旅游资源。海河平均宽度约为100m,是一个适宜步行穿越的距离,各具特色的步行桥结合两岸的滨水公共空间设计,使海河两岸成为颇具人气和活力的城市生活场所。

图8 河流宽度和深度比值对空间感受的影响

结语

临水发展和跨水发展是两种不同的城市发展模式,城市发展的初期大多为临水而建,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城市扩张的推动下,在桥梁水利技术成熟支撑下,城市具备了跨水发展的条件。

临水发展(图9)和跨水发展(图10)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城市形态。临水发展时的城市没有跨越河流,城市向远离河流的方向单边发展,城市发展处于一种分散的状态,河流作为城市的边界制约了城市的扩展。当城市实现了跨水发展时,城市向河流两边延伸,河流成为城市的中心,城市空间结构形成向河流聚集的状态。跨水发展将水体纳入城市之中,可以更好地发挥河流航运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以及景观价值。综合来说,跨水发展有利于形成较好的城市形态。

图9 河流分割边界

图10 河流聚合环境

现代中国城市发展越来越重视河流的价值,河流越来越成为调动城市发展的积极因素,跨水发展使得沿河区域成为城市中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地块。在城市跨水发展时,我们需要关注如何将两岸有机联系。跨水发展需要依托桥梁、隧道等大量基础设施的建设,城市两岸空间仅靠局部线性的联系也会造成区域间的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可以通过增设步行桥、增加滨水公共空间等方式,利用河流景观价值,优化人居环境和城市公共空间,使水体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城市生活。

资料来源:

图4,图7:来自网络谷歌地图;

图5~6:据贺业钜《论汉长安城市规划》;

文中其余图片均为作者自绘。

猜你喜欢

临水河流桥梁
墨痕临水欲化龙——《草书屏风》赏读
河流
手拉手 共搭爱的桥梁
《花乱开》
临水
流放自己的河流
高性能砼在桥梁中的应用
桥梁检修专家——MOOG桥梁检修车掠影
当河流遇见海
用爱心架起希望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