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彭永东临危受命

2022-02-10李惠琳覃毅

21世纪商业评论 2022年1期
关键词:浑水链家家装

李惠琳 覃毅

对于贝壳找房掌门人彭永东来说,2021年是疲惫的一年。

临近岁尾,浑水突然发动袭击,称贝壳与瑞幸咖啡类似,“这是一个存在大量欺诈的公司”。

在过去10个月,贝壳大事不断,鲜有好消息:创始人左晖离世,政策环境趋紧,新对手伺机而动,地产行情急转直下,裁员关店风波饱受争议……相较于高光时刻的峰值,贝壳已跌去了大概3/4的市值。

强势创业者已逝,环境严峻而诡谲,能否独自驾驭万亿级的贝壳,这是接任者彭永东必须面对的难题。

彭永东对于做空机构的回应,很能反映其沉稳的风格。

浑水的攻击,起始于2021年12月16日晚,77页做空报告,直指贝壳多项业务数据漏洞。浑水称,在贝壳平台进行多个月数据收集,并结合线下门店调研,发现交易量、商店数量和代理商数量等,与贝壳所称存在着巨大差异。

“新房总交易额(GTV)被夸大了约126%以上,佣金收入被夸大了约 77%-96%。”浑水报告写道。

依据2021年三季度的财报,贝壳平台国内GTV为7880亿元,浑水专门编写了一个收集交易数据的程序,认为第三季度真实GTV为5210亿元,较披露数据高出约51%。

为验证这一结论,浑水通过走访实体门店进行抽查,发现平台上独立的活跃门店位置完全相同。“在探访的51家商店中,大概有19家已经不存在。这样我们就有理由质疑贝壳夸大了商店数量。”浑水称,基于销售GTV作假,由此产生的佣金收入也站不住脚。

这家做空机构,还直接将矛头指向彭永东为首的管理层。

“过去,贝壳管理层声称通过平台房屋交易市场份额的增长产生网络效应,使贝壳在佣金等方面拥有更大的定价权,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平台的吸引力。”浑水质疑,“这是贝壳向资本市场兜售其市场前景,提振股价的手段。”

面对做空的这一声惊雷,彭永东没有走到前台,未在第一时间直接出面,他的应对低调且务实,贝壳只是发了一个声明,声称在24小时内给出回应。

2021年12月17日晚,回应如约而至,一一解释疑点。

关于新房交易GTV和收入,贝壳指出,浑水抓取交易量数据的方法是错误的,计算存在严重遗漏。

“我们提供新房交易的通路有四条:一、链家门店;二、平台连接门店;三、新房销售团队;四、其他销售渠道。而在其报告中只计算了第一、二种方式。”贝壳表示。

针对二手房交易GTV和收入、门店数、经纪人数等数据质疑,贝壳同样指出,是基于不完整的数据、错误的估算方法。

有贝壳前员工宋宇辰向《21CBR》记者证实,贝壳很多加盟店人员走的是劳务派遣模式,人员流动性很大,且很多门店采用大店模式,一个门店实际有三四个团队并存,人员数据很难精确计算。

总体而言,浑水风波波澜不惊,2021年12月21日,贝壳股价大涨11.79%,回归到做空前的水平。

当下而言,贝壳的难题并不是做空危机,而是没有了“英雄舵手”左晖。低调的彭永东,能否独自应对纷繁复杂的环境?

彭是技术出身,进入贝壳之前,为IBM的高级咨询顾问,与左晖的结缘是在2009年。彼时,链家在线下跑马圈地,找到了IBM做咨询。

其间,关于中介业务互联网化,彭永东与左晖的思路极为契合,由此被左晖相中。其后,彭永东进入链家并担任副总经理,后成长为贝壳的二号人物。

任职11年期间,彭永东最大的贡献在于,一手主导了链家线上化、平台化过程。

2014年,链家网成立,彭永东担任CEO,左晖给予的期待是——“干掉链家”。他一步步推动链家后端运营和前端交易的线上化,构建以“楼盘字典”为核心的数据库系统,为后来的贝壳找房建立了底层逻辑。

2018年贝壳找房成立后,顺理成章,彭永东出任CEO。

工作中,彭永东是左晖最亲密的战友。左晖采访时说过,与彭永东会沟通诸如公司战略的事情,贝壳基本上由彭永东在管理。

左晖也给予了彭永东足够的话语权和激励。

他在世时,在贝壳股权架构体系中,彭永东是股权较多的高管,持股3.1%,享有1%投票权,贝壳在高峰时市值约6000亿元人民币,这笔股权最多时价值180亿元。

考虑到贝壳并非从零做起,左晖的出手,堪称大方。

2021年11月8日,贝壳修改章程,彭永東所持股份变B类股,投票权从1%升到近80%,他真正接替左晖,扛起了指挥的大旗。

作为贝壳联合创始人,彭永东接棒并无太多悬念。异议来自于,这个看似温和有余、锋芒不足的接任者,是否能守住左晖留下的千亿帝国。

相比左晖的战略远见和魄力,彭永东的行事风格更偏平稳。从近年公开发言来看,他基本延续左晖的思想,一脉相承地执行“难而正确的事” 。

“由中介起家的左晖,更注重由下而上的管理方式,而彭永东出身于战略咨询服务行业,更注重顶层设计的战略规划。两者的差异,可能会改变链家长久以来的业务逻辑。”提及两任掌舵者的风格差异,一名贝壳内部员工向《21CBR》记者表示。

客观地说,彭永东的处境,比左晖时代更难。

房地产调控收紧,打压了交易的热情,直接拉低营收;反垄断监管日趋严格,中介机构逐步纳入重点监管范畴,长期来看,会动摇贝壳的强势地位。

2021年上半年,也传出关于贝壳遭反垄断调查的风声,后来官方辟谣。然而,对于其既做中介又做平台的行为,业界早就有既当选手又当裁判的质疑。

?2021年8月开始,杭州、深圳陆续推出个人自主挂牌房源、官方二手交易平台。有观点认为,这将削弱房产中介的市场作用。尤其迫在眉睫的是,寒冬席卷房地产业,房价、交易量双降,贝壳遭受强烈冲击。

根据最新披露的数据,2021年第三季度,贝壳收入为181亿元,同比下降11.9%,净亏损17.66亿元。“行业充满艰辛和挑战。” 彭永东后来如此形容。

在快速的市场下行中,中介行业生态开始恶化,贝壳的门店也面临严峻挑战。过去12个月,GTV超过5000万温饱线的门店数量环比下降3.3%,占总门店数量的33.7%。基层业务一线的压力尤其大,自2021年10月份以来,贝壳大量业务人员出走,有的是资深员工。

“这两个月,门店买卖单一单没开,只有一些租单。线下店,一个月只有几万元业绩。”一名深圳南山区链家门店的中介人士透露,“另一个情况是,店长店经理等中低管理层严重缺人,做租赁业务的新人,转正了都能当店长。”

彭永东已经务实地选择收缩战线,转向精益化运营。

2021年10月,贝壳上海公司被曝光裁员200多人。宋宇辰告诉《21CBR》记者,2021年下半年,行业门店缩水至少40%,贝壳也劝退了一些效益差的门店。根据财报,2021年第三季度,约有3.31万名中介离开了贝壳。

彭永东表示,接下来会将运营重点更多地向新房业务和租赁倾斜。若对比行业,他的掌舵表现,至少差强人意。2021年第三季度,全国二手房、新房GTV同比下降41.6%和 14.1%,贝壳则分别下滑34.3%和2.5%,跑赢行业。

贝壳走出阴霾还需时日。

宋宇辰告诉《21CBR》记者,近期行业有回暖迹象,贷款放款方面明显提速,价格也稳定下来,“只是比谷底好,远没达到2020年和2021年上半年的平均值。”

贝壳预计,2021年第四季度总净收入在145亿-155亿元之间,同比下降约31.6%至36%。中信证券研报认为,2022年一季度,房產成交有望回暖,贝壳的生存环境将恢复常态。

下行周期里,行业酝酿变局。贝壳的对手不只是同行,还有字节跳动、快手等一众互联网公司。

以字节为例,2021年其在中介领域四处出击。9月,收购北京麦田旗下房产经纪公司;10月,成立福建好房有幸,拿下一张中介牌照,又全资入股兰州好房有幸。

“预计2022年,会有几个大平台整合中介市场,出现第二个、第三个贝壳。”宋宇辰告诉《21CBR》记者,“衣食行”领域都已出现多个全国性平台,唯独“住”,除了贝壳还没有第二大巨头,“字节跳动、58同城都有挑战的实力”。

下一步怎么办?彭永东暂时的应对,是不断做加法,围绕“新居住”横向拓展。

“如果说,过去5年是房地产大开发的黄金时代,那么未来5年,将会是品质服务的美好时代。”彭永东提到,发达国家房地产业占GDP比重一般为10%-12%,其中,住房投资只有5%左右,另有更广泛的居住服务。

从交易转向服务,这是一种更加稳健的选择。他的第一个发力点是家装。

与房产中介行业一样,家装是一个非透明、体验差的市场,贝壳具有标准化、数字化改造的机会,且具有海量房产信息资源,是家装公司的天然入口。

彭永东态度坚决,认定这是贝壳要“翻越的第二座山”。

早先,贝壳即以“被窝”自营品牌探索家装业务。2021年,彭永东掌舵后动作明显加快,上线推出Home SaaS系统,实现装修设计环节全面数字化,年中更是斥资80亿元收购老牌家装企业圣都,布局整装业务。

据报道,已有贝壳核心力量被调去了家装线,如贝壳新家装北京业务的总经理梁磊,此前任职北京链家的运营总监。

财报显示,2021年第三季度贝壳装修服务收入同比增长了29.4%;新收购的圣都,在1-9月实现累计合同收入同比增长超过35%。然而,由于产业链供应链长,标准化程度低,家装企业规模化复制不易,鲜有百亿营收的整装企业,贝壳要破局也不容易。

围绕着“新居住”,彭永东还指明了两个方向:

一是,为城市新市民、大学生及低收入群体提供居住服务和产品,在租赁业务创新、老旧小区改造等方面加大投入;二是,建立对房产交易服务者的培训教育体系,包含对经纪品牌主的“原力场”学院、对店东的“花桥学堂”、对经纪人的“贝壳经纪学院”等。

短期内,这些新业务难以有大起色。2021年第三季度,贝壳新兴及其他业务收入为6.1亿元,约占总收入3%,第二增长曲线还未成型。

主业大盘待稳,新业务“翻山”不易,新的一年驾稳贝壳这艘巨轮,彭永东也在探索答案。

猜你喜欢

浑水链家家装
链家,莫拿“个案”当说辞
用高科技赋能 互联网家装布局标准化
“巨怪”链家牺牲毛利率疯狂扩张 万科30亿买张合作券是否值得
京东与极装吉住达成战略合作 共推全屋定制健康家装
叫好不叫座的互联网家装
家装e站周年庆 释放互联网家装未来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