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塑形镜临床应用中的并发症分析
2022-02-10张文淑鼓楼希玛林顺潮眼科门诊部福建福州350000
张文淑 鼓楼希玛林顺潮眼科门诊部 (福建 福州 350000)
内容提要: 目的:对角膜塑形镜(Orthokeratology Lens,简称OK镜)临床应用效果以及常见并发症进行详细探究。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1年3月接受规范化OK镜治疗的患者共1000例参与本次研究,共1500眼,对于所有患者,均采用OK镜进行治疗。对所有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前后裸眼视力、屈光度以及角膜曲率变化情况以及并发症类型、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患者配戴OK镜之后,患者角膜平均曲率趋于平坦状态。所有患者在持续配戴OK镜12个月后,裸眼视力水平平均显著提升,同时屈光度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0例患者共1500眼,在本次治疗中,共1000眼出现并发症,占比(1000/1500)67.0%。其中,角膜上皮损伤占(640/1000)64.0%,角膜色素环占(30/1000)3.0%,无菌性周边角膜浸润、溃疡占(150/1000)15.0%,感染性角膜炎占(60/1000)6.0%,泪眼异常占(60/1000)6.0%,结膜异常占(60/1000)6.0%。结论:OK镜的并发症主要包括角膜上皮损伤、角膜色素环、无菌性周边角膜浸润、溃疡、感染性角膜炎、泪液异常、结膜异常;并发症的发生与医者、患者和镜片密切相关。
角膜塑形镜(Orthokeratology Lens,简称OK镜)是一种特殊逆几何形态的镜片,主要被应用于近视患者治疗中,由于镜片和眼液层呈不均匀分布状态,因此可产生流体力学,使得角膜几何形态发生变化,使得近视患者角膜弯曲度逐渐缓解,同时还可缩短眼轴,避免近视持续发展。但是如果长期配戴OK镜,可能会出现各类并发症,对患者治疗效果和安全性造成不良影响[1]。对此,在本次研究中,选择在本院接受规范化OK镜治疗的患者共1000例参与本次研究,对OK镜临床应用效果以及常见并发症进行详细探究。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9年3月~2021年3月在本院接受规范化OK镜治疗的患者共1000例参与本次研究,共1500眼,患者年龄6~22岁,平均(18.3±4.3)岁。本次研究遵循《赫尔辛基宣言》,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以及患儿监护人均对本次研究知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在对患者应用OK镜前,对患者进行眼底检查、常规裂隙灯检查,对患者眼压、角膜直径、角膜曲度等进行检测和记录。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眼部禁忌证。
纳入标准:①年龄6~22岁;②裸眼视力>0.1但<0.7;③对角膜塑形镜的材料以及成分等不过敏;④无严重精神疾病以及血液疾病;⑤患者及家属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①年龄<6岁或>22岁者;②有严重散光者;③夜间瞳孔大者;④有眼部疾病或眼部手术史者;⑤有角膜接触镜使用史者;⑥合并其他严重疾病者。
1.2 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对于所有患者,均采用OK镜进行治疗。
材料:美国E&E角膜塑形镜片、高透氧材料BostonXO。
配戴方法:对患者各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选择适宜的标准片进行试戴,试戴时间控制在15~20min;对患者进行荧光素染色观察以及屈光度检测,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患者标准镜片试戴感受,如果患者表示出现不适感,则应当及时调整;要求患者试戴并过夜,在摘除OK镜后,对患者进行眼部检查、屈光度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对配试状态进行评估,据此调整镜片各项参数;与患者和患者监护人进行沟通交流,告知OK镜配戴和护理要点,告知患者每日临睡前,均需采用专用清洗液清洗OK镜,同时,在戴OK镜之前,需在镜片滴入人工泪液,对于每日配戴时间,要求控制在6~8h[2]。
复查方法:告知患者在配戴OK镜后1、7d入院复查,随后每间隔1个月复查,在持续治疗1年后,每3个月复查1次即可。
1.3 观察指标
对所有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前后裸眼视力、屈光度以及角膜曲率变化情况以及并发症类型、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分别行t检验与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前后裸眼视力、屈光度以及角膜曲率变化情况
在所有患者配戴OK镜之后,患者角膜平均曲率趋于平坦状态。所有患者在持续配戴OK镜12个月后,裸眼视力水平平均显著提升,同时屈光度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配戴角膜塑形镜前后裸眼视力、屈光度以及角膜曲率变化情况 (N=1500,±s)
表1.配戴角膜塑形镜前后裸眼视力、屈光度以及角膜曲率变化情况 (N=1500,±s)
时间 裸眼视力 屈光度(D) 角膜平均曲率(D)配戴前 0.15±0.14 -3.34±1.43 43.27±1.26配戴1个月 0.95±0.08 -0.97±0.66 40.68±1.22配戴3个月 0.93±0.12 -0.93±0.56 40.65±1.21配戴6个月 0.90±0.10 -0.94±0.62 40.38±1.15配戴12个月 0.90±0.12 -0.95±0.62 40.56±1.10 t 1 160.361 2 178.380 5 1.250 2 P 0.0002 0.0016 0.962 8
2.2 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1000例患者共1500眼,在本次治疗中,共1000眼出现并发症,占比67.0%(1000/1500)。其中,角膜上皮损伤占64.0%(640/1000),角膜色素环占3.0%(30/1000),无菌性周边角膜浸润、溃疡占15.0%(150/1000),感染性角膜炎占6.0%(60/1000),泪液异常占6.0%(60/1000),结膜异常占6.0%(60/1000)。如表2所示。
表2.12个月内患者配载OK镜并发症发生情况
3.讨论
OK镜是临床中比较常用的隐形眼镜,在OK镜设计中,需将患者个体角膜进行检测,将各项参数以及眼屈光度作为重要依据,OK镜与角膜表面曲率为逆几何式,因此,当患者配戴OK镜后,镜片和角膜之间的泪液流动性比较差,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各类并发症[3]。
在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配戴OK镜之后,患者角膜平均曲率趋于平坦状态。所有患者在持续配戴OK镜12个月后,裸眼视力水平平均显著提升,同时屈光度有所降低。在本次治疗中,共1000眼并发症类型如下:①角膜上皮损伤。在对近视患者应用OK镜进行治疗时,要求患者夜间配戴,而角膜的氧供应比较少,而OK镜配戴时间比较长,容易出现干涩症状,导致患者角膜长时间处于缺氧状态。一旦角膜处于缺氧状态,则角膜上皮细胞无氧代谢显著增强,同时,乳酸生成量增多,可逐渐进入至基质层中,导致患者角膜渗透压不断增加,而大量水分进入至基质层中,即可造成角质膜水肿,致使上皮细胞容易脱落,进而造成角膜上皮损伤[4]。而这一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主要在于OK镜配戴过程中操作不当,或者护理液存在一定副作用,另外镜片、异物摩擦也会造成角膜上皮脱落,角膜损伤[5]。②角膜色素环。根据临床研究发现,导致角膜色素环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OK镜适配度比较低,在患者配戴过程中,镜片与中心偏离过大,或者镜片的活动度比较小,导致角膜发生扭曲。主要原因在于,OK镜偏离中心位置,基弧所压平的区域与光学区相偏离,并达到中周部,根据容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当角膜组织受到挤压作用后,流入角膜中央变得更弯,与周围角膜的曲率显著增加,即可造成角膜色素环。③无菌性周边角膜浸润、溃疡。根据临床研究,无菌性周边角膜浸润为灰白色,并且广泛分布在患者角膜边缘位置,同时上皮完整,染色为阴性,一般是护理液刺激、接触镜刺激所造成的,另外,当角膜处于缺氧状态时,可诱使各类炎性因子活动,导致炎症性细胞和纤维蛋白渗出。细菌性角膜溃疡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化脓性角膜炎,当角膜收到外伤后容易感染,即可造成细菌性角膜溃疡。在配戴OK镜时,如果操作不当,则会对角膜上皮造成损伤,导致细菌感染,进而诱发这类并发症,给患者视力造成危害[6]。④感染性角膜炎。OK镜是一种硬性角膜接触镜,在镜片设计中,采用逆几何设计形式。曲率中央平坦,而周边陡,通过应用机械压迫方式,使得患者角膜中央曲率半径显著增加,因此角膜处于受压状态,容易发生压迫性损伤。另外,患者夜间长时间配戴OK镜,当眼睑闭合后,角膜处于缺氧状态,同时夜间泪液分泌低,当细菌侵入后,即可诱发感染性角膜炎。⑤泪液异常。通常情况下,在近视患者配戴泪眼异常初期,会有明显的异物感,一般在10~15min即可缓解。但是,如果患者在长期配戴泪眼异常后,依然会出现泪眼异常问题,则一般是由于镜片清洁护理不当、残留护理液等所造成的。可对患者角膜造成损伤,甚至造成角膜瘢痕。⑥结膜异常。造成结膜异常的原因比较复杂,在OK镜加工过程中,如果加工技术不当,则会对患者结膜造成较大刺激,另外,OK镜清洁不当、出现沉淀物、用眼卫生习惯不合理、OK镜方法不当、OK镜超期使用、OK镜变形破损等,均可能会造成结膜异常[7]。在配戴OK镜前,首先应排除眼部疾病,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眼病史,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OK镜配戴方法以及护理要点。
根据本次研究可见,在患者配戴OK镜进行治疗时,并发症发生率比较高,并且并发症类型较多,一般与三个因素密切相关,包括医生、患者以及镜片,为了能够显著降低OK镜临床应用中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应当对OK镜应用的各个环节加强管控[8]。近年来,OK镜设计和加工制作技术水平显著提升,对于验配医生,需组织参与专业技术培训,提升专业技术水平。在对患者应用OK镜进行治疗时,应当与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加强沟通交流,告知其配戴OK镜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为患者介绍专业知识,为了指导患者准确使用OK镜,需告知患者根据规定流程配戴OK镜,同时根据医嘱定期复查。指导患者正确配戴OK镜和护理OK镜的方法,部分患儿年龄比较小,自理能力以及动手能力均比较差,在OK镜配戴和护理中,父母应当提供帮助,同时告知患者在配戴OK镜时,如果眼部出现不适症状,则应当立即停止配戴OK镜,并前往医院检查[9]。
综上所述,在近视患者临床治疗中,OK镜的应用比较常见,如果配戴不合理,则会造成患者出现各类并发症,包括角膜上皮损伤,角膜色素环、无菌性周边角膜浸润、溃疡、感染性角膜炎、泪眼异常、结膜异常,并发症的发生与医者、患者和镜片密切相关,要求对患者加强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掌握OK镜配戴要点,降低各类并发症发生率,提升OK镜治疗效果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