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垦稻1725 的选育与栽培技术要点

2022-02-10孙翊轩刘永巍田红刚

北方水稻 2022年6期
关键词:米质水层积温

孙翊轩,刘永巍,田红刚,高 扬*

(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 水稻研究所,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垦稻1725 是由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适宜在黑龙江省垦区第二积温带(下限)区域种植的优质、多抗、高产水稻新品种。该品种适口性好,出米率高,外观米质优良,米质达到国家二级优质米标准;丰产性好,对各类水稻常见病害抗性强,耐冷性表现突出,熟期适宜,适种区域广。作为目前黑龙江省内少有的具有多抗性的优质米水稻新品种,垦稻1725 适合进行大范围种植开发,挖掘其自身优质稻米的附加值,创造出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 选育过程

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2011 年以垦稻06-192 为母本、龙粳26 为父本杂交,通过南繁加代、系谱法选育,于2015 年决选,2016 年进行产量鉴定、抗性鉴定、异地鉴定。2017~2018 年参加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水稻品种第二积温带(下限)区域试验,2019 年参加生产试验。2020 年1 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 产量表现

2017 年参加黑龙江省垦区第二积温带(下限)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9 414.7 kg/hm2,比对照品种龙粳21 增产10.0%;2018 年续试,平均产量为8 685.5 kg/hm2,比对照品种龙粳21 增产5.7%;2019 年参加黑龙江省垦区第二积温带(下限)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8 922.3 kg/hm2,比对照品种龙粳21 增产9.5%。

3 特征特性

出苗快,叶色较绿,分蘖能力强;主茎12 片叶,株高98.5 cm 左右,穗长18.8 cm 左右,粒型椭圆,每穗粒数118 粒左右,千粒重24.3 g 左右。

垦稻1725 属普通水稻品种,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36 d 左右,需≥10 ℃活动积温2 500 ℃左右。该品种抗倒性、耐冷性表现好,2017~2019 年耐冷性鉴定结果(3 a 之间的幅度)为处理空壳率13.4%~24.3%;2017~2019 年进行抗稻瘟病接种鉴定,结果(3 a 之间的幅度)为叶瘟1 级、穗颈瘟1~5 级。

4 稻米品质

2 a 品质分析结果:出糙率83.3%~84.0%,整精米率69.6%~71.5%,垩白粒米率2.0%~14.0%,垩白度1.7%~2.6%,直链淀粉含量(干基)17.10%~17.38%,胶稠度73.0~78.2 mm,粗蛋白质含量(干基)8.58%~8.62%,食味品质80~83分。米质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二级。

5 适种区域及栽培要点

垦稻1725适于第二积温带(下限)区域旱育稀植栽培,属于穗数、穗重兼顾型品种,在栽培管理上应围绕提高成穗率和结实率采取相对应的栽培措施。参照《寒地水稻叶龄诊断植保技术》[1]与《寒地水稻生育智慧调控技术》[2]等合理进行其秧苗期和大田期田间管理。

5.1 壮秧适时早插

垦稻1725 在适应区播种期为4 月10~15日,在合理育秧的基础上,适时提早插秧,保证水稻植株有足够的生长周期;合理进行密植,使种植群体结构更加合理、产量性状高度协调,进而提高水稻整体产量。根据天气因地制宜适时早插,插秧期5 月15~25 日,秧龄30~35 d,插秧规格为30 cm×10 cm,5~6 株/穴。

5.2 合理配方施肥

无机肥和有机肥配合施用,适时补充生物肥,平衡施用氮、磷、钾肥以及微肥。一般施纯氮100 kg/hm2,氮∶磷∶钾=2∶1∶1。氮肥施用比例,基肥∶蘖肥∶穗肥∶粒肥=3∶4∶2∶1。基肥量为纯氮30 kg/hm2,纯磷50 kg/hm2,纯钾30 kg/hm2;蘖肥量为纯氮40 kg/hm2;穗肥量为纯氮20 kg/hm2,纯钾20 kg/hm2;粒肥量为纯氮10 kg/hm2。适当使用微肥、富硒肥等,可改善稻米品质及米饭口感、提高水稻的抗病抗倒能力。

5.3 耕作与灌溉

大田秋翻春旋水整平。水稻返青期、孕穗期、开花及抽穗期、籽粒灌浆期前期建立并保持水层,其余各生育阶段采用由浅到湿再到干的方式间歇交替灌溉[3]。插秧时期水层保持在1~5 cm,返青期水层保持在3~5 cm(以水层不没过水稻心叶为准)。分蘖期保持3~5 cm 浅水灌溉,植株茎数达到理想收获穗数的八成左右时适度排水晒田。水稻有效分蘖末期以晒田为主,直至水稻叶色有明显变化时逐渐恢复水层。水稻拔节期间水层保持在3~5 cm,孕穗期间水层保持在3~8 cm,抽穗及开花期间水层保持在3~5 cm。灌浆前期水层保持在3~5 cm,结实期浅湿干交替灌溉。收获期10 月10 日左右。

5.4 防控病虫害与冷害

在黑龙江垦区,主要预防稻瘟病以及冷害的发生。在生产过程中,结合当地天气情况的预测预报,有效、高效对冷害、病害进行预防或防治。水稻减数分裂期注意预防障碍性冷害。7 月初防治叶瘟,在孕穗末期至齐穗期进行穗颈瘟的防控;防治稻瘟病的同时,可以兼防纹枯病。此外,应加强水稻生育期内潜叶蝇、二化螟、负泥虫等虫害的防治。

猜你喜欢

米质水层积温
马唐种子萌发及幼苗建成对不同环境因子的响应
1981—2020年西藏“一江两河”主要农区负积温的时空变化特征
长江口邻近水域仔稚鱼分层群聚特征分析
湟源县30年0℃活动积温变化特征分析
43份高结实率四倍体水稻米质检测分析
ATK植物营养水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研究张运航
水稻水层管理田间试验总结
适宜稻—鳖共生模式的水稻品种筛选研究
1960—2013年中国≥10 ℃积温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主导因素分析
百泰微生物菌剂在不同施氮量条件下对北方粳稻米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