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北水稻新品种铁粳1603 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2022-02-04王桂艳蒋昆炜李殿平

北方水稻 2022年6期
关键词:中熟稻瘟病区域试验

王桂艳,王 健,蒋昆炜,李殿平

(铁岭市农业科学院,辽宁 铁岭 112616)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口粮作物,全国60%以上居民以稻米为主食[1]。辽宁省是北方粳稻主产区和优质米生产基地,生产的稻米以绿色、优质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目前水稻生产上存在推广品种表现参差不齐的现象,有些品种丰产性及抗倒伏性较好,但蒸煮食味一般;有些品种适口性较好,但抗倒伏性差、出米率低[2]。高产优质的水稻品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水稻生产获得丰产丰收奠定基础。为满足市场消费需求,选育优质、稳产、综合性状好的水稻品种是水稻育种工作者的重要任务[2]。铁岭市农业科学院育成的中熟水稻新品系铁粳1603,基本兼备优质性、丰产性、抗性三种特性,能够给广大稻农带来较高的收益[3]。

1 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

铁岭市农业科学院2006 年以铁粳7 为母本,以吉124 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2007~2010 年F1~F4在院内试验田按组合混合种植、秋季按组合混收。2011 年F5代按组合单株插秧,秋季决选出6 个单穴。2012 年种植单系,秋季决选出457号单系进入下年院内预备试验。2013 年参加院内预试,秋季决选出15 号进入下年院内品比试验。2014~2015 年参加院内品比试验。参加院内预备试验、品比试验的同时,在开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做自然诱发稻瘟病抗性鉴定。2016~2017 年参加辽宁省水稻新品种联合品比试验,代号为铁163。2018 年参加辽宁省水稻中熟组预备试验并定名为铁粳1603。2019~2020 年参加辽宁省水稻中熟组区域试验,2020 年同时进行中熟组生产试验。2021 年5 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辽审稻20210004。

2 主要特征特性

2.1 苗期性状

发芽能力强,出苗快而整齐;秧苗健壮,叶片直立,叶色绿;抗低温能力强,根系发达,移栽发根力强,返青速度快。

2.2 植株性状

株型紧凑,分蘖力较强,平均17.0 穗/穴,株高110.1 cm,主茎15~16 片叶,剑叶直立,叶色绿,活秆成熟,秆强抗倒伏。

2.3 穗粒性状

半直立穗型,穗长17.8 cm,有效穗数28.3 万穗/667 m2,每穗粒数135 粒,结实率84.7%,千粒重26.0 g。谷粒茎秆黄色,颖壳色黄,无芒,熟相好。

2.4 稻米品质

经农业农村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进行品质分析,糙米率81.4%、精米率72.4%、整精米率69.7%、粒长4.9 mm、籽粒长宽比1.8、垩白粒率9.0%、垩白度1.6%、透明度1级、碱消值7.0 级、胶稠度70 mm、直链淀粉含量17.6%、蛋白质含量7.7%,品质各项指标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二级。经品尝鉴定,蒸煮米饭香味浓郁、适口性好,冷饭不回生。

2.5 生育特性及抗性表现

铁粳1603 生育期155 d,属粳型常规中熟水稻品种,需≥10 ℃活动积温3 100~3 200 ℃。在铁岭地区一般4 月10 日育苗,5 月20 日插秧,8月5 日左右抽穗,9 月下旬成熟。铁粳1603 适应性广,抗寒性强,灌浆速度快,茎秆抗倒伏能力强,田间试验调查期间无倒伏现象发生。经沈阳农业大学稻瘟病课题组定点调查,其2 a 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分别为1.7、2.3,穗瘟损失率最高级1 级。

3 产量表现

3.1 联合品比试验及预备试验

2016~2017 年参加辽宁省水稻新品种联合品比试验,10 个点次,不设重复,平均产量629.1 kg/667 m2,比对照沈稻6 号(588.1 kg/667 m2)增产7.0%。

2018 年参加辽宁省水稻中熟组预备试验,3个点平均产量673.1 kg/667 m2,比对照沈稻6 号(620.6 kg/667 m2)增产8.5%,增产点比例100%。

3.2 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

2019 年参加辽宁省水稻中熟组区域试验,6点平均产量664.3 kg/667 m2,比对照沈稻6 号(631.1 kg/667 m2)增产5.3%,增产点比例100%。2020 年继续参加中熟组区域试验,6 点平均产量617.3 kg/667 m2,比对照沈稻6 号(593.9 kg/667 m2)增产3.9%,增产点比例100%。2 a 区域试验平均产量640.8 kg/667 m2,比对照沈稻6 号增产4.6%。2020 年同时参加中熟组生产试验,6 点平均产量647.5 kg/667 m2,比对照沈稻6 号(616.3 kg/667 m2)增产5.1%。区域试验、生产试验产量情况详见表1。

表1 铁粳1603 区域试验、生产试验产量结果

4 栽培技术要点

4.1 稀播种,育壮秧

俗话说“秧好八成粮”,培育壮秧是获得高产的基础。铁粳1603 穗大粒多、分蘖力较强,稀播种育壮秧对发挥其生产潜力特别关键。

根据辽北地区的气候条件、铁粳1603 的品种特征特性,兼顾稻农生产习惯,铁粳1603 于4 月中旬播种、5 月17~28 日移栽最为适宜,秧龄30~35 d。播种前浇足底水,秧盘摆放整齐,装入2.5 cm 厚的营养土。抛秧盘育苗播种3~4 粒/孔,软盘育苗、钵盘育苗播种90~100 g/盘,边播边找匀,播后用筛好的腐殖土覆盖,覆盖土厚度0.5 cm 左右。播种结束后覆盖无纺布,用微喷浇透水,待苗床表面无明水时喷施除草剂除草,封闭后覆盖地膜。当50%秧苗达立针期时可揭掉地膜。揭膜后1 周左右进入第一完全叶伸长期,棚内温度应控制在22~25 ℃;此时可适当通风炼苗控长,少浇或不浇水。从第二叶露尖到第三叶展开为离乳期,棚内温度控制在22 ℃左右,最高不超过25 ℃;此时适当大通风炼苗并浇pH 值4.5 的酸水,用清水洗苗1~2 次。移栽前3~4 d 应控水,促进根系生长。

4.2 合理稀植

铁粳1603 分蘖力较强,插秧适宜密度为中等肥力土壤30.0 cm×13.3 cm、高等肥力土壤30.0 cm×16.5 cm,基本苗3~5 株/穴(约7 万株/667 m2),利于个体与群体生长协调,产量达到最优。应避免插秧过密,穴苗数过多易产生夹心苗,造成生长不良。

4.3 科学配方施肥

根据地力情况,中等肥力地块施农肥2 000 kg/667 m2,化肥施标氮50~60 kg/667 m2、磷肥50~60 kg/667 m2、钾肥10~15 kg/667 m2。氮肥施用比例底肥∶蘖肥(2 次)∶穗粒肥=4∶4∶2,氮肥在各时期的施用量均随苗情长势看叶色、天气等情况灵活掌握,穗粒肥依苗情遵循“宁早勿晚、宁少不多、可施可不施则不施”的原则[4]。磷肥作底肥施入,一般施纯磷6~8 kg/667 m2,缺磷土壤应适当增加。钾肥随蘖肥施入。老水田还要注意施用适量微肥。

4.4 水层管理

采用浅、湿、干相结合的浅水间歇灌溉原则,花达水插秧,深水扶苗返青,浅水促分蘖[5]。有效分蘖期浅水灌溉,保持3 cm 水层,增温促蘖。薄水分蘖,后期干湿交替,适时搁田[6],晒田程度要结合苗情和土壤情况而定,基本达到田面发白、地面龟裂、叶色褪淡挺直,这样能够促进壮秆、控制上部徒长、促进根系发达。秧苗达到计划茎数的80%时晒田控制无效分蘖,保证根系活力,其余时间间隙湿润灌溉(即先灌2~3 cm 浅水层,待其自然落干、田面无水后再灌浅水层,如此反复),收获前7~10 d 断水,断水不宜过早,以确保活秆成熟。

4.5 病虫草害防治

草害防治以化学除草为主,人工拔草为辅。用叶枯宁、浸种灵等药剂浸种3~4 d,防治恶苗病和干尖线虫病等种传病虫害[7]。6 月末至7 月初,用稻丰灵250 g/667 m2兑水10~20 kg/667 m2喷雾防治二化螟、稻曲病。大田初期注意防治稻水象甲、潜叶蝇,中后期要综合防治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二化螟、稻飞虱等。

关于稻瘟病防治,栽培措施方面可采用配方施肥,避免氮肥用量过多、施用过晚;增施有机肥和硅肥;控制灌水量。化学防治方面,用25%适乐时、80%强氯精、10%浸种灵等严格进行种子消毒;移栽时用25%阿米西达悬浮剂或40%富士一号乳油或40%稻瘟灵乳油等,按说明兑水喷雾,能很好地抑制叶瘟发生;防治穗颈瘟应在破口始穗期和齐穗期各施药1 次;稻瘟病严重地区,在抽穗前和齐穗期用富士一号加以特殊防治。

4.6 适时收获

在水稻籽粒发育最饱实、养分积累最多、千粒重最大且在稻穗籽粒成熟度适中、含水量适中的时候进行适时采收,水稻才能达到单位面积产量最大、稻米品质最好、精米率最高,因此水稻适时采收(在完熟期收获,或者在蜡熟末期至完熟初期时收获)是最有利于实现水稻高产和优收的[8]。稻谷水分过大时应低温烘干,使水分降到安全水分以下,便于安全储藏。

5 适宜种植地区

铁粳1603 适宜在辽宁省中熟稻区种植,凡有效积温在3 100 ℃以上的相似生态区均可引进种植。

猜你喜欢

中熟稻瘟病区域试验
水稻已克隆抗稻瘟病基因的研究与应用
2022年“蒙阴杯”全国早中熟桃鉴评大赛在蒙阴成功举行
云南省稻品种审定标准(2022年修订)*
基于Meta-QTL和RNA-seq的整合分析挖掘水稻抗稻瘟病候选基因
中国科学家发现水稻IPA1基因具有稻瘟病抗性功能
甘肃省冬油菜区域试验现状及应对策略
鹰嘴豆新品种区域适应性试验评价
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定位及克隆研究进展
安徽·砀山中熟苹果开市价高
砀山中熟苹果量少价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