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的侵入:数字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审视
2022-02-10黄祖辉
卢 岚, 黄祖辉
(1.上海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海 200093; 2. 广东医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东莞 524023)
当下数据、数字、数字环境成为重要的关键词。数字环境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主要是基于大数据、互联网、智能算法等,通过驾驭算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升级、结构优化。因此,应该深刻把握数字环境特点,揭示互联网介入社会的运作机制,在以智能传播为主流、以算法为基本运作框架、以网络化和个性化为特征的基础上,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应如何适应互联网时代并成为精神文化传播引擎的具体路径。更具体地说,如何通过算法对受众群体进行精确分众,如何激活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生产并精准推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从过去的模糊劝说转向精准推送的算法传播,这些都是数字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 思想政治教育在数字环境中的发展境遇
数字环境,顾名思义是指可以量化的环境。大数据时代,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与人工智能携手共进,各种算法等数字机器相继出场,演绎出数据革命的新形态。在数字环境中,人们享受着前所未有的便捷。差异化的个体借助移动互联网快速打造新的情感勾连。无论是聒噪与喧嚣、恍惚与孤独,还是观念的暗示、行为的模仿与情感的渲染等,其背后无不隐含数字文明的密码,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认识范式、思维方法与话语体系,倒逼思想政治教育朝向精细化方向发展。
(一) 关于数字环境概念的一般概述
无处不在的信息自动采集、传递和计算大大提升了人类分析与使用数据的能力与水平。人们对海量信息的数字化记录,不仅可为社会科学的定量分析提供丰富数据,而且还可以提高其精准度,有助于推动社会科学从软科学向硬科学发展。因此,科学厘定数字环境概念并揭示其特征就显得非常重要。
第一,数字时代。尽管早在古希腊就有哲学家提出了“数是万物之基”的观点,然而惟有在“摄像”“可视化”“互联网”等高新科技不断飞跃,数据呈现出井喷增长,物质世界被映射为可以存储、计算和利用的数据世界[1],且事物及其行动具备自我记录功能时,人类才算进入数据时代。也正是在数字环境中,个人在真实世界里的活动才得到前所未有的记录。现代信息传播门槛低,感官刺激强,内容更新快,各种新闻跟帖、网站下载记录、社交平台互动记录、AI技术等为快捷获取人们思想动态等方面的信息提供了大量数据。
第二,数字环境的产生及其特征。数字环境是人与空间的新界面。它是由文字、图像、音频、视频、声、光、电等形式交互所形成的一种新场域。所谓数字环境,是网络信息技术在有效、便捷地传递与收集、分析与整合各种信息并经过智能算法处理各种信息时所形成的一个可控制的环境空间,并为身处其中的人带来特定的数字体验与感受。数字环境这一概念还包含对移动数字化网络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以及微博、微信、短视频、网络直播、新闻客户端等要素的充分认识、高度重视和掌握运用。
在探讨数字环境时,绕不过互联网与互联网文明。互联网与互联网文明相互依存,它既是一种全新的历史阶段,又是一种文明层次的标志。“甚至可以说,互联网对社会结构的革命性影响,将比历史上任何一次技术革命都更为深刻,终其我们一生,互联网都将是崭新的东西”[2]。互联网从纯粹的工具层面、实践层面上升到社会安排(智能算法)层面,为整个人类社会带来了全方位、多角度变革。
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的推广与普及,新媒体迭代升级,尤其是自媒体的即时性与互动性使得人类所接受的信息量更大、信息裂变更突出。加之自媒体以算法为框架促进了各类社会热点从选题到生产再到传播的智能一体化,使得技术本身也具有了主体的功能。人们在享受技术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经历着算法推荐所制造的“信息茧房”,其导致了舆论分化,诱发了立场对峙,使得各种思想的交锋和碰撞更为激烈。
(二) 数字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冲击
当今社会,环境的多维性、复杂性、开放性和变动性进一步增强。信息技术带来了场景革命,智能算法导致意识形态信息茧房现象出现。尤其是在网络实践中,人的自发性与非理性特征凸显,编程者在算法中嵌入了自己的价值立场,有着较强的意识形态操纵性,直接影响了意识形态的安全。如何防范技术独裁,弱化信息茧房效应,澄清是非,规避那些诋毁、抹黑乃至丑化主流意识形态的负能量,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积极直面的难题。
第一,数字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造成冲击。一方面,“当数字化和网络化展现为互联网和各类联网终端设备等技术工具的普及应用过程时,信息技术工具就已经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并产生深刻影响”[3]。换言之,数字环境不仅改变了信息形态,也创造了新的互动体验,使得受众体从单一的信息接受者转变为信息生产者、参与者和接收者相互融合和叠加的身份。这意味着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双方的界限逐渐模糊。另外,由于网络改变了原有的信息资源占有与分配模式,形成了“你有我也有且我更多、更快、更广”[4]的现象,使教育对象具有教育信息先在性优势,形成了反向信息不对称格局。因此,受教育者不仅有了与教育者分庭抗礼的资本与博弈的本钱,而且有可能走出“一言堂”,打破不对称的、单向的、局域式的教育方式,形成全民参与的格局。
在个性化、即时共享、去中心化的虚拟世界里,以数字平台为凭依、以话题嵌入为主的互动与弹幕发送等手段增加了虚拟社区的现实感。这种自媒体互动、多元化力量的差异化共存虽然拓宽了网民的话语通道,但也极易触发非理性情绪,甚至放大风险。如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其以短而精著称,运用“动画+文字解说”方式以及可视化技术,调动了用户的多个感官,增强了信息解释效度,同时也为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生机。但短视频将用户拆解成片段,切割成条框,导致信息与知识的碎片化等。其实,高热度不代表高质量,形式上越花哨,有时反而会越显得政治上的苍白与理论上的浅薄。因此,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开发中,在运用抖音、公众号进行选材与制作课程相关内容时不能只注重形式。唯有深入到阐释思想理论体系的话语构建之中,精心设计内容和形式,才能直击痛点,否则很难被学生认同。
另一方面,智能算法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挑战。智能算法是通过用户在网络上留下的搜索痕迹,对用户数据进行挖掘与分析处理,即时打造用户喜好的信息世界,并在持有不同意见的网民之间构筑信息高墙,形成颇具个性化的网络环境。问题是基于智能算法推荐的信息过滤机制本身也具有能动性。网络环境从表面上看热闹嘈杂、众声喧哗,用户却被另一只看不见的手——智能算法推荐操纵思想,以至于用户并不知道自己沉浸在信息茧房中。这增强了不同用户的聚合效应,使得他们价值趋同,思想观念同化[5]。在头条、抖音时代,内容的传递依靠智能算法推送,算法背后的人左右所推荐的内容。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主动介入智能算法之中并参与内容的生产与推送。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应聚焦如何在社会思潮中争夺话语权,如何聚焦新问题、呈现新特点,旗帜鲜明地传播主流价值,切实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力、引导力与公信力;如何把融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与方法的信息内容精准推送给受众等问题。
第二,数字环境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一方面,数字环境促进了全方位的文明转型。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6]。对人的培养与锻造依赖于人所处的现实环境。当下,人们已经进入以互联网文明为标志的数字时代。互联网技术及其构筑的信息平台与文明范式对现代社会的形塑也是全方位的。互联网跨越了时空界限,打破了个体原子化存在的局限,将人际关系以“看不见的弥散”方式刷新和升级到互联网文明时代,并对当前人类社会的基本逻辑、各领域的社会关系进行持续重塑[7]。在这一背景下,应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至教育对象精神深处呢?
另一方面,“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12。数字时代,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有助于精准掌握人的思想和行为,跟踪其变化。网络快捷传播的碎片化与娱乐性的内容容易吸引人的注意力,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利用情绪冲击与感官刺激,以喜闻乐见的方式改变教育内容的呈现方式,增强受众的参与感,积极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但内容的喜闻乐见在驱逐专业知识生硬感的同时也导致了思想的稀缺。如果仅将吸引流量的大小作为评判内容好坏的标准,仅注重内容的表达方式,就极易导致理论难度、深度不足。因此,单纯的技术变革与创新的边际收益能否满足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升所需要的阈值?场景变革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了怎样的驱动力?信息的聚合与融汇是否能规避思想因稀释而被极化的困境?如何让思想政治教育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这些既是数字化时代给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带来的挑战,但同时也是机遇。
二、 思想政治教育在数字环境中的多维重构
数字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通过交往、互动彼此烘托与支持,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议题互动的集中度,激发了网民广泛参与的热情,将精神世界的形塑与时代背景联系起来。在数字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应通过情景调试与结构重建,探索自身在场景融合、主体身份叠合、时空一体、视听兼备等多维向度下的观念交锋、思想迭起与价值多元的深层原因。
(一) 多元化共振的数字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良性循环
主体多元化、文明诉求多样化、文明冲突显性化成为现代文明的显著特征。文明冲突的深层次问题和逻辑归根结底是意识形态的较量。因此,作为意识形态传播工具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多元共振的数字环境相互嵌入,让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场景变革、身份叠合中协同共进。
第一,数字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彼此互涉、交互作用。现代信息技术并非是价值中立的。大数据、人工智能在建构自身数字体系的同时,也顺便将人的价值偏好植入其中。人工智能的背后是人与人之间、意识形态之间的价值分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与数字环境深度融合,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将以每一次活动为契机,形成一个以技术为突破口的场景融合与身份叠合的过程。从技术理路与内在逻辑两个维度观察思想政治教育与数字环境的深度嵌入,思想政治教育与数字环境契合是其内在逻辑的必然。
一方面,大数据、人工智能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语言处理、情感识别计算与智能推荐,也可以创建内置或外设的视、听、触等多种传感器,更能通过数据算法以及自然语言处理模块的知识图谱技术全面刻画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思想与行为,追踪与勘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借助相关数据如实描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因此,数字环境中的各种硬件设备本身就是参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关键技术要素。
另一方面, “一项新的技术只是打开了一扇门,它并不强迫人们走进去”[9]。诚如马克思所说,“机器正像拖犁的牛一样,并不是一个经济范畴。机器只是一种生产力。以应用机器为基础的现代工厂才是社会生产关系,才是经济范畴”[8]622。意识形态融入数字环境,使智能机器具备人类所需要的功能,有着对善恶、真假、是非的思辨与选择,也包含对生存的目的和意义的选择。而数字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交互、融合,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场景的开发和利用不仅包含着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和栖居场所的诉求,即强烈的政治立场和行为规范,以及借助话语、社会制度建构的教育活动场所;也意味借助信息技术、以“弱关系”“强联系”为特征的虚拟网络社会本身即信息技术本身也成为直接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当然,个体也唯有在社会互动中才能实现自我认同。思想政治教育与数字环境之间体现了一种彼此烘托、彼此支持的交互关系。
第二,当思想政治教育处于多元舆论力量碰撞、共振的环境中时,既生产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也制造着舆论场景。
一方面,多元舆论的交锋呈现了线上与线下的紧张、竞争和对立。信息权力的根本特征在于广泛的动员与放大传播功能,信息可以在瞬间转换为左右社会成员思想和观念的资源,挑战意识形态等权力,进而影响到社会稳定。这就需要线上与线下的场景融合。
另一方面,人既可以在现实中被原子化、被孤立,也可以在网络空间拥有常规性的“喧嚣”。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构建能够穿行于线上、线下的全民参与格局。网络的开放性、低门槛特质,以及基于兴趣爱好结成的虚拟社群,能够快速形成一个闭合式的舆论圈层。这就需要打造更具魅力、具有意见领袖身份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通过设置思想政治教育议题,使其与社会热点问题、前沿话题相“勾连”,形成跨越虚实场景、多平台共振的场景互动,进而在多元舆论场域的对话中灌注主流价值观并凝聚共识。如,可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直播方式,以其强大的沉浸感与全方位的社交体验以及微观用户的情感互动,设置思想政治教育议题,构建互动场域,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 数字环境驱动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多维诠释
在“人人连接”“共享” “发布”的数字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以全天候、立体化、多维度的开放特点实现了全面覆盖。换言之,由于数字环境的驱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延展性与纵深度被充分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凭借场景系统内外的链接与不同平台、场景进行话语权的博弈和争夺,藉此实现大融合视野中议题互动的多维解读。
第一,场景内外的链接扩大了思想政治教育覆盖面。互联网强化了事物之间的联系,降低了沟通和交流的信息成本,突破了物理空间的束缚,以“脱域化”的互动方式拓展了社会成员之间交流互动的广度与深度,增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涵容量。
一方面,所谓场景融合,是指场景系统有内、外两种连结关系,即同一场域系统内的连结与不同场域系统外部之间的连结关系。在数字环境驱动下,思想政治教育在各场域系统内或不同场域系统之间以及空挡处、连接口、交界带等处离场介入,改变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场化与在场性,丰富了人与社会乃至人与人之间的连结方式,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场景,让主流价值弥散于所衍生的空隙与空间中,呈现出全天候、立体化、多维度的高度开放特点。
当前,互联网成为制造风险最便利的工具和最有效的武器[10]。虚拟空间的无人在场特性与主体身份的隐蔽性极易导致庸俗信息的传播、错误思想的散布与放纵心理,甚至导致制造谣言、煽动反社会、分裂国家等情绪和行为出现。随着技术含量高的相关软件越来越多,网络行为失范现象层出不穷且花样翻新、手法高明,其以强大的冲击力与隐秘的欺骗性无孔不入,让人难以提防。因此,如何运用语言和图像技术,让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走进新科技的疆域深处,探寻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生密码,进而探寻中国网民意识形态立场的图谱,则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关键。
另一方面,数字化网络改变了人类的生存状态、生存方式和生存理念。人类进入了一个万物互联的新媒体时代。在生活被符号化后,日常生活也被赋予新的功能:生活和生命似乎从大地上升到云计算力。键盘、指令、算法和大数据将人类从诗意的栖居状态拖进智力游戏中[11]。当购物、交流与沟通等走进虚拟世界中,真实的主体交往体验被抽象关系所取代,信息过度泛滥与交互碎片化,使得严重的焦虑感随之产生。因为虚拟导致了思想、感觉与行动的分离,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作用局限于浅层。如果说理论的效度说到底是用实力说话,那么人类该如何消解焦虑与烦躁,如何诗意地栖居?如何突破种种禁锢,扩展并丰富人的自由存在,进而触及生活和生命的本质?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精修于日常,通达于未来,始终围绕主体反思双层逻辑进路,推进大融合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议题互动。
第二,在大融合视野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生产新的实践场景。思想政治教育在多元化舆论空间共振时要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作用,以纠偏是非,探寻价值迷失与认识偏差等问题的根源。因此,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旨在从全员育人着眼,突破学科壁垒,进行跨感官、跨智能、跨学科、跨领域的大视野融合。
首先,由于受网络环境亚文化及其情绪渲染的强大动员力等影响,舆论生态的共振与冲突现象频发并加剧,社会事件风险效应被放大。因此,唯有介入日常生活,才能从中汲取持续的发展动力,才能回应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活疏离的窘境,进而凝聚共识,为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的沟通与融合搭建平台。换言之,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收集公众困惑的问题,将零散的个体观点凝聚起来,并借助表情、肢体延伸话语等这些入细、入微的情感符号对其进行描述和分析,藉此建构舆论场图谱,形成对思想政治教育变革的全景式深刻把握,新的场景模式就此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场景变革将再度生成新的热点。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要嵌入日常生活中,不仅要从私人领域拓展到公共领域乃至专业化领域的话题互动以及议题讨论,而且还要通过专业的、垂直的互动,让日常生活内容实现变革。如,“学习强国”“喜马拉雅”等平台等很好凸显了社群化与精准化特色。这些平台实现了对思想政治教育边界的新一轮拓展,凸显了数字环境中思想政治在舆论场中的社会意义与价值。
最后,数字环境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从作为议题互动的空间转向更为丰富的舆论场景,彰显了强大的社会动员力量,同时又具有弥合功能,成为推动主流价值传播的重要力量。
总之,互联网技术的要旨在于以共生、共享的空间和共创、共赢的平台实现用户多维度参与,为用户带来深度体验;在于充分利用海量数据资源的价值,为用户提供精准服务[12],进而预测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趋势。
三、 激活思想政治教育应对风险的变革力量
数据时代何止数据,互联网经济岂止互联网。它牵动全局,体现了时空上的迁徙和变动、结构形态上的多样和复杂以及模式上的变化和多元。思想政治教育利用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技术收集海量数据,充分挖掘诸如线上交互的表情、动作、手势、语言等外显数据,延伸与补充其功能,藉此预测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方向,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一) 创建思想政治教育数据库
当下社会结构复杂、流动性强,各种社会风险叠加与不确定因素增多,不仅各种风险被放大,而且思想政治教育在数字环境中所面临的状况日渐复杂。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着眼于对问题整体状况的粗略把握,缺乏对于细节的精准把握和细致描述。这很难满足不断变化的风险社会对精准决策的需求。因此,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挖掘和释放数据资源的潜在价值,开发大数据提前预警、精准判断、快速反应等功能,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为快捷、详实和精准的信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从模糊劝说到算法推送的转变,尽可能满足多元化的个体需求。
第一,创建思想政治教育数据库何以可能?数字文明时代,通过记录赋能,每个个体都可能成为高能个体。因为一个具备数据意识、拥有数据头脑和数据技能的数据公民更容易成功。当下,以网络和新媒体技术为代表的媒介技术重塑了人类的时空观,现代文明发展进入新的拐点。这为思想政治教育建构大体量、强云算力的优质数据库提供了可能。
首先,创建思想政治教育数据库势在必行。信息技术时代,新型的支配形式不再是语言行为,而是语言的形成,是对象征符号的操纵。及时、精准抓取人们的生活信息并将其转换为数据,将成为一种新的介入途径。因为“数据正全面浸入人类日常生活,个体在不知不觉中被操纵,最终成为赤裸裸的小白鼠。个体的喜怒哀乐全在掌控之中,精神的殖民也就不可避免”[13]。因此,创建数据库并非浮光掠影的平面抓拍,而是鞭辟入里的深度透析。
其次,创建思想政治教育数据库的手段。一是通过高清摄像机、运动传感器、语音传感器等智能设备获取教育主体之间交往、互动的数据。二是通过多媒体、跨时空智能算法获取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与行为习惯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提纯与结构化。建立包含线上的思想理论教育、日常生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等相关数据的数据库。三是通过人工智能系统收集包括用户转发的新闻、浏览的次数以及状态的更新、点赞乃至评论等数据,并将这些数据分类、排序,作为推送信息的依据。
最后,思想政治教育者也要参与数据处理,深入学习并掌握智能算法以挖掘、提纯数据信息,对数据进行人工处理,用更加丰富的方法触摸人、空间、时间以及地域和文化。
第二,构建充盈着内涵价值、话语表达乃至现实问题的思想政治教育数据库,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从模糊劝说到算法推送的转换。在数字环境中,数据作为一个概念,其内涵与外延的延展也促进了数字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的改变。传统数据仅仅是作为量而存在的数据即量数,而今天的文字、照片、视频、音频等记录则是作为一种证据而存在,以量数和据数而存在。它以比特为单位进行存储[14]。随着人类行为的网络化,记录将越来越多、越来越全面,并呈现出人类历史描述的全新方式——大数据传播。其规模之大、其精准度之细致前所未有。
一旦人类的信息传播、信息沟通全部集中到社交网络时,算法就成了数字媒体时代的重要工具,算法应用也将常态化。数字环境最大的特点就是精准计算以及算法技术与算法的应用,即依据技术、算法对个体思想和行动变化的痕迹进行精准把握,精准推送适合个体需要的内容,提高沟通效率。因为算法是由一整套议程设置的人工智能系统框架。通过算法,可以精准捕捉教育对象的个性化需求,精准识别教育对象的思想动态与行为习惯等特点,并藉此建构人际关系与人际网络的数据化结构,为精准推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供量化数据。思想政治教育的数字化创新经历了一个以技术为依托,依靠智能算法精准生产信息内容,严丝合缝地连接不同场域,精准推送颇具个性化教育内容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活动既包含精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也包含对教育个体进行精准分众,以及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情景精准创设等。在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由于技术的限制,很难做到精准推送内容、细分受众群体、精细化创设教育活动场所。而智能算法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可以获取以往粗放式的被“一刀切”的信息,并将那些被省略掉的、被忽视的、被排除在样本之外的分散信息和细节重新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者视野中。借助于数据结构化,教育者可以更为精准地掌握个体的差异化状态和需求,可以对教育对象进行分众并分类教育,同时对其内容进行快速、高效解码,以制定更具针对性和层次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计划。
第三,数据开始作为一种现实力量对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作用。技术赋权使得文化生产和消费变得日益自主、自在和自为。互联网的发展使得网民在一些突发事件中可以把自己的所思、所需、所想、所见以短小精悍的视频、音频等方式快速传播到网络空间并与他人交换看法、分享感受。网络民意走进现实社会,展现出对现实社会的干预力和影响力[7]。网络空间是全新的、充满诱惑力的,差异化的个体借助移动互联网自主创造新的情感勾连,栖居在他者的世界中,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自己[15]。现代信息技术为公民的多元参与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方式。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阻止人进入这一新的空间逻辑中。移动互联网的各种媒介形态以交互性与及时性、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的优势吸引着众多使用者[16]。人们可以借助于微博、微信、自媒体等随时随地发布与收集信息。“互联网+”的核心是共生、共享的空间和共创、共赢的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应借助互联网强大的数据计算和分析系统,精准、快捷地完成数据提纯与数据结构化,助力于自身的创新与发展。
(二) 精准生产与分众推送
理论对个别经验的淬炼与提炼成功与否,首先取决于局部经验勾勒得是否足够丰满与细腻。数据计算和数据的提纯与结构化为思想政治教育防范风险、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了基础。如果说在追寻生命的永恒和终级意义的探寻上,理性、科学、技术不仅仅是为解决现实问题所做的突破,它更是精神文明的肇始,文明的演化也因此有了更高层次的价值与意义,人类也因此拥有了穿过重重障碍的勇气。它使人们的思考模式从点扩展到关系,再扩展到社会空间网络,教育者可以利用大数据、智能算法全面把握受教育者的情况,并将教育内容精准推送至教育对象。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精准生产。以数据形成的波澜演绎出了一幅壮阔的社会图景。在奔涌的历史洪流中,时间的可逆与交织、教育理念的坚守和延伸、教育内容的精准供给、对教育对象个性化特点与需求的精准捕捉以及对教育内容的精致化提供等皆成为可能。至此,注重内容建设,提升内容的优质性、体验性、适切性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关键。
首先,时间的可逆与交织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人人都是麦克风”的时代,新媒体不仅全方位渗透在生活中,成为人生活中的一部分,而且还渗透到人类整体的生存方式与日常生活状态里。教育者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传统教育主体的在场是全息、即时、不可重复的。在新媒体时代,教育主体在场的空间性被抽离,并以一种脱域方式展开。尽管失去了面对面对话和交流的鲜活场景感,但这种“脱域”之后的实践性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新型时空维度。这种新的时空呈现出时间的可逆与交织。
其次,搜索就是计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精准生产的难度在于形成准确的分类标签,藉此对浩瀚的文本信息进行分类,进而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这使得由上而下的单一教育方式被多元参与的教育活动取代,改变了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缺乏系统性的碎片化教育方式,减少了人为误差。在数字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可以利用“文本+图像”方式,甄别多元化的社会思潮,沥去杂质,弘扬主旋律。换言之,当教育者通过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技术聚焦受教育者的思想行为并试图矫正其思想偏差时,就需要通过对所采集的隐性数据、资源数据、环境数据进行编码,以对话、启发式的方式掌握议题互动节奏,利用数据关联性算法对数据进行优化配置,从单点扩展到全程,以准确把握教育对象的思想行为。
最后,尽管数字环境中充斥着高密度、强刺激的信息输入,受教育者接纳信息的“感觉阈值”被提高,整个信息接纳过程简单、舒适、愉悦,但密集的、“狂轰乱炸”式的内容传播很难跳脱理论能见度过低的窠臼。数字泡沫极易使人滑入因知识过载而导致的思想稀薄、理论稀缺的窘境。因此,应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精准细分与精准编排,采用“由内至外,层层分解”的方式剖析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系统的构成,从而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机分解并融合至各层级的创新之中,量身打造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
第二,对思想政治教育受众群体进行精准分众。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全民参与的过程,因而不能粗暴地对受众采取“一刀切”的教育方式,而应精准细化受众群体,让教育内容能够契合不同群体的不同特点。唯有对受众进行科学分众,才能为其量身打造既贴近个体需要又能充分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大数据、云计算的智能时代为思想政治教育采取分众教育提供了基础。一是借助技术。人与人之间的连结线索、交流场景和手段以及人的身体状态和思想行为甚至连思维都被数据化,并被切割成很多数字化元件。二是大数据通过收集社会生活视阈中流变性、碎片化的海量数据,能够真实呈现个人行动踪迹及其持续聚焦的公共舆论痕迹等,并在提纯基础上建构能够反映教育对象思想活动的数字模型。这不仅为全民分众教育提供了可操作的手段,而且也为追逐“思想政治教育学术增量”奠定了基础。三是数字环境提供了足够的衍生空间和多种叙事的可能性,可以激活受众更多的思想、思路,生发更细腻、更深刻的交互,进而优化受众的数字环境体验,使其深修内在的精神气质,让生命拥有别样的触动,让生命的疆域更加宽广,使生命的色彩更加绚丽。
总之,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满足不同时代的不同要求,也应主动参与到特定时代的建构当中。数字信息所具有的多维化、多元化、多媒介、多渠道互动等特点,可以为建构立意高、命题结构好、视点清晰、辐射力强、操作性强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体系提供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