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继承与革新 批判与超越
——当代英国小说和非虚构小说中的中国人形象研究述评

2022-02-10俞曦霞

关键词:英国文学虚构作家

俞曦霞

(上海理工大学 外语学院,上海 200093)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提升我国国家形象和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当下面临的重大课题。2009 年第61 届法兰克福书展上,英国国际出版顾问保罗·理查德教授说:“英国读者要了解中国,多半是通过英美作家的笔,或海外华人作家关于中国的著作,而基本上不考虑中译英的出版物。”[1]梳理当代英国小说和非虚构小说①国内外学界对小说的虚构性质持一致看法,但也认同小说的非虚构、真实性的特点,小说事实上包含虚构小说和非虚构小说两大类。我国翻译界大多把当代西方出现的新文类“Non-Fiction”翻译成“非虚构写作”,本文为便于对当代英国虚构小说和非虚构写作“Non-Fiction”论述的需要,将“虚构小说”简称为“小说”,非虚构作品“Non-Fiction”称为“非虚构小说”。中的中国人形象书写研究状况,有利于我们深入了解当代英国人眼中的中国人形象整体状貌。

随着20 世纪80 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崛起和中英交流扩大,当代英国小说中出现了大量的中国人新形象。当代英国作家贾斯汀·希尔(Justin Hill)1993 年和1995 年两次来到我国内地支教5 年,以独特的英国作家视角创作反映我国改革开放的“黄河三部曲”享誉西方世界,其本人被誉为“中国作家”,他笔下的中国人形象真实展现了我国改革开放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中国人。英国年轻一代代表作家、被誉为“天才小说家”的扎迪·史密斯(Zadie Smith)小说中的主人公借助禅宗指引实现中华认同,体现出英国新生代作家密切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英国华裔的巨大影响。这些正面积极的中国人形象是对英国文学史上中国人形象塑造理想化和妖魔化两极模式的有力突破。英国华裔作家(学界一般称之为“英华作家”)提摩西·莫(Timothy Mo)和欧大旭(Tash Aw)等创作的中国人形象更是匡正历史,建构中华族裔共同体,塑造我国强国形象,直接解构了西方中国形象的文化霸权,对于提升我国国际地位起着重要作用。相比虚构小说中的中国人形象,非虚构小说中的中国人形象塑造色调更为丰富。20 世纪下半叶以来,西方非虚构小说的迅猛发展促使英国作家们更客观务实地刻画当代中国人形象。英华作家在英国出版展示我国新面貌、反映时代新女性的纪实作品,极大地改变了英国民众对中国人形象的偏颇认知。不可否认的是,个别非虚构小说中的中国人形象继续沿袭西方对中国人的东方主义想象,起着破坏我国国际形象的反作用,体现东方主义叙事的当代新变化。然而,引领当代英国文坛的诺贝尔奖得主库切(J.M.Coetzee)和奈保尔(V.S.Naipaul)等笔下的中国形象充分展现了中国的当代新变化。总体而言,当代英国小说中的中国人形象明显超越20 世纪西方大众媒介“傅满洲”和“陈查理”等固化中国人形象,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淡化和消除英国人对中国人形象的认知偏见,而且有力地推进英国文学中的中国人形象书写,对重新确立中国形象在世界上的身份坐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尝试对当代英国小说和非虚构小说中的中国人形象书写这一整体研究展开分析,探讨国内外学界研究特点和存在问题,指出其未来研究的方向和趋势,以一孔之见抛砖引玉,为构建中国特色的中国形象逻辑话语体系提供一点思考和借鉴。

一、研究现状和研究特点

中国人形象研究属于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领域,是国际文学关系下的中外文学关系和跨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比较文学形象学19 世纪80 年代由让-玛丽·卡雷创立,20 世纪50 年代加雷和基亚倡导研究他国形象,60 年代韦勒克对法国研究方向的批判导致形象研究被打入冷宫,“当代欧洲形象学之父”狄泽林克的论文《关于“形象”与“幻象”及其比较文学研究中对这个问题的探讨》(1966)使形象研究重获生机,他的《比较文学形象学》(1977)确立形象学成为一个真正的学科体系[2]。20 世纪下半叶形象研究从接受美学、符号学、当代心理学和哲学等多学科领域汲取最新研究成果,经过巴柔、莫哈和布吕纳特等名家的努力,其学理基础日趋完善,当代各种理论如后殖民主义、族裔研究和女性主义批评等使当代形象学研究更为丰富多样。

(一)国外研究现状

西方学界的当代中国人形象研究相对比较匮乏②西方学界的汉学研究是中国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汉学研究有着悠久深厚的学术传统,鉴于本文主要是对当代英国小说和非虚构小说中的中国人形象进行研究,故未涉略这一主题。。笔者以“中国形象、英国文学、移民文学”为关键词,搜索Project Muse、Emerald、Ebscohost和Springer 等主要学术网站,截止到2022 年3 月12 日搜索到相关文献、专著和论文共计83 篇。对中国形象的研究主要围绕两个方面展开:第一是中国的品牌文化与正面形象,充分肯定中国制造品牌对于中国国际形象的正面和积极作用;第二是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负面评判,该类研究的西方霸权话语特征非常明显。论文《外国人心目中的“中国图书”——对海外四国网民的在线问卷调查及启示》(2016)通过在线问卷调查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四国读者对当代中国形象的印象,得出“当代中国形象正在取代古代中国形象被世界认知,但中国形象仍偏负面”的结论[3]。对当代英国文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二战之后的英国文学,并侧重女性小说的研究。移民文学中有关中国人书写较多,突出表现在英国华裔作家的作品中,但国外学者对此研究甚少,研究主要侧重人物的身份政治研究以及移民文学如何改变英国的民族文学等方面。总之,对于当代英国小说中的中国人形象研究几乎未涉略。

理论研究领域尽管和文本研究状况有些相似,中国人形象的研究普遍较少,但不多的几部论著有了一些不同于以往的新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开始突破中国形象阐释固有模式,体现借鉴中国成功经验反思西方自我的倾向。20 世纪初以来西方的中国形象诠释主要囿于西方霸权话语阐释体系,从而彰显西方价值和意义的优势和普遍性,但21 世纪以来西方学者的研究开始逐步转向,出现了埃里克·黑沃特(Eric Hayot)和霍恩·骚塞(Haun Saussy)等一批学者,他们更多地将目光集中在把当代中国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来研究,体现出学习中国经验、探讨对于当下西方意义的明确倾向。大卫·马丁·琼斯(David Martin Jones)的《西方社会政治思想中的中国形象》(The Image of China in Western Social and Political Thought,2001)对西方学者从17 世纪以来有关中国的五百多部著作进行评论,力图突破赛义德的东方主义阐释框架,从本体论视域重新认识中国[4]。由埃里克·黑沃特(Eric Hayot)和霍恩·骚塞(Haun Saussy)等编辑的《中国学:书写中国》(Sinographies:Writing China,2008)从各种学科角度探讨了有关“中国”的写作,主张“思考‘中国’”,把中国视为当代思想许多关键问题的核心[5]。丹尼尔·弗考维彻(Daniel Vukovich)的《中国作为人文主义的典范》(China as Humanist Exemplum,2012)探讨了当前西方理论和全球知识政治文化对人文主义的需求,认为人文主义是理解中国的方式,强调东方主义传统对世界的重要性[6]。第二,继续关注并强化中国书写对于英国作家的文化利用价值。丽莎·洛(Lisa Lowe)的专著《关键地形:法国和英国的东方主义》(Critical Terrains:French and British Orientalisms,2018)研究18 至20 世纪英法小说中的非欧洲文化表现形式,尤其是文学批评中“他者性”概念对中国的乌托邦投射[7]。恩庆民(Eun Kyung Min)的论著《中国与英国文学现代性,1690-1770》(China and the Writing of English Literary Modernity,1690-1770,2018)揭示中国对英国公众想象的影响力,中国更像是一种修辞手段,一种“对英国现代性体验至关重要的文化转变的表达”,指出中国满足了18 世纪英国作家“理论化的迫切需要……他们在古今辩论中的地位,是反思自己文化产品的价值和意义的一种方式……富有想象力的中国历史如何帮助找到一个独特的英国文学时刻”[8]。

(二)国内研究现状

20 世纪以来,英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一直是国内学界关注的一个研究点,主要经历两次繁荣期。第一次是20 世纪30 至40 年代,以范存忠、方重、钱钟书和杨周翰为代表,注重实证研究,理论建构较少,强调任何结论都必须建立在对材料具体分析的坚实基础上,主要研究18 世纪及以前的中英文学文化关系,其中以范存忠的成果最为丰富。范存忠从30 年代初期就开始研究17、18 世纪英国文学,特别是启蒙运动时期的英国文学及中英文化关系问题,1931 年完成博士论文《中国文化在英国:从威廉坦普尔到奥列弗哥尔斯密斯》。钱钟书开创了中国学者在“异国形象”研究范畴的先河,他的《17、18 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1937)对17 至18 世纪英国各类文学体裁中的中国形象进行特定解读,勾勒出“中国形象”在英国文学中的演进过程,是学界研究中国形象的必读专著。第二次是20 世纪90 年代以来至今,西方形象学理论被引入中国并逐步得到发展,形象学研究在整体总论、基本问题探究和学科互涉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理论著作体现出全球化、文化转型和融合多元文化的新特征,主要以周宁、孟华和葛桂录等为代表,在理论建构和实证研究上都有所突破。孟华的《比较文学形象学》(2001)是国内形象学研究必读的理论专著[9]。周宁从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一直致力于形象学研究,并在国内产生较大影响,他以中国形象为方法,从跨文化研究视角考察全球化时代中国现代性的自我构建问题,为中国形象研究赋予历史深厚度,出版《中国形象:西方的学说和传说》(2004)和《跨文化研究:以中国形象为方法》(2011)等一系列专著,他指出英国作家对中国形象的描述分为乌托邦式的文化幻象和意识形态式的负面认知,呈现理想化和妖魔化两极模式[10]。葛桂录的《雾外的远音——英国作家与中国文化》(2002)是一部比较完整地论述19 至20 世纪英国作家与中国文化之间关系的论著[11],他的论文《“中国不是中国”:英国文学里的中国形象》(2005)集中阐释中国形象构成“欲望化他者”的论点。姜智芹的《文学想象与文化利用——英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2005)从文学想象和文化利用视角探讨部分英国作家笔下的中国形象[12]。这一时期出现大量的学术论文和一些硕士博士论文都是上述研究模式和观点的再现,体现出理论性专著少、观点雷同的主要倾向,探索性的成果很少。葛桂录的论文《思想史语境里的他者形象研究——关于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方法的反思》(2014)尝试突破形象研究的两极模式,提出从思想史语境研究他者形象的阐释路径,但未进一步开拓。杜平的博士论文《英国文学的异国情调和东方形象研究》(2005)从“异国情调”和“东方主义”的差异分析英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试图突破“东方主义”理论框架,但主要限于对“异国情调”和“东方主义”二者的词源学考证路径。

关于当代英国小说中的中国人形象研究,根据中国知网提供的统计数据,截止到2022 年3 月12 日,以“中国人形象、中国书写、当代英国文学、移民文学、英华文学”为关键词搜集国内相关文献895 篇,有关英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的强相关论文94 篇,但以“当代英国小说中的中国人形象为主题词的论文”仅为5 篇。当代英国作家研究方面,国内对1993 年到我国山西支教的英国作家贾斯汀·希尔的研究相对较多。张喜华的《跨文化书写中的中国情结——英国当代作家希尔的中国题材创作》(2007)分析希尔创作“黄河三部曲”的目的在于驳斥西方对中国的已有偏见[13]。硕士论文《贾斯汀·希尔和裘小龙笔下的中国形象》(2011)比较贾斯汀和美籍华裔作家裘小龙的“新”中国形象,指出他们笔下的“新”中国形象主要源于作家视角和异质文化的隔阂而产生的误读。对当代英国年轻一代的代表作家扎迪·史密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多种族族裔关系方面,她的中国书写研究已经开始受到关注,论文《反本质主义文化身份:〈签名收藏家〉中的中国文化书写》(2021)主要梳理小说中的中国文化特征,但未对主人公最终受禅宗指引实现中华身份认同展开研究。中国书写也体现在当代英国最具影响力的诺贝尔奖得主的作品中,石黑一雄、奈保尔和库切等的作品都涉及中国人形象,但仅有硕士论文《上海的空间——福柯“异托邦”理论视角下对〈上海孤儿〉的分析》(2020)从异托邦理论分析石黑一雄小说《上海孤儿》主人公眼中的中国人形象,对库切的“自传三部曲”和奈保尔的“印度三部曲”以及小说《游击队员》中的中国人形象国内未有关注。在英华作家研究方面,肖淳端的《当代英华文学概观》(2013)指出英国华人文学的主题是“家园”记忆和文化碰撞,未论及中国人形象塑造。论文《走出“失根”迷途:当代英国华人文学的身份困境与历史叙事》(2018)侧重分析历史叙事和如何建构族裔主体性之间的关系,首次提及当代英国文坛备受瞩目的小说家欧大旭和刘宏的创作[14]。学界对虹影的研究较多,主要集中在其作品的性别意识上。对提莫西·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他的小说《酸甜》中的儒家文化特质。对张戎的非虚构小说《鸿》进行介绍性评述,指出其东方主义书写的特征。对刘宏小说的研究集中在作品的文化书写方面。

二、存在问题和动态趋势

综上所述,国外学者的研究主要站在西方立场上阐释中国形象,理论推演体现西方中心话语体系特征,表现为明确的服务当代西方社会需求和意识形态话语的特征,忽略中国形象作为主体性的内在固有特质和价值,更遑论对中国国民形象的主体性研究。中国学者的研究,主要是对近代和现代中国人形象的研究,且侧重单个作家作品的研究,缺乏对当代英国小说中的中国人形象的系统研究,特别对近些年涌现出的中国人新形象的研究力度很不够。比如,被西方誉为“当代最具实力的英国年轻小说家”欧大旭的小说驳斥了东南亚官方史对中国的扭曲和污化叙述,重新塑造东南亚华人形象,他的长篇小说《隐形世界的地图》(2009)围绕1965 年印尼政变前后华裔孤儿亚当展开叙述,揭示隐藏在历史事件与印尼主流意识形态之上的西方政治和文化霸权,检视被官方历史回避、被时间掩盖的事实真相。旅居英国的作家刘宏的小说彰显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华人移民的影响,刻画如何在异乡恪守中华传统的华人新形象,她的小说最大特点是善于运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典型意象,如《惊月》(2001)中的中国古典诗词和《触摸》(2005)中的中医药等营造中国文化隽永优美的人文意境。英国权威媒体普遍认为这样的小说“非常迷人且令人感动”,对于当代中国文化的传播起着很好的推进作用。在叙事美学上,这些华裔新生代小说家对中国人形象的塑造不仅融合传统中国人形象塑造的诸多特征,更突出了他们善于吸收借鉴当代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叙事技巧,如非线性叙事、对传统文学写作方式的反叛和普遍运用象征隐喻等手法,受到西方读者的热捧和评论界的关注,可惜国内学界对这些中国人新形象未给予足够关注。

除了在上述当代英国小说中以外,当代中国人新形象也涌现在蓬勃发展的非虚构小说中。非虚构写作是20 世纪下半叶以来西方文学出现的一种重要文学现象,当代英国文坛涌现一批风格各异的非虚构小说,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些早期创作虚构小说的作家纷纷转向非虚构小说创作,如诺贝尔奖得主奈保尔和库切等,英华作家薛欣然(Xinran)、张戎(Jung Chang)和白晓红(Hsiao-Hung Pai)等也主要以她们的非虚构作品为人所知。非虚构作品中的中国人新形象书写异彩纷呈,展现出继承、批判和超越三个维度。西方人固有凝视中国人的东方主义目光依旧在个别作家的作品中被展现出来,体现出继承西方对中国偏颇认知的叙述特征,但更多的是对东方主义叙述模式采取批判性态度的客观纪实叙事,最引人瞩目的是一些作品完全站在中国人视角的书写,这种叙事模式完全突破既定的东方主义固有范式,不仅改写这一叙述范式框架,而且超越东方主义,展现中国人在21 世纪的崭新形象。例如,薛欣然的《中国好女人们》(2001),这部纪实性报道当代中国系列女性奋斗历程的非虚构作品使得作家“让世界为中国女性感动”的心愿得以实现,书写了一个真实中国的“被尊重的历史”,在英国社会激起强烈反响和共鸣,极大地改变了英国读者对已有中国人的偏见。诺贝尔奖得主非虚构小说中的中国人形象也展现当代中国人新形象,库切的“自传三部曲”之第二部《青春》、奈保尔“印度三部曲”之首部《幽暗国度》中的中国人形象传达他们对一个新崛起的东方大国的赞赏之意,体现英国作家已经超越对中国固有认知的两极模式。以上中国人新形象都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在理论话语建构方面,当代英国小说中的中国人形象也同样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第一,研究模式主要是二元对立的两极模式,对形象“变”和“异”研究的重视不够。如前所述,当前学界研究主要观点是中国人形象要么理想化要么妖魔化,体现“西方中心主义”话语中的中国人形象特征,这种后殖民主义文化批判观能合理解释一些文学现象,但无法涵盖当代英国小说发展的实际状况。随着我国大国崛起,当代英国小说已经出现众多正面积极的中国人新形象,这些被严重忽略,因此研究当下英国小说的现实历史语境和异文化语境的丰富复杂性、重视对形象变异学的研究非常必要和重要,这不仅是对中国人形象丰富性和多样化的有益补充,而且可以带来形象学理论上的突破。第二,对当代非虚构小说中的中国人形象与“东方主义”的历史性关联缺乏关注。当代英国非虚构小说中的中国人形象书写很多出自英华作家之笔,一些作品中的中国人形象塑造也比较典型地呈现理想化和妖魔化的两极模式,尤其个别作品中的中国人塑造严重破坏我国的国际形象,国内学界对这种当代新的东方主义书写未引起充分关注,理论分析更没有展开。第三,“华人自塑形象”研究多,中国人形象比较研究偏少。对海外华人作家作品的内部研究和华裔作家相互之间的比较研究较多,尤其是美籍华裔作家之间、英国华人作家之间比较研究很多,但聚焦中国人形象的研究成果很少。

当代英国小说和非虚构小说中出现的新形象已经颠覆“哲人王”“中国佬约翰”“异教徒中国佬”“傅满洲”“陈查理”和“功夫”等西方文学中固定的中国人形象套话,这些新的中国人形象有哪些主要类型,有什么具体特征,这些都值得进一步研究。个别非虚构小说中的中国人形象体现典型的东方主义特色,其畅销迎合某些西方读者对中国的臆想、猜测和意图,严重影响当代中国的国际形象。这种东方主义写作有什么新的时代特点,其写作是否违背非虚构基本创作原则、抑或是对非虚构写作的利用,造成这种新东方主义写作的社会和历史动因是什么,等等,这些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对于当代英国小说中的中国人新形象研究可以让我们深入了解21 世纪以来英国小说中的中国书写新趋势和新变化,比如这些对英国人和英国民族有何影响等。当代英国小说中的中国人新形象本身体现中国形象在跨文化传播中挑战西方文化话语霸权的鲜明特征,对于建构中国特色的当代英国小说中国形象文化逻辑话语体系起着重要作用,充分展现我国作为世界强国崛起的国家形象,因此研究这些中国人新形象具有开拓性的学术创新价值。同时,将具有高度学术责任感的形象学研究和如何构建中国形象话语体系相结合进行研究,从而进一步探讨中国文化和英国文化的兼容性和共存问题,探讨两种文明和文化和谐共处的模式,倡导如何消除中西二元对立,以建构一种对话、互渗和共生的新型中西关系。

三、结束语

研究当代中国人形象在英国小说和非虚构小说中的书写特点、方式和规律,如果结合形象学、传播学和国际关系学等学科特点进行探察,可以为极大地改变英国读者对中国人的刻板印象提供重要参考,为构建中国特色的中国形象逻辑话语体系提供一点思考和借鉴。同样知微见著,在此基础上,了解中国国家形象在西方和全球传播的具体表现、特点和规律,研究在全球化世界中的形象问题如何给国家打上烙印,从而可以推进国家发展的战略需要,为未来研究影响中国国家形象的因素建立一个文化理论框架。

猜你喜欢

英国文学虚构作家
文化观念流变中的英国文学典籍研究:殷企平教授访谈录
作家的画
作家谈写作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虚构
虚构的钥匙
融媒时代,如何正确地“非虚构写作”
The Humanist Characteristics in Faustus’s Pursuit of Knowledge
中世纪晚期英国文学中的农民写作
大作家们二十几岁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