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大学生开学首堂课教学的实践策略
——以“工程学导论”课程为例

2022-02-10金晅宏刘宏业范彦平

关键词:开学大学专业

李 然,杨 晖,金晅宏,刘宏业,范彦平

(上海理工大学 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上海 200093)

《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指出,新时代要求高校教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四个相统一”,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四个引路人”,立德树人的成效是检验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作为教师,深挖所教课程和教学过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途经。高校教师如何通过教学过程落实并提高立德树人的成效呢?课堂教学无疑是高校教师的主阵地,如何在这块主阵地上布局就显得尤为重要[1-2]。开学首堂课是教师与学生的首次接触,对教师和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和特殊的开端[3-5]。因而,如何激发开学首堂课的积极效应,结合实践经验提出优化开学首堂课教学的策略,具有较好的研究意义。

一、高校大学生开学首堂课教学的价值

(一)教师展示人格魅力的重要阵地

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曾提出:“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由于教学工作的特殊性,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学生学习的激发者。开学首堂课中,教师授课时充满感染力,会得到学生的积极反应与肯定评价,从而达到一种良性的互相激励的循环[6]。在首堂课这个关键点上,教师人格魅力是建立良好的教育教学关系的基础,教师既能向学生展现人格魅力,又向学生传播知识,更重要的是,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学生初步获得专业兴趣的场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具备启蒙作用的新事物,人类会对其有一种天然的好奇,使得人们在了解这一事物的初期格外专注,效率之高是其他阶段无法比拟的。但这一阶段是短暂的,也是极其宝贵的。正如开学首堂课,对于尚未接触过专业课程的大学新生而言,一切都是新鲜未知的。开学首堂课,是学生探索与求知欲最强的一节课,该堂课的内容,便是学生对课程的初步认知。精彩的开学首堂课,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等优秀品质。

(三)建立良好师生互动关系的基础

对新生而言,所有的知识都是新鲜的。戈夫曼在拟剧论中强调了个体本身在角色扮演中的主动性,用“印象管理”来强调人们可以通过一些手段和技巧来改善他人对自己的印象[7]。以教师为主体,灵活地运用专业知识可以使课堂更有生机和活力,知识与生活的点滴结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的产生往往是良好沟通的开端,开学首堂课为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打下基础,有利于营造积极、和谐的教学氛围,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二、首堂课教学存在的不足

尽管上好开学首堂课非常重要,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并没有得到教师的足够重视,教师忽视了首因效应可能带来的潜在阻碍[8],其主要不足之处体现如下。

(一)教师未认识到开学首堂课教学的意义

受限于专业属性和知识结构体系,一些教师仍然存在不将开学首堂课内容与专业课内容进行有机的结合,经常将专业课的开学首堂课上成了另一堂思想政治理论课,或者在简单的学科介绍中生硬地加入思政方面的内容,造成“学生听起来无趣,教师教起来吃力”的局面,没有动态关注学生群体[9]。究其原因还是没有意识到首堂课的重要意义,任课教师虽然对课程熟练,但是几乎一直在重复做一件事情,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当今的学生,没有把学生当成鲜活的个体以及课堂的主体来对待,没有了解学生对课程最初的需求与期待,因而这样的首堂课也没有得到学生的认可和喜欢。

(二)偏重知识教育

一些教师将课程的首堂课视为普通的一堂课,认为教学生具体的知识更为重要,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讲授为主教授课程内容。这种教学方式相当于教师在台上唱独角戏,学生好像在看一部没有序幕的电视剧,感到索然寡味,缺乏期待,从而影响后续的学习兴趣[10]。导致这种结果往往是因为教师没有认识到首堂课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没有意识到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最终得不偿失,立德树人的效果适得其反。

(三)课堂互动不足

目前,师生互动按照主体可分为教师中心式、学生中心式和知识中心式等[11],这些互动关系存在一种不平衡性。随着国内外学者的深入研究,逐渐达成了一个共识:“教”与“学”是平等的、相互促进的。教学中的互动特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或行为上的相互影响。但是,在普通高等院校的课堂上,“主从”关系屡见不鲜,教师闷头授课,学生埋头记笔记已成常态,而这种关系使得课堂上多以提问为主要形式的“交流互动”有一种“命令”的色彩。这种互动的不足,特指情感上难以达成双边活动,教师的价值观与科学知识无法通过有效的互动进行传递,不能建立有效的师生互动关系[12]。

三、首堂课教学的案例分析

开学首堂课预示着新的开始、新的希望。笔者是S 大学(普通一本)B 工程专业的一名教师,担任主讲“工程学导论”课程,曾为上好开学首堂课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3-14]。具体案例内容如下。

(一)提前了解学生情况,设定恰当的教学目标

开学首堂课在讲授前,首先应了解学生的状态。从多方渠道得知,有的学生由于没有考取理想的大学而对未来感到迷茫;有的学生由于没有考取心仪的专业而感到忧伤等。不像入读名校的大学生,他们入校的时候多半是带着高考成功的喜悦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本校的一些学生在入学之初,所带来的更多的是一种对未来的迷茫及担忧。了解到这一现状,开学首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介绍课程的地位与作用,并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同时鼓励学生重拾初心与梦想。

(二)紧扣教学目标,安排课堂教学活动

1.自我介绍,拉近师生距离

师生的第一次见面,首先要建立彼此之间的信任。自我介绍是建立信任的一种有效方法。因为学校只是一所普通一本,一些学生可能仍为与梦想失之交臂而持有一些消极心态。因此,教师适当地透露自己在求学中的坎坷,例如求学路上曾经历的低谷。更进一步,客观地自我评价,适当地透露一些自身的不如意,让学生在心中产生共鸣,缓解他们内心对现状和未来的担忧。这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教师,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经历这一过程,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会明显缩短,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拘束和自我封闭,教师也能更精准地因材施教。

2.现场调研,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为了活跃气氛同时也为了解学生,现场随机调研10 名学生,做了关于初心——高考前的目标院校及专业的统计。从统计结果得知,这10 名学生皆未被心仪的学校或专业录取。根据统计结果,对学生进行恰当引导。不管是不是心仪的学校或专业,既来之则安之,并且要尽可能在学校学习生活中收获满满。课堂上引用诺贝尔奖获得者Goodenough先生的事例。这位诺贝尔奖得主,不管身处何地,不管所学的是不是自己最喜欢的专业,都能够适时地调整自己,以国家社会发展为己任,以积极的心态,踏实严谨的工作作风,为人类科技发展做出杰出贡献,并最终获诺贝尔奖。这种虽然不是出身名校,但是一样成功成才的例子不胜枚举。

通过教师本人与诺奖得主这两个案例,可以让学生意识到,尽管高考对目前的处境有一定的影响,但是通过努力,仍旧可以在这稍显落后的人生赛场上取得满意的成绩,勤奋与坚持终将帮助大家收获成功。

3.帮助学生了解大学和专业

刚入学的新生最想了解的就是自己毕业以后能干什么,将要学习哪些课程等。虽然这些已在入学教育中介绍过,但由于时间短,新生暂时不能透彻理解涉及所学的专业知识。“工程学导论”课程是在专业或课程学习等进入正式内容前,概述其主旨思想、主要方法、历史发展,与学生未来就业之间的关系,与其他相关课程的关系,以及该专业方向意义等方面知识的引导性课程。因此,学校将“工程学导论”安排在大一开学的第3 周开始,一方面,由专业负责人帮助学生了解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包括如何查阅培养计划和学生手册等大学里必须掌握的技能等;另一方面,专业负责人在16 个课时内,使学生对电子与信息类的各专业,以及相应的课程体系等方面有全面的了解,让学生在入学之初全面了解整个大学和专业的教学内容。

4.进行学习方法指导,提出要求与期望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兴趣被调动起来后,还需要纠正学生对大学学习的一些错误观点,并对他们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课堂上将大学学习和高中学习进行对比,所谓“上了大学就轻松了”等类似的观点,对学生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纠正对大学学习的错误认识。同时指出大学学习要更多地依靠自己,要积极培养自己自学的能力及探索钻研的精神,并适时地对学生提出要求与期望。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为了更好地完成这门课程的学习,教师明确提出具体要求,例如考勤、作业、期末考核等方面,通过这种方法,让学生能够欣然接受。

5.课堂小结,增进师生、生生互相了解

距离“工程学导论”下课5 分钟的时间留给学生畅所欲言,畅谈课堂的收获及体会,这有助于增进师生、生生的互相了解。教师也积极响应学生的热情,在学习和生活问题上力所能及地解答,同时仔细聆听和记录学生关于课程的一些建议。考虑到学生的性格不一,有些学生在陌生的环境中并不活跃,为此,开学首堂课结束后,教师特意最后一个离开,在目送学生离开的同时送上鼓励的话语,并提供自己的联系方式,便于学生沟通,加深师生的了解。

四、首堂课教学的改进策略

有些教师意识到上好开学首堂课的重要性,但因没找到正确的途径,既不清楚首堂课该怎样安排课堂内容,也不知道该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所以也没有得到较好的课堂效果。那么,怎样才能上好开学首堂课,笔者结合“工程学导论”的教学案例提出了以下五点改进策略。

1.了解学生是上好开学首堂课的前提

了解学生是上好开学首堂课的前提。教师可以通过多渠道调研了解学生的情况和需求,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大一新生往往对大学充满各种美好的期待,但对大学的认识上可能存在一定的误解。他们对大学的认识有些来自于高中的教师,而高中的一些教师为了激励学生发奋学习,往往会传递给学生“上了大学就享福了”等类似不利于大学学习的错误观点。因此,对于大一新生的开学首堂课,教师很有必要实事求是地传递给学生真实的大学生活的信息。教师如果能在开学首堂课结合自己任教的学科和各年级学生不同的学习任务,给学生提供一些比较中肯的意见或者建议,那么会更容易获得学生的信任及爱戴。

2.完整的课程知识体系是上好开学首堂课的保障

精彩的开学首堂课,当学生离开课堂时,他们充分相信教师教授这门课程的能力,同时自己对课程的兴趣也被激发。教师不仅熟知该课程的发展历史,而且拥有一套完整的课程知识体系,包括掌握课程的前沿发展动态。课堂上,教师厚积薄发,清晰准确地表达课程知识,使学生易于理解。学生会因教师的渊博学识发自内心地敬佩教师,进而由敬佩而生欢喜,从而喜欢课程;抑或是被教师风趣幽默的教学风格深深吸引,因而喜欢教师所教授的课程。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欢喜,都是以教师深厚的专业功底作为保障。

3.精心备课是上好开学首堂课的必经之路

教师在了解学生需求及拥有完整的课程知识体系的基础上,还须精心备课。首先,对整个课堂环节进行精心设计,围绕确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所需要的各个环节。其次,在思想上也要进行充分准备,备课时还要把课堂当作答辩会,考虑自己能想到的所有问题并作出相应的解释,要相信自己具备驾驭课堂的能力以及面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精心的备课是底气与自信的根本源泉,而自信的课堂更容易让人信服与接受,对开学首堂课的顺利进行有积极的意义。

4.课堂反馈是开学首堂课的直接评价标准

课堂氛围是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而表现出来的状态。教师不能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一味只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这容易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单调。教师要结合课程内容等灵活地采取合适的教学模式,努力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活跃的课堂气氛是课程高效推进的重要因素,课堂反馈是评价开学首堂课的直接标准。

5.自我反思是提升首堂课质量的根本方法

授课的主体是教师,知识在首堂课中传递的媒介依旧是教师。教师向学生授课的过程是知识传递的主要途径,但是,这种途径是否通畅却是由学生和教师共同作用的。从统计上来看,学生集体特性是稳定的,因此,教师是知识传输的决定性因素。教师应当适时地总结授课中遇到的问题,或是自身在知识上的漏洞,或是在表达上的缺陷,或是形式上的单调等任何可能给学生带来困扰的因素。从案例中可以看到,教师始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解答学生当下经常思考的问题,安抚学生的心情,拉近彼此间的距离,从而能够达到预期的结果。这种授课方式是不断总结实践而来的,因此,教师自身的反思是提升首堂课质量的根本方法。

五、结束语

立德树人是高校教师的首要任务。为高效地完成这项任务,需要教师精心打造高效率的课堂。而要打造高效的课堂,开学首堂课上得成功与否至关重要,这既关系到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又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教师要意识到开学首堂课的重要性与特殊性,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与时俱进,不断夯实自己的专业能力,深入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把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精心备课并设定恰当的教学目标和合理的教学环节。开学首堂课,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教师不断地总结与反思,课堂效果才会逐步提升,对学生后续的高效学习起到引领作用。

猜你喜欢

开学大学专业
“留白”是个大学问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开学啦!
开学了(2)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