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战争题材电影如何再现爱国主义精神
——以《长津湖》为例

2022-02-10薛胜娇

教学研究 2022年6期
关键词:长津湖爱国主义战争

陈 波,薛胜娇

(武汉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正值百年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遭遇之际,全球深受2019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国际社会舆论肆虐,意识形态领域民粹主义与历史虚无主义喧嚣甚上。在此背景之下,战争题材电影迅速走红市场,飙高的上座率与收视率引人注目,尤其是《长津湖》这一战争题材电影好评如潮。新时代战争题材电影以激发大众的爱国主义情感见长,电影《长津湖》以特殊的时代背景、多元的人物特征、宏大的表现手法,向我们刻画了长津湖战役波澜壮阔的壮丽史诗。2021年上映的《长津湖》在继承以往战争片优良传统的基础之上,进行积极探索和创新,以其独特的表达手法,形成了全新的新时代爱国主义电影。影片采用宏大视野和微观叙述相结合的方式,从历史宏大叙事、中美军人意志博弈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家国情怀三线贯穿的视角进行全景式战争叙述,“将悲壮激昂的慷慨情怀和沉稳雄健的精神气韵交融一体,时而慷慨激昂而响遏行云,时而低徊悲壮而百折千回”[1],书写了一段壮丽的民族精神史诗,将中国人民志愿军浩气荡存的爱国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感人肺腑。

一、战争题材电影爱国主义精神的宏大叙事:英雄群像与个体奉献精神表达

(一)《长津湖》爱国主义精神的情感表达

爱国主义源于一种历史记忆基础上的信仰构建[2],在现代电影的载体下,滋生出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情感场域”。电影《长津湖》作为取材于真实历史事件的战争题材电影,借助其独特的时代“记忆”展开了关于抗美援朝的战争叙述,生动诠释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和中国人民志愿军“慷慨悲歌”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华诞之际,电影《长津湖》应运而生,重新构筑关于抗美援朝战争的时代记忆,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加固了关于爱国主义精神的“情感启蒙”和“保家卫国”思辨。电影《长津湖》以“全景散点式”巨制从新中国成立、大国战略和地缘政治的视角聚焦中国人民志愿军捍卫国家主权和维护和平的爱国主义情感场域。该部影片是第一部对抗美援朝战役中的长津湖战役进行记录的战争电影,讲述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人民志愿军以饱满的爱国主义热情赴朝作战的故事——战争发生在东线的长津湖地段,史称“长津湖战役”。1950年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罔顾中国政府的警告,悍然越过三八线,已然危及新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安全。出于对国家未来的和平与安定考虑,“中国党和政府以非凡气魄和胆略做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3]。在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结束之后,未受到严重打击的“联合国军”分东西两路呈钳形攻势,将战火引燃至鸭绿江和朝鲜临时政府江界,其总司令麦克阿瑟狂妄地声称:“在圣诞节前结束朝鲜战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翻山越岭,克服千难万险,在崇山峻岭的长津湖地带历时月余与美军展开了一场双方力量悬殊的对抗,歼灭美军最精锐部队——美军第十师“北极熊团”,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对手,稳定了战争的局势,捍卫了新中国的主权和国威,为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评价说:“这一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钢铁意志!”[3]电影《长津湖》以清晰的时间脉络和宏大的空间叙事,透过人物细腻立体的情感反衬出战争的磅礴与残酷,给予观众极大的视觉和情感冲击,传递出中国人民志愿军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情怀。在历史记忆匮乏的新时代,《长津湖》这一战争题材电影成功填补了爱国主义情感场域的“记忆断裂”,对爱国主义精神的情感表达注入了时代灵魂。

(二)《长津湖》“中华脊梁式”英雄群像表达

战争题材电影在唤醒中华民族共同的时代记忆,传递中华民族精神气韵,弘扬和表达爱国主义精神的同时,感人肺腑地叙述革命英雄们“中华脊梁式”英雄群像谱系。在战争题材电影中,往往通过对英雄人物生动细腻的描写来渲染不畏牺牲的英雄形象,且由于战争的宏大,涉及的人物具有复杂性,为了展现出最真实的战争过程,就会在一定程度上会挤压英雄人物的叙述空间。所以,在近两年的一些战争题材电影中往往会采用英雄群像的方式来表达和凝练英雄人物的爱国主义情感。电影《长津湖》摆脱了传统战争题材电影对英雄形象脸谱化、概念化的设定,立足于新中国成立这一特定的历史背景,演绎出了具有时代精神韵味的“中华脊梁式”英雄群像,侧面烘托出中华民族内部和谐统一的爱国主义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提到“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4]。新世纪,人们长期和平美好的生活状态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情感世界也将遭受精神缺失危机,战争题材电影的上映为新时代爱国主义实践注入了新的养分和精神食粮。电影《长津湖》以血肉饱满的英雄群像,谱写了具有伟大民族精神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形象,生动诠释了英雄人物一往无前的战斗精神和血性胆魄。影片将志愿军将士舍生忘死的战斗精神与英雄群像相结合,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勾勒出抗美援朝战争威武雄壮的血性气场,凸显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精神。

首先,影片以七连将士为主线展开英雄群像的塑造,以伍千里、伍万里、梅生等七连英雄为代表,对于英雄人物的个体差异进行全新塑造,跳脱出传统战争电影中英雄人物的刻板光环形象。这些英雄群像鲜明的个体生命特征与不畏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和谐统一的,影片中所塑造的鲜活个体并未因为群体而丧失生命体。正是无数富于组织纪律、英勇顽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铸就了中华民族奋斗历程中有血有肉的英雄群像,展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炽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其次,在战火激烈之时,导演通过刻画一群粉身碎骨不畏牺牲的革命英雄形象,也向观众呈现出宏大的抗美援朝精神。除了生动刻画七连群像,影片以史诗般的电影艺术创作手法,在片尾处塑造了将生命定格在冰天雪地中的“冰雕连”形象。基于历史事实的还原,以群体牺牲的精神展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钢铁般的意志和严明的组织纪律,用生命诠释着“没有打不死的英雄,只有军人的荣耀”,这种长歌当哭的悲壮创作手法更是昭示着对生命的敬畏和反思。另外,影片的新颖之处在于,在严肃紧张的战场中注入了细小的喜剧成分,不仅没有产生突兀感,反而突破了以往战争片的单调刻板情感。影片将革命军人群体英雄情感和保卫国家的爱国主义精神凝聚到一起,这种崇高之美也是新时代影视作品谱写气壮山河英雄赞歌的美学向度。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王一川评价说:“该片的一个重要的影像建树在于,塑造出我军一组性格鲜明、豪气冲天的英雄形象。”[5]正是这群普普通通的英雄群体以“中华脊梁式”英雄形象,展现出中国军人彪炳千秋的英雄之美,凝聚了他们的青春和热血,凝聚着无数中华儿女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长津湖》“英魂永驻”的个体奉献精神表达

天下艰难际,时势造英雄。[6]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每个时代都有符合历史规律的英雄人物,英雄人物的出现承载着巨大的历史作用。马克思曾指出:“如爱尔维修所说的,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把他们创造出来。”[7]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时代的创造者,平凡的人同样可以书写不平凡的历史。战争题材电影对于英雄人物的书写以人物成长历程为主,通过英雄人物由弱小到强大的蜕变来刻画人物的饱满情感,逐步展现出个体奉献的心路历程。新时代战争题材电影注重以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为导向,充分理解和认识英雄个体的历史作用,用情、用力摆脱历史虚无主义的束缚,向人民大众传达全新的爱国主义精神风貌。

在电影《长津湖》中,除了英雄群像的影视表达手法外,更多的是以感人细节展现英雄人物无畏的对抗精神和“英魂永驻”的个体奉献精神。影片为了突出英雄群像中人物的个性魅力,展现有细腻饱满的个体成长与蜕变,亦有不畏牺牲的英雄人物。首先,电影《长津湖》以真实战争素材为基调,并没有陷入单纯的战争逻辑闭环,而是坚守以人为本的理念,精心雕琢立体饱满的人物形象,着重以人物成长的心理变化为主线,带领观众完成自我“成长”,实现“沉浸式”观影。在与个体英雄共同成长的过程中,实现了民族精神与爱国实践的认同和精神升华。其次,影片以伍万里这一小人物形象为核心主角,透过主角视角,侧面烘托出七连战士舍生忘死、有血有肉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隐喻在国家危难之际,无数中华儿女义无反顾奔赴战场,为了保卫国家而奉献生命。另外,影片中亦有个体为保护其他战友而牺牲,把自己的生命奉献在战场之上,以血肉之躯铸就今天的美好生活,侧面隐喻在炮火之下人们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如,“雷公”生命终结之时,一句“疼,别把我一个人留在这”,使得光辉的人物形象褪去了英雄光环回归平凡的本质,激发观众对于“生”与“死”的思辨。最后,影片尝试将英雄的个体奉献精神与爱国主义精神融入新主流战争题材电影,借助主人公在战场中的蜕变和意识觉醒完成爱国主义精神火种的传递,志愿军将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精神火种的播种。这些生动又可爱的人物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以“峻极高山齐仰止,誓将纸虎化为尘”的红色风骨,谱写了一幅“英魂永驻”的个体奉献精神谱系。

二、战争题材电影爱国主义精神的情感构建:“正史叙事”与家国情怀凝练

(一)宏微观融合形态的情感凝练

战争题材电影《长津湖》以“长津湖战役”为文献参考展开“全景式”叙事,以大气磅礴的艺术创作,将宏大历史叙事与微观视野相融合,并采用三条叙述线的全景叙事模式,从中央高层指挥、基层连队到美军视角,完美呈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保家卫国的革命气概,实现了“抗美援朝系列战争电影”的新发展与新转变,同时也将新时代中国战争电影推向了全新的高度。

电影《长津湖》以“正史叙事”的方式融入了全景式规格,有战前动员和交战过程,战后支援以及大后方高层的作战部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多层次立体的传统战争模式。相比以往的“抗美援朝系列电影”,如《铁道卫士》《金刚川》《上甘岭》《英雄儿女》等,电影《长津湖》在继承传统影视风格基础上,采取宏微观相结合的创新方式,以全方位、多层次的角度,对我方高层领导的作战指挥、基层连队的作战及基层领导指挥、美军方等角度刻画,追溯了抗美援朝的全过程事实,完整呈现了长津湖战争的壮丽和震撼。其一,在宏观高层叙述线中,以历史事实为载体,还原了历史记忆的原本,并以穿插的形式,侧面突出基层叙述线的中心位置,主要以毛泽东、彭德怀等主要人物对话判断局势,在“不想打”和“不得不打”的两难抉择中进行权衡。该叙述线对“抗美援朝”的决策过程以及“长津湖之战”部署过程的细腻演绎,凸显出高层决策者在中华民族危难之际的非凡气魄和雄才大略。其二,在微观基层叙述线中,聚焦战争最前线殊死搏斗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时将镜头对准普通百姓和高层领导送子入朝作战的鲜明对比,勾勒出一幅官民同心的和谐画面以及具有顽强不屈民族精神的英雄群体形象。该叙述线从普通小人物的成长历程切入,引领观众见证志愿军何以战胜钢铁大军,给观众以身临其境之感。与宏观线不同的是,以小人物的视角切入,更加切近实际,巧妙地与观众建立联系,形成心理认同。其三,在中美军人意志博弈对抗叙述线中,具有鲜明的文献事实特征,同时以美军视角呈现宏观战争的全过程。通过镜头中双方军队的武器装备、衣食住行甚至意志博弈的鲜明对比,为后面战争的大逆转做好铺垫。这一叙事线揭示出抗美援朝战争的正义性。电影《长津湖》最关键的突破点在于,以宏观的历史视野和微观的小人物视角相融合的形态重新书写和定义何为中国的国家历史正义,中国人民何以凝练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虚构”与“非虚构”的情感凝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8]经典的文艺作品是一个时代文艺的重要标识,文艺作品要以源于事实且高于事实的进行艺术创新,传播时代记忆。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人们对于电影的要求也在不断攀升,不仅要求以“非虚构”的形式来呈现时代记忆,更要求以文艺创新方式满足观众的情感升华。

对于历史电影的创作,需要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借助艺术创作手法来展现饱满的人物个性,因为历史资料都是有限的,单一从“非虚构”的历史基调来描述战争,无疑是纪录片。电影《长津湖》以“客观理性的文献记录方式再现历史,提供整体性的历史视野和叙事框架”[9]。其三线叙述以“虚构”和“非虚构”相互交织的方式,既还原了历史本真面貌,也通过“虚构”手法展现了饱满的人物情感。一方面,《长津湖》作为战争历史题材电影,在高层指挥线和美军线中均采用“非虚构”手法,以鲜明的文献记录式手法唤醒观众历史记忆。在高层线中,为了凸显叙事的严谨性,创作者参考相关军事资料,如“威胁我国安全”“悍然越过三八线”等台词,以高度还原方式呈现抗美援朝战争的宏大背景。另一方面,战争题材电影中英雄人物往往具有定向性,刻画空间狭小,仅凭借宏大的战争难以体现人物立体饱满的情感。因此,电影《长津湖》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之上,“虚构”了七连将士中一系列“可爱”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形象。通过这些“虚构”的人物多层次的情感表达,严肃的战争电影跳脱出“非虚构”的逻辑闭环,赋予人物以鲜活、灵动的色彩,爱国主义精神表达更贴近生活,更利于观众进行精神洗礼。

(三)家国同构的情感凝练

“家国情怀”源于人们对于“家”与“国”的理性情感认知和解读,是围绕思家情怀和爱国主义情感融合建立的一种上升到国家和民族的“家国同构”情感。对于国家和民族来说,在不同时期遭遇战争以及应对战争的方式都会在不同的维度上形成属于这个国家的精神资源。一个民族的历史是民族灵魂的根源和共同记忆,忘记历史就是对民族精神的亵渎和背弃,战争题材电影是国家和民族历史的讲述者,是国家意识和民族精神的播种者。在百年变局和新冠疫情背景之下,战争题材电影《长津湖》的上映,将中华民族英雄铸就的家国情怀与人们心中储存已久的爱国主义情感产生碰撞,激发人民大众的家国同构意识。

1949年新中国成立,“现代国家形成除了建立政权本身之外,还有一个国家观念形成的过程”[10],这种国家观念即民众对于民族和国家的认同感、参与感和奉献感。电影《长津湖》利用电影语言符号及图画创作方式细腻描摹了志愿军将士的家国情怀和民族精神,其家国同构情感与民族共同体想象成为影片的鲜明特色。首先,影片在对家国情怀的表达过程中除了对人物家国意识的唤醒,还坚持“以人为中心”,通过细节使得人物的情感更加饱满和立体化,将个体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结。例如,电影开端就是伍千里回家探亲的情节,由于战事紧迫不得不匆匆归队,这一情节将小家和“大家”紧密联系起来,以小家的悲欢离合映射出时代的家国情怀。同时,将镜头对准已经退伍的指导员梅生,因战事的需要不得不离开家人。在战场上,梅生仅存的女儿的照片成了其精神力量,为了家人和下一代不再受战乱侵扰,以个体奉献精神诠释了“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的生动实践。其次,电影《长津湖》作为一部家国叙述战争片,构建的是一种家国同构的情感。影片中伍氏兄弟以及七连将士都有着共同的家国同构意识。创作者精心刻画风景如画的湖州美景及雄壮巍峨的万里长城,以此作为国家民族的象征,同时隐含着将士们对于和平的渴望。影片借助伍万里这一小人物视角,朦胧地勾勒起小我与大我、个体与国家的情感共同体想象。另外,影片以双重视角分别叙述毛泽东送子入朝作战以及伍氏双亲目送伍千里归队,镜头背后给予观众的是新中国官民勠力同心的家国同构情感。也正是这种上下一心的家国同构意识,向观众阐释了志愿军将士以怎样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战胜强大的敌人。

三、战争题材电影爱国主义精神的形态塑造:三维国家意识形态建立

(一)时间维度下的爱国主义国家意识形态建立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指出:“如果在全部意识形态中,人们和他们的关系就像在照相机中一样是倒立成像的,那么这种现象也是从人们生活的历史过程中产生的,正如物体在视网膜上的倒影是直接从人们生活的生理过程中产生的一样。”[11]新时代面对各个领域的机遇和挑战,归根结底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机遇和挑战,是现实问题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折射。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内看不见的硝烟无处不在,各种极端思潮,历史虚无主义裹挟着当代青年的主流意识形态。阿尔都塞在《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一文中指出:“任何一个阶级如果不在掌握政权的同时把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并在其中行使自己的霸权的话,那么它的统治就不会持久。”[12]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13]因此,意识形态工作任重道远,新时代战争题材爱国主义电影除了唤醒人们的时代记忆以外,对于凝练大众的爱国主义意识形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乃历史悠久的东方大国,既有三千年辉煌历史,也有近代以来的百年屈辱。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14],中华民族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劫难。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新中国”作为一种共同体想象在人们心中有意识转为现实,“国家”的概念逐步在人们心中扎根。在新中国72华诞之际,电影《长津湖》以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民族面貌,勾勒出在中国领土尚未完全解放的历史时刻,人们对于和平的渴望和对国家意识形态构建的强烈意识。中国人民志愿军千里奔赴战场是为了守护这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国泰民安,志愿军将士“令敌人胆寒,让天地动容”的爱国主义精神,感染着每一个观众。事实证明,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源于这场中国人民志愿军对美帝国主义的抗争,电影《长津湖》正是中华民族所镌刻的历史记忆。对于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而言,历史记忆是前进的精神力量,透过历史更易于建立时代所属的爱国主义国家意识形态。

(二)空间维度下的爱国主义国家意识形态建立

哈罗德·伊尼斯曾提出:“文化在时间上延续并在空间上延展。一切文化都是要反映出自己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影响。”[15]同样,战争题材电影《长津湖》作为重要的文化艺术载体,使得电影镜头下的历史故事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得到延展。战争题材电影以影像艺术形式铭刻历史记忆,并将这种历史记忆定格在真实特定的空间形态。因此,在新的历史语境下,我们要创造不同于过去时代中国战争电影的美学形态。[16]电影《长津湖》有意识地站在大历史的空间场域成功地完成了对爱国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构建和对集体时代记忆的唤醒。

为了将这种时代记忆定格在真实的空间形态上,电影《长津湖》将我们“代入”到朝鲜崇山峻岭之间感受志愿军将士如何用铁血的方式来构建小人物的爱国主义国家意识形态。首先,从空间布局上看,影片由本土空间场域延展到异域空间场域。冰雪覆盖的长津湖矗立于盖马高原的群峰之间,电影创作者运用电影语言,巧妙地将镜头由国内召集军人入朝作战的场景辗转到长津湖战场,这种克服千难万险、跨越万里到异国他乡作战的宏大空间巨制给予观众空间跨越之感。同时,镜头对准中美两军的王牌部队,采用“蒙太奇”手段和超强视听震撼效应,使观众沉浸于恢宏雄壮的场景中。其次,从情感空间来看,影片借助寻常百姓中“小家”的悲欢离合上升到国家安危,以伍氏兄弟和七连战士的微观视角来构建观众的国家共同体意识:故事人物从刚开始的叛逆,到国家意识形态的迟到,再到小人物内心的国家意识形态建立的过程,完成了人物情感的升华。同时,观众借助人物的意识形态构建过程,跨越时空完成了影片背后观众的国家意识形态构建。另外,电影《长津湖》不仅完成了国家意识形态的构建,在影片中还隐含着意识形态的传承:以叙述的方式呈现伍百里形象,借助伍千里、伍万里、伍百里传达了中国军人的精神传承。这种代代相传的精神谱系契合了中华优秀传统对于民族英雄的文化想象,同时也是跨越时空对新一代青年国家意识形态的召唤。无论从个体到集体再到国家,不同维度的情感通过国家共同体意识紧密联系起来,构筑成强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体系。

(三)价值观维度下的爱国主义国家意识形态建立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对文艺来讲,思想和价值观念是灵魂,一切表现形式都是表达一定思想和价值观念的载体。离开了一定思想和价值观念,再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也是苍白无力的。”[17]一部好的艺术作品最重要的是看其是否能够承载起正确的价值观、历史观,是否能通过文字、色彩以及语言符号等艺术手段表达对国家生死、民族命运以及人类本质的历史追问。战争题材电影作为承载“历史记忆”的重要文本形式,体现了党和国家的生死荣辱及民族兴衰的主流精神导向。特别是在抗美援朝大背景下的战争片,更应肩负起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崇高使命。

电影《长津湖》之所以深受好评和赞誉,源于长津湖之战是一场正义的、反侵略之战争,充分显示作为反侵略者的政治自信和文化自信,影片创作者严正有力地赋予其新时代国家正义感。在影片的整体叙述过程中,从高层领导到基层将士,自上而下地贯穿着“保家卫国、守卫和平”的思想,志愿军将士们明白抗美援朝的现实意义是与每一个人及其家人的幸福生活息息相关的,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和平而战的,战争背后肩负的是整个国家和民族的荣辱。影片以中国人民志愿军抵御侵略的坚定决心侧面映射出中国人民珍视和平与渴望和平相统一的价值观,借助全景叙事的艺术性画面再现长津湖战役中志愿军将士的爱国主义精神。他们的英勇和牺牲都是建立在对这场战争的目的和性质清晰认知之上的,他们代表了中华民族、中国人民的意志,抛头颅、洒热血,“保家卫国、守卫和平”的历史信念成为志愿军将士的精神支撑。电影《长津湖》从始至终传递着国家意识、家国情怀及和平正义思想,通过电影镜头深深镌刻在观众心中,引导观众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战争观。观众通过影片带来的参与感,实现了自身的民族身份认同。虽然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我们作为反抗侵略的一方,导演也加入了人道主义的思考,英雄人物不只是纯粹的战争机器,而是赋予其开阔的世界观。徐克导演接受访谈时提道:“对于人物来讲,如果没有开阔的世界观,他就是一个机器。”[18]我们的民族英雄是有血有肉的,电影《长津湖》所传递出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国家意识形态的价值观是新时代战争题材电影的美学取向。

四、战争题材电影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播策略: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

(一)讲好中国红色故事:爱国主义精神电影传播艺术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工作者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让外国民众通过欣赏中国作家艺术家的作品来深化对中国的认识、增进对中国的了解。”[19]进入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成为当今重要的时代课题。新时代爱国主义电影成为“讲好中国故事”、谱写红色史诗、传承中国精神的重要渠道。红色血脉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源泉。[20]当前,国际社会舆论肆虐,西方一些国家意识形态渗透,对我国炮制出“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言论,不断对人民的思想观念产生影响,精神文化生活面临“精神匮乏”危机,对于爱国主义精神的弘扬和传承,任重而道远。因此,新时代战争题材电影需要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创新讲好中国故事的方式,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电影《长津湖》在演绎英雄形象、构建革命历史、激发爱国主义情感方面做出了大胆的创新和积极的探索,实现了爱国主义精神电影传播艺术化。

2016年美国PBS(公共电视网)出品了纪录片《长津湖战役》,其主打的价值观完全是美国立场和视角。而2021年在中国大陆上映的战争题材电影《长津湖》不断获得好评,及时填补了中国电影市场对于长津湖战役的影视空白,还原了战争的真实面貌,同时也向国际社会表明中国立场。战争的硝烟早已消散,当年参与战争的各方出于不同的立场来阐述历史,相应艺术创作也烙上表明各自立场的意识形态和文化体征。电影《长津湖》利用历史事实结合“虚构”人物讲述了一部宏大气场的历史事件。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七十多年历程,电影《长津湖》正是站在这一大历史的视角,向我们阐释了中国在近代受到极大的屈辱之后,如何将这种耻辱而引发的愤怒转化为改变中国人命运的强烈信念。历史学家何兹全认为,在国家形态上“东方继承的是酋长权,走的是集权道路”[21]。中国艺术研究院贾磊磊在对徐克、黄建新的访谈中提到,在中国古代甚至晚清都没有“国家”的概念,打仗也是为了皇帝而战,直到新中国成立,人们才开始建立国家观念。“抗美援朝战争”在真正的意义上诠释了“家”与“国”的内在联系以及什么是“保家卫国”。因此,电影《长津湖》的历史使命就是用中国红色优秀素材、中国语言讲出具有中国底气的国家故事,以中国人的爱国主义方式使中外观众跟随人物心理沉浸其中,深刻感受历史、了解中国。

(二)传播好中国声音:爱国主义精神数字传播大众化

电影《长津湖》不仅反映了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的革命战争事业,更是“鉴往事,知来者”。历史不容忘记,更值得我们记忆和反思。2019年岁末武汉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遭受国际社会各种舆论,西方一些政客在意识形态领域挑起一场无硝烟的战争。同时,一些西方国家宣扬“普世主义”“个体本位”的价值理念,打着“自由”的幌子来攻击中国的疫情防控,在公开场合使用“武汉病毒”“中国病毒”等荒谬言论,企图以此来打压中国。新时代的中国已经不是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任人宰割的“羔羊”,已经不是新中国刚成立时经济发展缓慢的中国,现在我们有能力对各种声音做出强有力的回击。因此,在意识形态遭遇危机的时刻,战争题材的爱国主义电影无疑成为传播当代中国声音、凝聚当代民族精神最合适的文艺载体。在大数据时代,“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22],各艺术门类相互融会贯通,互联网、大数据、元宇宙等数字工具催生出新的文艺形式,不仅给人类的物质生活带来极大改变,同时也给人类精神文化领域带来巨大挑战。新一轮科学技术革新为影视作品带来新的表达和渲染方式,使战争题材电影在爱国主义精神表达与凝练上得以向大众化发展。

数字技术应用成为当前影视艺术创新的重要手段,以爱国主义精神为主题的抗美援朝精神通过数字文化融合创新,是电影《长津湖》成功的密码之一。电影《长津湖》作为新冠肺炎疫情之下的主流电影,不仅以传统的院线方式,而且借助数字化工具以新型媒体的方式在网络空间传播其主流价值观,承担起凝聚爱国主义精神、团结民族力量、传播中国声音的光荣使命。首先,电影《长津湖》由陈凯歌、徐克、林超贤三大导演联手创作,将三位导演的诗意表达、视觉魅力、行为叙述风格融会贯通,利用IMA和XRED摄影技术完成了一部史诗级的战争题材影像创作。其次,影片将现代电影特效镜头巨制的全景式景观与中国古典绘画的散点透视相融合,在蒙太奇剪辑下成就了新主流电影的民族影像风格。最后,与国外大片不同之处在于,中国的战争题材电影除了需要这种现代高科技影视技术支持外,还需要将这种数字化技术服务于中国立场、中国话语和中国精神的民族美学意象表达。另外,电影《长津湖》采用宏观叙述和悲剧叙述以及微观叙述相结合的方式,让中外观众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战争的残酷,激发中外观众对于生命的敬畏和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加深人们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同。在后疫情时代,尤其是俄乌冲突的爆发,更加引发大众对于和平美好生活的珍惜。通过电影艺术的刻画,向海内外观众传达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爱国主义精神,既表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敢于斗争、不畏强权的红色血统,也在当前复杂的世界局势之中传递出国家之音和时代之声。目前,由于西方一些国家对于中华文化仍然存在刻板印象,传播好中国声音任重道远。

(三)阐发好中国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共情传播教育化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中国精神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锻造凝聚而成,新时代战争题材电影在塑造具有时代特征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必须阐发好中国精神。构建具有中国精神的战争题材电影,首要的就是有共通的情感——共情感。共情是当前影视作品传播其主流价值观的主要手段,红色电影特别是战争题材电影,聚焦共情感成为爱国主义精神传播的有力抓手。近年来,以好莱坞为代表的美国电影成功地向世界宣扬美国精神和美国梦的价值理念,而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国,具备独特的价值观念和民族精神,推动中国红色文化走出去“路漫漫其修远兮”。因此,电影创作者要用情用力深挖中国精神,优化传播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阐释好中国精神和中国梦。

电影《长津湖》以宏大的战争巨制、深厚的家国情怀和“中华脊梁式”的英雄群像,向观众传达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和爱国主义风采。影片通过英雄群像反射出的中国精神是中国军人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通过对手镜头反射出的中国精神是不惧万难的志愿军军魂;通过细腻的个体奉献精神反射出的中国精神是不畏牺牲的战斗精神。影片创作者巧妙运用影视共情手段,将铭刻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中的中国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试图在宏观叙事中引导观众对战争进行审视和反思。

尽管影片中存在一些不足,如细节描述不够细腻,将完整的“长津湖战役”分割为上下两部,没有展现出首尾相应的人文情怀,使得观众对于《长津湖》的观影体验感受到影响,但是,总体来说该电影传递出了爱国主义情感。在后疫情时代,战争题材电影的崛起,给时代带来反思与精神激励。

猜你喜欢

长津湖爱国主义战争
血战长津湖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长津湖》创票房纪录后再拍续集
长津湖归来
未来战争我们最强
冰雪长津湖 初醒冬与狮——《长津湖》推介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被风吹“偏”的战争
他们的战争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