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传怀抱里的“小白杨”

2022-02-09陈瑜

求学·理科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传媒大学白杨同学会

陈瑜

“年轻的白杨,你好像对我讲,要珍惜春光,珍惜春光,珍惜春光,珍惜春光……”

到今天,距离我走进中国传媒大学(本文简称“中传”)已经一年多了,当初在入学典礼上听到的校歌,至今仍回荡在我的心头,时刻督促我这棵年轻的“白杨”:珍惜春光,不负青春。

还记得那个天气晴朗的下午,我拖着行李箱站在中国传媒大学门口,那一刻,我的内心响起一个声音:中传,我来了!我终于来了!多少个夜晚的魂牵梦萦,多少次面朝太阳给自己加油打气,多少次沮丧时仍对自己道一句“站起来”,才让我终于来到了这里!

那个下午,我在校门口望着夕阳中熠熠生辉的校名看了良久,然后,庄重地踏进了校园。

学校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漂亮。中传的占地面积并不算大,但校园内有小桥流水、亭台楼榭,中国古典建筑的韵味被精巧地散布在这个空间里。在这里,我看到了美丽的钢琴湖,看到了茂密的白杨,看到了广阔的风雨操场……“移步换景”,用这个词形容校园的美丽毫不为过。

学校不仅是美的,更是舒适的。初来乍到的我时时能在这里找到家的感觉。这里的亭子、长椅、木桌造型悦目,同时又非常实用。在学校里,我可以很方便地找到一处地方小憩。日日待在校园里,这些精巧美丽的建筑不仅潜移默化地带给了我美的熏陶,更让我慢慢感受到,人性化的建筑设计正是中传教学理念——以人为本、为学生服务的体现。

对于我来说,学校里最美的一处风景便是西配楼后面那条两侧长满白杨树的大道。春末夏初之时,这条道路上的白杨树就会长出茂密的叶子,在阳光中闪烁着青春的光芒。而在秋冬交替之际,白杨树的叶子会在一夜间落下,黄褐色的叶子能铺满一整条大道。脚踩在上面,树叶会发出一种窸窸窣窣的声音。来来往往的年轻学子从上面走过,他们中许多人会为这美丽的秋景驻足停留,会拿起相机拍照,留下青春的记忆。有时候,还会有美术系的同学在一旁架起画板,用颜料和画笔画下这美丽的场景。或许也正是因为如此,“白杨”被写进了校歌之中,用以比喻我们这些学子,让我们时刻牢记要珍惜春光,不断努力上进。

中传之美,更在其内在气质。作为中国高等艺术类院校,中传的艺术气息非常浓厚。若从学校的南大门进去,映入眼帘就是东西两栋学院大楼,西边是戏剧影视学院,东边是电视学院;若从学校的北大门进去,映入眼帘的就是动画学院。西配楼旁和图书馆前都有一处雕塑,雕塑的形象是剧组拍片的情景,有拿着相机的摄影师、举着录音杆的录音师,还有导演和被采访者等。处处弥漫着浓厚的艺术气息的中国传媒大学是无数学习艺术的人梦想的起点。

我身边的同学,大部分都能歌善舞,很多同学从小就学习乐器、绘画、舞蹈……这些艺术底蕴深厚的“小白杨”们汇聚于中国传媒大学,给学校带来了欣欣向荣的生命力。学校里经常会有大型演出活动,如话剧、舞台剧、晚会、才艺选拔大赛……每到这时候,各个专业的同学们就会大显神通。戏剧美术专业的同学会负责舞台设计、现场布置,录音专业的同学会搭现场扩声,灯光照明专业的同学会设计舞台灯光,播音主持专业的同学会来当主持人,文艺编导或者导演专业的同学会来当导演……大家齐心协力,各自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完成一出又一出精彩的演出。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会成为好朋友,也会从其他专业的同学身上学到很多。

不得不说,来到中国传媒大学的这一年中,我时常会被周围同学的优秀震撼。刚来学校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好不容易通过了选拔考试,终于可以放松一下了。没想到第二天一清早,就听到有人在湖畔大声晨读。后来听同学说,那是播音系的学生,他们每天都要一大早起来练声,加强自己的基本功。相比之下,我对于自己脑海中闪过的偷懒念头深感惭愧。大学的课堂不仅在于学校,也在于日常生活。优秀的老师在课堂上引领我们遨游知识的海洋,优秀的朋辈则应相互学习、共同成长,如此才能走得更远。

“立德、敬業、博学、竞先”这八个字,是中传的校训,是被每一个中传人铭记于心的八个字。在学校的南边,有一块非常大的石碑,上面印刻着这八字校训和我们的校徽。对于我来说,我更喜欢这块大石碑旁边的一块石头,上面刻着一句非常触动我的话:这里是终点,也是起点。

是啊,我们经历了竞争激烈的升学考试,终于踏进了中传的大门,这是对过去的终结。但与此同时,这也是一个全新的起点,我们要用更多的笔墨去书写更加浓墨重彩的青春篇章。站在起点处的年轻的“小白杨”,正期待着有朝一日成为顶天立地的大树。而曾经从中国传媒大学的“老白杨”们,他们给年轻的我们树立了非常好的榜样。中传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地方,罗振宇、欧阳夏丹、马思纯、杨天真……这些杰出的校友,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是我们在未来试图超越的对象。我们这些年轻的“白杨”,必将是民族的后浪,国家的栋梁!

回顾这一年在中传的日子,我想说我的母校是美丽、可爱、温暖的。我很荣幸能成为她怀抱中的一棵“小白杨”,也将时刻勉励自己汲取雨露,抽枝发芽,有朝一日成为令她骄傲的那一棵“白杨”。

“海底捞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有一个外号,叫“海底捞大学”。并不是因为我们学校附近有一家海底捞火锅店,而是因为学校十分人性化,对待学生如同海底捞的服务一样“有求必应”。学校里每个学期都会收集学生们对行政管理的意见,根据意见在下一个学期进行改善。学生们还可以对每一位任课老师匿名评分,给任课老师提建议。学校还开设了校长信箱,这绝非是一个形同虚设的信箱,而是一个真正落实的校长信箱。不少同学告诉我,他们通过校长信箱写信给校长反映情况,都得到了及时的回复和解决。在中传真的能体会到家的温暖,我们会亲热地称学长学姐为“哥”“姐”,叫学弟学妹们为“弟弟”“妹妹”。我还记得上学期,我作为导演系的学生,需要拍摄一部短片作为结课作业,当时很多学弟学妹都来积极报名当演员和剧组人员,他们都是无偿来提供帮助的。这让我真的感受到中传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每一个人在这里都不是孤单的个体,需要帮助时,总会有人给予你温暖的怀抱。

最后一定要说,中传校园的伙食真的很不错,让我们这些“小白杨”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够尽情汲取“养料”。这里有南苑食堂、北苑食堂、中蓝食堂、梆子井食堂、星光餐厅……食堂的饭菜物美价廉,从杂粮煎饼、烤冷面到石锅拌饭、韩式火锅,种类非常丰富。食堂不仅干净卫生,而且价格还很亲民。南苑食堂和星光餐厅的装修也可圈可点,在学校里吃饭的感觉不亚于去外面的餐厅吃饭。校园里还有豪斯咖啡馆,那是一个适合在闲暇的午后,约上三两个小伙伴一起休闲聊天的地方。学校周边有一条西街,开着各种美食店。总而言之,在吃这件事上,中传人一点儿都不含糊。

猜你喜欢

传媒大学白杨同学会
A look at Britain教学设计
废园
一个追拍马拉松的人(小小说)
白杨
中传原副校长蔡翔被查,曾承诺做一位“公正廉洁领导”
同学会
孙翌飞作品
妈妈的同学会
留学同学会之超级社团
快乐劳动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