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困境及路径选择
2022-02-09梁龙凤,刘阳
梁 龙 凤,刘 阳
(贵州师范大学 求是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
乡村教师是乡村资源中最重要的人力资源,是乡村基础教育的灵魂和支撑,是推动教育资源公平和乡村教育质量提升的主力军,是引领乡村教育发展方向和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更是建设社会主要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力量。由于教育资源不均衡、不充裕的差距仍然存在和受新型城镇化建设、城乡融合发展及广大乡村居民经济收入增加,乡村教师的文化地位、经济收入、社会尊重以及乡村学校的办学地位都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乡村教师教育观念滞后、工资收入不高、优秀教师流失现象仍然存在。乡村教师队伍不稳定而导致乡村学校生源流失严重、办学不稳定,教育教学质量不高仍然是目前乡村教育亟待解决的难题。这就需要从国家、主管部门、社会、学校和教师五个维度和政策、资金、平台三个层面加大扶持力度,才能真正解决乡村教师教育教学质量不高、与城市师资水平差距过大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新时代乡村高质量发展中人才欠缺的本质问题[1]。
一、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
自2015年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教育脱贫攻坚和2020年下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及2021年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定向培养计划》的通知以来,我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留不住”的现象有所缓解,特别通过连续14年的“特岗计划”,使得乡村初中和小学教师的总体质量有所提升,半数以上教师具有本科学历。但受经济转型发展、城镇化建设加快等外部因素和地区产业发展不均衡、经济发展滞后、学生生源流失等内部动力影响,“有经验”“教得好”的优秀教师通过人才引进、教师选调和教师招考等形式由经济较为落后的乡村学校向经济条件较好的城镇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转移,乡村学校已成为城市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的“培育地”和“试验田”,从而导致乡村教育出现学校资源“空巢化”、教师构成“老龄化”、教学灵魂“空心化”、教育职业“倦怠化”,家长对乡村教育缺乏基本信任,形成恶性循环,乡村学校生源持续流失和减少,乡村教育教学质量提升难度越来越大,全面振兴乡村教育的推进速度持续减慢。
表1 我国2016年—2020年分地区初中、小学情况统计表
根据以上统计表,从专任教师总数看,党和国家重视基础教育阶段教师队伍建设,师资规模不断扩大,五年来,全国初中和小学教师分别增加37.3万和64.5万人,增幅分别为9.7%和28.1%,有力支撑起了我国庞大的基础教育体系。从初中和小学专任教师的地区分布来看,城区增加29.8万和5.6万人,增幅为20.4%和24.5%,镇区增加12.6万和26.8万人,增幅为6.8%和11.47%,乡村则减少5.2万和18.8万人,减少幅度为9.3%和10.5%,专任教师总数、城镇教师总数分别增加,乡村教师减少,乡村教师向城镇学校流动大,乡村教育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从在校生情况看,2016年以来,我国初中和小学在校生人数增加584.7万和812.3万人,增幅为11.9%和7.6%,随着经济发展和接受教育观念转变,在校生人数持续上升,人民素质提高。但从初中和小学在校生地区分布看,城区增加413.5万和935.9万人,增幅为21.7%和22.3%,镇区增加200.4万和317.7万人,增幅为8.4%和7.8%;乡村则减少29.2万和441.3万人,减幅4.6%和7.8%,乡村经济发展,乡村在校生减少,学生也向城镇学校转移。
由此可见乡村初中和小学教师数量持续减少,减少幅度远远大于在校生流失幅度,导致乡村教育教学质量难以保障,甚至降低,加之目前高中资源条件限制,乡村初中升入高中的升学率逐年降低,很多乡村学校初中升入高中的升学率不足30%,边远山区甚至不足20%,受传统观念影响,家长和学生对职业教育认识的片面性和不足,大部分乡村孩子初中毕业不再进入职业院校学习而是选择外出务工或留守,乡村教育停留在完成义务教育阶段水平,乡村人力资源停留在初中文化程度,高质量劳动力增长缓慢且流失严重,乡村经济发展整体迟缓。推进乡村教师队伍高质量改革、建设和发展,仍然是乡村教育亟待解决的重要性、紧迫性和战略性问题。
二、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困境
十八大以来,大力实施乡村教育振兴,加大乡村教师政策供给,有效推动了乡村教师数量、质量和工作状态改变,破解了教师“下不去”的难题,但由于受乡村经济发展不均衡、地区差异存在,乡村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仍然存在诸多困境。
(一)乡村教育资源配备不全:教师流动频繁
城乡差距一直存在,乡村学校教育设施配备离城市还相差较远,教学资源匮乏,为寻求较好的教育、教学和教研资源,乡村教师频繁向外流出,教师队伍不稳定使乡村学校无法形成一个稳定、具有长远目标的教师群体,已成为当前乡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1]一是基础设施不全,尽管乡村学校校舍面貌有所改变,但学生生源、教师办公设备、活动场馆、学生宿舍、图书设备等基础教育设施欠缺,不能保证学校基本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教师对乡村教育环境失去信心。二是教学资源匮乏,全国使用统一教材教法,乡村教学手段跟不上,信息化水平欠缺,新知识获得途径减少,教师对教学质量产生怀疑。三是配套资源不足,乡村教师工资待遇和个人发展虽然得以提升,但教师的福利保障、素质提升等其他配套保障不健全,不能为教师提供长期、稳定物质和精神福利,教师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也是导致优秀教师离开的重要原因[3]。
(二)乡村教师职业倦怠严重:教育情怀缺失
根据目前情况看,乡村学校的专任教师能“留得住”的都是离县城比较近的、年龄比较大的、不能外出的和个人能力差没有办法外出的,“留不住”的是年纪轻的、学历高的和教得好的,因此乡村教师普遍年龄偏大,偏远乡村学校教师平均年龄大于40岁。一方面长期根植乡村教育的“老教师”,教学时间长、工作热情减退,对职业产生“倦怠”,只把教育教学作为谋生手段,面对新时期教学任务加大、教学环节增加、学生问题增多,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另一方面对于优秀骨干教师和新进年轻教师由于受个人价值观和外界城市有发展前景影响,把乡村教育当作“跳板”和“练兵场”,对乡村教育缺乏基本情怀,只注重教书不注重育人,只注重教学传授不注重文化传承。
(三)乡村教师学习动力不足:教学观念陈旧
从乡村教师学习培训情况看,重视新进教师入职培训,而忽视在职教师的培育和培养。一方面乡村教师内在动力不足,往往因能胜任目前工作,对自身专业发展缺乏足够重视度和紧迫感,受到诸多因素限制,对自身思想管理、专业知识、教学技能提升不愿花费太多成本,导致教育教学理念陈旧、知识结构单一、教学技能不足,常常有力无处使。另一方面,乡村教师外在动力不足,教师学习更多源于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完成学习任务、晋升晋级需要,在学习教育和培训上缺少调研规划、分层分类、针对性和吸引力不足。加之乡村学校教师紧缺,受路途、工作时间、待遇等影响,部分乡村教师完成学习任务也只选择简便易行方式和途径,“挂机式”学习、“替代式”培训、“游走式”深造成为乡村教师个人提升的主要方式。
(四)乡村教师管理模式单一:结构缺员严重
从教育管理方面看,地方主管部门对乡村教师的管理主要采取政策制度管理手段,缺乏从满足教师教育需求出发的人本管理方法。一是缺乏从个人发展需求出发的管理,制度层面管理重在物质待遇满足,未从教师个人精神需求和个人职业发展需求出发,分类满足个性化需求,导致乡村教师个人安全感、信任感和责任感丧失。二是缺乏从学校发展需求出发的管理,缺少对乡村学校发展和教师需求的预测分析和整体规划,学校教师资源配备审批时间长、流程多、无编制、不均衡,音体美素质学科和科学教育特色课程教师严重短缺,教师结构失衡。第三缺少从学生发展需求出发的管理,从学业出发的管理难以满足当下乡村学生现实成长需要,对乡村学生的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心理教育、关心关爱比学业教育更为重要,一旦教师不能从个人知识结构上满足学生现实成长需求,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降低,“听不懂”“不学习”的学生人数增加,教师自我成就感、荣誉感和自信心降低也是乡村教师流失另一个重要原因,乡村教育质量无法提升。
三、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路径
随着乡村全面振兴推进,乡村产业与乡村教育同频共振、深度融合,有助于解决乡村教师结构性数量不足、优秀教师流失严重和教育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
(一)完善教师资源配置,畅通城乡流动机制
乡村教育质量提升,关键在教师,建立乡村学校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在管理上寻求合理化体制、机制和配置渠道。首先,寻求多部门协同和政策支持,教师资源的配置需要充分考虑教育本质和地方经济实力相结合,协同财政部门从地方发展出发给予财力支持,解决教师福利待遇、教育提升费用和基本教育教学、办公设备配备问题;协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从乡村教育需求出发,规划乡村学校布局,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职员工编制标准、编制配置和编制结构整合,合理解决不适宜新时期乡村教育教学一线的老师转岗,并设定转岗条件和措施;协同组织部门从乡村学校的思想教育和管理手段出发,配备素质高、能力强的乡村思想政治干部和行政干部,解决乡村教师重视知识教育忽略思想教育的问题;更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加强业务和质量管理,整合教育、教学和教师资源,制定切合实际的乡村教师业务标准和质量检测机制,对教师教学进行过程指导,制定业务管理和个人职业管理制度。其次,统筹教师资源规划和流动机制,建立城乡一体化教师资源市场配置机制、流动管理制度和流动流程,建立流动激励制度,鼓励城市教师和乡村教师双向流动、对口支援和结对帮扶,加大流动教师思想管理、教学管理和职业生涯管理力度[4];第三,畅通教师资源配置渠道和配备方式,结合乡村教育需求,探索构建乡村教师多渠道资源配方式,完善乡村教师招聘程序、支教管理和优秀教师引进机制,建立交流轮岗机制,从晋升、待遇等方面解决“下得去”并“留得住”的问题,将轮岗交流年限扩大2—3年,在乡村轮岗期间的个人引领、团队带动纳入考核体系,是促进乡村教师稳定的重要保障。
(二)强化思想政治建设,激发乡村教育情怀
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办好乡村人民满意的教育,乡村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是关键。乡村教育教学质量提升需要更多“高素质”“教得好”“留得住”的优质师资。多年来,党和国家大力推进乡村教育均分发展,不断提升乡村教师的待遇,教师总量和“下得去”的现状得到了一定改观,但“高素质”和“教得好”的师资队伍仍然匮乏,这就需要解决教育“立德”和教学“树人”的问题。一方面是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首先,强化乡村学校党组织建设,完善和优化组织设置、发挥党建引领,加强教师支部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提升基层支部组织力,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注重学校领导干部的选拔和使用。其次,加强教师队伍思想教育,采用多形式、有计划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价值观、职业观和教育观学习,引导教师树立坚定的政治信仰和教育价值取向,开展党史国史和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活动,重新认识乡村教育的意义和价值。第三,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将思想理论学习教育转化为教育教学生产力,践行“育人育己”和“立德立人”的使命,培养深厚、系统的学科思维、学科知识和学科信仰,把德育工作作为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灵魂,探究乡村教育课程思政。另一方面是培养厚植乡村教育情怀,培养立足乡村大地、热爱乡村事业,扎根乡村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教师,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重塑乡村教育情怀,引导乡村教师重塑乡村教育愿景和教育价值,把握乡村教育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更是缩小城乡差距的主要抓手,让每一个乡村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二是融合乡村教育情怀,引导乡村教师立足乡村大地,将乡村文化、乡村文明和风土文化融入教学过程中,做乡村文化的践行者和传承人,乡村教师要热爱乡村生活和学生,关注困难学生和留守儿童,增强教育实效,让乡村教育散发出“乡土”气息。三是挖掘乡村教育情怀,开发乡村校本教育教学资源,充分利用乡村天然优势,引导学生学习乡土人文文化、探索乡土自然资源,发挥“本土”乡村优秀教师示范引领作用,开展乡村特色教育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研究,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教育振兴道路。
(三)畅通职业成长通道,拓展个人职业发展
重视乡村教师职业成长通道的开发和建设,积极探索和创新有利于乡村教师个人职业发展的培养模式,建立和健全既能满足乡村教育发展需要,又有利于教师“成长有通道、发展有平台”个人职业发展的措施。[5]畅通乡村教师职业发展通道,建立“职务、职称、人才”互联互通的教师职业发展通道,引导高素质教师资源合理流动配置。一是加强乡村学校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培育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将才帅才”。学校的发展有规划、有安排、有落实、有反馈,不能将学校的发展规划当成日常管理分摊在专任教师身上,要改变以职称高低评定工资的单一方式,对主要管理者设立“职称—职务”工资制,创新乡村学校机构设置,优化管理干部队伍结构,重视乡村管理人才的选拔和培养,畅通管理队伍与专任教师岗位双向流动机制体制,实施乡村校长培育工程和乡村学校管理干部提升工程,加大对优秀校长的评聘,重视校长、政教处长、教务处长等重要行政岗位干部的选拔、使用、考核和薪级改革。二是加强对乡村教师专业技术建设,激发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乡土情结”。充分发挥专任教师技术作用,优化乡村技术岗位设置,完善技术职称评聘机制是解决教师收入低、热情低、教不好、留不住的前提,加大高级专业技术岗位数量扩充,放宽中级、初级专业技术职称评定条件限制,适当放宽或单列技术乡村教师岗位评聘条件和标准,实行教师职务评聘分离,最大限度发挥教师专业技能特长;根据在职教师专业、兴趣爱好和个人特长,加强素质型教师培育,加大复合型教师人才引进,打破教育教学绩效评定的学科限制,满足目前“语数外教师富裕,音体美教师匮乏”的局面;完善专业技术人才激励机制,激发教师教育教学潜能,支持乡村教师立足乡村实际,开展乡村教育专业化、职业化发展,设立乡村教师培育、培养、培训专项经费,加大教师的专业培训和提升力度,解决教育教学视野狭窄问题。三是加强教师职业发展平台搭建,促进专业成长。制订乡村教师提升计划,建立教学技能提升工程,与师范院校、城市优秀学校建立顶岗教学、跟踪教学、一对一指导和帮扶指导制度,开展乡村教师技能大赛,促进教学技能提升;与师范院校、综合性高校合作,开展乡村教师专业学历学位提升,为乡村教育振兴培养高层次人才[6];通过调岗实习机制,让部分乡村教师参与短期培训,加强实际问题解决能力;搭建乡村教师科研平台,加强模范教师引领,与城镇优质学校联合,构建乡村教育共同体,加大乡村教育教学和科研综合团队组建,开展学科教学研究,提升团队竞争力。
(四)健全教育教学管理,促进教师素质提升
提升乡村教育教学质量是阻止教师、学生流失和学校消失的前提,更是乡村教育振兴、阻止返贫的重要途径。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是保证乡村教育对学生培养规格达到教育教学计划、大纲、教材要求,对教育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监控和纠正的过程。一是树立教育教学全面发展质量观念,通过不断学习、实践和创新,增强驾驭教育回归本真的能力。进一步明确新时代乡村教育教学重点、难点和突破点,紧紧围绕重抓质量这一核心抓学校管理、队伍建设、教研开展和学科研究,促进乡村教育健康、持续发展;正确认识乡村教育价值追求、现实意义和学生个性差异,推进乡村素质教育提升,重视乡村学生思想素养培育,从重视学生学习能力教育向重视家国情怀、社会情感、核心素养能力拓展,配置优质思想政治教育师资和相应设备,挖掘乡村特色教育文化资源,探索适合乡村学生的教育,让乡村教育成为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用的教育。二是健全教育教学全员参与质量体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让政府、社会、家长和学校参与质量管理。乡村教育需要建立课程质量有保障、教学改革有创新、教师能力有发展和学生学习有效果的课程质量体系,各地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立足乡村实际,制定课程大纲、教学进度、教学内容和教育方式方法,完善课程管理制度,保证课程教育教学地位和质量。三是建立教育教学全过程质量管理制度,加强教育教学所设课程、教师、教材等全要素及活动管理。对教育教学过程进行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置四个环节质量监控,增强学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规范化和岗位责任意识,确保教学过程有效运转,达到教学预定目标。四是开展教育教学全方位质量评估,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提高乡村学校综合实力。一方面建立日常教学质量规范管理制度,进行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检查,经常了解教学进展情况,充分发挥听课、学生评教、教师评教、学风检查、教学督导和学生跟踪制度,全面了解教学情况,确定影响各环节质量的因素、原因和整改措施,及时对教育教学质量进行有效控制。另一方面是建立教育教学质量评估机制,构建学校办学水平、课程教学质量、教师教学能力、管理水平多层次和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及家长多维度的质量评估评价体系,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和学生学习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形成面向社会的评价结果沟通机制,不断促进乡村教育教学改革、质量提升和教师综合素质提高。
(五)改善教育生态环境,提高教师社会声望
乡村振兴,教育为先,乡村教育发展需要良好的内外生态,不仅要靠资源的引入和城市教育共同体的构建,更需要准确的“乡村”属性定位、服务“乡民”的价值取向和强化“乡土”文化传承理念。[7]乡村学生家庭教育严重缺失,家长责任让于教师;社会高度关注分数、升学率,关注过渡越位、问题扩大化和学校教育让位,导致教师身段越来越低。树立乡村教育生态意识,协调各项资源平衡发展,一是构建“五位一体”的教育教学生态系统,充分发挥“三全”育人功能。构建以政府为“协调人”的资源保障生态体系,“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责”做好乡村教育资源协调、总体规划、经费保障和监督管理,提出办学要求,完善办学管理制度,为乡村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人财物保障支持;构建以学校为“引领人”的教育教学生态体系,做好学校教育教学运行、改革和管理;构建以家庭为“合伙人”的教育合作生态体系,做好家庭行为习惯与品行养成,尊重学校安排,协助学校、教师做好师生关系协调和学习效果反馈;构建以教育相关部门为“服务人”的教育支持生态体系,根据部门与乡村教育的相关性,本着优先发展教育、支持教育、服务教育原则,最大限度提供重要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构建以社会为“监督人”的监督评价生态体系,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通过社区、社会组织、大众媒介监督教育,同也对学校育人过程进行社会评价和监督。二是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人文生态氛围,关注乡村教师生存和发展。全社会要关注教育、重视教师、尊敬老师,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取向,大力学习、宣传优秀教师典范,让教师成为真正受社会尊重的职业;学校要以育人育德为本,尊重人才,关心教师,鼓励教师大胆探索创新,提升教师幸福感、自豪感和职业认同感;教师要提高自我认识,心怀育人之心,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扛起传播知识和真理、塑造灵魂和生命的时代重任;家长要积极参与学校决策、支持学校、教师的改革,参与教育教学评价和监督,了解学校育人过程。三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教书育人生态模式,激发学生的自我发展和不断完善。一方面要以学生为本,理解、尊重和爱护学生,关注学生健康成长和理想、信念的人格塑造,构建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和心理相容的新型师生关系。另一方面以教师为本,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和主导权,注重自尊自爱、自重自律的高尚品格和情操塑造,注重个人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和身心素养提升,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通过教育引导、氛围营造和文化熏陶,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形成,加强校风、学风建设,去除教育功利化、唯分数和浮躁之风,提升师生的精神境界,激发积极向上的教育内生动力。
乡村教育、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充足的乡村资源赋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给乡村教育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资源优势,乡村教师作为社会经济发展最宝贵、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承担着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人才培养、知识传播和文化传承重任。要实现乡村的教育振兴、全面发展,急需解决乡村教育发展内外资源限制、多重管理体制机制束缚的问题,不断改革创新。建设一支较为稳定、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才能更好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