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技术的高校英语多模态教学策略探究
2022-02-09王英慧
王英慧
(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 盐城 224000)
大数据时代,数据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为难以在一定时间内用常规软件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需要不同行业借助新的处理模式提升洞察力、决策力和各种流程优化能力,这种能力能够转变为信息资产。信息资产能够助力教育工作者收集到传统教育阶段难以收集的数据,满足学生个体需求,通过概率预测确定需要优化的学习内容、时间和方式等[1]184。这对高等英语教育教学改革是很好的机遇。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国外部分系统功能语言学者将语言社会符号性的研究转移到对声音、图像、动作等多模态方面;国内学者随后进行不同视角的多模态研究,于2010 年得出基本的定义,认为多模态话语是运用视觉、听觉等多种触觉,通过语言、动作、图像、声音等多种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2]241。在大数据技术的助力下,多模态话语能够更好地为高校英语教学改革服务。文章基于此分析英语多模态教学面临的问题,探讨改进策略。
一、基于大数据技术的高校英语多模态教学策略探究的必要性
基于大数据技术探究高校英语多模态教学与“人工智能+教育”深入发展趋势一致,对于素质教育和外语教育模式的改革具有积极意义。
(一) 有利于“人工智能+教育”实践的深入
世界范围内已经展开一场基于数字驱动的数字革命,人工智能带领教育进入新的时代。人工智能比其他技术更加先进和具体,使得计算机对于许多事情从感知、联想到预测,甚至是控制,概念也从深度学习、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逐步转变到人类日常生活、学习当中。语音和图像识别等技术的运用对于传统缺乏语言环境的英语教育教学本身是一种改变,让很多英语教师对人工智能技术在运用上发生新的转变,大数据技术和多模态教学模式的出现和运用变更能为高校英语教师和学生提供帮助,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在教学方法和内容方面得到广泛运用。大数据技术作为人工智能的支撑,能够为高校英语多模态教学提供个性化学习、沉浸式学习、虚拟现实等体验,以多样化的方式证明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及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并非要取代人类,而是为了支持不同教学主体之间的互动,以切实改善用户体验。事实上,“人工智能+教育”的实践在国际范围内已经取得一定成效,加拿大、美国等已经开发了发音智能辅导系统,专门支持英语教学;中国学者进一步研究了人工智能纠错反馈系统,为英语口语教学提供了更加客观的反馈,协助高校英语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练习英语口语、写作、阅读等[3],证实大数据技术和多模态教学相结合的正确性。
(二) 有利于英语教育水平的提升
高校英语改革背景下,英语教学资源共享的优势更加凸显,高校更加强调运用科学、高效的方式提升教学水平。大数据技术和多模态教学是提升教学水平的手段之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改革将多学科和多元信息进行融合,这与高校英语教育改革要求实施新型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模式中以素质教育为主的改革要求相一致。换言之,大数据技术下的英语多模态教学是采用多元信息和多学科知识相融合的模式,意在通过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优势,将大数据和多模态新媒体技术作为教学信息资源的展示手段,潜移默化地转变传统以教师为主导的单一教学方式,倡导师生互动的多元教学模式,以促进英语专业的师资力量、学生优势、高校优势和学校特色之间的资源优化配置,丰富英语课堂教学以外的教学形式,为高校英语多模态教学提供新的阵地,形成赛教融合的新体系。在该体系中,高校、教师和学生能够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能动性使用不同模态的教学工具,将不同工具融合为一个整体,而后运用大数据技术提升教学有效性[4],逐步推进英语教学水平和素质教育水平的提升。
(三) 有利于外语教育模式的改革
经济全球化带动文化全球化趋势加强,文化全球化实力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使得国家之间的交流更加密切,外语教育教学改革的迫切性加强。大数据技术能够提升教学效率,多模态教学模式集视听说为一体,二者相结合对于外语教育模式改革有重要的作用。国外外语教学中多模态教学模式的运用已经取得明显成效,中国高校英语多模态教学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21 世纪初,中国学者提出将多模态语言教育提升到国家教育高度的建议,带动更多学者研究多模态语言教学实证、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等,将提升英语教学质量、促进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作为改革目标之一。更重要的是,大数据技术能够根据不同行业对英语人才的差异化需求更新差异化的人才培养方式,这与中国外语教育模式改革方向和内涵相一致,对中国外语教育模式的改进具有积极促进作用[5]。
二、基于大数据技术的高校英语多模态教学存在的不足
(一) 理念更新不足,影响多模态环境创设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高校英语多模态教学需要新的理念作为强有力的理论支撑。而部分高校英语教学改革依旧秉持传统的教学理念,综合体现在高校对于大数据技术和多模态理论概念内涵的认识处于初级阶段,运用处于机械化层面,导致二者融合力度不足,从而影响了英语多模态教学氛围的营造。具体而言,部分高校对于大数据技术和多模态理论的认识不够深入,基本直接照搬上级教学管理部门的有关成果,采取传统培训方式培训教师教学方法,并未根据学校和教师实际情况进行改进,使得一些教师未能够准确认识到多模态理论的优势和可行性,导致二者处于简单融合阶段,未能够为之后的教学指导提供坚实的基础。如此,部分高校英语教师参与了大数据和多模态理念融合的相关科研项目,却因为缺乏指导和专门教学案例,导致多模态理念研究氛围不足[6],难以为教学模式改革提供思想动力。
(二) 技术支持不足,影响多模态融合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高校英语多模态教学依旧以教学资源为基础。然而,部分高校引进的大数据技术与英语教学的契合度不高,使得多模态在英语教学中发挥的作用有限。究其原因,部分高校未事先进行调研,未密切关注本校英语教师与技术企业之间的交流,导致技术企业未充分了解高校的教学需求。部分高校教师的信息化素养不足,融合视觉、听觉等不同模态教学的能力不够,难以达到无缝衔接并且与教学内容契合的程度[7]。如此,部分英语教师在课前缺乏依据大数据分析教学资源的习惯和经验,大数据对多模态教学设计的引导不足,丰富的教学内容难以通过不同模态得以展示,难以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在视听说等方面的正向反馈,进而影响教学多模态融合。
(三) 互动不足,影响学生积极性的调动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高校英语多模态教学需要师生互动关系予以支撑,提升数据的活跃性。然而,部分高校英语教学中师生互动不足是存在的问题之一,表现为基本延续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确立,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学生的英语水平难以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取得实质性突破。究其根本,大数据技术和多模态教学的共享性特征未能在英语教学中得以彰显,部分英语教师使用大数据技术和多模态进行教学时,以发挥自身信息化素养为主导,未能够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使用大数据技术的能力,这削弱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如此,多模态教学的互动性不足,对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和激发动力不足,影响教师对学生英语学习情况的判断,给高校英语多模态教学的数据收集带来困难,尤其容易造成数据的缺失[8]。
(四) 评价不足,影响改革效果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高校英语多模态教学需要更全面的评价标准和更多样的评价方式,这对教学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事实上,大数据技术支撑的线上评价对于教学的指导作用不够明显,原因在于部分高校未将大数据技术运用于评价体系的构建,使得现阶段英语教学评价依旧以传统线下评价为主,缺乏师生互动评价痕迹的记录技术,导致部分学生对于自身英语学习情况的变化认识不足,难以启发学生自主制定并调整学习计划。在此情况下,多模态教学评价所展现的评价内容不够全面,缺乏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多模态教学形式和内容不够匹配,技术要素支撑不够,使得高校英语教学改革效率不高,使得部分高校创新教学评价的步伐减缓。如此,一些高校英语教师创新教学评价的积极性不足,部分学生对于大数据、多模态和评价的融合认知不足,英语多模态教学评价全面性和主体性不足,影响教学评价体系的完善。
三、基于大数据技术的高校英语多模态教学的提升策略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高校英语多模态教学应加强理论指导,以全面视角优化线上线下教学资源,以新型师生互动关系为辅助,强化评价,切实提升教学成效。
(一) 深化理论,构建教学云平台
高校英语多模态教学改革以大数据技术融入教育行业为背景,要求高校顺应高等教育改革趋势和时代发展潮流,将大数据技术概念与多模态理论相融合,构建新的教学指导思想体系。高校应及时把握时代发展特征和社会发展需求,充分了解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水平,确定其与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相符之处,从教育教学改革视角重新理解大数据技术的内涵,为高校英语教师参与大数据与多模态教学融合课题指明方向,并以政策、教学管理条例等规范强调融合理念的重要性,带动教师积极参与融合研究,作为后续教学案例选取的依据,共同营造浓厚的理论深化学术研究氛围。在此环境和背景下,高校应进一步加强教学云平台建设研发,作为大数据技术和多模态理论相融合并深化的理念建构实践举措。首先,高校应借助信息化教学设备,用音频、视频、图片等形式呈现大数据技术的概念,让教师透彻理解多模态教学理论的内涵,引导教师深入探讨英语教学设计中不同模态相互协同的意义和方式,为云平台建设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高校应普及教学云平台内涵,即建立在手机、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的基础上,以教师和学生为共同的管理者,以大数据技术为载体,以PPT、视频、网页、图片等多模态为英语知识呈现的形式,构建多模态、新技术和多媒介融合的多维立体教学系统。该系统是大数据技术的具体化,是多模态教学的直接体现,是二者理论相融合的综合表现。其次,高校可以将教学云平台建设作为教师综合素质提升的依据,考察教师运用云平台进行多模态教学的能力[9],并将其作为教学理论强化的重要举措,为后续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奠定基础,从而实现理念整合和升级。
(二) 优化资源,激发优质资源价值
21 世纪初,计算机和无线网络的普及促进了多模态教学的发展。大数据技术作为计算机信息化的新产物,对于高校英语多模态教学改革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数据作为大数据技术的核心,也能够作为英语多模态教学的依据,协助教师进行教学数据分析。高校应意识到这一点,发挥好教师和技术研发企业之间的桥梁作用,选派信息化素养较强的教师与企业直接对接,作为技术研发和使用的先行者,及时将本校英语教学需求反馈给企业,作为企业不断改进大数据技术的突破口,使得技术服务于教学。而后,这部分教师可以作为技术和多模态教学融合改进的主力,及时将大数据技术的改革优势和亮点传达给其他教师,提升英语教师队伍整体素养。如此,英语教师可以通过召开研讨会、校企沟通会、线上专家指导会等形式,学习大数据技术支撑下多模态教学的技术平台阶段性研究成果;结合英语语言学、认知科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知识发掘大数据和多模态融合的潜在教学数据的价值,以此作为线上多模态教学资源内容搜索、选取和范围确定的依据[10],开发更加丰富的电子教学资源;将大数据优化算法功能附加到电子资源系统中,根据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点击率和好评率,对教师自动弹出推荐内容,作为教师改进线上资源筛选的依据。同时,英语教师应据此优化线下课堂教学的模态,发掘和优化图片、文字以外的便携移动终端的资源,并将其纳入传统纸质版教材,以及校本教材的有力补充,在为教师节约时间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彰显多模态教学的丰富表现力[11]。
(三) 重建关系,构建职能产学研教室
大数据时代,高校英语多模态教学需要加强师生互动,构建新的师生关系,逐步构建“产业—教学—互动—研究”的自循环系统,提升高校英语多模态教学水平。具体而言,教师和学生通过在多模态教学过程中发挥作用,共同巩固新的教学关系。教师层面,高校英语教师应灵活运用多模态教学方式,明确自身角色,将教师语言定位为主要的语言模态,将教学设计视为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链接的多模态协同成果[12]。在导入阶段,教师使用口语、视觉和听觉模态,将教学主题通过无线信息化平台传达给学生,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PPT的基础上,加入录像、微课、口语、听力等不同模态,向学生讲述教学主题的细节,考察学生预习情况和思考情况,观察学生反应,适时总结要点,营造师生自然互动的氛围。学生层面,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加强英语学习,确定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水平,运用大数据技术提升学习效率,综合运用触觉、视觉、口语等模态提升自主学习水平。同时,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或者问答的形式实现互动,二者共同促进高校英语多模态教学水平提升[13]。
(四) 升级评价,借助全息可视化技术
大数据技术下高校英语多模态教学更加高效。大数据技术能够更加精准地定位学生需求,教师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更加全面、客观地了解学生英语学习水平和未来发展需求,进而通过英语教学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大数据技术和多模态教学模式相融合能够帮助高校英语教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全面评价学生英语学习情况,借助全息可视化技术构建信息化多模态自动评估体系,帮助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和教学结束后为学生提供符合个性的学习方案,带动学生参与自我评价,作为技术和评价的反馈,如此既能够为教师改进教学和评价提供有效依据和数据,也能够鼓励学生进行难度更大的英语学习,使其在合理评价的驱动下进行持续性学习[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