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素与肠道菌群作用的研究进展
2022-02-09许佳隽刘黄鑫侯爱香
许佳隽,刘黄鑫,侯爱香,2,3
(1.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2.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生物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 长沙 410128;3.湖南农业大学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 长沙 410128)
辣椒(Capsaicin,CAP)最早栽培于中南美洲,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将辣椒带入欧洲,16世纪后期传入中国,目前辣椒在全世界得到广泛栽培。据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统计,近年来辣椒面积稳定在210万hm2以上,成为中国种植面积最大的蔬菜,总产量达6 400多万t,平均产量接近30 000 kg/hm2,农业产值2 500亿元[1]。辣椒素(反式-8-甲基-N-香草基-6-壬烯酰胺)是一种含香草酰胺的生物碱,天然的辣椒素由辣椒素、二氢辣椒素、降二氢辣椒素和高辣椒素等系列同类物质组成。80%~90%的辣椒素都能经胃肠道吸收并进行代谢,且结肠部位的透过性大于空肠和回肠[2],吸收后的辣椒素经过肝脏细胞色素代谢分解和小肠代谢,剩余部分经肾脏在尿液中排出[3]。中医认为,辣椒味辛、温中下气、入心、脾二经,有温中散寒、开郁祛痰和杀虫解毒的功效,可以治疗寒滞腹痛、呕吐、噎膈和泻痢等[4]。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显示,辣椒素药理作用十分广泛,除了具有镇痛、抗炎、止痒和杀菌等常见效果,还具有降血脂、调节血糖代谢、抗氧化、抗放射性、调节造血干细胞、保护神经元等特殊作用,也具有治疗糖尿病和抗癌等生物活性作用。可见,辣椒素作为天然的生物活性物质,在健康领域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肠道菌群与人们日常饮食关联十分密切,它在人体内所能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为进一步了解食用辣椒素对肠道菌群作用的多方面影响,故对此相关研究展开综述。
1 辣椒素与肠道菌群作用对肠道蠕动障碍的影响
肠道蠕动障碍会引起肠道功能紊乱失调,与机体的衰老、疾病密切相关,近年来备受人们关注,也成为了学者们的研究重点之一。腹泻和便秘是常见的肠道蠕动障碍。腹泻,除了病原性腹泻外,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 type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也是常见的肠易激综合征类型之一,当前认为其具体发病机制与多种因素有关。肠道菌群可以激活黏膜内的免疫反应,导致慢性的轻度炎症。健康人群食用辣椒后腹部会产生轻微的灼烧感,而以腹泻为主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表现为肠道对辣椒过敏,比健康人群产生更多的腹痛和灼烧感。肠道微生态是IBS发病的一个关键部分,但具体作用方式与机理不够明确。便秘是另一类肠道蠕动障碍的临床多发病,人们发现辣椒素能够促进便秘小鼠的肠道传输功能和排便,但其肠道微生态干预效果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1.1 辣椒素与肠道菌群作用对便秘的影响
根据临床资料显示[6],便秘患者大多表现为功能性便秘(Function Constipation,FC),是指无器官性病变、系统性疾病、代谢性和相关结构异常的慢性便秘,会造成消化功能紊乱、加重肠道肛门类疾病、诱发心血管疾病,并对大脑功能产生一系列影响[7]。大多数便秘患者肠道菌群失调会产生各种肠内毒素,促使便秘患者产生各种肠道疾病,严重时有患结肠癌的风险。
目前,在临床上有使用辣椒素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例子,具有一定的疗效。有研究显示,时铎瑞等人[8]研究辣椒素对便秘模型小鼠的肠道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辣椒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小鼠肠胃蠕动、增强小鼠的肠道功能,因此达到缓解小鼠便秘的作用。此外,有研究发现[9],通过建立便秘和腹泻型大鼠蠕动障碍模型,以不同浓度的辣椒素进行灌胃刺激胃肠道,试验发现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辣椒素通过调节肠道运动神经元和空肠肌球蛋白轻链激酶活性,能够缓解肠道运动异常,分别刺激引起空肠舒展和收缩,对于腹泻和便秘具有双重作用,对于便秘有积极效应。
在功能性便秘的治疗方面,除了使用适量的辣椒素刺激肠道蠕动,促进肠道排便来达到缓解便秘的症状;另一方面以肠道微生物为治疗靶点是一种有效的手段。从另一个角度分析,慢性便秘型患者体内肠道菌群主要出现普氏菌丰度降低和专性厌氧菌减少,如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和拟杆菌等[10]。徐蓓蓓等人[11]通过试验发现,对12名功能性便秘患者和正常人群肠道菌群生态研究发现,健康人群组肠道菌群物种数量明显高于便秘组,由试验可得出结论,肠道菌群的改变在便秘疾病的产生中起到重要作用。由此看来,肠道菌群与功能性便秘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一方面由于不良饮食等因素导致肠道菌群的不良变化会促使功能性便秘的发生,从而使肠道内环境恶化;另一方面,恶化的肠道内环境会对肠道菌群的功能性组成产生影响,其中有益菌减少,长而久之会形成恶性循环。有研究提出[12],目前有使用微生态制剂(益生菌、益生元和合生元)、粪菌移植和中医治疗功能性便秘,其效果明显,作用机制都是通过增加肠道内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等有益菌的数量,从而改善肠道环境,肠道得到蠕动,由此便秘的症状得到缓解。从以上研究可以得出,辣椒素能够用于治疗功能性便秘,通过刺激肠道蠕动,缓解便秘症状。吕娇等人[13]发现,使用薛荔果胶可对辣椒素引起盲肠内容物发酵环境恶化有一定改善作用,其原理是果胶发酵产生大量短链脂肪酸,使pH值降低,有益菌数量增加,大肠杆菌数量减少,果胶可以缓解由辣椒素引起的肠道环境恶化。于是可以设想或判断出,一定剂量的辣椒素能够改善人们便秘的症状,可能成为治疗便秘的手段之一。目前,辣椒素与肠道菌群作用对功能性便秘的作用机制的相关研究并不够深入,相关作用机制及具体影响暂不确切。但结合目前治疗功能性便秘的手段和辣椒素的特性,以辣椒素作用于肠道菌群来达到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目的,是有机会成为现实的,此方向有巨大的研究潜力。
1.2 辣椒素与肠道菌群作用对腹泻的影响
目前,临床上的腹泻类疾病具有特征性的有2种,一是由病原体引起的病理性腹泻症状,如Erfanimanesh Soroor等人[14]研究发现,引起急性分泌型腹泻的原因其一便是霍乱弧菌,而辣椒素对霍乱弧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以看出,辣椒素对于治疗部分病菌性腹泻有独特作用。二是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一般表现症状为腹部疼痛或者腹部不适,排便频率和大便性状也会随之有所改变。张杰等人[15]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失调是其致病机制之一,致病机制表现为肠道菌群失调会活化TLR4,产生炎性因子,增加内脏的敏感程度,加重炎症反应,从而不断加重IBS-D腹泻症状。同时有研究发现[16],IBS-D患者肠道菌群中有益菌数量下降,致病菌数量增加,其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低于健康人群。Si Jian-Min等人[17]研究发现,对IBS-D患者肠道菌群组成调查,包括乳酸菌、双歧杆菌、产气夹膜肠杆菌和肠球菌。结果发现,IBS-D患者肠道双歧杆菌数量相比于健康人群明显减少,肠道微生物定植阻力(CR)均小于1,可知IBS-D患者肠道菌群紊乱可能与诱发肠易激综合征(IBS)症状有关。
在研究辣椒素对IBS-D作用的文献中发现,张涛等人[18]采用不同剂量:0.125%,0.250%,0.500%对小鼠进行灌胃,发现高剂量组小鼠全部死亡,其他剂量组出现明显的腹泻现象,类似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由此可知,辣椒素对肠道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影响肠道蠕动和损伤神经元的作用,导致肠黏膜通透性增加,肠黏膜屏障破坏等病理学变化。也有研究发现[19],有IBS-D患者表现出食用辣椒后的不适症状,通过试验发现,IBS-D患者相比于正常人,其肠道对辣椒素的反应更加强烈,有腹部灼烧的症状,说明IBS-D患者肠道对辣椒素有过敏现象。也有研究发现[20],食用辣椒会带来肠道不适反应,对肠道环境存在潜在影响。在模拟体外发酵试验中,证实了辣椒素会造成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下降,大肠杆菌数量上升,且与辣椒素添加量存在相关性,辣椒素对肠道发酵环境有潜在危害。在对大鼠的动物试验中发现[19],通过对试验大鼠粪便及盲肠内容物的含水量、pH值、SCFA含量、游离氨和盲肠壁表面积测定,得到相关数据,可以得到辣椒素可以使大鼠盲肠内容物游离氨浓度显著升高,pH值升高,导致有益菌数量减少,有害菌数量增加。有部分研究指出[21],肠易激综合征在中医上会表现出脾胃气虚、肝郁气虚和大肠湿热等,对于这些患者应少食辛辣食物,饮食以清淡为主,避免刺激肠道功能;而对于脾肾阳虚的患者可以适量食用胡椒和辣椒等辛辣食物。
在治疗IBS-D手段方面,有研究发现[22],使用益生菌(植物乳杆菌LP 01和双歧杆菌BR 03或植物乳杆菌LP 01和嗜酸乳杆菌LA 01)在短期治疗IBS-D上是一种有前景的方法。El-Salhy Magdy等人[23]采用健康人群的粪便微生物移植治疗IBS-D,结果发现,测试组人群肠道失调指数(DI)和肠道菌群的分布均有良好改变,并认为粪便微生物移植是治疗IBS-D的有效方法,能够得到正常的DI和有利的肠道微生物。在一定范围内,粪便肠道微生物越多,治疗效果越好。在中医上,有利用健脾类、理气类药物(畅物饮颗粒通便)治疗IBS-D,并以肠道菌群为干预靶点。有研究认为[24],饮食干预治疗IBS可以达到改善症状的目的,如遵循国家健康和临床优化研究所指导饮食方针和低发酵寡糖、二糖、单糖和多元醇(FODMAPs)的饮食。
目前来说,使用辣椒素治疗IBS-D的案例不多,对于辣椒素与肠道菌群作用对IBS的机理不太明确,无法知道辣椒素对IBS-D疾病是否有治疗效果,亦或加重病变。根据部分文献认为辣椒素与肠道菌群作用对于IBS-D有负面作用,一方面进一步刺激肠道,破坏肠道正常结构和功能;另一方面会使肠道内微生物生态结构改变,有益菌减少,有害菌增加,从而加重IBS-D症状。对于辣椒素与肠道菌群作用对IBS-D产生积极效应需要通过大量试验证实。
2 辣椒素与肠道菌群作用对消化的影响
辣椒素有促消化作用,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与肠道的超微结构和渗透性有关,通过改变上述2个因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降低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Usha N S等人[25]通过研究发现3种辛辣的膳食香料(黑胡椒、红辣椒和生姜)及其生物活性化合物(分别是胡椒碱、辣椒素和6-姜辣素)诱导膜动力学的改变(膜流动性的增加)与微绒毛长度和周长的增加有关,导致小肠吸收表面的增加,增加了微营养素的生物利用度。这种对小肠超微结构的调节可能促进营养物质通过上皮屏障的渗透。在增加微量元素(如微量矿物质和-胡萝卜素)的吸收方面,这些特定的膳食香料的实际有益效果需要在合适的动物模型中进行评估。另有研究发现[26],喂食辣椒素、姜素等辛辣成分的大鼠小肠对钙、铁、锌的吸收显著提高,与铁相比,食用辣椒素对锌的吸收有更显著的积极影响。张世奇等人[27]发现辣椒素能够抑制肠道内葡萄糖苷酶和淀粉酶的活性,且辣椒素的含量越高,对淀粉酶活性的抑制效果越强。由此可将此酶抑制的思路临床运用到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通过对患者注入相关酶抑制剂,影响糖尿病患者体内对葡萄糖的吸收,从而降低血糖。
3 辣椒素与肠道菌群作用对降脂的影响
在辣椒素的降脂机理研究中,瞬时受体电位感受器阳离子通道(TRPV1)的激活被认为是其发挥降脂作用的关键,在其众多的作用机制中都有TRPV1的参与[28],但即使TRPV1阳离子通道未激活,辣椒素的降脂作用依然存在。说明辣椒素还具有其他降脂减肥机制,对肠道菌群的影响便是其中之一。
王远微[29]以TRPV1基因敲除的小鼠和肠上皮细胞Caco-2(TRPV1-/-)细胞为细胞模型,得到辣椒素除了通过TRPV1途径降脂之外,还可以通过3条途径降脂:①通过提高肥胖小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SCFAs(短链脂肪酸)的浓度、增加肠道菌群中具有降脂作用细菌的相对丰度、降低肠道中能引起慢性低程度炎症反应的有害细菌的相对丰度;②提高肠道中乙酸和丙酸的浓度,通过MGBA(微生物-肠-脑轴)途径控制饮食的神经元,增加饱腹感,降低食欲,引起小鼠采食量的下降;③降低肠道中LPS(脂多糖)的浓度,减弱CLGI(慢性低程度炎症),从而达到减脂减肥的作用。
在日常膳食中若脂类摄入含量过高,易导致肠道菌群中革兰氏阴性菌数量增加,维护肠道屏障的细菌数量减少,导致肠道菌群种类失衡,阻碍肠道内部分细胞正常的基因表达。肠道屏障功能受到损害,使得肠道通透性增加,进入血液的脂多糖增加,炎症反应产生,从而引发更多代谢问题。而康超[30]发现膳食辣椒素不仅可通过改善肠道屏障功能预防肥胖的发生,还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从而发挥减肥的效果。该研究发现小鼠在高脂诱导的条件下,通过摄入辣椒素能够使小鼠肠道内生产SCFAs的细菌和有助于修复肠道屏障功能的丁酸含量增多,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肠道菌群紊乱的问题。有研究发现,CAP抑制大麻素受体I型(CB1)也有助于预防高脂饮食诱导的肠道屏障功能障碍[31]。刘雄等人[32]发现肠道上皮细胞产生脂蛋白脂肪酶(LPL)的抑制因子的受到肠道菌群的调控。
Shen W等人[33]通过对肠道菌群16S rRNA基因测序,发现辣椒素降低高脂饲料小鼠肠道Proteobacteria,增加Akker-mansia muciniphila的丰度,提高小肠黏液素2基因Muc2和抗菌蛋白基因Reg3g的表达量,观察到在CAP干预后抗菌肽Reg3g mRNA的表达稳定性增加,抗菌肽由肠道上皮细胞或Paneth细胞产生和分泌,在维持肠道菌群内稳态中发挥关键作用[34]。Reg3g具有杀菌活性,使肠道细菌远离肠道上皮表面[35]。因此推测,CAP调节肠道微生物组成可能是通过诱导抗菌防御来进行作用的。
4 辣椒素与肠道菌群作用对降糖的影响
近年来,糖尿病及其相关并发症已成为当代危害人们健康的常见病。除了摄入胰岛素、降糖药及中药类等常见的糖尿病治疗药物外,一部分从天然食物中获取的活性物质同样具有降糖作用。
辣椒素作为一种天然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显著的降糖效果,其降糖机制在改善糖代谢、促进胰岛素分泌、介导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1,TRPV1)、调控内分泌等方面均有体现,其中肠道菌群的调控也是降糖机制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
张世奇等人[27]通过研究辣椒素对Ⅰ型糖尿病大鼠糖代谢的影响,结果发现中高剂量的辣椒素均可抑制正常大鼠肠道内葡萄糖苷酶和淀粉酶的活性,中剂量效果优于高剂量,但高剂量辣椒素降低糖尿病大鼠糖化血清蛋白效果更好。
肥胖和Ⅱ型糖尿病的特点是肠道微生物群改变、炎症和肠道屏障破坏[36]。有研究指出[37]:①辣椒素能够改善糖尿病人肠道菌群的失衡,使产丁酸菌和瘤胃球菌科相对丰度增加。失衡表现在厚壁门细菌数量升高,拟杆菌门数量降低。②辣椒素能够增加一类具有降糖降脂功能的细菌(Akkermansia muciniphila)的数量,达到降低血糖水平的效果。③辣椒素能够改善肠道环境和肠道通透性。由此可知,辣椒素能够在不同方面与肠道菌群作用来实现对糖尿病的治疗。Song J X等人[38]研究发现,饮食中低剂量和高剂量辣椒素都显著抑制了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的升高,并提高葡萄糖和胰岛素耐受性,提高硬壁门/细菌门比值,增加Roseburia丰度和降低拟杆菌Bacteroides和Parabacteroides丰度。Roseburia丰度与空腹血糖值呈负相关,而Bacteroides和Parabacteroides丰度与空腹血糖值呈正相关。惠锁成等人[39]试验研究发现,对糖尿病小鼠进行不同剂量辣椒素饲喂试验,采用高通量测序分析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发现一定程度的辣椒素可以明显增加肠道内结合胆汁酸水平,特别是牛磺酸结合鼠胆酸含量,重塑肠道菌群结构和功能,可以得出,辣椒素可以调节肠道菌群-胆汁酸-FXR信号轴改善糖尿病模型小鼠的血糖水平。
但长期摄入辣椒素可能对肠道环境、菌群组成及菌群多样性产生不良影响。程亚娇等人[40]通过辣椒素对诱导糖尿病大鼠肠道环境的研究发现,服用辣椒素的糖尿病大鼠肠道中总游离氨含量和pH值均升高,代谢产生短链脂肪酸和盲肠中的有益菌的数量减少,有害菌数量增加(p<0.05),并且从肠道组织形态的不同程度病变可以看出,灌胃低、中、高剂量的辣椒素对糖尿病大鼠肠道环境均有一定的损害。András Dömötör等人[41]对健康人受试者进行葡萄糖负荷实验,其中低剂量辣椒素的摄入能够促进健康人群胃肠道吸收葡萄糖,这表明辣椒素可能针对不同人群有着迥然相异的影响,尤其对于糖尿病患者与健康人群存在一定的选择性。但导致此差别的具体因素仍然需要深入研究来确定。
5 辣椒素与肠道菌群作用对癌症的影响
辣椒素对癌症的作用效果,目前研究主要集中于辣椒素调控致癌物质的代谢、调控致癌物与细胞DNA的相互作用和癌症相关基因的表达来达到预防肿瘤的作用[42],其抗肿瘤作用分为辣椒素受体依赖机制和辣椒素受体非依赖机制。De Jong P R等人[43]发现辣椒素通过TRPV1激活Ca2+/钙蛋白酶,活化蛋白酪氨酸磷酸酶,从而阻断EGFR介导的上皮细胞增殖,进而抑制肠道肿瘤的发生。但有研究发现[44],在大鼠饲养饲料中添加80 mg辣椒素,进行连续30 d喂养,会发现大鼠的小肠和大肠内壁出现肿瘤;每天在饲料中添加100 mg红辣椒素,连续喂养12个月,可观察到7/20只小鼠患有腹部腺瘤,而在对照组动物中未发现肿瘤。
肠道菌群与癌症的关系十分密切,且有充分的研究证明,肠道菌群的恶劣变化对癌症的产生有推动作用。肠道菌群对癌症的作用机制可从几个方面概括[45],即肠道菌群促进抗肿瘤免疫(促进PD-L1效应和封锁CTLA-4促进抗肿瘤治疗)和肠道菌群能促进各类抗癌药物发挥药效。
张雪莹等人[46]发现,结肠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病人肠道菌群的组成和相互作用均发生改变,双歧杆菌等有益菌数量减少,来源于口腔的细菌增多,担子菌门等比例升高,并且认为肠道菌群的生态结构和丰度可以作为CRC生物标志物可行性的判断标准,还可以通过肠道菌群来干预CRC的治疗。而罗磊[47]运用AD小鼠模型,通过研究观察并评估辣椒素对结肠癌“炎癌转化”的药效学作用,结果表明,辣椒素显著的增加的肿瘤的发生率,表现为肿瘤数量及肿瘤大小的的增加,其中高剂量辣椒素组(0.03%)的腺瘤数量及大小增加的更为显著。并且长期的高剂量辣椒素饮食可能影响AD小鼠的肠道菌群结构特征,降低产丁酸菌(Allobaculum和Faecalibaculum)的丰度,降低了粪便中丁酸浓度,进而促进了肠道炎症反应和肿瘤形成,从而促进结肠炎相关结直肠癌的“炎癌转化”。但目前已有研究发现[48],虾头酶解物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结构,降低血清中细菌脂多糖水平,缓解由辣椒素诱导的小鼠系统低度炎症,效果优于鱼油。
从以上研究来看,在一定程度上,辣椒素有对癌症的产生有双重作用,因此仍需要进行更多相关研究确定其具体作用机制。
6 结语
综述了辣椒素与肠道菌群作用对于肠道蠕动障碍、消化、降脂、降糖及癌症等方面产生的所产生的影响并作出系统性的分析:①对于肠道蠕动障碍,主要表现为腹泻和便秘,通过研究可总结出辣椒素与肠道菌作用对于便秘具有积极效应,能够刺激肠道蠕动、改善肠道微生物的生态组成,从而达到缓解和治疗便秘的作用;对于IBS-D而言,辣椒素会过于刺激肠道蠕动,损伤肠道黏膜,从而使肠道菌群的组成被破坏,造成加重IBS-D症状的后果。②辣椒素有促消化作用,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与肠道的超微结构和渗透性有关,通过改变上述2个因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肠内对葡萄糖的吸收量。③通过研究证明,辣椒素与肠道菌群作用对于降脂和降糖均有一定的效果,肠道环境、菌群组成、肠道屏障功能等均为辣椒素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但是长期摄入易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且对于不同人群、不同肠道菌群组成甚至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反应。④许多研究表明,辣椒素在一定程度上对癌症有治疗效果,其作用机制大致为:辣椒素调控致癌物质的代谢、调控致癌物与细胞DNA的相互作用和癌症相关基因的表达来达到预防肿瘤的作用,但存在部分试验表明一定剂量的辣椒素会造成癌症等的发生。肠道菌群与部分癌症疾病的发生关系密切,但目前辣椒素与肠道菌群作用对癌症的作用机制还不够清楚,无法得知辣椒素与肠道菌群作用的具体机制,因此,辣椒素与肠道菌群作用对癌症的影响仍需要进行大量试验探究。
通过分析得出,日常食用辣椒在安全剂量范围内,辣椒素对不同健康程度的人群有着改善肠道菌群组成、促进肠道功能代谢的作用,能重塑肠道内环境,影响人体的内循环和免疫,从而起到减肥、减脂、改善糖代谢水平、治疗糖尿病和癌症等作用。但以日常生活经验来看,过多食用辣椒会对口腔、食道和消化道产生灼烧感和损伤黏膜,出现腹痛和肠道痉挛等不适症状,对身体健康产生负面效应。相关研究显示,对于某些疾病,如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等疾病和胃癌等的产生有一定的不良影响,且对于不同健康程度的人群,辣椒素与肠道菌群作用的效果有明显的差异,甚至对人体的健康产生隐患。因此若辣椒素投入临床上正式使用,仍需要大量的试验研究证明并确认辣椒素具体的作用机制。
肠道菌群与人体的健康息息相关,从一方面来看,辣椒素与肠道菌群可作为疾病治疗的新的作用靶点。另一方面,以当前研究的显示,辣椒素与肠道菌群作用对人体的影响大多停留在宏观表现形式上,对于微观分子作用机制的体现不够具体,如辣椒素与肠道菌群作用对某些蛋白质分子、特定酶活性和对基因表达的影响不够明确。日后的试验可以此方向为目标,用创新的试验方法和先进的检测手段来探究其作用机制,全面地阐述辣椒素与肠道菌群作用的利与弊,这对于辣椒素进行安全性和功能性的评价有着重要的医学价值和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