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渗出性皮炎的诊治

2022-02-09

吉林畜牧兽医 2022年12期
关键词:渗出性皮炎病菌

王 魁

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汤池街道办事处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昆明 652100

1 猪渗出性皮炎的流行病学

1.1 病原体

此病因猪皮炎葡萄球菌的感染导致。而此类病菌属于革兰氏阳性菌,其中部分存在致病性,会在猪的耳鼻喉、黏膜等位置比较常见。在猪的免疫正常时,葡萄球菌会被抑制,猪的免疫力降低,或者饲养条件不好时,则猪容易被感染。其次,在猪有外伤损害后,也会从环境中感染病菌,最终发展为渗出性的皮炎。而此类病菌一般利用表皮脱落素的产生导致猪的表皮炎症,这属于葡萄球菌会释放的一种外毒素,其分子质量比较小,属于金属蛋白,存在不稳定性。而因为病菌会释放不同外毒素抗原,所以其鉴定指标会有不同。

1.2 易感动物

此病会感染到全年龄段的猪群,而断奶、哺乳期的仔猪感染率会更高,且存在致死性,但它对已经发育成熟的猪而言没有致死性。在哺乳仔猪的3~10日龄时,非常容易被感染。而此病一般表现有散发性,其发病率大概为1/3,而仔猪的致死率较高。

1.3 传播途径

接触传染属于此病的主要传染方式。在猪的表皮层出现损伤后,会被病菌侵入,而病菌也会经过血液、黏膜进行传染,最后使得局部的溢脂性皮炎变成全身的皮肤感染。此病的传播速度比较快,在发病的1~2 d之内,猪便会出现全身感染,并威胁到其它仔猪。

1.4 感染方式

此病主要有两种感染方式。首先,成年猪或仔猪在出现撕咬、争斗的状况后,会出现皮肤受损的状况然后感染。成年猪、仔猪被围墙或猪栅栏等物体刮擦,然后出现感染。此外,若猪舍中的环境比较脏乱,且通风条件不好,圈养的密度比较高时,仔猪的免疫力会降低,然后导致感染。

2 猪渗出性皮炎的诊断

2.1 临床症状

对哺乳仔猪来讲,往往在出生3~5 d开始有症状,而猪的症状会首先从眼圈、嘴角等少毛或没毛的地方开始有皮肤炎症,具体表现有红色的斑点以及丘疹。而在红斑上,也会有小脓疱呈现微黄色。在持续1 d时,红斑皮肤会逐步渗出灰棕色、铜色的渗出物,并在不久之后形成微棕色、薄的鱼鳞片形状痂皮。这些症状会在3~4 d后拓展到猪的全身各处中,它的颜色也会很快有变化,其中也富含脂质。此时,对病猪的皮肤进行触摸,能感到猪的皮肤温度比较高,且被毛比较粗乱,一些渗出物也会在睫毛上粘着。在症状严重时,仔猪会有快速降低体重的状况,也会在1 d内出现死亡症状。而一般来讲,病猪会在3~10 d中出现死亡状况。病猪没有瘙痒状况,发热的状况也并不常见,而耐过猪有发育不良和消瘦的状况。

2.2 病理变化

在早期时,病猪会有病变皮肤的变红状况,这种状况特别会出现在眼、口和耳边等位置。在较晚病例中,因为粪便及泥土会在猪被感染的皮肤上覆盖,所以猪会有棕色、厚状、有臭味、油腻的结痂。在猪的恢复期中,猪的皮肤会变干而且出现结痂,这会持续数天或者数周。在对病死猪进行剖检后可知,猪的尸体会有消瘦、脱水的状况,同时外周的淋巴结会有肿大和水肿的状况。在猪肾髓质的切面中,能够看见一些尿酸盐的结晶,而在猪的肾盂中,也经常会聚积有结晶物或者黏液。

2.3 细菌学检查

在细菌的分离和培养中,应该在无菌状态下对病料进行采集,划线接种血琼脂平板上,并将其在培养箱内放置1~2 d,保持培养箱的温度在37 ℃。而在血平板中,一般能看见白色、金黄色的圆形菌落,它们大而凸起,有着光滑的表面,在它们的周围也有一些溶血圈;在染色镜检中,应该将菌落从平板中挑起来,做好革兰氏染色的工作,利用显微镜则能发现没有芽孢,蓝紫色,没有荚膜,排列呈现葡萄串形状的一些革兰氏阳性菌;在药敏试验中,应该以常规纸片完成药敏试验,一般结果表明,此种菌会对头孢噻呋等高度敏感,但对林可霉素等并不敏感。

2.4 诊断

在诊断中,应结合临诊症状和细菌学检查的结果进行,临诊症状一般为患猪没有发热、没有瘙痒状况,其病变呈现全身状况,外观会在猪群中有不同的严重程度等,最终能诊断猪患有渗出性皮炎。

3 猪渗出性皮炎的防治

3.1 防治措施

在猪进入分娩舍之前,应该对分娩舍、要进入的待产猪做好消毒清洗的工作,消毒清洗一般使用消毒灵进行。而分娩舍应该保持充分的通风和干燥,应该将患猪隔离,并且以专人进行护理。若有猪舍被污染时,应该以2%的烧碱进行消毒,并且每3天进行一次消毒。针对于初生的仔猪,应该对它们以肌肉注射的形式,使用头孢曲松钠,用药标准参考3~5 mg/kg,一般每天用药2次。在处理患猪时,应该在全身性治疗的同时,将外部用药做好,在肌肉注射上述药物外,应该安排患猪药浴,直到患猪充分痊愈,而用药标准参考4~6 mg/㎏,每天2次。在综合性的防治后,疫情可以得到顺利控制,之后所产仔猪也不会再发病。在防治中,应该坚持消毒灭源和消炎抗菌的原则。在仔猪已经出生后,需要利用干净清洁的纱布、毛巾,将仔猪的口鼻以及皮肤中黏液充分擦净,并在产床上加上干净的垫草或消毒后的旧棉絮,同时要避免仔猪受到外伤。在猪生产前,需要彻底清洗产房,借助强力消毒灵完成多次的消毒工作,并将产房敞放大概2 d。在母猪待产前,应该以温水对其身体表面进行冲洗,再进行消毒,使得母猪能入圈待产,仔猪出生后剪牙断尾,而在此次的预防注射中,应该利用碘酒做好消毒工作,避免有感染状况。还需要以温水对猪身体进行清洗,针对于病变的部位,应该以0.2%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清洗,对碘伏溶液喷用,每天2次,需要连续使用3 d。在严重时,应该为猪补充一些葡萄糖水、补盐液,每天口服2次,并且要连续使用3 d,为避免脱水,应该以肌肉注射的方式,注射板蓝根注射液等,使用标准为0.1 mL/kg,每天1次,连续使用3~5 d。在猪的饲料中,应该对维生素B和维生素A等进行补充,并补充一些矿物质。在上述治疗方式应用后,仔猪病情可以被有效控制,一些病情比较严重的猪会在5 d左右出现痊愈状况,其病后的恢复也会比较好。而部分仔猪的病情十分严重,可以直接淘汰它们。

本菌会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常用的各种消毒药便能杀灭。应该对栏舍将消毒工作做好,将环境卫生搞好。以3%的烧碱水对猪舍彻底进行冲洗,在进猪前,需要以消毒药做好喷雾消毒的工作。还应该加强管理,把猪的消毒做好。应该全进全出,在从怀孕舍往分娩舍调猪前,应该对怀孕母猪做好彻底消毒,在分娩前,要为母猪将体表消毒、洗澡等工作做好。对抗菌药物适当投喂,避免出现感染。而在仔猪皮肤出现外伤后,还需要及时涂抹药物,避免出现伤口感染的状况。因为蜡虫会导致皮肤损伤,因此在猪场中,还应该做好控制蜡虫的工作。最后,在必要时,应该为母猪、仔猪进行灭活苗的注射,母猪一般在产前的4周、2周进行接种,而仔猪需要在5、20日龄进行接种,能起到预防保护的作用。

3.2 防治要点

在现阶段,猪场的疾病显得更为复杂,猪的渗出性皮炎属于条件病,同时属于猪场内常见的一种疾病。它的发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而它的致病菌会对一些不利条件有较强抵抗力,能够在环境中长期存活。在饲养管理中欠缺合理性,猪场的卫生条件不好,或者有严重污染等状况时,猪便容易出现此类疾病。所以,养殖场需要加强饲养管理,尽量避免猪出现外伤,在断尾、手术等工作中,都应该严格按照具体规范进行操作,同时需要将局部消毒做好,尽快对仔猪和母猪出现的局部损伤进行处理。此外,还需要将环境卫生改善起来,将消毒的完善制度严格执行起来,这有利于避免此病的出现和发展。

在有猪出现此种疾病时,应该尽快地诊断以及治疗,结合局部用药、皮肤抗感染、全身治疗的方式,有利于猪的康复,也能避免感染扩散。在临床实践时,因为很多因素的存在,如猪场不当使用抗菌药物等等,葡萄球菌逐年增多了耐药菌株,容易有耐药性。因此,养殖场常年以抗菌药物进行治疗的效果不好。为改善此类状况,需要在治疗中利用药敏试验,对高度敏感的药物进行筛选,以此实现治疗的最佳效果,避免病菌提高耐药性。

而此病一般会因带菌猪的引入而导致猪场内的发病状况,因此在对新猪引进时,应该将检查、隔离和消毒等的工作做好,要避免病猪影响猪场,维护养殖场的效益。

4 结束语

在猪渗出性皮炎的诊治中,养殖户需要早发现以及尽早治疗,要避免因此病的死亡率、病发率不高而轻视防治工作。总体来讲,在猪养殖中,养殖户需要定期观察猪的状况,便于及时发现各种疾病,然后及时采取各种防治措施,有效控制疾病,避免疾病的蔓延,及猪群出现死亡状况,减少猪养殖的经济损失。而在各地区中,为促进猪渗出性皮炎的诊治,当地的兽医站等机构还要为养殖户做好教育宣传的工作,使其对猪的渗出性皮炎加强认识和了解,掌握防治疾病的正确措施。

猜你喜欢

渗出性皮炎病菌
儿童渗出性多形性红斑护理学与药理学探析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例
猪渗出性皮炎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治疗
当心季节化妆品引发的面部皮炎!
小病菌影响鸦片战争
冬天用围巾包住口鼻为什么不好
病菌的克星
Trouble in Disneyland
胸腔微创置管引流辅助治疗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的效果观察
探讨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中医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