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协同育人现状解读

2022-02-09

武术研究 2022年12期
关键词:协同育人体育

余 洋

1.吉林体育学院体育教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3;

2.韩国又石大学,全州 完州郡 55337

1 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协同育人的发展历程

1.1 探索阶段(2003年~2014年)

2003年教育部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指出培养目标定位为多能一专体育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并对社会实践和教育实践的时间要求做出明确规定:社会实践、教育实践和科研实践环节,其中教育实习(10~12周,其中见习1~2周、实习8~10周)。何耀昕等学者分别对江西省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和9所体育院校体育教育课程方案的各类课程设置进行了分析。从课程设置看出学校对人才培养目标是“专才”还是“通才”之间的差异。由此可见,虽然部分高等院校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但大部分高校依旧是以专才思想指导下的应试教育模式,这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4]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进入了较长的探索阶段。实施“质量工程”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战略决策和部署的重要举措。2007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要求:“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调动政府、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把发展高等教育的积极性引导到提高质量上来。”同年2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教学改革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强专业结构调整。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合理设置学科专业。”密切与产业和行业的联系,加强紧缺人才培养。并提出了逐步建立高等学校、政府和社会共同参与的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由此可见,此阶段体育教育实践教学以“提高质量”“密切与产业行业的联系”为核心诉求,在此历史背景下“协同育人”获得了较好的发展契机,“协同育人”进入更加重要的探索阶段。

1.2 发展阶段(2015年~2020年)

作为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迫切需求,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我国在创新创业改革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针对此问题提出“树立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强化创新创业实践”“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等举措,并提出深入实施系列“卓越计划”、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等。同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引导、推动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11月,教育部等三部门印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指出紧紧围绕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推动部分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提出“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突破口”“大幅度提高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比重”“建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由此以后,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结合协同育人进入迅速发展阶段,迎来了重要的战略转机。

2016年,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指出师范生教育实践依然是教师培养的薄弱环节,师范毕业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尚不能完全适应中小学的需要。《意见》中明确教育实践的目标任务、构建全方位的教育实践内容体系、丰富创新教育实践的形式、组织开展规范化的教育实习、全面推行教育实践“双导师制”、完善多方参与的教育实践考核评价体系、协同建设长期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建立健全指导教师激励机制、切实保障教育实践经费投入9部分。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化产教融合,全面提升人力资源质量,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明确深化产教融合,以“统筹协调,共同推进。服务需求,优化结构。校企协同,合作育人”的原则,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用10年时间实现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贡献显著增强的目标。这对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协同育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18年10月教育部发布《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要求创新机制模式,深化协同育人……建设一流师范院校和一流师范专业,全面引领教师教育改革发展为总体思路,制定了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完善全方位协同培养机制、建强优化教师教育师资队伍等改革任务和重要举措。2019年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一流本科专业“双万计划”建设时期,要求高校不断完善协同育人和实践教学机制、努力培育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质量文化。随着我国一系列相关政策的出台,对于大学而言,必须坚定不移把高校转型、产教融合、“双一流”建设作为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导向、动力、抓手和目标,探索协同育人模式已然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体育教育实践教学协同育人进入发展阶段。

1.3 新发展阶段(2021年~至今)

新发展阶段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崭新阶段,是我国奋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时期,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1]。“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在十四五高等教育规划中,国家提倡分类推进高等教育,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推进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同步培养应用性人才与学术型人才,提倡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学生需要设置相适应的培养机制,建立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和特色发展引导机制,增强高校学科设置针对性。“十四五”期间将布局建设100个高水平、专业化、开放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此时,体育教育专业的方位和内涵发生变化。在新发展阶段,完善育人体系、深度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体育教育专业重要任务。纵观近20年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协同育人历经了探索阶段、发展阶段和新发展阶段,各阶段的特征都具有明显的时代烙印,涉及到合作主要特征、人才培养目标、协同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育人体系等方面的转变。

2 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协同育人的主要模式和特征

2.1 主要模式

体育人才的协同培养模式包含校内与校外的协同,资金筹措支持的协同、项目联合开展实践的协同[2]。怀化学院实施了“一干多枝”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能力为主线的“三位一体”课程结构。创设适合市场需要和本校实情的多向职业模块课程,并通过调整教师能力结构、创新协同育人机制、设立运动分级选项制度、搭建多级实践平台、改进教学与考核方式等一系列改革措施[3]。湖北文理学院(原襄樊学院)构建了包含“讲、练、展、评”的教学模式;“知、行、善、美”的导航工程;“锻、训、竞、测”的实践平台;“校、企、政、社”对接的社会服务基地元素的“四轮驱动 协同育人”培养模式和运行机制[4],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针对体育教育专业在人才培养上的共性问题,以及新形势下对教师综合素质、能力复合等方面的要求,安康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实施了“一师三员”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5],通过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校内外一体化等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2.2 主要特征

协同育人是高校体育教育专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其发展呈现出参与主体的多元化、价值取向的同构性、人才培养的联动性的特征。一是参与主体的多元化特征。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协同模式中多主体融合参与,协同育人模式打破了培养单一来源的约束性格局,形成多维度融合创新的深度培养模式;二是价值取向的同构性特征。在多主体协同育人的实践过程中,多主体相互协同的良性互动来自于价值取向的同构。体育人才协同培养模式的稳定性与持久性是建立在多主体共同构建筛选机制之上,平等互惠的共享体系与尊重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建立同构化的协同联合,激发了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资源供给的主动性与自发性;三是人才培养联动性的特征。高校、政府、企业等参与培养主体的协同实践形成了内在联动性,在相对独立的各自边界上形成链接,同步或者共同作用于体育人才培养的现实目标中[6]。

3 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协同育人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高等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不断彰显,高等教育现象和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原本基于人才培养的高等教育机构,当与社会现实紧密耦合的时候,高等教育的衍生功能逐渐活跃[7],截至2015年年底,我国共有446所高校设置了852个体育学类本科专业点。很多高校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推进协同育人的过程不同程度地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

3.1 培养目标定位雷同学校缺乏顶层设计

在多种政策背景下,不同类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协同育人的具体实践过程中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和针对性,大部分高校存在人才培养定位的雷同、模糊现象。学校缺乏系统的顶层设计,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不能满足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和产业的需要。以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一般都是以体育教师为主,但现在已经逐步向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等进行拓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不少高校已经突破了以培养体育教师为主要目标的定位,所以也必须将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在培养目标的设计上,高校在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时缺乏必要的调研和研究。李圆圆(2020)提出关于体育师范类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目标的制定过程中,高校仍沿用传统的体育专业人才教学目标,未能基于学生教学实践能力提升层面展开研究。刘红建(2020)提出大部分高校实践课程都难以做到调研,人才培养目标难于与社会实际需求相符。学校未能根据校企合作育人工作的实际需求,加强对传统教学观念和方法的改革,造成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

3.2 动力不足, 缺乏多维驱动

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协同育人动力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高校动力不足。由于产教融合的新兴性,不少高校对与企业合作的兴趣也不是很高涨,还没有真正树立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市场意识,没有充分重视对社会需求的分析,感受不到市场经济条件下对高校的压力,缺乏走向企业、走向市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指导教师团队动力不足。目前,高校“双师型”教师和教学团队短缺,专业化水平偏低。部分高校教师对协同育人的认识比较片面,实践指导教师缺乏创新创业理念,教学师资队伍数量不足,来源单一,多为专业教师或辅导员兼任。工作量大但是缺乏激励机制,导致部分教师不愿意深入研究实践教学的开展。三是,实践教学中学生兴趣不高、主动性不强。部分学生教师信念差、缺乏创新创业意识及实习基地不稳固、条件差,指导教师配备不足等问题造成学生实践能力提高不显著,削弱了学生的主动性。四是,企业参缺乏积极性。合作过程中企业处于被动地位、现行法律法规中没有明确规定企业参与协同育人的权利与义务、校企之间的利益不协调。还有相关企业受自身条件、经济实力等方面的限制,缺少参与校企协同育人工作的积极性,从而不能更好地促进校企协同育人工作的发展。

3.3 机制不健全 机构联动尚未整合

虽然近年来教育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实施了一系列产学合作、 产教融合、科教协同的人才培养计划,但对于已经实行多主体育人的院校来说,缺乏国家层面促进社会各界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政府在协同育人中的统筹功能没有得到切实体现。政策较为零散且没有形成有效衔接,在税费减免、经费补贴、政策优惠等方面的激励政策和机制力度不够、吸引力不足;现有政策多停留在指导层面,缺乏具有约束性和可操作性的具体实施细则,落地见效比较困难;政府相关部门之间形成合力不够,协同育人主体间缺乏横向协调,未能实现“共赢”局面。学校与体育校企之间缺乏长效、深入合作机制。郑美艳(2014)认为目前短期项目居多,高校与企业搭建的产学研合作和实习基地不是在完善制度基础之上形成的,更多的是学院教师牵线搭桥,经过口头协商后形成的校企合作行为。协同育人机制不健全,机构联动尚未整合这是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协同育人中面临的现实问题。

3.4 课程设置滞后 实践教学模式单一 课程内容不丰富

优质的实践教学有赖于合理的课程设置,教学模式与教学方式,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无论在教学模式还是教学方式方面都有待强化丰富性。课程设置滞后与市场需求脱节,很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主项提高项目中都没有开设市场需求的项目,造成学生的期望值和社会需求三者的不统一。部分院校的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单一化,还是传统的育人模式“以教师主体为导向”的教育思想,“一支笔”“一言堂”“讲授式”“填鸭式”“卖艺式”等教学方法。综合性体育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内容多数只是停留在举办培训讲座,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基地这些浅层次上,发挥校企合作平台的力度不够,平台优势尚未能凸显。传统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下社会需要,尤其是一些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方法掌握和使用更是传统教学之所缺。实践教学中为学生布置各类任务、实习工作、毕业设计内容等方面存在不足。比如,集体研讨活动偏于形式主义,未能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新型教学方法指导课堂教学,未能在实习单位组织的校园体育竞赛活动中获得组织、编排的机会等,都暴露出实践环节的教学内容、方式、方法的薄弱问题。

3.5 多主体间缺乏沟通 处于浅层次合作

目前,高校、企业等之间合作处于浅层次,还未建立有效的沟通和联系渠道。从企业上看,企业对学生的实习心态、就业去向、专业素养和高校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掌握很少。在去实习点之前企业对学生没有充分的了解,也没有调研过学生的意愿,去实习点之后发现部分学生对实习岗位适应性差,甚至消极的情绪。企业没有积极参与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导致实践教学质量无法有效提高。在企业高层短期授课或者专场讲座,参与到相关项目中的学生比例也不高;从学校上看,学校未建立通畅的企业、教师、学生沟通机制和平台。一是对企业需求沟通不到位。在学生实习未根据企业需求进行实习培训,高校与企业的实习培养目标不一致。二是与指导教师沟通不到位。学校对于指导教师的工作职责、内容等管理只是流于形式。三是与学生沟通不到位。学生不具有实习的选择权,如实践地点的选择、实践方式的选择。校内外指导教师缺少日常沟通,缺乏实习的有效反馈机制,一张“实习证明”往往沦为一纸空文。综上,没有建立起有效的交流机制,各方沟通方面得不到汇总交流,就会导致“学生的想法没人听、高校的安排没人管、企业的利益受损伤”的现象。

3.6 监督反馈机制不健全 实习评价指标体系动态调整较慢

合理设计教育实习的评价体系,科学地选择评价方法,是教育实习一项重要工作,也是该领域的一大难题。目前,我国师范院校对教育实习的成绩评定大多采用民主集中式的等级评价制或求算术平均值的百分制的表现形式,其评价结果往往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和片面性。一些体育院校沿用传统的专业认证评价方式,没有建立学校和部门两级教学质量监督机制,教学检查及监督反馈机制不健全,如没有建有专门的学生评教数据系统,不能客观评价学生学习成效,难以形成经常性、网络化、数据化的科学评价体系。在校企联合培养的评价上,集中实习、分散实习、顶岗实习中高校与企业教学检查及监督反馈机制不健全,专门的师生互评数据系统动态调整不够,不能客观评价学生实践教学的学习成效。在督导过程中大部分企业对专业实践教学的督导属于粗犷型管理,处于比较随意的状态,缺乏全程的引导和制度的约束。企业在学生实践教学评价中无视与行业标准的契合度,过程与结果相脱节的现象不利于直观分析产教融合的投入与产出以及育人模式是否合理,不利于实践教学过程的管理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的监测评价。总之,在多主体协作的育人模式下人才培养多为总结性、知识性、单一性评价,缺乏行业性、专业性、综合性评价,难以综合考评学生对于专业工作的适切性,行业认可度低。

4 结论

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协同育人发展历程经历了探索阶段、发展阶段与新发展阶段,为新时代体育教育专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育人的主要模式和特征,为高质量体育教育发展提供前提保障。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在协同育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为:(1)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协同育人培养目标定位雷同,学校缺乏顶层设计;(2)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协同育人动力不足,缺乏多维驱动;(3)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协同育人机制不健全,机构联动尚未整合;(4)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协同育人实践教学模式单一,课程内容不丰富;(5)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协同育人多主体间缺乏沟通,处于浅层次合作;(6)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协同育人监督反馈机制不健全,实习评价指标体系动态调整较慢;(7)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协同育人教学管理信息化平台功能不完善、适用性不强。

猜你喜欢

协同育人体育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2016体育年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我们的“体育梦”
协同进化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