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武术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2-02-09杨敢峰

武术研究 2022年12期
关键词:中国武术武术大学生

方 勇 杨敢峰

1.苏州大学东吴学院,江苏 苏州 215021;

2.苏州大学体育学院,江苏 苏州 215021

1 前言

中国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在高校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教育角色,尤其在物质条件丰富的今天,武术所具有的一些功能与作用在高校中更能得到具体的发挥,传统文化对人的影响力更加突出。随着武术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推广形式的不断丰富,中国武术正逐渐通过多种形式的传播不断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其中,武术进高校便是其扩大影响力的重要传播手段之一。大学生是未来建设的主力军,他们有坚实的学识基础和文化传承的基本素质,有接受各种知识和文化的能力,充满了对所有新事物的向往,是对于武术文化遗产传承的最好人选。高校是国际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其浓厚的学习氛围,良好的人文环境,完善的资源设施对武术的传播与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构建“文化强国”“体育强国”为战略目标的时代背景下,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大力推广中国武术,寻求高校武术发展路径,执行充满东方智慧的武术繁荣发展方案,对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高、中国文化自信的提升以及扩大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武术是一种传统技能,其生存必须依赖相应载体来表现,而环境是其最大的存活载体和最强的弘扬场域。[1]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学习知识的主要场所,其浓厚的学习氛围对弘扬传统文化、发展武术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武术的发展与学校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一方面,高校设立武术课有助于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了解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武术凭借高校这一载体可以更好地展现其运动魅力,优化自身的发展。但目前由于众多体育项目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高校中开设的武术课程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以及对武术技术的学习并不理想,在此背景下,研究高校武术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刻不容缓。

2 高校武术发展的历史机遇

2.1 武术健身功能在高校中的凸显

辛亥革命以后,当时国民身体素质羸弱,为了谋求种族的强盛,具有教育、文化、健身资源的武术就已推广到学校之中。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植根在中国传统文化沃土之上的中国武术又重新彰显出其顽强的生命力。目前,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越来越受到政府以及媒体的关注,人们越来越重视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2]据报道,自1985年以来,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呈逐渐下降趋势。作息不规律、熬夜、缺乏运动、饮食不当等因素致使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不良,严重阻碍了“体育强国”建设的开展。

武术作为一项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蕴含着传统中医以及阴阳等学说的精髓,重视内外兼修,强调用身体的转换来达到疏通经络,健体强身的作用。为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高校积极响应“健康中国”的号召,发展武术运动,开设武术课程,将武术作为一种健体强身的手段引用进来,培养大学生的武术素养使之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2.2 武术教育功能在高校中的发挥

“未曾学艺先学礼”武术讲求尊师重道,注重对品德修养的教育,自古以来,中国武术便是凝聚民族精神的重要支柱。中国武术中包含儒家和道家等众多思想文化内涵,是众多优秀传统文化的缩影,高校为中国武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优异的生存空间,使中国武术所具有的独特文化魅力得以凸显。武术从古至今便充满着侠义精神以及保家卫国的责任与担当,武术进高校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爱国情怀以及家国情怀。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面对众多外来文化的冲击,当代大学生应当具有文化辨别能力,通过武术课程的学习,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了解,增强对本民族的热爱,树立文化自信,提高审美能力并能自觉承担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责任与历史担当。

2.3 地方特色、中外合作促进武术的发展

在“文化强国”的时代背景下,高校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的发展。目前国内众多高校都已将武术列入教学大纲进行授课教学,尤其是一些武术发源地的高校更是注重武术的发展。武术成为当地一种特色文化,不仅对学生的培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对当地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也产生着重大的影响,不断带动当地经济的增长。随着体育全球化的开展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外高校合作机会不断增加,武术走出国门,拓宽了武术的传播途径。中外合作办高校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输出及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优异的平台,武术作为中国特有的运动项目,被众多国家列为体育教学大纲,武术传播途径的增加不断促进武术的国际化发展。

3 高校武术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3.1 西方竞技体育对武术的冲击

中国武术教育改革经过50年的发展,武术作为一种很好的运动资源成为中国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西方体育主导思想的影响,生存空间越来越小。西方竞技体育提倡高、难、美、新,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运动精神,中国武术深受西方竞技体育思想的影响,表现出:一是武术套路中难度动作不断加大,运动员易受伤;二是武术传统内涵遗失,一味追求高、难、美、新导致武术成为只会表演的“花架子”,技击属性逐渐丢失。近些年来西方竞技体育的流行程度远远超出了中国本土的体育项目,大学生更多的青睐西方竞技体育带来的即时运动体验,而中国武术由于学习周期长、成绩进步不明显等因素并不被大学生推崇。武术习练讲求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对体能、柔韧、耐力、素质、身体协调性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加之武术内容繁多,大学生仅仅通过学校开设的几节武术课程不能完全掌握武术的具体内容。而西方各种竞技体育项目动作相对简单易学,大学生更易接受,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学生喜欢武术,但是却不喜欢练习武术的原因。高校中应该调整武术的教学内容,对教学大纲进行改革,使大学生积极参加到武术运动中来,自觉担负起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使命,推动武术在高校中发展。

3.2 高校武术师资力量薄弱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武术在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在于传授者,传授者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武术最后的发展形态。高校中武术发展的主要力量为武术教师,目前众多高校虽已开设武术课程,但与之相关的武术人才却少之又少,很多非专业的体育教师扮演着武术教师的角色,对武术缺乏一定的专业性,很难胜任武术教学的任务;武术专业水平很高的人才,普遍文化水平偏低,无法进入高校任教,高校缺乏文武兼修的人才,师资力量薄弱,导致武术在高校中显得极其落寞。中国武术是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的,悠久的历史文化构成了武术的“血肉之躯”,为武术注入了灵魂,使武术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武术的这一文化特征要求武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将武术技术与理论文化相结合,高校中武术教师的教学方法将直接影响大学生对于武术的学习。现今大多数的武术教师对武术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内容并不重视,在进行教学时,侧重于技术的传授,缺乏对学生武术价值观的引导,忽视武术动作中的攻防技击属性,大学生通过武术课无法形成对武术的全面认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深层了解武术内容。高校中师资力量薄弱,武术教师对大学生缺少武术文化的引导使大学生无法真正意义上学习武术,使武术在高校内的发展只停留在表面。

3.3 教学模式单一化

现今高校所沿用的武术教学内容就是依据20世纪的武术内容改编而成的,教学内容的底子以及套路的形式都与20世纪的武术内容相差不大[3]。而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一味的沿袭以往的教学内容,单纯的对学生灌输技术动作,显然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对于武术的需求。武术教学方法脱离时代发展,陈旧的教学手段使武术在高校中应有的价值功能无法充分体现;高校中的武术未能紧跟时代发展的浪潮,导致武术在高校中显得另类与无助;武术教师机械性教学,教学方法没有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进行调整,无法充分调动大学生学习武术的积极性;大学生习练武术的目的仅仅为取得学分,武术的功能价值得不到体现。高校中的武术发展,武术教师是主导者,在实践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创新精神,主动了解学生学习武术的具体,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在原有教学实践的基础之上,研究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武术的热爱。随着网络的飞速进步,利用互联网的力量开设武术微课,有利于学生对武术动作产生直观的整体印象,对于一些课业繁重但又对武术充满兴趣的大学生来说既节省了时间,又掌握了技能。武术微课内容面向全社会开放,不仅有利于拓宽武术的学习途径,而且对于增加武术的传播力量也发挥着同样重要的作用。高校武术应逐步由单一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设置合理的武术课程和教学内容,提高武术教学质量,使武术成为大学生终身技能。

3.4 高校对武术文化层面的忽视

当前高校武术教育现存的根本深层次问题是:缺乏把武术教育看作是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意识,缺乏在武术教育中始终贯彻传承民族文化的理念和战略指导思想[4]。高校应当站在文化战略层面看待武术的发展,全面认识武术,避免对武术的片面了解,武术在高校中不能仅被当作一种运动技能来增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应当树立继承民族文化的理念和战略指导思想。没有任何一种运动能像武术一样具有如此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国武术与其他竞技体育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的文化属性,这一文化特点是其他任何西方竞技体育都无法比拟的。对武术文化层面的教育忽视,使高校发展的武术成为“四不像”,大学生对武术发出疑问,产生武术和体操没有什么本质区别的错误想法。民族文化是国家的精神支撑,是国家永葆生命力的源头,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建设“文化强国”,提高国际地位,增强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以及培养新一代文化建设者具有重要意义。武术最具特色的地方在于文化与技术的融合,每一个动作或者动作名称都蕴含着不同的涵义,每一个身体的转换都是建立在文化研究的基础之上。如果高校在武术教育过程中,仅针对技术动作来讲解,武术将会朝着“武术操”的形式发展下去,失去自身特色的武术,必然会遭到边缘化。高校作为培养祖国栋梁的基地,应当承担起对中国传统文化弘扬的重任,将武术的教育提高到文化战略层面,深度挖掘武术所蕴藏的文化内涵,增加学生对本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理解,提高民族文化自信心。

3.5 高校武术教材陈旧

在高校课程教育改革逐渐推行的背景下,普通学科的改革都初有成效,然而,武术教学的改革效果却差强人意。传统的武术教材满足不了当代大学生对武术的需求,武术教学器材、理论教学知识的陈旧,使武术失去生机与活力。高校中的大学生心理、生理等各方面的发展与儿童、社会人士存在差异,武术教材的课程内容在设置上缺少合理性,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出发,参照大学生群体的体能、柔韧、耐力、平衡、协调、速度、爆发力等身体状况以及精神境界进行武术课程的修改,加之武术教师按照教材照本宣科的实行灌输式教育,使武术的发展止步不前,武术教材内容的可行性降低,大学生对武术的习练丧失信心。武术教材的更新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节奏,武术教材滞后,原有的教材内容与现状发生冲突。高校内武术发展得不到高度重视,武术教学环境相对落后,武术设施老旧、场地紧张,高校未达到武术教学的相关标准,高校中发展的武术在器物层面得不到满足。

3.6 武术套路与技击之间的矛盾关系

高校为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在武术教学中一般采用“套路教学”,但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传统的套路教学并不能满足大学生对武术的需求。于是就有了诸如“淡化套路,提倡技击”等思想的提出[5]。武术自形成以来,其身上的技击属性便一直存在,在古代,武术被作为一种保家卫国、抵御敌人、自我防身的运动技能。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时代的进步,武术的技击属性逐渐被弱化,武术发展成为“空架子”其防身作用得不到体现。但随着散打项目的火热开展,大学生对这种具有对抗性的运动充满了好奇感,想通过散打达到防身的作用,目前很多高校将散打课程取代套路课程。然而随着“健康体育”模式的展开,高校对散打课程在实战过程中可能对学生造成一定的伤害而产生忧虑,武术的健身价值无法得到发挥。高校在武术课程的设立上出现矛盾的观点,一方面单纯的套路教学无法满足学生对防身的需求,另一方面充满技击对抗的散打课程又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损伤,存在安全问题。武术技击与套路得不到相对统一,使武术在高校中的发展失去特色。

4 高校武术发展对策

4.1 加强武术师资力量建设

针对目前高校中武术教师的缺乏,积极引进专业水平较高的武术教师,并对现有的武术教师进行相关的技术与理论知识培训,加强教师的职业素养,使武术教师成为技术与文化“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文武兼修的武术传授者。对一些照本宣科,上课缺乏创新精神、安于现状不作为的武术教师进行思想素质教育,使之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提高武术教师的专业素养,将其毕生的精力献入到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推动武术的发展。加深对武术的研究,成立武术研究小组,定时派遣武术教师去各大高校进行调研,增加高校之间的交流,对武术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进行创新性的调整,不断激发学生对武术的兴趣。武术教师的专业水平与授教能力不断得到提高,使在高校中发展的武术充满生机与活力,散发中国传统文化的光芒。

4.2 武术教学内容的改革

武术技术与文化之间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在教学过程中,重技术轻文化的教学内容是对武术内容的不全面认识。进行武术教学内容的改革,必须重视武术的文化属性,在教授技术的基础上,讲述武术蕴含的文化内涵,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了解武术历史。武术套路与技击之间的矛盾关系也是武术教学内容改革的重点,面对既想防身又担心“散打”实战会受伤产生的矛盾心理,设置科学合理的教学课程满足大学生的需求。古代武术演变至今技击属性一直存在,其中的攻防技术对抗练习在武术套路中都有体现,但大多数人对武术套路的认识就是“空架子”主要是因为武术教师在教授武术动作时没有将它蕴含的技击属性进行讲解,只注重单个动作的习练,所以教学过程中将武术的技击属性结合进来不仅可以加深大学生对动作的理解还可以起到防身作用。针对一些大学生对“散打”项目的喜爱,可以根据高校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针对学生的需求设立合理的课程内容。

4.3 完善武术教学设施

高校武术设施达不到相关标准,武术器物层面得不到满足。武术的练习对场地以及器材有着较高的要求,首先就是武术的场地面积以及武术地毯的要求,其次十八般兵器要求配备完善。高校应当完善武术教学设施,并在进行日常练习中注重对武术器材的维护,保障武术教学内容的顺利,使武术在高校中的发展朝着正规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4.4 借助“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提高国外高校教学质量

国外高校中武术的教学质量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中国武术的国际传播和发展,决定了中国武术在世界上的文化形象,对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具有重要意义。借助“一带一路”政策的实施,积极向沿线国家输送跨语言的武术人才,提高国外高校的师资力量与教学质量,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进行武术技能与文化的传播,逐渐打造一个充满东方智慧的武术品牌形象。

5 结语

当代大学生是武术传承与发展的主力军,对弘扬武术精神,传承中国优秀文化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但武术目前在高校的发展并不如我们设想的顺利,武术众多的价值功能在高校中并没有完全体现出来,大学生对武术仅存在表面的认识,西方竞技体育对中国武术的冲击以及高校教师对武术传统文化教育的忽视,武术设备达不到标准要求等使武术在高校中的发展困难重重。通过剖析武术在高校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为武术的发展寻求解决方案:加强武术师资力量建设、进行武术教学内容改革,完善武术教学设施等,为推动武术的发展提供建设性的思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具备战略眼光,树立全球视野,既要有风险意识,又要有历史机遇意识,推动中国武术走出国门,弘扬武术文化,讲好武术故事,打造文化品牌,增强国际话语权。

猜你喜欢

中国武术武术大学生
中华武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武术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武术中的寸劲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