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视阈下徽州龙门草龙文化生态传承研究
2022-02-09林大参杨小明
陈 旭 林大参 杨小明
上海大学体育学院,上海 200444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实践的主要表现形式和民族记忆的重要载体[1]。自我国2004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3)到《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2011)颁布实施,非遗保护已成为全社会共识,并形成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传承和振兴9大基础措施;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保护评价体系[2]。而《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2017)的出台,更是将非遗作为实现中华民族文化伟大复兴的建设抓手。相较于众多地域内非遗传承的项目化倾向而言,徽州体育非遗大多在县域范围内以文化生态保护的样式进行整体性传承[3]。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深入,传统意义上的体育非遗文化生态保护模式受到挑战,体育文化诸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所呈现出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正在变迁[4]。
1 徽州龙门草龙基本概述
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是守护神、水神及祥瑞的化身,是人们对美好事物追求和向往的精神产物[5]。从某种意义而言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一部农耕文化的历史,雨水、气候极为重要,农人需要“靠天吃饭”。龙文化与农耕文化在相互碰撞融合下,草龙应运而生,农民通过起舞用稻草扎制的稻草龙,模拟真龙,以期带来雨水,获得丰收。
1.1 徽州龙门草龙的文化记忆
清朝时期,龙门乡就形成了扎龙、舞龙习俗。龙门境内的俞家村村口有座酷似龙头的山,正对着龙门乡周家村,山前凸显一片平地,传说为黄龙喷气而得。传说每当龙眼发红、龙口喷气时,周家村人就要大祸临头。周家村坐落在舒溪河南岸,此处地势险峻,水深不可测,自古谓之“龙潭”。为求免灾,降服恶龙,明朝时期有人在此建了一座门亭,上书“禹门屏瀚”,意为禹王在此立门,似大禹斗败龙王的神威。门亭旁又立了一块石碑,上书“龙线禁脉”以挡住龙口喷气。同时,发动当地百姓利用本地竹木、稻草等自然资源为原材料,扎制草龙焚香膜拜祭祀。据说,此后周家村风调雨顺,人丁兴旺。长久流传逐渐演变成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周家村的村民们都自发地扎龙祭拜,为图吉利,其他村的群众来到周家村虔诚地邀请周家村的龙到他们村中祭祀膜拜,祈求为他们也带来好运。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走村串乡的舞龙民间习俗。作为民俗体育活动的龙门乡草龙,是集武术、舞蹈、技巧、器乐、美术为一身的体育活动,[6]是当地社会文化与心理观念的重要体现。龙神、帝王、祭祀等元素蕴含其中,折射出当地民众的生产生活需要和心理需求。
对龙神的敬仰。龙对于中华民族有特殊的含义,它是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象征,对龙图腾的崇拜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基因符号[7]。长期以来,在我国神话传说中,龙被赋予行云布雨的神性,以雨神的姿态和形象获得民众青睐,可降雨水,使谷物丰收。因此,在国人的心目中龙是吉祥的化身, 是祥瑞的象征。殷商甲骨文中记载:“作龙于凡田,有雨”[8]。可见龙早已以雨神的形象获得民众的崇拜。龙门乡的先辈通过扎龙、舞龙来模仿龙祈求龙神守护,驱除邪祟以求风调雨顺。草龙是人民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之情的精神产物,龙神信仰深入民心。
对权力的顺化。龙门乡草龙都是象征着四爪金龙的四爪龙。五爪金龙在这里是一种禁忌,是帝王的禁忌。在古代,龙具有鲜明的政治性,龙是皇权的象征。帝王把自己塑造成龙,不再为凡人,从而树立帝王的绝对权威[9]。但作为龙王的五爪金龙特指帝王,只有帝王才能使用五爪金龙器物。若民间把草龙扎成五爪金龙就是犯了僭越之罪,要被灭九族,因此,龙门乡的草龙全为四爪龙。同时龙门乡的草龙身长都带“九五”,如用以舞动的大龙长19.5米,小龙长9.5米,暗自契合龙是帝王,“九五之尊”之说。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当时民众对统治阶级的顺从,对皇权的敬畏。祭祀文化的熏陶,舞龙起源于古时祭祀求雨活动[7],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各地舞龙活动都已形成为一套具有地方特色的完整仪式。龙门乡草龙轧制完成时,要选良辰吉日举行开光仪式。徽州地区与池州九华山交界,千余年来九华山地藏佛教文化对徽州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当地人心中草龙制作完成后要如佛像塑成后一样,择吉日进行开光,只有开过光的草龙才具有无边的法力与灵性,才能实现人民的祈愿,故而开光是草龙轧制完成后,必不可少的仪式。在开光仪式举行前,当地有民望的人悉数到场。一张大供桌上放着三只木质托盘,分别供奉鸡、猪头、鲤鱼,五只磁盘供奉瓜子、水果、饼干等。三个草蒲团,前面一个,后面两个,留作叩拜用。仪式开始时,由地位最尊崇的长者上头香跪拜,然后按身份地位依次上香跪拜,最后由传承人给草龙“点睛”,仪式完成后鸣鞭炮,起龙起舞。并且此后每次起龙时,都要在宗祠举行“三祭”仪式,祭天地、祭社公、祭祖宗以表示对天地、社公、祖先的敬畏和尊重。
1.2 徽州龙门草龙的表征形式
审视龙门乡草龙活动流程,可发现整个草龙活动流程由三个要素构成,即草龙的制作工艺、表演形式、保存方式,其体现的社会文化与心理观念都杂糅在构成要素中进行表征。通过了解这些要素的具体表现方式领略这方水土厚重的文化积淀,感受这方水土独特的文化魅力。
制作工艺。龙门乡草龙扎制技艺极具特色,以篾匠编织技艺为基础,主要运用稻草进行编织,制作方法古朴讲究。草龙一般有13-15节,每节长约1.5米,直径约0.4米,全部用竹篾扎成圆筒状,用细毛竹做成一个手柄安装在中间,便于把舞,再用稻草做成鳞片,安装在筒状龙身上,其中最为复杂的是龙头,由技艺高超的师傅来完成。整条龙扎制完成后,用细绳相连,最后点睛、鸣炮祭拜。扎制成型的草龙,造型精美、独特、逼真,颜色呈金黄色,龙身到龙尾由粗到细,龙鳞呈立体型有序交叉地排列,整个龙身活动自如,栩栩如生。
表演形式。草龙长度可以根据人数的多少调整节数来调整长度,最多可供21个人同时舞动,根据人数的不同,长度也不同,由一名未婚女子在前持龙珠,其余人舞龙身,龙珠在前,神龙在后追逐龙珠,动作为国家规定的舞龙套路。每年正月初一起龙,放鞭炮,敲鼓鸣锣开道,村民们前呼后拥,气势恢宏,巍巍壮观。舞龙先舞本村然后再到其他村庄,由近及远。草龙到每家每户门前时,农户放鞭炮请龙,把事先准备好的红包塞到负责人的袋子里,草龙在农户家里绕行一圈,以求驱逐邪祟,祈求平安。若是家里有小孩生病则多备一个红包,用剪刀剪下一段龙须,编在孩子的头上,以求身体早日康复。红包金额大小不限,全凭心意,所得金额用作舞龙队的开销酬劳和扎制草龙的费用。一般舞到正月十五舞龙队解散,人们开始务农或外出工作。
保存方法。龙门乡草龙制作工艺繁琐,原材料匮乏,制作周期长,工程巨大,每条草龙都凝结着传承人的心血与智慧,因此并不像其他地区的草龙每年表演完都进行送龙仪式,从而销毁,每年制作,龙门乡草龙则重复使用。黄山地区属于湿润性季风气候,年降雨量大,气候潮湿。但草龙制作材料通体为稻草和竹子,保存不当非常容易发霉腐烂,因此在选材、制作、保存上都有一定的讲究。要选用当地山上五年以上的毛竹,制作前使用沸水将毛竹蒸煮后晾干,用以杀死细菌和寄生虫,稻草选用高大坚韧成熟度高水分少的糯稻杆,晒干后进行草龙的轧制。轧制完成后,举行完开光仪式后用桐油将草龙整体油漆一遍,晾干后将草龙悬挂在干燥通风的房梁上进行保存。
1.3 徽州龙门草龙的功能价值
龙门乡草龙从艺术类型上来讲属于民族体育活动,在人们强身健体、休闲娱乐、文化交流和情感认同等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10]。其表征形式是当地各种民间信仰与风俗习惯的外在体现,在研究时,也应从其作为民俗体育活动对从事舞龙活动的社会群体和人的个体作用来探讨其功能和价值。草龙作为体育非遗集历史传承价值、审美艺术价值、文化自信价值、科学认识价值、艺术审美价值和社会和谐价值等多方面重要价值于一体[11],具有群体凝聚与文化认同的社会功能,强心健体与娱神娱人的健身功能,传授地域文化与社会规则的教育功能等。群体凝聚与文化认同的社会功能。所有的信仰、观念、内涵、功能都是通过相应的仪式活动显现的,具有可观察性。一般来说,任何仪式都是一个或多个过程的整合,仪式的功能含义并不在其过程本身,而是通过这个过程所表达的功能含义。通过舞草龙可以制服恶龙,祈求免灾,从一定程度上缓和由危机带来的恐慌;在民众心理上造成一种“危机度过”意识,这是对于民众情感方面的宣泄与抚慰。舞龙活动承载着先民对龙神的信仰,传递着徽州人民对国家、对民族文化的认同[12]。在舞龙时,乡民的历史族群记忆被唤起,人们融入到群体中,找到群体的共同记忆,产生情感上的认同和平衡,获得群体归属感[13]。强心健体与娱神娱人的健身功能。龙门乡草龙是一项体力与智慧相结合的体育活动,舞龙动作套路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在表演过程中舞者为舞出草龙的神韵和精神状态,每一个动作都需要舞者之间默契配合,齐心协力地去完成。龙头、龙身、龙尾之间协调配合或穿腾、或奔跑、或翻滚、或缠绕、或游戏,要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才能将草龙舞得浑然一体[14]。因此每一个动作对舞者的注意力、观察力与反应力都有很大的提升。同时舞者在较长时间里保持着一定运动负荷,可以很好的改善身体机能,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社会适应能力[15]。龙门乡草龙是一种将武术、舞蹈、鼓乐等综合技艺结合为一体的体育项目,通过锣鼓的击打节奏将武术、舞蹈与音乐节奏有机的结合起来。因此表演时鞭炮齐鸣、锣鼓喧天、精彩热闹,充满了祥和与欢乐,使观众在欣赏表演的过程中会感到身心愉悦放松。
传授地域文化与社会规则的教育功能。草龙活动的举行为龙门乡各村落民众提供了一个多元文化交流互动的舞台,创造了一个共享的文化空间,在与周围其他族群文化频繁接触交流过程中,草龙发挥着教育功能,一方面为村落群众提供包括龙神信仰、帝王信仰、祭祀文化以及扎制草龙的编织工艺在内具有显著的地方历史文化、地理环境特色和审美价值观念等。本地人民通过上述民俗信仰和工艺,获得地方“工艺特色”和“自身族群”的知识;另一方面是进行社会规则的培训。舞草龙作为一项集体运动,在练习和展演过程中都具有一定的教化功能。参加舞龙活动就是在进行集体娱乐和文化教育的过程,在练习展演中成员们要相互配合才能发挥集体力量,这也是人社会化过程。同时在参加舞龙活动时会无形中接受本民族崇龙敬祖、尊君敬长的社会价值观念与行为道德准则。
2 徽州龙门草龙文化生态传承困境
2.1 人:徽州龙门草龙文化生态传承困境
如今,传承人仅剩2位老人。草龙编织技艺以篾匠技艺为基础,工序繁琐、难度大,想要掌握扎制技术至少需要三年时间,且要有良好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美术功底才能使制作出来的草龙形象威武逼真。传承人年事已高,精力大不如前,很难做到事事亲历亲为,但整个活动很多事宜,都需传承人亲力亲为。除传承人外,没有可操办整个文化活动经验与威望的人,传承随时可能出现断层。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深入推进,城市落户限制被放宽或取消,大量年轻人在外落户,导致体育人口锐减,村里已经呈现“空心化”,传承与参与草龙活动趋于老年化。老人和儿童很难有精力、体力去参与草龙活动,使得龙门草龙传承面临着随时断层的尴尬境地。
非遗进校园活动在黄山区开展不容乐观。草龙在黄山区中小学校园中普及程度不高,目前只有龙门乡小学开设该课程,但没有专门的文字教材,也无传授相关知识技能的专业教师。草龙还没有在龙门乡小学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每年在黄山区文化艺术节开展前,学校才会邀请徽州龙门草龙传承人蒋万里先生去学校教授相关课程,课程内容既没有草龙兴起的历史起源,也没有其制作流程和背后的文化内涵,只是单纯的传授舞龙动作。学习者大多是高年级体型高大的男生,普及程度低。课程结束后从中选取十几位技术动作较好,配合程度高的学生去参加每年一度的黄山区文化节。当这些学生们从龙门乡小学毕业升学后在其他学校就接触不到草龙课程,导致传承断代。传承缺少文化知识背景的融入,学生并未真正认同草龙文化价值,对继承与发扬草龙毫无兴趣,学生的文化传承主体意识和自觉性逐渐减弱。草龙将淡出人们的视野,生存困境进一步恶化。
经济效益低迷导致传承主客体断裂。从事草龙活动经济效益低,无法满足生活需要,是造成草龙文化生态传承出现困境的一个重要因素。草龙制作周期长,扎制一条19.5米的大龙从材料的收集到完工需要耗费两位传承人一个多月时间。目前由于龙门乡草龙知名度低,未进行产业化开发,因此草龙订单以黄山地区博物馆、文化站、地方政府节庆活动和展演订单为主,再加上龙门乡草龙每次使用完都进行妥善保存,而不像其他地方进行销毁,因此订单数量少、不稳定,经济效益低,加上政府给予的专项补助也不如外出打工赚的钱多,仅掌握该项技能在社会上无法立足。当物质生活无法得到满足时,精神文化生活就要做出退让。因此留不住年轻人在农村学习扎龙、舞龙技艺,只有无法外出打工,闲置在家且有较多空闲时间的老人才有可能愿意学习扎龙、舞龙技艺。家族式传承,父传子、子传孙,虽然传承范围小但趋于稳定,传承不易断绝。但现在两位传承人儿孙都在外工作、学习、落户,并未继承草龙技艺。草龙传承方式被迫变为师徒传承,传承人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剧了草龙的传承困境。
2.2 文化:徽州龙门草龙文化生态传承困境
娱乐方式多元化致使民俗体育边缘化。改革开放前,人民物质、精神生活匮乏,娱乐方式较少,体育非遗在人民生活中大多充当着一种娱乐活动,在人民群众中广泛开展。改革开放后,都市生活中丰富的休闲娱乐活动比民族体育更具吸引力,中国民族体育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少,体育非遗传承动力缺失。乡风民俗、地域文化正日益消失或被边缘化,民族文化消退,民族体育的生存面临着众多挑战。而且,现代教育体系中仍然充斥着“重文轻武”教育思想,学校体育的整体科研水平和教学水平落后于其他学科,迫于应试教育压力文化水平成绩的高低对升学考试起着决定性作用,体育分值占比使体育沦为教育的从属地位,学校、家长、学生一味追求文化成绩,轻视体育发展,体育活动属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活动,体育被忽视的现象在民族体育的身上被进一步放大。
西方体育思想对传统体育思想的冲击。我国学校体育项目以西方近代体育项目为主,已建立了一套科学的学科体系,在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日益完善。这种教育体制导致学生从小接触西方体育项目,对西方体育项目产生认同感。在社会体育领域中,人们从事的体育活动多数是西方体育活动,如健身、瑜伽、跆拳道等。西方近代体育占据着人们的生活空间,成为社会体育文化主流,成为一种体育强势文化。传统体育活动普及程度低,文化记忆已逐渐从民众中消失,呈现出颓废之态,生存空间遭到严重挤压,造成民众文化自信心不足。
2.3 物质环境:徽州龙门草龙文化生态传承困境
农业改革导致文化生存土壤的消逝。草龙是农耕文化的产物,但中国早已不是传统的农耕社会[23],农业的革命性变革,使得农耕文化逐渐消退,草龙失去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犹如无根之萍。编织草龙对稻草要求较为严苛,深泥地长出的稻草纤维含量高,结构疏松,缺乏韧性不适用于草龙编制,需选用浅泥地生长的软硬适中且高大坚韧的糯稻稻秆。为保证稻秆完整未被压裂,收割时不能采用机械收割,需人工收割。轧制草龙耗料高,一条长19.5米的草龙需使用5吨卡车平车厢的秸秆。但由于黄山地处皖南山区多丘陵地貌,可种植水稻面积少。近年来,为追求经济效益,水稻的种植面积已经开始逐年缩减,机械化生产的投入使用,使轧制草龙的原材料严重不足。现如今轧制草龙所使用的稻秆都产自大型机械无法进入的偏远地区。每次扎龙时都需要到好几个村庄收集才能获得足够的原材料,因此,草龙的文化生态传承很难成规模的发展起来。传承缺乏文化背景融入受众无法认同。非遗通过身口相传,以声音、形象、技艺等形式进行延续[16]。这种传承特点,使文字记载传承方法无法体现出非遗的形与神,传承易断裂。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可以很好的弥补这一缺点,黄山区和龙门乡文化站都曾组织过专门力量运用视频、录音、图片、文字、实物等多种形式对草龙的传承进行记录。但这些资料普通人接触不到,如黄山区博物馆只有两张关于草龙的图片;档案馆只有一条小型草龙实物,两地均无详细的文字介绍、说明,更无任何的图像视频资料的展示,其他相关的展示地点也都如此。在出版图书《黄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教程》里,民间手工技艺篇中关于扎草龙的介绍只有关于概况、历史沿革、传承状况的简要描述而无任何文化信仰,精神象征等更深层次的描写,无法给受众带来文化认同感。
新闻媒体曝光少无法掌握公众视野。现如今网络媒体上所能接触到的关于体育的报道,大多都为西方竞技体育报道,而有关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报道几乎不见,这近一步助长了西方体育文化成为社会强势体育文化。观众在长期收看节目过程中,体育价值观念发生改变,在选择参加体育活动时会更倾向于选择西方体育活动。通过对网络关键词“龙门乡草龙”进行搜索,仅出现几条网页新闻和当地的政府报告的内容,且都仅是提及而已,无任何相关活动及场景的描写,也无清晰完整的文字影像资料。未有效运用现代新兴技术,导致草龙传播推广乏力,体育文化价值导向偏向于西方体育文化是目前龙门乡草龙传承出现困境的又一因素。
3 新时代徽州龙门草龙文化生态传承实践策略
(1)持续推动非遗进校园,开设特色校本课程。在课程中渗透草龙的民族信仰和社会契约精神,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邀请非遗传承人对体育教师进行培训和考核。(2)借助高校科研力量,全面深化草龙研究。利用高校在教学、科研、创新等方面深厚的优质资源,组织专家学者,整合龙门乡草龙现有的优势资源。(3)利用高校高素质人才,开展文化生态传承。(4)运用新媒体传播技术,扩大传播宣传面。通过网络新媒体技术,创办龙门乡草龙非遗网站,提高公众对草龙的保护意识。(5)政府制定传承参与补贴机制,解决传承后顾之忧。(6)政府引导企业参与,进行产业化开发。(7)保护非遗生存环境,进行整体性活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