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教学中道德语言的应用探析
2022-02-09刘英丽周倪楚楚
刘英丽 周倪楚楚
上海体育学院,上海 200082
1 引言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党的十八大以来,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目标明确了德育的重要性,落实和践行道德教育成为各学科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武术作为中华国粹之一,具有良好的道德教育功能和价值,而随着武术在校园体育中地位的逐渐凸显,武术的育人价值也日益得到关注。但现如今有些教师在武术教学中容易忽略武德教育,而只重视技术教育,教师缺乏对武德相关知识理论的深入理解,致使武术课程无法真,达到育人的目的。同时,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语言对学生的影响更是不容忽视的,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受功利主义的影响,导致自身道德语言“失语”[1],一些非道德的语言在校园中传播,而这些话语的一部分是教师在不经意间说出并被学生快速学习到的。可见,“有德者必有言”,教师的语言往往也体现出教师的德性修养,影响着学生的道德学习。通过伦理学研究领域,了解到道德语言这一从属部分,研究关注语言的逻辑性和科学性的实践运用。黑尔强调,道德语言绝非个人主观情绪、欲望、偏爱和态度的纯粹表达,在某种意义上,道德语言既能够陈述事实,也能规定和引导人的行为,指导人们作出各种行为选择和原则决定。[2]从伦理学的研究角度运用规定性语言去影响学生道德思维建设,完善教师的教学用语,“武德是一个道德现象,故武德也就是伦理学的研究内容”[3]。将武术文化作为学生道德观念形成和道德原则树立的文化渠道,对于学生道德素养的提高以及武术教师的德育素养的提高和语言表述的精确度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2 道德语言
黑尔在《道德语言》一书中明确指出。道德语言是一种规定语言,非个人主观情绪、欲望、偏爱和态度的纯粹表达,而是客观的、普遍的,具有评价性意义和描述性意义的规定语言。[3]道德语言是可以通过“价值词”表达着说话者对某一对象的主体评价,又给听者提供某种事实描述的信息,以此引导听者在信息获取过程中做出价值判断引导道德行为的产生。
道德语言作为一种规定语言,其实际上都蕴含着某种祈使句的形式,但道德语言并不仅仅是一种命令式、说服式的规定,而是具备某种道德原则和道德标准的道德教导去用来告诉听者去使某事成为事实,简单来讲是将运用语言的逻辑性引导听者去做某事,在某种意义上建立听者思维,让其对所接收的命令进行认可,以自主选择的方式自愿主动的进行,并通过先前逻辑推理的影响其在以后面对相似问题时自觉进行推理并进行选择。现如今教学环节中的教师对学生教导多为祈使语气,缺少研究性,以至于认知初期的学生会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做,缺少行为选择的主动性、对命令的认可和信服,无法影响学生的道德思维建设。在此背景下运用道德语言给教师的教学用语增添道德色彩,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影响道德行为的产生。
3 道德语言运用于武术教学
在现如今的武术教学环节中,对于武德的内容人云亦云,武德与武术技术协调发展的天平开始倾斜,开始不断有质疑的声音发出,“武德去哪里了?”。武德仅仅是一个道德规范、道德准则,它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所以无法进行定性展现,导致许多教师和武者开始忽略武德教育,以技术技能的学习涵盖整个武术教学,内外兼修的和谐被打破。在教育环节中,语言是教与学过程中的重要手段,在教育背景,语言的输出代表着知识传递,使信息接受者以一种被动状态将所有信息接收,而此时的教育者要做的是将内容进行分析整理并运用恰当的方式进行输出,以教学为背景下,教育者所运用语言输出的信息必将依循某知识和文化为支撑原则,所进行的传递。武德不仅仅是一种文化,亦是一种外显的行为,而道德语言则在语言交流的基础上,不仅做出知识的传递,更重要的是引导信息接收者做出实践。
通过将武德作为标准运用道德语言在武术教学环节中应该遵循为习武者在习武、恃武、用武过程中应遵守的道德准则,是用来调整对内(其自身)和对外(个人或社会)的思想态度和行为规范。武德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习武、恃武和用武过程中的调节和导向作用。而在这过程中,无论是学习或者教学,以武德内容作为标准和原则的道德语言都能够产生对内(反思自身)和对外(影响他人)的教育影响,而这种背景下的道德语言则是对武术这一特定领域的价值认知、思维建构以及观念和标准的总结。
依据黑尔对道德语言狭义的界定为“道德语言”是一种规定性语言,包括道德词、道德概念、道德标准、道德观念等;它还包括描述、评价道德行为和道德现象,进行道德推理和道德判断的实践意义,鉴于此,在进行武术教学过程中的道德语言应强调道德语言在武术这一规定领域的具体展现,其既具有道德语言的共性,又存有自身的独特性。黄富峰在其研究中讲到[4],语言作为信息的载体,无论哪种形式的语言都承载着表达者想要传达的信息。分析语言的功能性结构,从语言所负载的信息内容来讲,主要包含认知信息、情感信息和意志信息。从语言信息内容的功能性强调道德语言在武术教学中要注意对语言信息的把控,认知因素主要表现为对善恶知识以及认知的学习,使学习者对武德观念产生正确理解和认知,完善思维和意志品质,使信息接收者明白“何为”“何不为”,明白武术领域的道德规范,从而形成是非之判断,善恶之评判,引导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意志因素表现为一种内在的驱动力量,明确起到约束作用,能够调节和影响主体道德意识,调控和指向在习武、恃武、用武过程中的目的和意义,促进道德原则树立,间接约束行为;情感因素主要表现为一种具有评价意义的态度表达,用于赞许和指引选择,教导、纠正以及传授相关知识,有着明确的教育目的,是人们对满足自身需要产生的一种情感依赖的表述。
黑尔提出推论是否是有效三段论有两个规则:(1)只要我们不能从陈述句中有效地引出一组前提,则我们就不能从这组前提中有效引出陈述式结论;(2)如果一组前提中不包含至少一个祈使句,则我们就不能从这组前提中有效地引出任何祈使式结论。[2]三段论是以一种推论的方式去引导听者自己做出选择,三段论的前提中要至少存在一个祈使句,三段论的推理过程包含着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小前提为大前提中的存在,而推理过程是为了听者了解到前提中存在的真理,达到有助于实现某一目的的手段。[2]亚里士多德的实践三段论将大前提依为一种行为原则,小前提是一种陈述,用来描述如果做这样的选择具体应该怎么做,而任何以大原则情况下引导出的特殊选择和行为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是选择这种方式产生的结果和另一种方式产生结果的差异性。三段论的运用要具有真实性,推论过程要具备逻辑性且准确[5]。运用三段论的过程中要注意逻辑性,对学生的逻辑性培养利于其在今后面对诸如此类的问题时能够自觉进行逻辑思考,自主进行选择,从而产生行为。
4 道德语言在武术教学中的价值探究
在道德发展的初级阶段,便要使绝大多数习武者将相关的武德准则作为自身的责任,通过自然地培养这类准则,成为习武者普遍接受并遵守的武术道德规范。黑尔表示,人们使用道德语言的用意便是进行道德判断,而人们会基于某些特定的标准和原则作为前提去进行道德判断[2]。那么在武术教学背景下,武德便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道德判断所依循的原则。教师多使用祈使句以命令的口吻下达要求,但对于缺少认知和思考年龄阶段的学生,这样的教育方式属于暴力沟通,不含带教育色彩,无法产生思想上长久的教育影响,道德语言的运用则是将学生处于道德两难的语境中,教育者以描述事实为基础,以逻辑推理的语言运用方式引导学生进行道德判断进行选择,从而采取行动,而道德语言运用中所注重的逻辑性更利于学生面对问题进行逻辑思考,从而谨慎选择并规范行为。运用道德语言的描述性和评价性功能,在教学环节,注重在规定形成和命令下达的同时,建构语言接收者的道德思维。例如,动作展示前向遇到的长者行礼,了解“武以德立,德为艺先”的基本要求,并通过语言讲解普遍情况下遇到长者和进行武艺展示前需要行礼的行为,是习武者德性的一种表现形式,让学生了解为何要这么做的原因,而不仅仅通过一句“要行礼”的命令对当下行为进行干预。将语言规范性的用于“道德语境”,其便具备了道德的意义。
4.1 习武之价值导向
通过选择合适的文本讲解何为武术精神,何为武术之道德,来引导学生了解自己为何习武,从而形成学生习武的内部驱动力。如岳飞抗敌、辛弃疾抗击金兵、霍元甲击退帝国主义拳师、蔡龙云勇挫马索洛夫体现出的“舍生取义”的爱国精神,通过讲解真实故事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促进学生自身习武内驱力的形成。
4.2 恃武之道德规范
当已领略武术之功法、武术文化之内涵的内容,恃武者便需要塑造自身形成“武者之风范”,了解自己作为习武之人应该做什么,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举止,举手投足间皆表现出习武者应该持有的风骨,将武术对礼、仁、勇、信等优良品质映射至日常生活之中。
4.3 用武之道德判断
“不会‘打人’学打人,学会‘打人’不打人”,[6]将武术“用好”这一中心环节,便是践行和体现其道德原则进行价值判断的重要节点。所谓对“善行”“正确行为”“武德行为”地自觉践行,建立在认知的不断提高下,逻辑推理能力不断加强下,能够自觉主动地对道德行为进行道德判断地一种直观感觉,道德语言直至人心的教诲作用在习武者用武过程中起到约束行为的效果,能够形成在没有充裕时间思考的情况下做出“正当”行为的条件反射。“人有好歹,艺有高低;文不乱讲,武不妄动”[6],不妄动非不动,而是了解自己用武之目的,思考其结果再做行动。
5 结语
道德语言在武术教学中的运用,以中华武术文化为基本理论内容,传输具有中国武术文化、武术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价值理念等的文化内涵,运用语言的逻辑性塑造学生的思维推理能力,结合当下武术发展趋势,在教学环节中体现武术独特的文化内涵,指导习武者在习武、恃武、用武过程中的道德原则树立,引导价值判断,做出道德行为。通过语言所承载的信息内容的功能性,借以道德情景运用三段论等形式在教导过程中引导学生的行为。在习武最初阶段,需要先对核心价值进行基本认知,进而对其认知方向进行意志激进和鼓励,使其心有所向,后用情感内容的语言进行评价和肯定,达到做有所成。道德语言的研究运用是为了改善当前教学环境下的语言暴力和压迫引导践行道德行为的语言缺失等现象,使武术教育发展更具文化色彩和道德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