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医院校开展健身气功教学的优势、挑战与对策

2022-02-09庄亨礼

武术研究 2022年12期
关键词:易筋经功法意念

陆 毅 毛 雷 庄亨礼

上海中医药大学体育部,上海 201203

健身气功是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相结合为主要运动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华悠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正式开展的第62个体育项目。[1]自被称之为“一(易)五六八工程”的易筋经、五禽戏、六字诀、八段锦等健身气功功法正式面世以来,除了在社区居民中广泛推广外,不少高校也将其融入体育教学中,中医院校也不例外。近年来,不少研究者围绕在中医院校开展健身气功活动这一话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2-4]本文试图从优势、挑战及其对策入手,探讨中医院校开展健身气功教学的特点。

1 独特的优势

1.1 熟悉相关基础

1.1.1 文化层面:中医与健身气功相通

有学者在研究健身气功文化特征时认为,健身气功具有朴素的哲学特征,表现为天人合一的整体观、阴阳平衡的辩证观、势运道圆的中和观。[5]这与中医学所具有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6]的主要特点颇为接近。如在整体观方面:气功在形体活动方面,有五禽戏等的仿生锻炼法;在呼吸吐纳方面,有如《梅华问答编》所归纳的“一吸则天地之气归我,一呼则我之气还天地”的属性,并由此引申出吸气为补、呼气为泻的作用特点;在心理调节方面,有诸如五禽戏对“虎之威猛、熊之沉稳、猿之灵巧、鸟之轻捷”等操作要领的领悟;在应用方面,有六字诀的“四季却病歌”(即春嘘明目木扶肝、夏至呵心火自闲、秋呬定收金肺润、肾吹唯要坎中安、三焦嘻却除烦热、四季长呼脾化餐)。而中医学的整体观主要体现在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和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等方面,强调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自然也是一个整体;不但如此,人还会时时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由此可见,两者不谋而合。至于形神合一,则是中医学和健身气功都十分崇尚的准则或理念。究其原因,可能与健身气功和中医药学都推崇《黄帝内经》有关。中医学历来将《黄帝内经》作为其学科的奠基之作;健身气功的许多理论也源自该书。而《黄帝内经》又非常强调整体观念。如《素问·宝命全形论》说:“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所以,在健身气功的养生保健、中医的防病治病过程中要始终顺应四时之气的变化。为此,《素问》还专设《四气调神大论》篇,以论述“随春夏秋冬四时之气,调肝心脾肺肾五脏之神志”(《素问直解》)的理论和方法,也就是明代医家吴昆在《素问吴注》中所说的:“言顺于四时之气,调摄精神,亦上医治未病也。”同时,中医院校较为重视养生、尤其是青睐非药物类“绿色”养生的校园文化,所有这些,都为健身气功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

1.1.2 理论层面:中医与健身气功相容

健身气功理论的基本框架,包括阴阳五行为基础的天人相应观、藏象学说为核心的人体整体观、动形静神调气为主体的摄养观、“三说三论”为主的武术理论体系等四个方面。[7]上述四个方面,除“三说三论”是武术理论外,其他都是中医院校学生所熟知的。其中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动性静神调气”则是《中医养生学》的主要内容之一。由此,中医学与健身气功在理论上具有很好的相容性。以五行学说为例:中医学主要用来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时的相互影响,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在气功学中最常用于六字诀,如:以五行配五音的原则确定六字诀的对应脏腑,这种对应关系自《圣济总录·神仙服气》明确为“嘘属肝,呵属心,呬属肺,吹属肾,呼属脾,嘻属三焦”后,一直沿用到现在;以五行相生、相克关系确定六字诀应用,前者如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提出的“肝脏病者,眼疼愁忧不乐,呵气出之”,后者诸如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河间在《素问玄机原病式》所说的“衰者行其胜己之字泻之”。至于养生学中的“动形静神调气”,其核心内容为气功养生,具体地说:“动形”,是指运动形体,并以此作为养生手段,具体方法就必然包括健身气功;“静神”,是指安静神志,并以此为养生手段,健身气功·十二段锦、六字诀中包含了这一内容;“调气”,顾名思义是调养真气、调整气机,并以此之谓养生手段,这是气功的强项。成功的实践离不开科学的理论指导。既然中医院校的学生熟悉气功理论,这就为健身气功的教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1.2 了解相关知识

1.2.1 了解传承脉络

虽然中医院校学生大多数没有接触过健身气功,但因为有《中国医学史》这门一年级学生的必修课,故对其历史及其传承多少有所了解。如首批推出的健身气功·五禽戏,由于与华佗及其五禽戏相关的知识早已被列入教材,对于中医院校学生来说,对这个功法的名称及其创编者华佗都有一定的了解。《中国医学史》《医古文》等多部教材中都会介绍这一内容。[8.9]“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华佗传》中的这一句式还常会出现在学生的试卷中。这对于学生理解者五禽戏的渊源与内涵、学习它的操作等都有很大的帮助,也可以省去老师不少精力。同样是首批功法的易筋经,是中医院校学生,尤其是针灸推拿专业的学生所熟悉的,因为它是推拿医生用于增强手劲和指力的锻炼方法,《推拿学》[10]或《推拿功法学》[11]往往会介绍。此外,对于笔者所在的上海中医药大学来说,还有一个“利好”因素——健身气功·五禽戏的主要创编者虞定海教授,曾在上中医执教多年,也可算是学校的老校友,这会增加学生们对这一功法的亲和力,产生如同“因乌及屋”样的连锁效应。

1.2.2 了解气功古籍

健身气功发展史和气功理论的教授,离不开古籍,其中又以《内经》《诸病源候论》《抱朴子》等最为重要,而这些大多也是学生所了解的,尤其是《内经》,不但有《内经选读》这一必修课,而且其主要内容还会在基础和临床的多种课程中提及。健身气功经常引用的《素问·上古天真论》之“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等原文,对于中医专业的学生来说,很容易接受;对与气功操作直接相关的“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等的含义,也可比较熟练地把握。这也是开展健身气功教学的有利因素。对于载有诸多气功功法(原文称为“导引法”)的《诸病源候论》,同学们也不会陌生,从《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等基础课,到《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等临床课,老师们都会反复提及此书,尤其是书中的“(证)候”与“源(病因)”,所欠缺的只是其中针对各种证候的导引法,所以,只要健身气功的老师稍稍提起它,学生们就会很快领悟。

2 挑战与应对

2.1 主要挑战

2.1.1 中医气功对健身气功的影响

中医院校开设气功课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率先于1958年为在校学生开设气功课,[12]19当时此事还得到了该校于道济、陈慎吾、秦伯未、李重人、任应秋五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的关注,“五老”在以《对修订中医学院教学计划的几点意见》为题,联名向卫生部写的信(史称“五老上书”)中还建议,“气功课可提前上”。“文革”期间虽然因多种原因暂停,但1978年后便很快得以恢复,多数中医院校为本科生开设“中医气功学”选修课,北京中医药大学还在针灸推拿学院的本科生中开设了必修课。中医气功与健身气功表面上都是“气功”,八段锦、易筋经、六字诀等功法,还同时受到两家的重视,但其实两者的差异还是较大的。以操作要求为例:健身气功对“形”的要求比较高,注重动作的规范、准确,并有手型、步型、身型等的严格规定;中医气功则对“神”的要求较高,强调动作(调身)、呼吸(调息)、意念(调息)三者的协调、直至融为一体(即“三调合一”)。如果老师在授课时不考虑、或虽有注意但未能正确处理的话,必然会影响健身气功的教学效果。

2.1.2 导引课程对健身气功的影响

导引在历史上与气功互有交叉,人们对此的认识也不尽相同:有人因为李颐在注《庄子·刻意》时的“导气令和,引体令柔”,认为导引即气功;连郭沫若[13]先生也持这种观点,他在考证出土文物《行气玉佩铭》铭文后总结道:“古人所说的‘道(导)引’,今人所说的气功”。也有人因为王冰在注《素问》时的“导引,谓摇筋骨,动支(肢)节”,从而认为导引只相当于气功中的动功。但《中医导引学》则认为,它“是一门研究人体生理、心理及疾病预防、诊疗和康复的学科”,[14]似乎是与健身气功并列的一个新的学科。目前,上海中医药大学等院校已在本科生中开设了《中医导引学》选修课,其中的古本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八段锦导引法、五禽戏导引法,在内容上分别与健身气功的易筋经、八段锦和十二段锦、五禽戏互有交叉,如若不予关注和处理,出现类似“学科打架”的现象,也不是不可能的。养生功法对健身气功的影响。中医院校还会出现许多与养生有关的功法,如:《中医养生学》的“传统运动养生”中]15],一般多有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六字诀等功法;《推拿学》中的易筋经等功法已被列为中医推广技术,[16]在一定区域内推广;在上海还有施杞教授根据传统功法改编的施氏十二字养生功,[17]且已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入中医适宜技术向全国推广。所有这些,对健身气功教学产生的影响可能是“双向”性的: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健身气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会分散学生精力甚至由此影响健身气功课程的开设。

2.2 应对策略

2.2.1 知己知彼,相互学习

通过浏览相关教材,来了解、学习《中医气功》《中医导引》课程的特点,并将其融入健身气功教学中,不失为应对挑战的一大良策。以六字诀为例,中医气功多从发音(呼吸)吐字入手,配以形体动作和意念导引,由此逐渐达到身、心、息“三调合一”的状态;健身气功则主张从形体动作入手,同时配合吐字发音,而对意念则不太注重。如果能将中医气功学“三调合一”中的“合并法”[12]操作要领,融入健身气功·六字诀或可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就是把这过程分成三步教授:先教练动作,把动作的操作做得尽善尽美,暂且不管吐字呼吸和意念,这一步与健身气功的原来要求并无大的不同;再将动作和吐字呼吸两者配合,并逐渐使之融会贯通,即要使学生体会出“呼吸、吐字不是出自口鼻,而是由某个动作发出的”,或者“动作不是由形体做出的,而是由吐字呼吸发出的”;最后加入意念,体会意念导引经络之气运行的感觉,并使意念融入已经实现“二合一”的动作、吐字呼吸中,形成“三调合一”。再以五禽戏为例,《中医气功学》所载的五禽戏[12]实际也是以形体动作为主,而对呼吸、意念的描述较为简单;《中医导引学》说是“具体介绍《养性延命录》中的五禽戏导引诀”,[14]实际上是原样(包括文字和插图)辑录了明代《赤凤髓》的同名功法,少有创新。对此,教授健身气功·五禽戏时,完全可以不受他人的影响,按照原来的教学计划进行。

2.2.2 加强协商,避免重复

由于健身气功和中医气功的渊源是一致的,都源于人们原始的养生保健和防病治病的实践,[18]这一特点决定了两者有许多共同点,如再理论上有不少共同之处,在方法上有许多同名功法,这也使得教材和教学内容有不少重复,或许还有不一致的表述方法。如果在教学活动中不注意这些问题,势必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而且会使健身气功和中医气功同时受到影响。为此笔者建议,这两个教研室在制订教学计划时,要加强交流、协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以求得最佳教学效果。

2.2.3 彰显优势,扬我所长

由于健身气功的教学一般多有体育教师担当,而通过竞赛来促进健身气功的教学与推广是体育专家的创举,[19]通过举办不同层次的功法竞赛,可以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责任感,由此激发其学习积极性。这一优势是中医气功所无法比拟的,建议充分利用。

3 结语

中医院校开展健身气功教学的优势和挑战都是显而易见的,如何利用优势、直面挑战是作为教学工作者所应该考虑的。建议在学习体育院校经验的基础上,中医院校开展校际交流以形成一套成熟的教学模式。

猜你喜欢

易筋经功法意念
论忽雷太极拳十一层功法
王培生太极功法之“七星归位”劲意真诀
王培生太极功法之日月增辉行功真诀
意念机器人(上)
追求原始冲动和意念的自由释放
易筋经(九)
易筋经(八)
涓滴意念汇成河
基于热扫描成像系统探讨易筋经“托天桩”对阳虚质督脉红外热成像的影响
意念打字,让幻想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