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扭丝棍技法及其训练方法研究

2022-02-09姚菲菲刘文燕

武术研究 2022年12期
关键词:劈柴训练方法技法

姚菲菲 刘文燕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1

中国武术历史悠久,从收集到的棍术的相关文献和资料来看,对流行于我国西北一带的棍术的研究几乎无人涉及。扭丝棍作为西北四大名棍之一,在武术拳械中具有一定的地位。实践证明,教师如果不能科学选择和使用教学方法,会导致师生消耗精力大、学生负担重、教学效果差,给工作造成不应有的损失。所以,正确理解、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对于更多更好地培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1]因此,在扭丝棍的教学中也应该注重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只有教师“教”好,学生才能“学”好、“练”好,才能将扭丝棍的精髓继续传承下去。

1 纽丝棍技法研究

1.1 扭丝棍的历史沿革

扭丝棍,是我国西北四大名棍之一,其内容丰富,特点突出,动作实用,击技性强。由享誉武坛的“马氏四杰”中的长兄——马颖达先生在传承其家传棍法的基础上,除了向拜于马凤图老先生门下和有着“西北棍王”之称的王天鹏和罗文源两位师兄学习外,还特别注意广采博纳,因而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西北棍法。1961年,年仅31岁的马颖达先生在父亲马凤图宗师的亲自主持下,第一次开门收徒,原武汉体育学院武术专家——张克俭和原甘肃省武协主席——王德功二人递帖拜师,正式成为马颖达先生的入室弟子,二人后来均成长为当代西棍的杰出代表。1979年,张克俭来到武汉体育学院工作,在张克俭的传授下,西棍在以武汉体育学院为核心的华中地区的影响日益广泛,培养了许多优秀的西棍传人。

1.2 扭丝棍的基本技法

扭丝棍是“百兵之本”棍术的其中一种棍法,其包含了棍术中点棍、劈棍、扫棍、平抡棍、挂棍、云棍、撩棍、架棍、格棍、压棍、崩棍、挑棍、戳棍、托棍、绞棍、穿梭棍、立舞花棍、左右提撩舞花、体前体后单手舞花等基本技法,但又有自己的特色,每一招每一式皆具有攻击性。“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扭丝棍技法套路动作编排紧凑,招招相连,不仅是为了“快”而设计,而是为了在每一个棍法完成后乘势追击,让对手在实战中像被扭丝线缠住一样无法脱身,扭丝棍也由此形成了动作技法招招相连、环环相扣的技术特点。

1.3 扭丝棍的技法特点

扭丝棍自创编以来传承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其风格与技法早已区别于其他棍术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技法和风格特色,但扭丝棍所用的棍与一般棍术所用的白蜡杆相同,具有“把粗梢细”的形制特点和“梢把并用、勇猛泼辣、横打一片、密集如雨、巧狠结合、气势磅礴”的运动特点,因此,扭丝棍技法的改进仍是建立在坚韧的白蜡杆的形制特点和一般棍术的运动特点基础上,其具有:(1)换把变招,固把击发。由于棍形特点,棍身处处可作为握把把位,因而形成了棍械浑身藏法的特点,无论握住其中的任何一处把位,皆可出招技法对手。因而换把应有招、固把便击发是所有棍术技法所遵循的基本原理。(2)兼枪带棒,梢把并用。棍的形制一般是把粗、梢细。棍梢可按长枪技法中的拦、拿、扎、点、崩、圈、穿、戳和穿梭等枪法运使;棍把可按照棒的技法,完成大劈、大抡、大扫等各种棒法动作。但可枪棒兼用的棍术,在运动结构上往往不如梢把兼用的棍术密集紧凑。所以,两者相融,是棍法技法特点的具体表现之一。(3)棍如旋风,纵横打一片。棍的形制特点是:梢锐不及枪、把粗不如棒,因此,多以棍把戳、扎,以棍梢抡、劈、扫、运使时快速勇猛,抡动赛旋风,上揭下打,纵横抡劈,能远能近,长短兼施,虽四面受敌而八方可兼顾,形成了棍打一大片的技法特点和运动风格。棍论“打必及地,揭必过胸”,精辟地总结了“棍打一大片”的技法要领。(4)把法多变,长短兼施。棍的技法很多,关键在于把法。握持把的一端,可以利用棍梢抡、劈、扫进行远击;握持棍的中断,可以把、梢兼用,一攻一防,上挑下撩,左拨又打、在运使时,一般都是棍梢、棍身、棍把交互使用,变化莫测。所以,有“枪怕摇头,棍怕换把”的精辟棍论。另外,抡、劈、扫、撩的长击远打的棍法和戳、扎、格、压的近身攻守棍法,都充分体现了长短兼施的棍术技法特点。[7]

1.4 扭丝棍基础练习动作“乱劈柴”概述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快”是击发的先决条件,只有“快”才能先发制人。然而动作快不仅体现在武术任何一个拳种或者器械的单个动作或者招法之上,而是体现在每一个动作或者招法快速击发的基础上紧接着下一动作或者招法,因而形成了快速有力、环环相扣的组合动作。扭丝棍技法由其各单式棍法组成,为了让其棍法具有“横扫一片”的运动特点,往往在练习中增加棍法的组合动作练习,这时候,“乱劈柴”组合动作便应运而生。在扭丝棍的动作创编、技法传承和技术改进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众多实用的组合动作。“乱劈柴”便是这些组合动作中较为经典的其中一个。在“乱劈柴”的组合动作中,短小精悍的有9棍动作,更有勇猛泼辣、棍扫一片的24棍棍法。为了让习练者更快、更好地掌握扭丝棍的技术动作和技法特点,教师在教授扭丝棍时,往往会将“乱劈柴”组合动作作为其套路的基础练习动作。本研究在文中对扭丝棍的技法及其教学和训练方法进行研究时,皆以24“乱劈柴”为例深入剖析扭丝棍的教学和训练方法。

2 扭丝棍教学方法研究

2.1 建立扭丝棍技法特点的完整概念

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会对教学活动起到指向、激励、标准作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目标应该是一致,当然这是在有了明确的目标之后。在教学之前,教师往往会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而学生的学习目标就比较模糊,甚至不清楚自己会在教学过程中学到什么。因此,在教学过程的起始阶段,教师首先应该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那么,扭丝棍教学的第一步骤,便是让学生明确扭丝棍的学习目标。如何快速、准确地为学生确定目标?首先就是应该帮助学生建立扭丝棍技法特点的完整概念。在上述论述中,我们提到扭丝棍的技法特点包括换把变招、固把击发;兼枪兼棒、梢把并用;棍如旋风、纵横打一片;把法多变、长短兼施。为了将这些技法特点快速、准确地传达给学生,教师首先应该给学生建立完整的扭丝棍技法特点概念,以便让学生在学习扭丝棍过程中,为了达到这些技法特点目标而努力。为了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完整概念,教师可运用“言传”和“身授”两种方法。“言传”即可用语言对扭丝棍技法的历史沿革、基本技法、技法特点等相关知识内容进行陈述,以此帮助学生建立扭丝棍技法初步的完整概念。仅仅通过口头陈述,很难把扭丝棍精湛的技术展现给学生,更难以让学生形成完整的扭丝棍技法概念。因此,言传只是帮助学生学习扭丝棍技法建立完整概念的第一步骤,在这一阶段之后,教师可通过将扭丝棍整套拳法动作进行完整演示,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扭丝棍技法概念,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身授”。学生在欣赏教师演练的同时,感受扭丝棍的恢宏气势,体会扭丝棍独特的技法特点,在为自己建立起扭丝棍技法完整概念的同时,也为自己建起扭丝棍的学习目标。

2.2 扭丝棍单个棍法逐一进行教学

由于扭丝棍棍形特点,形成了扭丝棍的换把变招、固把击发、把法多变、长短兼施的技术特点,也因此形成了扭丝棍众多的棍法。根据握持棍把位置的不同,可以完成抡、劈、扫、挑、撩、拨、打挂、架、格、压、点、崩、挑、戳、托、绞等棍法动作,另外还有主要用于防守和迷惑对手的舞花棍法。这些棍法动作是扭丝棍套路创编的基础。就好比如扭丝棍是一所大房子,这些棍法就是这所房子的砖头。只有将这些单个的棍法逐一学会,才能在扭丝棍的套路演练中熟练运用。因此,在扭丝棍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建立起技术的完整概念后,接下来就是对扭丝棍的各个棍法进行全面教学。

2.3 扭丝棍组合动作教学——以“乱劈柴”为例

几个不同或者相同的棍法动作组合在一起,就会形成上揭下打、抡劈拨打、上挑下撩等技法,这些技法在实战中的运用能远能近,虽然可能四面受敌但是却能八方兼顾。这就是组合动作在实战中的重要性。在学习单个棍法时,由于棍法动作较多,很容易记混,而在组合动作的学习中,每一个棍法的动作规范和技击含义会更加明确。下面以扭丝棍“乱劈柴”为例进行教学讲解:第一步,在教学本组合动作之前,请首先确认学生能完整演练24棍“乱劈柴”组合动作中所包含的点棍、扫棍、立舞花棍、肩上背棍、抱棍等单个棍法动作。也就是说本组合的动作学习是建立在单个棍法动作学习基础之上所进行的教学活动。第二步,分解教学完整的“乱劈柴”动作。在本阶段,请注意该动作中的点棍棍法有两种握把方式,该动作中的点棍动作均用了阴阳手的握棍方式,左手握把均在棍把段靠近中段的位置,区别在于右手的握把位置,一种是握于把段的把端,另一种是握于紧贴左手的下方处。不同的握把方式,在点棍中的发力方式也有差异。第一种,右手握住把端的点棍,通过左手形成杠杆的支点,能更灵活地在小范围内连续快速地做动作,但不能很好地借助腰部的力量;另一种能很好地借助转腰的力量,使点棍的力达棍梢的力量完成得更充分,但不能在小范围内快速进行下一点棍动作。在教学的时候,应特别强调两种点棍方式的差异,让学生更清楚动作的技击含义,还要注意左右扫棍的攻击部位,本组合动作中,有攻击腰部的,也有贴地扫腿的扫棍动作。而在每一个立舞花棍中,均有向下的点地动作,该动作具有一定的攻防含义。教师在分解教学时,应特别注意这些细节动作,以便更好地将扭丝棍的技击含义展现出来。第三步,完整组合动作教学。在学会了整个“乱劈柴”组合动作后,应让学生进行完整练习,注意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连贯性,做到招招相连、一气呵成。

2.4 扭丝棍完整动作教学

扭丝棍完整动作教学,即全套动作的教学,这是扭丝棍教学过程中的最后一个步骤,需要建立在前面三个步骤之上。全套动作其实是由若干个组合动作组合而成的,这是为了便于扭丝棍技法动作的记忆而编创出的。在该阶段教学应加强对组合动作节奏的把握,以此把握扭丝棍完整动作的节奏和体力分配。

2.5 扭丝棍的教学要点

把位熟顺:扭丝棍把法多变、浑身藏法,只有熟练棍法的把位变换,才能更顺畅地将力量施展出来。身体平衡:扭丝棍属于长器械项目,长器械动作线路的大开大合也就要求习练者必须身体与器械合二为一,这样不仅能有效平衡身体,还能使棍法的发力更顺畅。力点准确:教学中首先要求动作规范准确和每一动作的熟练程度,最后要求配合步法和身法顺势转腰顺肩,让棍械按照自己的意念准确地、畅达地运用各种棍法。

3 扭丝棍训练方法研究

3.1 扭丝棍单个棍法的训练方法研究

教学,是教与学相结合的过程。在教师对扭丝棍单个棍法逐一教学之后,接下来就是学生的学与练了,加强规范并熟练每一个棍法动作的训练,能更快体会扭丝棍精湛技术的精髓。由于单个棍法动作较多,建议学生在学习之后,将每一个棍法的名称记录下来,每次训练时逐一练习,以防缺漏。长此以往,会使自己的棍法技术更全面,方便后面的技法学习与技术水平的提高。

3.2 扭丝棍组合动作的训练方法研究

在上述组合动作的教学研究中,提到以“乱劈柴”为例,多是从动作细节方面进行阐述,因此在该阶段的训练时,应特别注重组合动作中每一个棍法的细节要求,动作越规范,力点越准确,力量越畅达。另外还要多注意完整组合动作的节奏性,争取在练习每一个组合动作时做到招招相连,一气呵成。

3.3 扭丝棍完整棍法的训练方法研究

完整棍法的训练是建立在单个棍法和组合动作熟练掌握的情况下的。在单个棍法和组合动作技术达到纯熟之后,再进行完整棍法的训练,能防止由于体力不支和导致技术动作变形。完整棍法的训练,有助于提高身体素质,有助于技术水平的提高。

4 结论

扭丝棍是西北四大名棍之一,经过了无数西棍先贤的精心锤炼和传承,其精湛的技术应让更多人知晓。本研究根据扭丝棍的历史沿革和所用棍的形制特点,概述了扭丝棍的基本技法和技法特点,以此加深读者对扭丝棍的了解和认识,也让扭丝棍的习练者能更加准确地把握其技法精髓。技术传承离不开教学,本研究还以扭丝棍经典组合动作“乱劈柴”为例深入剖析扭丝棍的教学和训练方法,旨在为扭丝棍的传授者和习练者提供参考与借鉴,从而让扭丝棍技法得到更好的传承。

猜你喜欢

劈柴训练方法技法
Chongqing Hotpot and Thumb Fight
壁球反手击球技术及其训练方法
跳远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方法
劈柴帖(外一首)
精通拍摄技法
技法只是书法的一部分
简论1min跳绳训练方法
荒诞化叙事的荒诞技法
黄文科的诗(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