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现代化的使命任务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内在逻辑

2022-02-09刘宗洪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二十大征程党员干部

刘宗洪

党的建设与党的事业协同发展是实现伟大梦想的一大密钥。自1939年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把党的建设称为“伟大的工程”之后,党始终以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推进党的事业发展,先后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工程引领伟大事业,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不言而喻,完成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需要把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推向深入。

一、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

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探寻这一时期的成功经验,就是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了社会革命。

(一)国家“强起来”的政治前提是执政党“硬起来”

实现现代化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主导力。18世纪以蒸汽机为标志的工业化主要由社会力量来启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新崛起的资本主义工业国一般有国家力量的助推,而二战之后政党领导对国家现代化则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表明,当今世界各国的现代化水平主要取决于执政党的领导能力和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抓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主题,聚力把党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提出了“打铁还需自身硬”[1]的治党治国理念。从某种意义上说,“打铁”可指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自身硬”就是指党的自身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铁还需自身硬”的论断,揭示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即“治国必先治党”[2]。从“打铁还需自身硬”到“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再到“建设世界上最强大的一个政党”,十年来党的建设的内涵不断丰富,全面从严治党持续走向纵深,党也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发挥了最大政治优势,最终使“打铁必须自身硬”的警句成为全党的共同意志。国家“强不强”的关键是执政党“硬不硬”,这是当今世界各国走向现代化的基本逻辑,得到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实践的充分印证。

(二)党的建设虚化对国家现代化的消极影响

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其成功需要党的队伍成为民族脊梁和时代先锋。历史经验反复证明,党的建设得到加强,党的事业就会顺利发展;反之,党的事业就会遭受波折。一个时期以来,党内存在一些对坚持党的领导认识模糊、行动乏力问题;有些党员、干部政治信仰动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信不足;一些地方和部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屡禁不止;一些贪腐问题触目惊心;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也不时出现。党的建设虚化与党的领导弱化的交互影响,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带来诸多消极因素。党员干部的政治信仰发生动摇,推出的重大改革决策就会偏离正确方向;党员干部对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出现模糊认识,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就会打折扣、搞变通;党员干部大搞贪污腐败和不正之风,就会扰乱市场秩序并抑制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党员干部大搞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社会经济发展就会出现“泡沫”或低效。针对一系列长期积累及新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当时,党内和社会上不少人对党和国家前途忧心忡忡”[3]。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

(三)全面从严治党赢得伟大事业的历史性成就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强烈的历史担当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使党“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4]。在党的政治建设方面,通过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实现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战略目标;在党的思想建设方面,通过创新理论武装和红色文化浸润使全党得到革命性锻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注入了强大精神力量;在组织建设方面,通过选拔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和凝聚天下英才,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各类人才支撑;在党的作风建设方面,通过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推动了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在党的纪律建设方面,通过把党的纪律挺在前面,严格规范党员干部的从政行为,让公共权力成为经济快速发展的坚强后盾;在反腐败斗争方面,通过严厉惩治党内贪腐,不仅保持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而且营造了良好发展环境;在制度建设方面,通过建设和完善党的制度体系,重塑了党内政治生态,使党的各级组织成为推动伟大事业发展的强大政治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GDP从54万亿元增长到114万亿元,人均GDP从3.98万元增长到8.1万元,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比重达18.5%,经济实力实现了历史性跃升。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充分验证了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5]的治国之道。

二、新征程使命任务对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内生要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我国踏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依据党百年来尤其是新时代十年来的经验,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篇章还需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一)以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实现全面现代化的目标任务

党的二十大确定了“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6]的中心任务,制定了今后5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发展目标及重大决策。要把党的二十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变成人民期待的实际发展成果,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首先,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根本保证。所谓中国式现代化,就是在一个人口规模巨大的国家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其核心理念是人民逻辑而不是资本逻辑。只有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才能保证经济社会发展遵循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保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真正贯穿于改革开放全过程,才能有效防范利益集团或权势团体的形成和扩张,进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其次,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实现强国目标的先决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致力于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以“并联式”为特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只有这样才能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进而实现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统筹推进。再次,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下好“全国一盘棋”的关键所在。根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全党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等。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极为重要的政治保证,因为区域利益只有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才能得到协调或整合。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党的领导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7],指明了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科学内涵和时代要求。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既需要各级党委发挥好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又需要领导干部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目标是追求地方决策与中央意图的高度契合。

(二)以党的创新理论掌握全面现代化的历史主动

社会变革需要理论指导。恩格斯指出:“只有清晰的理论分析才能在错综复杂的事实中指明正确的道路。”[8]在历史重大转折关头,党都是用创新理论为人民指明前进方向。如延安整风后,党的革命事业之所以能迅猛发展,根本原因是全党在毛泽东思想旗帜下能以巧妙的战略战术战胜强大敌人。党的历史启迪我们,历史主动需要创新理论指导,而创新理论只有转化为全党信念才能创造历史奇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是全党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再创历史辉煌的理论武器。一方面,最新理论成果回答了人民之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其中最根本的是回答了人民之问,找准了人民“需要”。百年来,党的每一次理论创新都反映了人民的意志和愿望,如“站起来”“富起来”就是人民之问的集中体现。进入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回答了“强起来”的人民之问,已经汇聚起14亿多人民的磅礴伟力。另一方面,最新理论成果找到了成功方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不仅要找到人民“需要”,而且要掌握走向成功的方法。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华民族强起来提供了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如经济高质量发展、制度型开放、科教兴国等等。在新征程上以历史主动精神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篇章,需要全党组织实施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教育计划,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9]。

(三)以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纠正全面现代化的政治偏差

党的自我革命在本质上是党内净化或纠错的机制,不仅要清除腐败等丑恶现象,而且要纠正贯彻落实党中央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存在的政治偏差。党的二十大报告在阐述“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时强调了政治监督,提出要“形成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的机制”[10]。所谓政治监督,主要是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实现党的政治目标而开展的检查、督促、纠偏的制度安排和管理活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需要着力解决执行中央决策不偏向、不变通、不走样的问题。第一,预防执行中的“偏向”。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需要全党不忘初心,善于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融入各项方针政策之中。党的十八大以来,有些地方在“房产金融化、教育资本化和医疗市场化”上的纠偏,就彰显了坚持理想、守正创新的改革方向。第二,制止施策时的“变通”。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各项决策是经过反复实践而确定的,具有科学性、权威性、可行性,要求各级党组织不折不扣地执行。比如,实施碳达峰碳中和决策、落实重要生态系统保护政策,就需要各级党组织不囿于眼前利益、地方利益,坚决不搞“嘴巴上的服从,行动上的变通”。第三,纠正贯彻中的“走样”。落实中央决策不走样,不是指机械盲目地执行,而是要求党员干部以求真务实的态度让中央决策在地方“生根开花”。历史经验警示我们,以教条主义态度贯彻上级决策最易“失真”“走形”或“失效”。为保证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各项决策得到全面实施,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十分重视政治巡视,强调“推进政治监督的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11]。

(四)以高素质干部队伍担当全面现代化的民族复兴重任

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不可逆转,党仍然面临十分严峻的考验,这对领导干部的素质提出了新要求。从国际形势看,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党员干部要带领人民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从国内发展看,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党员干部要带领人民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从社会进步看,面对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党员干部要带领人民建设教育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法治社会等等。为完成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对高素质干部队伍不仅强调“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标准,而且突出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一方面,各级党组织选拔领导干部要“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12]。党员干部的政治标准主要是政治关和廉洁关。“政治关”强调领导干部要对党忠诚,自觉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廉洁关”强调领导干部要自觉做人民公仆,追求“廉而有为”。党员干部的贪污腐败,究其本质是政治变质,因而对领导干部的腐败首先要从政治上审视。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做深做实干部政治素质考察”。另一方面,在新征程上党员干部要“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13]。党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目标任务不同,对领导干部的能力要求也有差异。面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任务,领导干部除了要有谋划能力、组织能力和专业能力外,还要有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高水平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方面的能力。为此,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增强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14],选拔“高素质专业化干部”[15]。概括地说,新时代新征程选优配强领导干部,需要把好政治关、廉洁关、能力关、专业关,能“堪当民族复兴重任”[16]。

(五)以党组织的特有功能发挥全面现代化的人民伟力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主体力量是人民群众。马克思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17]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18]如何动员和组织群众?关键是严密党的组织体系,重在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19]党的基层组织与群众直接联系,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最后一公里”。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把各领域广大群众组织好凝聚好”,“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20]。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基层社会经济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与此相适应,党的基层组织也有了许多新的组织形态和特点。为把群众有效组织和凝聚起来,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一方面,基层党组织要依据党章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如:机关基层党组织要提高政治建设水平,发挥好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作用;国有企业党组织要嵌入公司治理结构,发挥好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组织要围绕生产经营开展活动,在职工群众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一言以蔽之,基层党组织要通过组织覆盖和功能覆盖引导党员和群众为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而奋斗。另一方面,要通过发展积极分子入党扩大党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注重从青年和产业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21]。青年是党和国家的未来,而产业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在这些群体中发展党员,可以加强党和群众最直接最广泛的联系,进而把亿万群众的力量汇聚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事业上来。

(六)以强化正风肃纪取得全面现代化的实绩实效

新时代党风建设重在提升党员干部精神状态、树立良好形象、密切党群关系。回顾百年党史,党之所以能赢得人民衷心拥护,归纳起来就是解决了“党干了什么,是怎样干的”问题。“怎样干”是党性要求,是党员干部世界观的外在表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加强党风党纪建设除了要破除特权思想、特权行为,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外,还要强化党员干部的实干精神和斗争精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党组织要“促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深入调查研究,扑下身子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22]。第一,用调查研究的功夫谋实招。调查研究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办成事的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今后一个时期大政方针作了全面部署,落实落地还需要党员干部制定具体的方案和举措。党员干部只有深入调查研究,详细摸清情况,才能进行科学决策。第二,用扑下身子的行动干实事。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最大障碍是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持续深化纠治‘四风’,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23]。形式主义的特点是做表面文章,官僚主义常表现为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求党员干部认认真真谋事,扎扎实实做事,真心真意成事。马克思指出:“一步实际运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24]可以说,扑下身子干实事,是党员干部需要养成的重要工作作风。第三,用精准施策的态度求实效。2022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党员干部“要强化精准思维,做到谋划时统揽大局、操作中细致精当,以绣花功夫把工作做扎实、做到位”[25]。实践证明,任何粗枝大叶的工作都不可能有高质量的产出,细致精当应成为党员干部必备的良好工作作风。

(七)以零容忍态度反腐营造全面现代化的发展环境

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的最大毒瘤,也是经济健康发展的严重障碍。腐败的实质是权力寻租,其后果不仅影响党群关系,而且破坏经济发展环境。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以零容忍态度反腐惩恶”[26]。第一,坚决遏制政治问题与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一个时期以来,一些领导干部既追求不正当经济利益,又谋求更大政治权力,从而使权力走向市场,资本渗透于权力。如果不解决政治问题与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市场机制就会紊乱,公共权力也随之异化。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决查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27]。第二,坚决遏制政商勾连的腐败。政商勾连即权力与资本的私下交易。不法商人用金钱收买官员,而官员用公权为不法商人谋取更大利益。这种权钱交易让公共资源向行贿方倾斜,既破坏市场机制又损害党群关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决治理政商勾连破坏政治生态和经济发展环境问题”[28]。第三,坚决遏制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的腐败。这些领域资金雄厚、涉及面广,滋生腐败不仅破坏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而且导致国家和人民财产的巨大损失。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深化整治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的腐败”[29]。第四,坚决遏制干部配偶子女等亲属贪腐行为。一个时期以来,部分领导干部的家属亲人投资开办企业,担任私营企业或外资企业等高级职务,私募股权基金投资及从业,从事有偿社会中介和法律服务等,引发了一些权钱交易,在群众中造成了极坏影响。对于他们利用影响力谋私贪腐的问题,必须严肃查处。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如何加强反腐败斗争?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30]的治理之策。不敢腐,主要靠严厉惩治,让贪污分子受到威慑;不能腐,主要靠制度规范,让贪污分子受到约束;不想腐,主要靠廉洁文化,让广大干部提高觉悟。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三者之间有内在的联动效应,如能“同时发力、同向发力、综合发力”[31],必将巩固和扩大反腐败斗争的成果。

三、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至关重要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14亿多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面临许多独有难题。这些难题中除了9600多万的党员队伍不易治理外,最主要还是长期存在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四种危险”中的消极腐败对党是致命的,其他三方面危险也会严重影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进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醒全党“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32]。

(一)用“三个务必”激发全党踔厉奋发的进取精神

1945年民主人士黄炎培曾向毛泽东提出历史周期率的问题,认为“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既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就渐渐放下了”,“自然地惰性发作”[33]。为跳出历史周期率,毛泽东提出“人民民主”的第一个答案。党至今已经执政73年,党员队伍早已发生代际更替,如何使一代又一代共产党员保持积极进取精神?这是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面临的独有难题。事实上,确实有党员干部丧失了理想信念、选择“躺平”人生,精神懈怠已成为党的一大危险。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即自我革命,并把“两个务必”延伸为“三个务必”,即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为全党防止精神懈怠指明了方向。第一,加强初心使命教育,让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保持强大的精神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最后部分要求全党“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34],这也是对共产党员的鞭策。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要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让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胸怀共产主义理想,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而激发终生为伟大事业奋斗的政治热情。第二,传承伟大建党精神,让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保持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党的二十大主题写有“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并向全党发出了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号召。这一精神品格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进入21世纪,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安乐享受也对国家持续发展提出了挑战。哪个国家先“躺平”就意味着哪个国家先“出局”。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全党“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35]。只要共产党员传承红色文化,保持艰苦奋斗作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必然指日可待。第三,弘扬伟大斗争精神,让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不断争取新的荣光。斗争精神是共产党人的优秀基因,是开辟伟大事业的必要素质。在新征程上,党和人民的事业必然会遇到很多艰难险阻。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只有敢于迎接挑战,在机遇面前主动出击,在风险面前积极应对,彰显“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36]的勇气,才能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二)把实现人民期盼作为密切党群关系的根本之道

能否赢得民心攸关国家的凝聚力和人民的创造力。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然而,面临长期执政的考验,党始终有脱离群众的危险。苏共亡党的一大教训就是“党脱离了群众”而导致“群众脱离了党”。可以说,大党老党的一大难题是如何持久地动员和组织群众。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密切党群关系要着力在实现人民期盼上下功夫。第一,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党要赢得人民拥护,关键是让人民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土地政策赢得了亿万农民的坚定支持;新中国成立初期,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改造使人民成为社会真正的主人;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实行“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的积极性。进入新时代,我们要以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为执政导向,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党要守住人民的心,需要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第二,破除党员干部的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是党和人民之间的一堵墙,将其“拆除”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真心实意的拥护。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八项规定在消除党内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方面成效显著。然而,受我国长达2000多年封建历史的影响,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在一些党员干部身上时有出现。为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重申“坚决破除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37]。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以常态化的党内学习教育和严格的制度规范确保党员干部始终坚持人民立场,是始终赢得民心的重要之举。第三,积极发展基层民主。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基层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体现。”[38]全国不少街道社区推行的“听证会、协调会、评议会”三会制度是基层民主的生动实践,不仅能及时把群众意见列为公共议题,而且能有效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可以说,党领导人民发展基层民主,是实现广大人民民主权利、进而赢得民心的主要路径。

(三)按照新征程的使命任务要求提高党员干部的能力水平

依据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完成这一宏伟的历史任务需要全党有比以往更强的执政能力。历史教训警示我们,当党的能力水平与党的目标任务不再适配的时候,就会潜伏执政危机。新征程上党如何化解能力不足危险?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要求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提高7种能力,这对党员干部能力建设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为肩负起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党员干部需着力提高以下几方面本领。第一,领导高质量发展的本领。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党员干部迫切需要提高高水平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和高水平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能力。第二,聚天下英才的本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人才是第一资源。当今世界大国的经济竞争,主要表现为科技人才的竞争。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党要通过发展科学技术加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仅要充分调动国内各类人才的积极性,还要有吸纳全世界优秀人才的胸襟和本领,把天下英才团结在党和人民周围。第三,化解风险的斗争本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全党“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39]。党员干部只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具备化解各种风险的智慧和本领,才能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猜你喜欢

二十大征程党员干部
二十大颂
喜迎党的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
一个人的征程
新征程,从春天出发
党员干部新书架
《伟大征程》文艺演出在京盛大举行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