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哲学意蕴

2022-02-09肖贵清李云峰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发展

肖贵清 李云峰

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史,是一部依靠人民、为了人民、服务人民的奋斗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将“坚持人民至上”归纳为党百年奋斗的重要历史经验,突出了“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1]。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阐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将“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置于“六个坚持”的首位,强调“我们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使之成为指导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2]历史是由人民书写的,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标志和鲜明品格,是其长期执政的关键之匙。党在领导人民进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中国化,并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形成了具有新时代特色的人民观。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生成逻辑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中,人民是一个具有鲜明实践导向与深厚价值底蕴的概念。百年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带领人民顽强拼搏、不懈奋斗,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深刻诠释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以人民为实践和价值本位,从人民动力、人民宗旨、人民富裕、人民利益、人民发展等观点的实践生成,到人民立场、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等理念的创新发展,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民观日臻丰富。

(一)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形成与确立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便将实现人民解放、人民幸福与自身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积极担负起救民族于危亡的重任。基于人类社会历史运动规律的把握,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深刻回答了人民动力、人民宗旨和人民民主等问题。

人民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力量之源。毛泽东早在五四运动时期便认识到民众联合力量的强大,他多次深入工农群众之中,在理论和实践的联系中解读劳动人民的创造力量。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强大实力,毛泽东指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3]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的活动是整个社会活动的条件。“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4]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依靠人民所提供的持续动力,党领导人民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5]为人民服务,满足人民利益诉求,成为党的各项实践活动的基本价值遵循,要求广大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将群众路线贯穿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全过程,才能够将科学理论转化为有效的实践方法论。密切联系群众,虚心向群众学习,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的重要经验。

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人民是什么?在中国,在现阶段,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6]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依靠民主制度实现自身当家作主。新中国“用宪法这样一个根本大法的形式,把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固定下来”[7],同时也有效保障了人民民主的权利不受侵犯。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党代表人民意志来行使各项权力。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为稳定社会秩序、改善人民生活、推动国家发展提供了根本保障。依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根本和基本政治制度,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充分保障。

(二)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丰富与发展

事物的发展往往呈现出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样态,蕴含着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在汲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党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其人民观也得到不断发展。

在把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的基础上确立人民富裕观。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8]。基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邓小平强调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使人民摆脱贫困,这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关键所在。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什么程度,社会主义财富也就积累到什么程度,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过程。“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9]发展社会生产力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原则,两者的内在逻辑和趋向是一致的。中国共产党所追求的人民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而不是两极分化。为有效衡量各项社会主义改革工作的效度,邓小平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皆在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根本价值取向。

在把握人民利益及其与党的关系的基础上确立人民利益观。人的一切思想、目的、意识归根到底都受到物质利益的影响,利益是人们开展各类社会活动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因。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利益问题成为横亘在党面前的现实问题。江泽民指出:“一个政权也好,一个政党也好,其前途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不能赢得最广大人民的支持,就必然垮台。”[10]中国共产党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党的建设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始终同向,只有始终把人民的意志和利益作为党的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才能够获得人民的坚定支持。基于人民主体地位及其对党的现实利益诉求,江泽民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宣示和突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党性本色。除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共产党人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人民是否拥护、是否赞成、是否高兴、是否答应,成为衡量党各项工作的根本价值尺度。

在把握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确立人民发展观。历史唯物主义将历史看作人的规律性的发展过程,人民是社会财富创造者和社会变革者。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物质财富得到极大丰富的同时,收入差距拉大、城乡发展失调、社会阶层固化等问题不断考验着党的执政能力。面对新时期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胡锦涛强调要将发展作为第一要义,“更好坚持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更加自觉地坚持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11]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定义了发展的价值维度,并最终落脚到人的全面发展层面,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科学诠释与呼应。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12],以实现党的建设、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的有机统一。科学发展观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有机统一起来,既强调统筹兼顾,又要求突出重点,着力破解关键问题,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坚持与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方位的变化,秉承“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担当精神和使命情怀,坚持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诉求内化为新时代党的奋斗目标,丰富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价值意蕴。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13]共产党人并不是自然而生、独立成长的个性化群体,而是深深植根于人民、生长于人民之中。历史是由人民书写的,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立场不动摇,充分尊重人民的能动性和首创精神。经过100年来命运相连的生死考验,党的根基和血脉已深深扎根于人民,带领和依靠人民创造了无数伟大成就。面对改革过程中“硬骨头”,无论是社会主要矛盾,还是矛盾的主要方面,都有赖于依靠人民的集体力量和智慧予以破解。人民是解决一切发展和改革问题的认识主体、实践主体和评判主体。从脱贫攻坚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能够迅速凝聚起强大的群体力量。在新的历史节点,继续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团结带领人民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实践导向。

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14]人民至上的核心价值表达为人民利益至上,党始终将维护人民利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最高价值追求和使命。从解决温饱到生活富足的物质诉求,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表达,人民所追求的一切目标,都与自身现实利益需求有关。矛盾的存在是普遍的,事物发展的过程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站在新时代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5]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新时代共产党人的奋斗方向。以凝结和汇聚了人民对美好幸福生活的理想愿景的“中国梦”为载体,党领导人民朝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目标毅然前行。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归根到底都要落脚到人民幸福层面。只有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人民利益至上,才能够依靠人民力量解决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价值旨归。党的十九大将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贯穿于治国理政的各个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领域,以人民为中心表达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求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标,切实提升人民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获得感。“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但也很朴素,归根结底就是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16]只有真正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不断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才能够赢得民心,聚集民力,依靠人民继续创造新的伟业。在文化发展领域,以人民为中心表达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和创作导向,人民“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17],要以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导向,将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在人民实践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构具有鲜明人民性特征的中国话语体系。

二、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集中体现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是唯物史观区别于唯心史观的根本标志。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遵循,团结带领人民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从“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从“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全人类的首要的生产力就是工人,劳动者”到“以人民为中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主体、人民价值、人民动力等思想观点,实现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中国化。

(一)“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人民主体观

在批判唯心史观的过程中,马克思认识到人民的主体价值,确立了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主体地位。在马克思之前的西方历史哲学中,人往往被看作是纯粹的自然物或思维意识,“抽象的人”否定了人的自觉能动性和意识性,也就遮蔽了人的现实性。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18]。现实的、具有特定目的和意识的人是社会历史动力,历史在其本质上是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人的目的活动受到物质动因的支配,首先必须解决生存的需要问题,通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予以满足。当基本物质生产资料需要得到满足后,新的需要便会引导人进行新的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由物质利益引发的合作、分配、冲突、对抗等活动直接影响着人们对自然的改造与对社会的变革,并主导着社会历史运动的发展方向。

现实的人是历史的前提,也是历史的结果。作为人类社会血缘氏族组织政治化的成果,国家机器赋予人以特定的社会化、政治化概念,阶级关系中“人民”一词逐渐生成。“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19]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的人民具有双重规定性,工人阶级、劳动群众的量的规定性决定了人民的强大力量,而由无数力量集聚的历史合力决定着历史发展方向,从而呈现为人民的质的规定性。人民是社会历史活动的创造者和变革者,决定了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并决定了工人阶级政党的人民性本质,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党的根基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20]。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人民主体地位的科学认知,也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识。基于对人民历史活动条件和规律的科学把握,中国共产党诞生于人民之中,其根基、血脉和力量皆在人民。历史和人民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由党和人民共同创造。中国梦“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21]。经过百年奋斗,党带领人民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奇迹。同时,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获得感成为衡量人民利益满足水平的重要标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人从物质生活需要到精神生活需要的必然结果,也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人类解放的必然过程。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反映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也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人民的主体地位决定了人民是评价的主体。按照“两个一百年”的构想,党在不同历史时期肩负着不同的历史使命。时代是出卷人,党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和评卷人。在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过程中,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而奇迹的成果是否真正惠及全体人民,要由人民自身来进行客观评价。人民评价和监督党的各项活动与事业,在彰显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同时,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民创造历史的主观能动性。对人民利益主体和评价主体的定位,是党对人民、江山、政党之间关系辩证认识的结果,也是党对人民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及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

(二)“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人民价值观

人的解放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议题。从《论犹太人问题》到《德意志意识形态》,随着马克思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的哲学转向,“人的解放”概念逐渐凸显出来,从政治解放范畴走向“人的社会”的价值复归。马克思在对施蒂纳关于人的解放理论的批判过程中,辨析了旧唯物主义的消极自由与唯心主义的积极自由,最后将人的解放推向美好生活的唯物主义积极自由。从消极自由到积极自由,人不仅要从各种与政治不平等相关的人身依附中解脱出来,解除宗教对人性的束缚,还要摆脱“异化”对于人的消极影响,实现“人的社会”背景下人民美好生活的建构。自《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打通了“人的解放”到“美好生活”的桥梁之后,马克思从人民的视角对“美好生活”进行了多维勾勒。在马克思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社会调节整个生产关系和生产活动,每个人都可能拥有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等多重身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开展劳动活动,以获得个人对美好生活的满足。

唯物史观视域下的“人类解放”不是某个阶级或某些群体的解放,而是以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条件。人民对自身解放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是一项停留于社会意识层面的思想活动,而是一项与每个人命运密切相关的历史活动。在“共产主义者所向往的”个人的全面发展为个人本身所驾驭的“自由人联合体”中,每个人都能实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和享受美好生活。经过百年接续奋斗,“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22]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站稳人民立场,着力解决与人民群众利益紧密相关的重要问题,人民生活水平和获得感显著提升。

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现实价值诉求。在建党100周年之际,“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23]。贫困问题事关民生根本,关乎社会公平正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将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改革和发展的工作导向,将脱贫攻坚战上升到国家重大战略任务来抓,以彻底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党带领人民坚持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相结合,立足脱贫实践,实施精准扶贫、定点扶贫,逐渐探索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脱贫攻坚制度体系。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小康”是全体人民的小康,“富裕”是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富裕,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从价值角度来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不是任何虚幻事物投射给人民的“虚幻幸福”,而是人民可以切身感受到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作为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坚持走高质量发展道路,既要做大“蛋糕”,也要公平公正地分好这块“蛋糕”,真正实现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全人类的首要的生产力就是工人,劳动者”到“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民动力观

不同于黑格尔、蒲鲁东、施蒂纳等将人类历史归结为一部精神发展史,马克思将人看作有意识和目的的存在物,有生命的个体存在是人类历史的前提,“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24]。人们为了生存和生活,首先进行的是满足生活需要的物质生产活动,人们在物质生产关系中的主体地位决定了其成为社会物质财富创造者的角色。从学会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开始,人将自身和动物区别开来,通过劳动活动不断创造社会物质财富,推动社会生产力持续进步。人的思维、观念、意识乃至整个精神交往活动在这里表现为人的物质交往的直接产物,一切精神财富皆由人民所创造。现实社会中各类形式的精神活动或成果在其本质上都是人的意识的对象化结果,深深植根于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之中。除了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方面的创造力,人民在社会变革中亦发挥着决定性力量,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主体。无论是社会生产力与社会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还是不同阶级群体之间的阶级斗争,都有赖于人民主体力量的发挥。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民心所向便是历史发展大势的根本方向,民心所指即是社会变革的前进航向。

推动社会生产力不断解放和发展,是人民创造历史的根本载体和途径。人民是社会生产力的主体,“这种主体不是以纯粹自然的,自然形成的形式出现在生产过程中,而是作为支配一切自然力的那种活动出现在生产过程中。”[25]在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中,人民遵循社会历史规律对自然和社会的改造,不断提升社会生产力,打破旧的生产关系,推翻旧的上层建筑,推动社会历史不断向前发展。“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26]“历史的创造者”突出了人民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动力作用,成为贯穿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逻辑主线。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以人民为中心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有机统一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之中,充分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执政智慧。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人民是解决一切发展问题和实现人自身全面发展的动力主体。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提出有效回应了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归根到底反映的是发展的质量问题。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所强调的科学发展,是融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理念于一体的新发展观,其目的在于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发展活力,以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发展过程中,要弄清楚人民的利益需求是什么,坚定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得到人民的积极支持。

从人民与政党的辩证关系来看,“只有以一定的阶级为依靠的政党才是强有力的,才能在形势发生各种各样的转变的时期安然无恙。公开的政治斗争迫使政党更紧密地联系群众,因为没有这种联系,政党就没有什么用处。”[27]党领导和依靠广大人民,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的发展成果,充分彰显了人民的创造伟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尊重人民群众在实践活动中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充分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28]为人民谋幸福,让各项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价值诉求,也是党领导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随着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显著增强。不断累积的获得感将会转化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持续动力和强大能量,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走向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三、新时代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历经数千年积淀,已深深融入民族文化血脉,成为中华民族思想乃至精神的显著标识。中国共产党十分注重传统民本思想的挖掘、继承和创新工作,始终“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9]。中国共产党通过对传统民本思想中“民为邦本”的重民理念、“富民为先”的利民意识、“乐民之乐”的乐民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将其提升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人民富裕”的执政目标、“人民幸福”的执政使命,实现了传统民本思想的现代性超越与升华。

(一)“民为邦本”的重民理念转化为“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

“民本”一词出自《尚书·五子之歌》中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其意为民众是国家的根本,只有根基巩固,国家才能安定。古代思想家很早便认识到民众之于国家存在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用“本”这一哲学本体意义的概念定位民众,突出了爱民、敬民、重民的民本理念。传统民本思想从其萌生开始,便与血缘氏族紧密相关,以宗法血缘为内在基因的国家组织形式构成了传统民本思想的社会存在基础。在摆脱了“君本”“国本”等传统封建阶级关系的枷锁后,“民为邦本”的重民理念被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转化为“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

《荀子·王制》指出:“天地生君子,君子理天地;君子者,天地之参也,万物之总也,民之父母也。”以“君权神授”的合法性依据,以“立君为民”的合理性依据,实现了“君本”与“民本”的辩证统一。从君与民的本源关系来看,无民则无君,民是君的主体存在基础。《孟子·尽心下》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贵君轻”“民本君末”在理念上确立了民众在阶级社会中的主体地位,民众被视作国家社稷的存在基础。然而,封建君主制度下的民本在其本质上维护的是君主的利益和地位,是封建统治阶级维护自身阶级利益的虚幻理念,也是其缓和阶级矛盾、建构国家统治秩序的工具。

在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党不是凌驾于人民之上的统治者,而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党员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人民是领导干部的主人。这个关系任何时候都不容颠倒。”[30]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党的执政之基。习近平总书记常用《史记》中的“水舟论”“镜子论”告诫广大党员干部,“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党员干部要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和评价,不能脱离人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胜利之本,只有把人民利益始终放在心上,才能够获得人民的广泛支持,才能够巩固执政地位。

在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封建社会,农业是国家的支柱性产业,农业兴则国家盛,农业衰国家亡。农民作为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既是国家税收的主要承担者,也是国防力量的主力军。《新书·大政上》提出:“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以为本。故国以民为安危,君以民为威侮,吏以民为贵贱。此之谓民无不为本也。”国家一切事务的本在民众身上,都有赖于的民众参与和支持。特别是在战争年代,民众的数量和质量往往直接决定战争胜败和国家兴亡。

人心向背关乎一个政党的前途,关乎一个政权的命运。基于中国共产党奋斗史和中华民族复兴史,党和国家之所以能取得各项事业的成功,关键在于党始终坚持和坚信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得到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早在福建宁德工作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便强调重民安民是领导干部的基本功。他化用《张太岳集·请蠲积逋以安民生疏》的“致理之要,惟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察其疾苦”,强调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所有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安民就是要心系人民,了解人民疾苦,帮助人民排忧解难,让人民安居乐业,这是国家的根本利益所在。

(二)“富民为先”的利民意识发展为“人民富裕”的执政目标

经过百年奋斗,党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惠民利民、安民富民是中华文明鲜明的价值导向”[31]。从古代小康理想走向新时代小康实践,党将传统民本思想中“富民为先”的利民意识发展为“人民富裕”的执政目标。

“小康”一词源于《诗经·大雅·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其意为人民十分劳苦,希望可以生活安定下来。《礼记·礼运》对小康社会进行了详细勾画:“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制定礼仪作为纲纪,礼制被视作男耕女织、老有所养、劳有所得的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将“小康”这一概念确立为“人民富裕”的执政目标,既符合中国发展实际,也易得到人民的广泛认同和支持。

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实践目标在于富民,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体人民,使人民真正富裕起来。党的十九大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立为大会主题,强调了新时代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形势,既强调“知其事而不度其时则败”,也要求“操其要于上,而分其详于下”,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下大力气破解重点难点问题,取得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32]。这一人类反贫困史上伟大奇迹,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传统富民思想的继承,也是对西方唱衰中国道路的有力回击。

“大同”是中国传统富民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尚书·洪范》提出:“稽疑:择建立卜筮人,乃命卜筮……汝则从,龟从,筮从,卿士从,庶民从,是之谓大同。”这里所说的“大同”是一种统治者与民众意见一致的结果,上下齐心、意见统一是古人追求的一种极致美好的理想状态。道家将“大同”看作是一种个人修身养德的状态,天地万物融合为一,人便进入一种“大同”的思想境界。上升到社会层面,“大同”表达为“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儒家从社会秩序视角定义了理想的大同社会。《礼记·礼运》指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公正、民主、和谐等成为大同社会的价值内核和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天下为公”,从对孙中山“天下为公”为民情怀的高度赞扬,到对“天下一家”“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美好世界的憧憬,“天下为公”的民本理念已发展为党的新时代执政诉求。与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的富民观不同,中国共产党所追求的富民是以“天下为公”为前提,强调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以满足人民对物质和精神财富的需求为最终目标。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毅然肩负起了时代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33]《周官辨非·天官》认为,“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人民之事无小事,每一项民生小事都关乎人民切身利益。只有从有利于人民和为民解忧的点滴小事做起,才能够带领全体人民走好共同富裕道路。

(三)“乐民之乐”的乐民思想提升为“人民幸福”的执政使命

《论语·颜渊》指出:“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获取民众的信任,除了让民众吃饱穿暖住好之外,还要让民众精神安乐,享有美好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从“乐民之乐”到“人民幸福”,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中蕴含着的乐民意识提升为为人民谋幸福的执政使命。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要求统治者“为政以德”“以仁待民”,依靠礼制维护国家统治秩序。孟子在继承孔子德治思想的基础上,发展了仁政的政治思想。如《孟子·尽心上》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当政者要像亲人一样对待自己人民,始终怀有仁爱之心。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实现《孟子·梁惠王下》设想的“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当政者如果能够做到以顺应民众的快乐为快乐,民众自然就会与其同心,与当政者同乐。以民之乐为己之乐,既是一种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的执政担当,也是一种以民为本的乐民理念和情怀。

秉持“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情怀担当,广大党员干部始终与人民保持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不惧任何艰难险阻,勇于变革,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晏子春秋·内篇问下》指出,“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要勇于破除“官本位”思想,自觉摆正自身与人民之间的地位关系,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涵养高尚品德。人民是党执政的最深厚基础,是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执政使命,“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全体中国人民和中华儿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共享幸福和荣光”[34]。

“政在养民”是传统乐民思想的核心内容。《荀子·王霸》认为“国无礼则不正”。当政者需建立并依靠一定的礼制规约来保障国家稳定、百姓安定。在社会教化方面,《孟子·尽心上》提出“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治民的根本在于治心,做好社会文化教育工作以获得民心。与儒家的“养民”方式不同,道家强调“无为而治”:“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让民众自我管理、自我发展,从中获得满足与快乐,其本质上呈现为一种自觉的、消极的乐民意识。

正如《说苑·政理》所提出的:“善为国者,爱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时,常与当地党员干部共勉此话。只有将人民视作亲人,积极担当与作为,才能够获得人民之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导向,党坚持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相协调,探索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其中一项便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显著优势”[35]。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转化为制度优势,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实践的重大制度创新成果,为践行“人民幸福”的执政使命提供了制度保障。

猜你喜欢

中国共产党发展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